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其他大臣:……
他是在嘚瑟吗?就是吧!
但是陈济看到后人把他以前的小事在所有同僚和皇帝面前演绎出来的时候,突然就感到了极度的尴尬。恨不得 就地挖个洞躲起来……
如果周瑾玉看到的话,绝对会明白他的心情,这就是恐怖的社会性死亡啊!
赵匡胤目露沉思,他对赵普说道:“后世对教育真的很用心。你看这样子的讲述一部典籍,让人将典籍里的故事在台上演绎出来,这样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接受里面的内容。真的是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赵普点头:“而且有那个叫电视的东西还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内容传达到千家万户!百姓即使是足不出户也能了 解各种各样的事情。”
其他王朝也是羡慕嫉妒,刘邦坐直了身子:“我们还有汉书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放到汉书?”
康熙除了偶尔看看天幕,其他时候都在忙着和臣子商议国事,忙得脚不沾地。
乾隆还靠在门框边上喃喃自语:“《四库全书》,朕主持编撰的《四库全书》是《永乐大典》的三倍之多!你为何不讲《四库全书》?”
旁边的宫人心底想到:莫不是因为后世人认为《永乐大典》比《四库全书》好?
不过他不关心哪一个好,最重要的是他又能看天幕了~~
皇上你千万要在这里待久一点啊!
心里这么想着,但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道:“皇上,我们回去吧,不回去的话我叫人把椅子抬过来。小心地上凉。”
乾隆没理,宫人将椅子抬来,几人小心地扶着他坐下。
然后安静地立在一旁。
太医苦着脸候在身边,心里吐槽:真羡慕后世没有九族的羁绊……一个不开心扭脸就走!
百姓们边看边点头:果然,不管什么时候会读书识字真的能改变一生的。
他们可不相信天幕上那个出口成章的男子没念过书,这一看就是学富五车的人。
所以,有机会读书的话还是要死命抓住,然后改变命运!
第122章 巨大惊喜
然而天幕看到最后,故宫火灾频繁,《永乐大典》几近散佚,一万多册仅余400多册!
而且还散落在全世界各地。
朱棣叹息着闭上眼睛,解缙等人神色黯然。
陈济踉跄几步,挺直的腰瞬间佝偻了几分……
只余400多册!怎么会这样?
半生的心血啊……
乾隆时期还存在着9000多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又只剩下了八百七十多册。
后面时间战乱频繁,直到现在国家图书馆仅存《永乐大典》224册。
陈济不可置信,224册!
他们后世的国家也只有224册,那是上万册的典籍啊!
只剩这么一点了……
其他王朝也同样能从天幕中感受到后世人对这部散佚典籍的可惜。
足见后世人对祖宗留下来典籍的看重。
刘邦不禁担心:“那汉书呢?汉书也没有完整的流传到后世?不会也是残缺不全的吧……”
张良摇头:“未可知也。”
看完这一期节目,周瑾玉抓心挠肺的难受,如此珍贵的典籍居然居然没有全部流传下来!
正难受着,一个久违的机械声音响起:叮!检测到宿主达到奖励标准,现在是否开始奖励?
周瑾玉瞬间跳起来,对一脸问号的袁飞道:“我上厕所!”
坐在马桶上,周瑾玉问脑子里的声音:“什么奖励?”
“奖励就是你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朝代向他们要一份奖励,但是这个奖励必须对方愿意给才能得到。而且一个星期限使用一次。”
周瑾玉的心顿时砰砰跳起来:“那我选择明朝问他们要一整套完整的永乐大典可以吗?”
“可以,只要对方同意。”
“怎么问呢?”
“你开启直播,指定对象就可以问了。”
“我这就问!”
周瑾玉跑进书房,调出系统给的直播界面,看到了之前没有的连线功能。
周瑾玉点击连线明朝朱棣。
心情有些沉重的朱棣被突然出现的连接吓了一跳,但随即又精神起来,慢慢地点了连接。
其他人第一次看到这个连接,顿时都目不转睛。
连接上了,周瑾玉清清嗓子,尽量让自己不紧张:“你好,朱棣先生。”
朱棣慢慢靠在王位上严肃道:“叫陛下。”
“……嗯……好吧,陛下你好。”周瑾玉立即改口:“你们也看到了,流传到后世的《永乐大典》已经 散佚的差不多了,所以陛下你可不可给后世人一套完整的《永乐大典》?作为交换,你有什么想问想看的都可以和我说。”
陈济、解缙等人眼前一亮,看向朱棣。
朱棣思考良久才沉声说道:“一整套的《永乐大典》足以堆满整个屋子,你如何拿?”
“这个陛下不用担心,只要您愿意,我就能拿到。”
眼看朱棣不吭声,陈济急了,急忙出列道:“陛下,编撰书籍的目的就是能让所有的人看见,如今有这 样的机会能让几百年后的后人们看到我大明修撰的典籍全貌了!陛下!”
朱棣深思良久后站起来:“我可以给你《永乐大典》的正本,但是我要问的问题还没想好,等我想好了再找你问。”
“可以可以!”周瑾玉高兴坏了:“你要问什么,如果我不懂的我就去给你找资料,一定让你满意为止 !”
朱棣点头,命人将存放《永乐大典》正本的库房打开:“这里就是正本,副本在另一处。你可以拿走了 。”
周瑾玉急忙呼叫系统:“赶紧赶紧,把所有的《永乐大典》送去国家图书馆!”
“你不要?”
“我要来做什么?这么多书我家放不下啊!而且这种珍贵的文物当然是给国家了,你不知道,古籍对环 境的要求是很高的!什么温度、湿度、甚至光照都有严格的标准!我家哪来这种标准?真放我家那就是毁坏文物了。”
“你确定吗?”
“当然!以后买个影印本来过过眼瘾就好。”
“好的,你转赠其他机构的话你就只能得到很少的现金了。和这些书籍的价值相比,是少得可怜。”
“嗯?还有钱?”听到这个周瑾玉顿时来了精神:“有多少啊?”
“按你转赠书籍的价值来算,你得到的现金也就5万。”
“税前税后?”
“当然是税后,我们系统也是有要求的,那就是绝对的遵守你们的规则!”
“那还等什么,赶紧送过去!”周瑾玉没想到还有这个意外之喜!
“好的。”随着系统的回答,装满《永乐大典》的屋子瞬间空了。
目睹这一景象的众人倒抽了一口冷气,神迹!
朱棣暗自松了一口气,转而与众人商议后面要问什么事情。
其他王朝看见这一幕,顿时沸腾了!
纷纷查看自己有什么可以给后世人的,再想想自己要什么~~
百姓们也激动,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机会?
但是他们没有那些书啊……
其他的东西周姑娘要不要?
次日,京城。
一通电话在国家图书馆里响起。
“您好,国家图书馆。”
“你好,我想捐献一些图书给你们。”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
“好的,请问您的姓名?您想捐赠什么图书呢?您填写了捐赠资料了吗?”
“朱棣,我捐赠《永乐大典》。”
“嗯?您,您再说一遍?捐什么?”工作人员不可置信。
“我将捐赠《永乐大典》给你们。”
“太好了,请问您捐赠几本呢?”
“全部。”
“!!!您说什么?”工作人员再次怀疑自己的耳朵。
“车子马上就到门口了,麻烦你们去接一下。”说完,电话挂掉了。
怔了下,工作人员急忙飞奔去找馆长。
“馆长!!”
“怎么了,这么急匆匆的。”馆长抬头看了他一眼。
“有人,有人说要给我们捐赠《永乐大典》!”
“哦?”馆长顿时面露喜色:“人呢?在哪里?他要捐赠几本?”
“没……没人……就说车子马上送过来。”
这时,另一名工作人员冲进来:“馆长,外面来了四辆卡车,说上面是捐赠给我们的书籍。”
馆长急忙跑出来,司机看见他叫道:“你是这里的负责人?这些东西放在哪里?”
馆长震惊地看着这装得满满当当的四辆卡车:“这,这是什么?”
司机摇头:“我不知道,据说是书籍。签个字!”
馆长没签,他叫人将一个箱子抬下来,准备打开看看是什么。
图书馆每天都能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图书,但他们也不是什么都要的。
将包裹严实的箱子拆开,一摞摞明黄色的书籍上写着四个黑色的大字:永乐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