第107章
【然而征服了海洋的伊比利亚半岛,虽然获得了世界,但是,潮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却几乎都用作支撑宗教 信仰,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他们甚至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走。】
【他们渐渐习惯了不去投资本国的工业而转身购买国外昂贵的商品。】
【久而久之,国内工业极度萎缩,货币急剧贬值,而人们还在沉迷于消费。】
【一个机构极有可能因为没有能力做出改变而死亡,而这两个国家就是因为不能做出改变而衰落。】
【于是,曾经拥有无数金银和强大国家机器的伊比利亚半岛开始落下帷幕。】
!!!!
各个王朝猝不及防就看到了这个结果。
落幕了?
这是灭亡了还是衰落?
几百年的航海探索,征服了全球的海洋,获得无数的金银,然后就这样没了?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李世民看到了那句: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他的心剧烈跳动着,工商业!能让国家真正地富强!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工商业?
工是匠人的意思?商是商户?
匠人和商户如何让国家富强?那么要如何发展呢……
李世民与众大臣细细商讨着。
赵匡胤还很惊讶: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崛起又这样悄无声息的衰落了?
那些金银都拿来拜佛了?
军队、民生呢?都不去考虑吗,仿佛就像一个纨绔子弟花钱如流水,钱花完了人也落魄了……
忽必烈哂笑:果然,没有强大的文化传承支撑的国家就像一个花架子,再多的金山银山也是白搭。
朱元璋突然生出一股庆幸,还好他衰落了,否则大明说不定也沦落为那可怕的殖民地。
康熙完全不觉得轻松,这两个国家是衰落了,但是紧接着会有更强大的国家再次崛起。
比如路易十四的法兰西……
颙琰暗暗松了口气,他们要是没衰落,他是真的要衰弱了……
大清已经是遍地起义了,再来两颗锋利的獠牙他真的保不住这江山了……
麻蛋!这皇帝谁爱做谁去做吧!
全程看下来的百姓们:……
就是说这两个国家又完蛋了?
太好了,本就艰难的生活不能再来个外来的掠夺者了!
完蛋得好!
第132章 帝国双壁
看完一整集的《大国崛起》,所有人似乎还没从震撼中回过神。
“没了?”忽必烈问道。
“还有的,父汗。刚刚看的是第一集 ,海洋时代。”真金答道。
“等下如果抽到我们的人就让他说继续看下一集。”忽必烈想看看还有什么样的国家是如何崛起的。
“是的,父汗。”真金也想看。
原来世界这么大,原来每个国家都不一样!
赵匡胤问起居郎:“可都记录下来了?”
“是的官家,都记下了。”
赵匡胤舒了口气,缓缓坐下,今儿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但那两颗牙的对外的扩张的情况倒是和如今的金人有些许的相似之处。
同样的地少,同样地资源匮乏,要生存只有向外侵略扩张。
李世民难得有些恍惚,海洋,那是一片全新的未知的领域,大唐是否也能在上面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商人们为里面的商人地位之高而议论纷纷。
有人心向往之,被同行的人一语点醒:“别做梦了,先不说海上九死一生,就算侥幸到了那里,你听得懂那 些地方的话吗?而且你知道他们排不排外?指不定就把你当异端给杀了。”
一席话给许多心动的人泼了一盆冷水,各自都冷静了下来。
百姓们很奇怪:那可是上百年对外的掠夺积累,满满的金山银山,按理说就算是每个百姓得一点也足够富裕 了!
怎么最后百姓居然是连像样的衣食住行都没有?
那么多地金山银山去哪了?
天幕上说这些金银几乎都用于宗教信仰支出,宗教?
就是拜佛吧,拜佛每天三炷香还不够吗?
有点闲钱的就给寺庙添点香油,捐个功德什么的就行了!
全部钱拿来拜佛?疯了吧。
不明白,实在不明白。
“也许他们那边的佛和我们的不一样,需要倾尽所有去供养?”
“可拉倒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要佛来做什么,我只有吃饱了才会有多余的心情去拜佛。
要是我衣不蔽体,饥寒交迫,那我会拆了佛来当柴烧!
我就是自己的佛!”
在人们还在讨论的时候,周瑾玉开始下一个人了。
“第五位,隋朝潘越。”
潘越是一位挖大运河的劳工,繁重的劳动让他精疲力竭,但是只要一停就会遭到监 工的毒打。
他只能机械地不停地干活,整个世界里仿佛只剩下干活。
他看着无数人在他身边倒下,河底的淤泥不知埋了多少的劳工……
天幕的出现对他而言没有任何变化,他依 旧做着这样的重活,依旧看着无数因劳累而死去的人。
周瑾玉的叫他的声音让他暂时得到了一丝的喘息。
一旁的监工忌惮又恐惧地盯着他。
潘越直直躺在地上,半响才低低地说:“我不想问什么,就想躺着休息一 会。”
周瑾玉看看劳累至极的他,点点头说道:“好,你休息吧,我给你保留着问题,你什么时候想好了都可以和 我说的。”
潘越黯淡的眼睛里似乎亮起了一丝光,他轻轻说道:“多谢周姑娘。”
“第六位,唐朝冯葛。”
冯葛扑通一声就向天幕跪了下去,涕泗横流,头在地上磕出现鲜血。
他声音嘶哑:“我不问什么,我只想为两位将军昭雪,让天家,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封常清、高仙芝两位将军是死得冤枉!”
在解决了敌人后正暗自得意的边令城闻言瞬间脸色煞白。
正在路上仓皇而逃的李隆基亦是脸色大变!
区区小兵怎么敢质疑朕的决策!
周瑾玉点点头:“好,如你所愿。”
李世民顿时坐姿了身子:这是大唐后期的事情吗?
这两位将军发生了什么,竟然让人替他们喊冤?
事关大唐,所有的大臣和百姓都全神贯注。
唐之前的朝代吃瓜看热闹,唐之后的朝代各忙各的。
周瑾玉打开一个视频,标题:冤死的大唐帝国双壁——高仙芝与封常清。
标题一出,李世民虎躯一震,脸色瞬间黑下来。
大臣们一看:哦豁!冤死,帝国双壁,这词加在一起就令人感到不妙。
【大唐帝国双壁:纵横边疆,称霸西域的常胜将军——高仙芝。】
【独当一面、锋芒毕露的封疆大吏——封常清。】
【高仙芝以勇猛善战著称,二十余岁拜为将军,因其才干被得到提拔重用,官至西安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
【封常清敬佩高仙芝的才能,自荐为其手下。】
【公元747年,封常清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高仙芝两次出征吐蕃都取得胜利,】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隆基任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令其募兵东讨。】
【然贼锐甚,难与争锋,封常清退至谷水,西奔至陕郡,遇高仙芝。两人商议急守潼关。】
【监军边令城对军中之事每每干涉介入,高仙芝多不从其愿,遂怨恨之。】
【边令诚入朝奏事,因私怨诬告二人,李隆基大怒,派边令诚带着敕书赴军中斩杀高仙芝与封常清。】
【公元756年,边令城至潼关,先引常清至,宣示敕书,然后杀之,陈尸蘧除。】
【随后边令城对高仙芝言,御史大夫也有诏命处死。】
【然士兵大呼冤枉,喊声震天,但高仙芝还是被处死了。】
【二人被冤杀,等于李隆基亲手葬送了最后一道防线。】
【封常清死前曾给李隆基上书: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则冀社稷复安,逆胡败覆,臣之所愿毕矣。】
视频不长,很快就放完了。
李世民咬牙切齿:又是这个安史之乱!李隆基又是第几代的皇帝?
对了,他是雉奴的后代!
李世民带着怒火直奔李治的寝宫,就看见对方正躺在宫人的怀里睁着懵懂无辜的眼神,小嘴一张对着他吐了一个奶泡泡。
……李世民扶额,他是气得失去理智了。
雉奴话都还不会说……
不行,高明的教育计划一定要重新定制,他才是大唐未来的继承人!
冯葛目的达到,直直磕头言谢。
边令城被恼羞成怒的李隆基下令处死,然而后面叛军依旧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