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一听她这话,魏嬿婉便知道她所说的是何事了。
她知道白蕊姬是太后的人,也知道皇帝最后将她赐死也是因为她为太后办事。
虽然魏嬿婉并不知道白蕊姬具体为太后做过什么,但如今这个情形,太后不可能不让她在皇帝跟前使劲儿,帮太后留下恒媞。
魏嬿婉装出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模样,想了想道:“还能怎么办,两头骗呗,反正我一个都得罪不起,糊弄过去得了。”
白蕊姬被她逗笑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魏嬿婉看着她,做出一副疑惑的样子道:“你到底遇到什么事了?这世上能决定你生死的人,不就是皇上吗?”
白蕊姬叹了一口气道:“对于你来说当然只有皇帝一个,对我来说,就不一定了。”
魏嬿婉道:“是不是太后让你去劝皇上,让和敬公主远嫁科尔沁部?”
白蕊姬抬起头,有些警惕地看着她:“你怎么知道?”
第56章 世界上最坏的大坏蛋
魏嬿婉一脸无辜:“猜的啊,你是嫔妃,能决定你生死的无非就是皇上、皇后和太后三人,你要奉一个人的命令得罪另一个,如今的情形,大概只有嫡公主远嫁之事,太后在和皇上皇后叫着劲,很难猜吗?”
白蕊姬盯着她的脸看了半晌,见她一脸坦荡,这才道:“确实是这件事。”
魏嬿婉有些疑惑道:“太后这些日子为这事找过舒嫔和庆贵人,她们两个都是太后的人,难不成你也”
白蕊姬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这事还真的挺麻烦的。”魏嬿婉沉吟片刻道,“这样,咱们想办法让你尽快侍寝一次,但是你什么都不要和皇上说,等太后问起,你就说侍寝的时候和皇上说过了,皇上训斥了你一顿。”
白蕊姬蹙眉:“这能行吗?太后不会信的吧。”
魏嬿婉道:“她信不信的,有什么区别吗?难道你真的说了,皇上就真的会听?舒嫔、庆贵人又不是没说过,皇上可是一点没听啊。”
“也只能这么办了。”白蕊姬道。
事实上,她早就想脱离太后的掌控了,这些年只要太后不找她,她从不主动为太后做事。
不只是白蕊姬,包括舒嫔意欢、庆贵人陆沐萍在内,太后在后宫的棋子其实都不积极。
意欢是因为对皇帝一往情深,而白、陆二人,则是看出了这些年皇帝、太后两方实力之间的此消彼长。
这很明显嘛,皇帝正当盛年,太后垂垂老矣。
大家都不是瞎子,除了太后当局者迷一意孤行非要到处发展自己的势力,要和皇帝打擂台之外,其他人都能看得清局势,自然不会将自己绑在太后这条破船上等死。
这天下午,皇帝被公主联姻之事搞得不胜其烦,来湖边散心。
魏嬿婉趁机上前,一边不着痕迹地引导皇帝的步伐,一边帮皇后力劝皇帝许恒媞远嫁。
虽然她说的话与皇帝留下璟瑟的心意相同,可现在皇帝面临的问题并不是选择谁,而是前朝大臣联合起来跟他作对。
魏嬿婉这样一味地劝谏,却不提出任何可行的措施,引得皇帝越发心烦。
皇帝本就是出来躲清净的,这时候魏嬿婉偏偏往枪口上撞。
正要赶走魏嬿婉之际,却听不远处传来月琴的声音,弦声袅袅,借着水音更显清灵,令人一扫心中烦闷。
再一转角,便见白蕊姬正在水边的石头上弹着月琴。
皇帝一挥手,魏嬿婉识趣退下,将场子留给了白蕊姬。
事实上,魏嬿婉知道自己的劝谏对皇帝完全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她的目的根本不是要劝皇帝,而是为了保持与皇后和璟瑟的关系,同时引皇帝心烦,和白蕊姬的清新形成对比。
这次和敬公主出嫁之事,魏嬿婉从最开始就打算袖手旁观。
因为,她也想让璟瑟嫁到科尔沁部。
这一世,魏嬿婉与璟瑟建立了比前世更牢固百倍的关系,这门婚事可以带给璟瑟巨大的助益,也可以带给魏嬿婉无数的好处。
魏嬿婉为了璟瑟的事劝过了皇帝,总要让琅嬅知道,于是马不停蹄地来到琅嬅的住处,隔着门便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咳嗽声。
她快步入内,果然看到琅嬅刚喝了药,正在素练的服侍下漱口。
璟瑟坐在小凳上,担忧地看着自己的额娘。
这几日为了璟瑟的事,琅嬅夙夜忧心,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已经到了不得不吃药的地步。
魏嬿婉看着面色苍白的琅嬅和眼中含泪的璟瑟,再审视满心算计的自己,忽然想起七阿哥永琮对她的评价:
“世界上最坏的大坏蛋”
第57章 出乎意料的转折
都说小孩子的眼睛纯净,能看到很多大人看不到的东西。
永琮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她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不是在她身看到了无处不在的算计和沾满双手的鲜血?魏嬿婉这么想着。
“你来了。”琅嬅一边顺着气,一边在软榻上靠下。
魏嬿婉露出一个有些勉强的笑:“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琅嬅看出了她眼中的担忧,又看了看红着眼睛的璟瑟,反过来安慰她们道:“瞧你们一个个的,倒比本宫还矫情。齐汝说了,本宫只是一时忧思郁结,吃几服药就好了。”
璟瑟擦干眼泪道:“皇额娘你放心,女儿不会嫁去蒙古的,女儿就留在额娘身边!”
琅嬅叹气道:“这件事,也不是你能决定的。前朝大臣们不依不饶,你皇阿玛也没办法。”
魏嬿婉心中亦有几分酸楚,没再刻意将自己在皇帝面前为璟瑟说话的事告诉琅嬅,只是略坐了坐便匆匆告辞,独自回到了住处。
她怕自己继续待在那里,会控制不住心软。
这种时候,大家都想拿自己的主意劝皇帝,反而是只会说废话的如懿成了皇帝躲清静的首选,常常相伴圣驾,有机会偷听到了张廷玉对皇帝的劝谏。
依张廷玉所言,太后的恒娖公主已经嫁了骁勇善战的准噶尔,如今再让恒媞嫁给尊贵富庶的科尔沁,那蒙古两大部落都成了太后的女婿,则太后在前朝后宫的力量再添助益,只怕会尾大不掉。
如懿听了他的话,心中拿定了主意,第二天一早便来面见太后。
“臣妾恳请太后知会朝臣,力陈恒媞长公主下嫁的益处,极力劝谏长公主远嫁。”如懿坐在太后下首,胸有成竹道,“不仅如此,太后还要自己递出风去,让皇上知道,太后已经知道了下嫁长公主的益处,极力要将长公主嫁出去。”
“让哀家自己许嫁恒媞?”太后不解。
如懿故作高深地一笑道:“当然,臣妾不是真的想让太后嫁女,而是想帮太后将长公主留在身边。所以恳请太后造势,前朝后宫齐力,让皇上和皇后知道下嫁公主的好处,这样反而能将恒媞长公主留在宫中。”
太后恍然:“好处多了,才会让人心动。哀家自己去造势,让富察氏族按耐不住,必会给皇后施压。皇后是富察氏之女,处处以全族利益为重,若是被自己的至亲逼迫,怕也无可奈何。”
如懿微笑点头。
太后看向如懿道:“哀家小瞧你了,果然冰雪聪慧。”
听到“聪慧”二字,如懿的嘴角按耐不住地翘起:“谢太后夸赞,臣妾不过是要朝局安稳,也略略报答太后当年的庇护之恩。”
太后也不知道自己当年逼死她的姑母,又将她关在潜邸守孝,到底何曾对她有过庇护之恩,只觉得如懿此言是托词。
“仅是如此?”太后心中已有了猜测,“怕你是还恨着皇后吧。”
如懿微笑,想到皇后马上就要和自己的亲生女儿骨肉分离,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得意:“臣妾不敢。”
送走了如懿,太后立刻诏来了讷亲,和他商议在朝中造势,许嫁恒媞之事。
魏嬿婉再不愿意淌这趟浑水,正巧这几日春倦,她也懒怠,躲在自己的住处清静。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她不愿意淌水,架不住这水来找她。
这天一早,进忠匆匆赶来,见面便对魏嬿婉道:“主儿,出事儿了,讷亲要将恒媞公主嫁去科尔沁部。”
他知道魏嬿婉希望和敬嫁去科尔沁部,所以听到消息立即就来报信。
魏嬿婉道:“我知道啊,他们在造势,想要以退为进引富察氏上钩,真正的目的是想要让和敬出嫁。”
进忠一拍大腿道:“主儿,这事儿奴才知道,可现在的问题是钮祜禄氏真的动了将恒媞远嫁的心思,已经和太后对上了。”
魏嬿婉先是不解,随后逐渐想通了一切。
嫁公主的好处是摆在那里的,富察氏会心动,难道钮祜禄氏就不心动了吗?
在魏嬿婉的影响下,如懿的力量正在被削弱,已经无法掌控前朝大臣这类处在剧情边缘的人物。
事情不按照如懿的意志发展,自然就要按照逻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