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而天朝文武远在京城,不知准噶尔部中内情,以为达瓦齐是受到拥戴才敢举兵造反,又被他和寒部的关系唬住,犹豫踟蹰不敢出兵。乌雅大人,本宫且问你,若达瓦齐真受准噶尔亲贵拥戴,他造反何必借助寒部之力?若他不受亲贵拥戴,天朝出兵便是里应外合,又有何顾虑?”
  “如今达瓦齐根基未稳,正是恐慌心虚的时候,又有多尔扎旧部来投靠朝廷,可以为天朝大军带路,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荡平准噶尔,为天朝除了这个心腹大患。你们身为天朝将领,到底要畏畏缩缩到什么时候!”
  魏嬿婉这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兆惠哑口无言,半晌也没有回话。
  皇帝见局势果真被魏嬿婉逆转,也是喜出望外,连连问道:“贵妃此言,诸卿觉得可有道理?”
  刘统勋和岳钟琪皆道有理,兆惠梗着脖子一言不发。
  傅恒倒是被魏嬿婉说动了,却还是有些犹豫地问道:“贵妃娘娘所言确实有些道理,不过达瓦齐与寒部交好确是实情,一旦出兵,我们总要考虑这一点。”
  兆惠忙道:“是啊皇上,寒部骁勇善战,不可不防啊。而且现在端淑长公主还在达瓦齐手中,一旦天朝出兵,达瓦齐以端淑长公主的性命为要挟,大军难免会束手束脚。况且,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公主有失,皇上您如何与太后娘娘交代啊。”
  第426章 保恒娖万全
  这会儿,兆惠倒是假惺惺地关心起恒娖来了。
  皇帝陷入了沉默。
  恒娖与太后,就这样被从左边搬到了右边,成为双方各自说服对方的工具。
  太后的思女之情和孝道,只是皇帝为出兵增加的筹码。
  如果这个筹码摆到了对面的桌子上,成为了出兵的阻碍,那皇帝可就不会继续顾及太后的想法了。
  至于一个作为人质的和亲公主到底能给军队造成多少牵绊,就很难说了。
  毕竟,天朝与准噶尔长期敌对,自从恒娖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嫁到准噶尔的那一刻起,天朝的所有人就都已经默认,她会死在那里。
  恒娖的亲笔信中写明希望天朝尽快出兵征讨达瓦齐,未尝没有抱着必死的决心。
  忽然,一直凝眉看着墙上挂着的地图一言不发的魏嬿婉声道:“哈密。”
  皇帝顺着魏嬿婉的眼神看过去,问道:“哈密有什么不妥吗?”
  魏嬿婉回身道:“若是想要保证端淑长公主万全,皇上,臣妾到有一计。”
  皇帝看着地图道:“你说吧。”
  魏嬿婉娓娓道:“臣妾相信,若是大举出兵,天朝必然能够获胜,而且达瓦齐也不敢轻动端淑长公主。但是,长公主人毕竟在达瓦齐手里,若是真有意外,太后娘娘肝肠寸断,皇上您是孝子,心中也会不好受。”
  魏嬿婉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增加恒娖的重要性,虽然意义并不大。
  如果朝臣和皇帝下定了决心出兵,那么恒娖一定会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个,事实上,无论皇帝是否出兵,恒娖都会被牺牲。
  所以,保恒娖万全,其实只是魏嬿婉的个人需求,或者说是太后的个人需求罢了。
  为了让太后彻底成为她的人,魏嬿婉必须要救下恒娖。
  “臣妾以为,若要保端淑长公主万全,朝廷可以先假意同意达瓦齐的求娶公主的请求,同时提出要求,让达瓦齐将婚礼放在距离天朝较近的哈密举行,并准许天朝派遣使团参加。”魏嬿婉继续道。
  “天朝使团参加婚礼,自然会有少量护卫军队随行,而达瓦齐还要稳住伊犁的局势,能带的军队数量必然有限,届时,护卫军队便可以将趁机将长公主夺回。”
  刘统勋沉吟道:“借着筹备婚礼的时间,朝廷还可以暗中调兵遣将,在距离哈密较近的地方布下埋伏,或许,能够一举重创达瓦齐,准噶尔群龙无首,反而更易平定。”
  傅恒却道:“可是,哈密远离准噶尔腹地,达瓦齐也不傻,只怕不会同意这样的要求。”
  “他会同意的,因为他没得选。”魏嬿婉笃定道,“富察大人别忘了,本宫方才说过,达瓦齐求娶端淑,是因为他心虚。”
  “若他不同意天朝的要求,便是抗旨,天朝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他的求娶,准噶尔内部的敌对者也会看清局势,来投靠天朝,再造一遍他的反。”
  “事实上,在哈密举行婚礼的要求,不仅是对端淑长公主本人安全的保障,更是一次准确试探准噶尔内部情况的宝贵机会。”魏嬿婉继续道。
  “如果达瓦齐冒险同意了天朝的要求,则可以从侧面说明,准噶尔内部的情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不安定,使得达瓦齐宁可冒着巨大的风险,也必须通过这一次和亲获得天朝的支持。那么朝廷出兵,便可以更加无所顾忌。”
  第427章 民主大清
  魏嬿婉很少提出目的单一的计划,她的提议,总是能给合作者和她自己带来多方面的收益。
  也正因如此,她的建议总是格外诱人。
  “贵妃此计,倒不失为一个办法。”皇帝道。
  兆惠依旧不死心,继续反驳道:“皇上,贵妃娘娘此计,是要让朝廷以长公主婚礼的名义设下鸿门宴,在婚礼上与达瓦齐翻脸,这般出尔反尔,只怕有损天朝颜面啊!”
  他的话倒也不无道理,这样做虽能够一箭双雕,却会损失朝廷的信用。
  和亲类似于外交缔约,在这样的场合对敌国君主发动突袭,历来为君子所不齿。
  魏嬿婉反唇相讥道:“难道以乌雅大人所言,朝廷受胁迫同意长公主再嫁,就能保全天朝的颜面了?”
  “您既然说到鸿门宴,那本宫问你,鸿门宴上西楚霸王倒是做了君子,下场如何?汉高祖借口离席不辞而别,才没有给范增杀他的机会,若汉高祖做了君子,下场又会如何?”
  颜面、信用,这些东西对于魏嬿婉而言,不过是更值钱的筹码罢了,摸到了大牌,不把赶紧把筹码推出去,难道捂在手里等着过年?
  “成大事者,怎能为声名所累?面子是虚的,打赢了是实的,‘兵者,诡道也’,两军对垒,谁跟你讲道义,你是要皇上去当宋襄公吗?此战赢则天下定,夺回公主,荡平准噶尔,天下人谁不称颂皇上仁孝贤明、文治武功,哪会在乎是在婚礼上发动的攻击?”
  兆慧闻言,还想要强辩,却被傅恒阻止道:“乌雅大人,莫要太过迂腐。”
  “傅恒,怎么连你也这样说?”兆慧不解地看着傅恒。
  本应“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的军机大臣终于被道理说服,以多数票通过了皇帝上交的《关于下一步发兵准噶尔征讨达瓦齐的提案》,皇帝这才有了下旨开战的底气。
  皇帝统票完成,不再继续给兆慧反驳的机会,一锤定音道:“朕意已决,即日起出兵征讨准噶尔。至于端淑长公主的安危”
  皇帝看了一眼魏嬿婉,只见魏嬿婉正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他冲着魏嬿婉点了点头道:“贵妃的提议倒是可行,端淑毕竟是朕的亲妹妹,也是天朝的功臣,朕也十分牵挂她。若能够将她平安救出,自然再好不过。”
  -----------
  七月二十,京城德胜门前。
  太后扶着恒媞的手,站在城楼上遥望西北,焦急地问到:“恒娖怎么还没到?不是说未时就能到吗?这都快申时了,怎么连个影子都没有?”
  皇帝站在一旁道:“皇额娘别急,方才傅恒已经派人来报,说再有两刻钟就能到了。”
  太后拿出怀中的西洋表,又看了看天色,叹气道:“早知道哀家应该过去长亭等,还能早一些见到恒娖。”
  魏嬿婉在一旁道:“太后娘娘切莫心急,已经近在眼前了,马上就能见到。”
  “越近哀家就越焦心。”太后道,“哀家已经多少年没见恒娖了。”
  站在后面的如懿忽然插嘴道:“太后娘娘稍安勿躁,这些年恒娖公主一定也十分思念太后,星夜兼程地赶路,今天晚些,不是有心拖延的,或许是有什么其他的意外情况耽误行程。”
  第428章 恒娖回京
  如懿这话音还未落,太后抬手一巴掌便已经扇在了她脸上。
  “你这毒妇,你满口里说的是什么!竟敢诅咒哀家的恒娖,你罪该万死!”太后怒骂道。
  如懿睁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太后,半晌才撅嘴道:“臣妾并无此意,请太后娘娘明察。”
  太后还欲说什么,便听恒媞惊喜道:“皇额娘,姐姐回来了!”
  一队车马自天边缓缓行来,太后的眼中瞬间蓄起泪水,激动道:“回来了!是恒娖回来了!扶哀家下去!”
  德胜桥边,恒娖的车驾在桥头停下。
  领队的傅恒早已遥遥看到城头上的太后和皇帝,此刻叫停了队伍翻身下马,来到队伍中段的华丽马车前道:“端淑长公主殿下,太后娘娘和皇上亲自来接您了。”
  马车的车帘被一把掀开,恒娖不等人扶便从车上跳下来,快步过了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