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25节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25节

  说说笑笑后都饮了几盅酒。
  微醺时,贾岚问沈持:“京兆府前一阵子抓了一窝贼,归玉兄打算怎么处置他们?”他凑近了说道:“全杀了吗?”
  京城之中,会出一名新的酷吏吗?他的手段会比贺俊之更甚吗。
  沈持一笑:“在下还没想好。”
  但是大概不会杀的。但保不齐这批贼中有背负人命官司的,那没办法,依照律例,当杀的也不能留着。
  同年们就这这个话题,引经据典说了许多治禁的话,供他施政时参考。沈持看着喝得差不多了,谢过他们辞别回家。
  端午时值仲夏,京城暑热难耐。次日,消暑的头一拨冰块赏赐下来,放在屋中登时凉爽许多,沈持便不再外出,卧在家中纳凉。
  其实就是瘫在藤椅上啥也不干。
  他不记得多久没这样完全放空过了,狠狠睡了一夜之后,次日五更天醒来,头脑愈发冷静清醒。
  沈持心想:盗贼之事,今日应当有头绪了。
  他和往常一样踩着时辰去宫中的太和殿中上早朝,朝会上,盗贼这件事被当作一桩大事拿来议论,不少朝臣吹捧京兆府捉贼的手法高明,在皇帝萧敏面前把沈持夸得跟一朵花儿似的,又美又香。
  早忘了当初是怎么跺着脚弹劾他的。
  沈持:呵。
  帝也不吝夸奖,说道:“沈爱卿这个京兆少尹当得不错。”
  沈持谢恩。
  皇帝和同僚的认可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情绪价值,但是,对于后续如何处置盗贼,和京兆府治禁一事,思路仍旧不明。
  当然,抓来的这些贼,也不能总关在大狱中让他们干饭,很快会把京兆府吃穷的,这么亏本生意注定不能一直做下去,还是要尽快解决的。
  因而端午节后头一日上值,沈持再次提审他们。这次,他要摸清楚每个贼偷盗的钱数,当然,也不会那么精确,就是估个大概。
  依照口供,先收缴他们偷盗所得。
  头一个贼说他十几岁上开始偷,如今快三十了,一年偷二十两是有的。沈持咋舌:好家伙,做贼的收入还挺高啊,快赶上一秀才了。
  且他还会理财,偷来的钱又拿去放了高利贷,利滚利,除了供他花天酒地外,手里还余二三百两。
  第二个贼就没那么得意顺遂了,他哭诉自打入行手气就不好,三年所偷加起来不到一吊钱,还不如在家中种地呢:“大人开恩,小的愿意拿出十倍于赃物的家资赔给所盗的人家,求大人放了小的吧。”
  十倍。
  等于是说交偷盗赃款十倍的罚金放人!
  沈持想了想问他:“以后还打算继续做贼吗?”
  这贼摇头差点扭伤脖子:“大人,小人日后只要一想起是交了十倍的罚金才出来的,就再也不敢了。”
  沈持:“先押下去吧。”
  “大人,这已经是小人所有的家当了啊……”这贼被带下去的时候还在哭喊。
  ……
  审到这日散值,已有五六个贼表示愿意出十倍于偷来赃物的罚金换自由,并表示出狱后金盆洗手,保证不干了。罚金——这给沈持提供了新的思路,他翻着本朝关于治禁方面的律例,他看到每个州府的细则都不一样,不过无外乎鞭打、杖责、徒刑——关押起来,总的来说就是打一顿关一阵子,而后结案放人。
  他抓的这些贼中,便有在外省犯案被抓,打也打了关也关了,出来后没多久又开始行窃。
  屡教不改。
  他准备回去的时候温至笑眯眯地来了:“沈大人,这些贼打算怎么办啊?”京兆府也不是很富裕,要是银子都花在管贼的饭上了,他们就得委屈自己的嘴了。毕竟每日散朝后都得回京兆府的食堂吃朝食,贼吃多了,他们就得得少吃了。
  沈持点着京兆府治禁的律例,说道:“温大人,咱们是不是改改这个?”
  本朝各省府的父母官凭着自己施政的手段与喜好,是可以重拟府内的律法条例的,且程序不算太复杂,只要先上报给刑部,刑部又转呈给二位宰相,宰相在朝会上提一嘴,但凡合理的,就没有不准奏的。
  朱批之后,就可以在本府内实施了。
  沈持:“下官以为,当在原来的条例上加处罚金一条。”
  对于只犯偷窃罪,情节不严重的,可让他们以缴纳罚金的形式代替刑罚。至于还兼犯有别的事的,比如杀人越货等的,则不适用于这一条款。
  “初次偷盗,单犯偷窃罪的,处十倍于赃物的罚金,”他说道:“下次再犯,处二十倍。”
  就是说只是,偷一两银子的赃物,只要给京兆府交十两银子便可免于刑罚,要是属于第二次行窃,那么不好意思,要罚二十两了。偷的远远不够罚的,渐渐就没人愿意做这门“生意”了。
  十倍甚或二十倍罚没财产,除去还掉贼偷的银子,京兆府还能剩一些。温至:“那如果家中一贫如洗,拿不出罚金的呢?”
  沈持:“温大人,便罚他服徭役。”
  如果被抓的贼拿不出银子,便罚他去服徭役,反正京城疏通运河,工部营造工事……哪一样不需要劳力,与其四处征发人力,倒不如用这些现成的,等他们干够同等价位罚金的徭役,好,你可以走人了。
  温至:“本官想一想。”这倒是个法子。
  “温大人慢慢想,”沈持说道:“下官先缴赃。”得把这些贼偷的东西收缴上来,物归原主。
  次日,京兆府贴出告示,让被盗的苦主来衙门登记,以便日后归还。
  被偷盗的人家从未想过还有追回财物的可能,看到告示后,先前还对沈持颇有微词之人,得了好处,很快改了口风,开始大赞沈少尹有大才。
  就连茶楼酒肆的说书人都开始说新京兆少尹智斗盗贼的故事了。
  第127章
  涉案的这几十人大都是同乡结伙, 分作六拨,是以京兆府按照盗贼的身份文书所在的省州县,分别给当地府衙发去公文, 对他们进行摸底,查清楚他们有无别的犯禁涉案行径。
  与此同时。
  沈持着手追赃。
  多数贼被抓之后老老实实地交代了所窃财物, 并告知藏钱财的地点,有藏在家中灶台里头的, 有床底下的,有地窖中茅厕里的……沈持叫书吏一一记录详细, 事后, 衙役们挨个点去翻找。
  五六天里头, 京兆府搜寻出金银财宝整整四箱,一字排开搁在府库里, 珠光宝气无比引人垂涎, 全衙门的官吏有事没事都得来转上一圈,开开眼。
  沈持带着司仓参军钱前、几名书吏一件一件清点后造册, 中有一套累金丝蝶恋花嵌红宝石的头面, 共十九件, 挑心、掩鬓、花钿、顶簪、小簪等流光溢彩,看着非常贵重。
  京城失盗的人家听说后,蜂拥到京兆府登记自家丢失的财物,一时, 来人络绎不绝。
  沈持命京兆府的官吏们对照盗贼的口供、失主的登记、造册的财物, 三者印证, 核对无误后便让他们画押,依次归还。
  不到三天的时间,除了那一套头面之外, 赃物皆还于原主。
  领到失物的都对他千恩万谢,逢人便赞道:“沈大人真法家拂士。”
  又等了几日,那套华美的头面依旧无人来认领。据窃贼供述,这头面是某贵人养在外头的一个小妾家中偷来的,那小妾平日里只带着两三个丫鬟居住,他们很容易就得手了。
  可却不见那小妾来京兆府认领她的头面。
  京兆尹温至眯眼看着上面的红宝石说道:“沈大人,这套头面没准儿是浏国公赏给在外头养的小妾的。”
  前几日在朝堂之上,浏国公周开不是痛斥他们京兆府玩忽职守让他的爱妾家中被偷盗了嘛,这么看是他府里的东西当错不了。
  嚯,老东西,出手还挺阔绰的。
  司仓参军钱前:“既是他家的东西,怎么不见来领?”
  温至发笑:“怕不是他偷拿了夫人的嫁妆赏给小妾,这事捅出去太没脸,不敢来认领了吧。”
  浏国公周开当初在朝堂上为难京兆府时,可能压根儿没想到失窃之物——当时只说财物被偷,并没有说是这么一套华丽的头面,还能被寻回来,这下估计傻眼了。
  沈持:“……”
  钱前叫人将头面收好,先存放在府库里。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也没有纸包里能包得住的火,也不知最开始是京兆府的哪个官吏把这套头面的事说出去的,反正之后没几天,京城便传开了这位七十多岁的浏国公与爱妾的风流韵事,在茶楼说书人的嘴里,这套头面是他宠她的信物,被渲染成一对永结同心的老少神仙眷侣……
  市井小民听得哈哈大笑,嫌说书人太煽情了,不时有人大声调侃鸳鸯被里成双夜,浏国公这一树梨花宝刀老没老,能压七回海棠否。
  京城到处都在说浏国公周开与小妾的艳情,这时候有人想起去年的一桩旧事:浏国公的孙子周弘幼时与京兆舒家之女舒五娘舒兰瑛订亲,但在二人娶嫁之前他死了,丧尽天良的周家竟瞒着舒家,把舒兰瑛骗进了门,让她给他守节,任凭舒家怎么闹就是不肯放她回娘家……瞧这事儿办的多不地道。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更荒谬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日,京兆舒家的郎君舒兰庆携其母舒夫人来到京兆府衙,说京中盛传的浏国公赏给小妾的那套头面,疑似舒家女儿舒兰瑛出嫁时,舒家为她置办的嫁妆,并拿出了金银铺子的买卖凭证。
  司仓参军钱前问明细节一核对,果然,这套头面与舒夫人所说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这套头面是舒兰瑛的嫁妆,而浏国公则是拿着孙儿媳妇的陪嫁,赏给了他在外头养的小妾。
  舒夫人哭了:“浏国公府丧尽天良,迫我女儿守寡不说,还要私吞她的嫁妆,叫做长辈的拿去在外头养小妾……”
  “我苦命的女儿啊……”
  京兆府一众官吏:“……”
  在当朝,夫家动女子的嫁妆会叫人瞧不上的。
  实属想不到浏国公府这么不堪,今儿算是大开眼界。
  不过周、舒两家的事与他们京兆府毫无瓜葛,明面上没什么能说的,只能冷眼旁观。
  舒家是京兆世家,并非任人拿捏,他们很快咬着女儿嫁妆被婆家私吞这件事,把周家告到了御史台,御史言官们这下有活儿干了。
  你说你周家先前以妻子给丈夫守节的名义关着舒家女儿不放,情理之中无可指责,可你堂堂一个国公动孙儿媳妇的嫁妆养小妾,这就说不过去了。
  喷得浏国公府一无是处不成体统。
  皇帝萧敏早在心里看浏国公府不顺眼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发作,这下好了,当即发雷霆之怒,下旨降浏国公周开为思过侯,责令周府补齐舒兰瑛的嫁妆,放其还家。
  大快人心。
  舒兰瑛得以回到家中,她扑在舒夫人怀里失声痛哭,这一两年来受的委屈让才二十岁出头的她鬓角白发丛生,一道深痕贯于两弯蛾眉之间,丰唇边浅浅几丝细纹,让未施脂粉的苍白面容愈发显出苦命来。
  舒夫人看着离家之前如花似玉的女儿,哭得肝肠寸断,下人也无不陪着落泪的。
  半天才收了泪。
  舒夫人说道:“要不是京兆少尹沈大人手段高明,五娘不知何时才能重见天日,咱们要找个机会去沈家拜谢。”
  娘俩采买了礼,择了个吉日,给沈家递去帖子。
  沈月看着舒家母女送来的帖子,心道:京城各世家之间盘根错节,关系甚为复杂,沈家初来京城不宜与他们攀关系走得太近,于是告诉朱氏,以她还在治病吃药为由,婉拒了。
  舒家母女俩很是遗憾,只得作罢,再寻别的机会结交沈家。
  ……
  追回盗贼行窃所得,将之归还于失主之后,接下来要逐个量刑了。
  京兆尹温至在深思熟虑之下,终是决定与沈持一道修订京兆府的治禁律例的细则,不然,如何给这些贼量刑定罪,没有律例依据,谁服气啊。
  “单纯犯偷窃罪的,涉及数额不大的,”他说道:“本官以为,按照沈大人说的,处罚金便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