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他想想冯青仍旧觉得有点可惜,这样的人不留着当女婿真是太可惜了。
但是谁叫女儿不喜欢呢,既然如此他改日也要找一下冯青说明一下情况。
不能当女婿,那就当朋友吧。
冯青是靠着季家的资助才能念书,只希望他以后考中个什么举人捞个一官半职,能记着季家的好,多多帮扶他们才是。
季老爷本来内心还有些愁苦,想了一会便豁达了,人呐还是要靠自己。
……
冯青觉得这几日回季府,什么都变样了。
下人对他的态度没有以往那么恭敬热切了,季昭昭也不黏着他了,季以风看到他扭头就走连个招呼都懒得打,就连季老爷看到他,也没有往日的亲近了。
“冯公子,之前你和昭昭的事情是我思虑不多,在那样的时机提出来,难免有挟恩图报的意思。”季老爷给自己和冯青都找了个台阶下。
“我后来想了又想,冯公子还年轻,往后肯定有更多的选择。”季老爷笑眯眯着说道。
冯青终于明白了一切是怎么回事,季家这是不愿意他和季昭昭在一起了?
之前季老爷找到他时,和他说想要将季昭昭嫁给他的时候,他是不情愿的。
他担心因为自己的拒绝,季老爷会断了他的资助,他又要回到之前饥一顿饱一顿,整日抄书赚钱的日子。
可当季老爷说出不需要他迎娶季昭昭,还会照常给他资助的时候,他心里又不是滋味了。
他喜欢上季昭昭了?
不可能。
他只是觉得很不舒服,提出来要娶季昭昭的是他们,说不娶的也是他们,这种人生被他人操纵的感觉他很不喜欢。
但是面上冯青还是那一副儒雅做派,“季老爷说的是。”
季老爷见自己给了台阶,冯青也乖乖的下了,脸上也没什么怨怼的神色,总算是放心的离去了。
冯青一连等了几天,季昭昭那边都没有动静。
别说送点心送宵夜,就连偶遇都不再有过了。
季府这么大,想要偶遇属实不易。
曾经冯青认为的偶遇,不过是原身费尽心机想出来的罢了。
只要她不愿意,季府这么大,两人之间的院子隔的又远,她定然让冯青见她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搞男人哪里有搞事业快乐,季昭昭每天早出晚归,整日泡在布庄的生意中。
那边廖泽奇也来了消息,愿意合作,这下布庄开始正式动工了。
廖泽奇那边第一单生意要的量就特别大,以他们现在的规模还承载不起他们的需求。
季昭昭只能紧急扩大规模,找来人手,织娘不够了,就只能挨家挨户的上门找那些有经验的织娘,给她们报酬让她们来布庄做事。
虽然工期紧任务重,但在品质这一块不能有丝毫马虎。
因为是第一次参与到家里面的生意,季昭昭几乎和布庄上的师傅织娘们同吃同住,原本三个月的工作量,被她硬生生压缩到一个月就出货了。
廖泽奇来验收货,将货款一次性打给季昭昭的时候,她还有种做梦的感觉。
为了这个单子他们的付出无疑是巨大的,可这报酬……
方案里的数字只是数字,可这钱拿在手里可是沉甸甸实打实的啊!
季昭昭深呼吸了一口气,这是她赚到的钱!
赚钱的快乐,简直难以想象!
第273章 修路
在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季昭昭将钱上交,季老爷摆摆手,“这是你自己赚的第一笔钱,就自己留着吧。”
“我自己留着,想做什么都可以吗?”
如果只是留着,却什么都不能做的话,留不留都没有什么意义。
季老爷这才发现,原来他家闺女是个很有想法的小姑娘。看来以前他对自己的女儿了解的还是不够多。
“你啊,给了你就是你的,你想拿去干什么都可以,拿去捐掉我都没意见。”季老爷笑着说道。
季以风在一边听着立刻就酸了,他从小到大还没有拿过那么多钱!
但是这是妹妹自己赚出来的,妹妹怎么会那么厉害!
这一笔钱足足有六百两银子,季老爷能放心的交到季昭昭手上让她自由支配,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有勇气的事情了。
这件事情瞬间就传遍了季家上下,看老爷多疼小姐,这么大一笔钱说给就给了。
小姐自己还这么有本事,这么会赚钱,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谁家的男人,谁要是做他们季家的姑爷,那不是美上天了。
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毫不避讳冯青这个前任姑爷就在边上。
六百两银子?
季老爷疯了吗,就算是季昭昭自己赚的那么多银子,那也是靠着季家赚的,有必要把那么多钱交给她吗。
他给人抄书,厚厚的一大本书也只有一两银子。
这强烈的对比让他心里不舒服极了,回到院子之后他连书都看不下去了,满脑子想的都是六百两银子的事情。
还有那些下人说的话,小姐有本事又会赚钱,以后也不知道便宜了谁家男人。
这个人本应该是他。
面前的圣贤书再也看不进去,他摇了摇头,努力将这种想法排除。
他要专心看书了,想这些东西是没有用的。
总有一天他会考取功名,到时候他要让所有人都看看,他冯青不比任何人差!
……
整整六百两银子,季昭昭想了整整一个晚上,最后才决定要将一半的钱拿去帮助别人,剩下的自己留着以后遇到什么合适的买卖了可以投进去。
和廖泽奇的合作就全权交给她负责了,以后还有更大的收益进账。
关于帮助别人这点,季昭昭参考了同县的人,他们捐钱一般都是修建寺庙,给佛像塑金身之类的。
在她看来,求神拜佛不如靠自己。
想要帮助到别人……
季昭昭想了一个晚上,这个时代需要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她的三百两银子拿出去其实是不够看的。
最终她决定想致富,先修路!
青阳县通往隔壁大城的路泥泞不堪,每次稍微下点小雨,人和骡子走起来就十分不便。
青阳县的人想要去隔壁的大城做点小买卖都变得十分的不容易起来,要是她能修一条笔直畅通的路来,青阳县的人想要去隔壁的大城不就方便多了。
路方便了,买卖就好做了,做了买卖,兜里不就有钱了。
季昭昭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第二天直接找上了青阳县的县令商量这件事情。
青阳县的县令一早起来听说季家的人来找,这是财神爷上门了?
以往要他们这些富商捐钱推三阻四的,今天怎么倒送上门来了。
青阳县的县令出门一看,不是季老爷,而是一个生面孔的小姑娘。
“你是?”
“回县令,草民姓季,是季家的小姐。”
“原来是季小姐,不知道季小姐来找我所为何事?”县令看着眼前的小姑娘,面对他的时候落落大方,看起来很有气度。
“我来确实是有一件事情想要和县令商量。”季昭昭便把自己愿意出资修路的事情说了一遍。
大概的意思就是她做了一个梦,梦里的时候她赶路遇到了危险,被一个白头发的老翁救了,她问老翁想要什么。
老翁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希望她能在青阳县和大城之间修一条笔直畅通的路,能够让来往的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白头发老翁还说,一定要在修好的路旁边盖个石碑,上面一定要刻上季家的名字,这样他便知道季昭昭已经报过恩了。
季昭昭讲述的故事绘声绘色,曲折离奇,愿意花三百两银子修路,最后只是希望在路边立个石碑,刻上季家人的名字。
县令怎么想都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划算,不用他出钱,不用他出力,只是石碑上刻个名字,就能白得一条路。
他的政绩上也会多出这一笔,有了这一笔功绩,说不定还能往上挪一挪呢。
没有想到一大早起来,就有这样的好消息。
县令又问了季昭昭几个问题,和她敲定了细节之后就大手一挥同意了这件事情。
“不过我们季家人微言轻,招工的事情还需要县令出手。”季昭昭又将这件事情抛回给了县令。
可以说是给足了县令面子,县令摸了摸胡子,沉吟片刻便答应了下来。
“好,这件事情便交给我吧。”
不但得了好处,还有了面子,县令此刻在心里将季昭昭夸了八百遍。
没想到季老头还有一个这样懂事的女儿,真是事事都说到他的心坎上去了。
和县令达成一致之后,县城里就开始有张贴告示,说是要给城里修路了。
需要很多很多的青壮年去参加,给百姓修路是好事一件,响应的人也很多。
不过他们县里不是一直都没什么钱,怎么忽然要开始修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