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24节
“这茶汤色正,味醇,茶香都激发出来了,何娘子手艺了得!”渔娘赞了一句。
何娘子微笑道:“多谢梅夫人夸奖,这茶正是出自武夷山桐木关的名茶,梅夫人若是喜欢,我叫我家铺子上的伙计给您送一斤尝尝。”
“多谢何娘子盛情。”
“梅夫人不必客气。”
何娘子不是多话的人,泡好茶后,见这里不需要她了,躬身退下。
屋里没了外人,两人说话随意许多,渔娘问起温泉庄子的事,惠敏郡主说最多三月底吧,温泉庄子里种的菜差不多罢园了,天气也暖和了,正是出手温泉庄子的好时候。
“不是,我听我娘说,我皇外祖父赏了你家一个温泉庄子,听说那庄子只比我娘手里那个庄子小一点,位置还特别好,你家何必还买小庄子?”
“温泉庄子再小也难得,等我买到手,到时候无论是留给后人还是送给我弟弟,都行。”
“你家几个孩子?”
“两个。”
惠敏郡主安慰道:“等你弟弟长大了,叫他多生两个,两三代后家里人口就多了。”
渔娘倒不在乎这个,她笑着说:“说好了,你帮我留意着,等庄子出来了我定要买一个。”
“放心交给我吧。”
惠敏郡主说起去草原的事:“四月就暖过来了,我想着待清明之后出门,这时候可舒服了,我跟任二娘子说好了,你觉得如何?”
“行呀,咱们怎么走?”
“你去过宁夏卫吗?我有个隔房堂哥在宁夏卫当差,听他说那边的羊滋味极好,你若是不怕远,咱们就去那儿。”
“去吧,哪里都行。”
惠敏郡主笑道:“行,那咱们就说好了,到时候一块儿出门去。你这个名声大噪的江湖浪人呀,去草原一趟,再写一本游记出来,最好把我也写进你的书里,叫我尝一尝出名的滋味。”
写书呀,渔娘现在感觉顶着江湖浪人的名号写书压力有点大。
“怕什么,你只管写,你写的书定然是好的。外头那些酸你的,说你不好的,我抓一个打一个,我才不怕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
渔娘笑道:“写,肯定写,你都这般护着我了,我若是再也写不出书来,倒是叫那些人看我笑话了。”
两人相视一笑,惠敏郡主喜欢极了渔娘,中午留渔娘用饭,下午两人躺在软榻上说笑,一日就这么消磨过去了。
傍晚,若不是见自家夫人久不归家,贺文嘉亲自上门来接,惠敏郡主还不愿放人。
贺文嘉在门口等着自家夫人时,碰到归家的唐韶。唐韶如今是京卫指挥使司从三品指挥同知。
唐韶不认识贺文嘉,不过知道他夫人今日请梅夫人上门来玩,又见贺文嘉一身翰林院的官服,他高声问:“可是贺文嘉贺大人?”
贺文嘉拱手道:“请问大人尊姓大名?”
唐韶翻身下马,笑道:“我名唐韶,我夫人是惠敏郡主。”
贺文嘉顿时明白,他笑道:“见过唐大人。”
唐韶请贺文嘉进门坐一坐,贺文嘉推辞了:“时辰不早了,我是来接我夫人归家,一会儿就走,就不劳烦唐大人了。”
唐韶挑眉,没想到这位贺大人竟这般离不得夫人。
两人正说话时,侧门出来一辆马车,这马车一看就不是他们家的模样。
跟着马车出来一个管事妈妈是惠敏郡主身边的人,那妈妈见到自家主子在门口,忙屈身行礼:“老奴见过三爷。”
唐韶抬手叫她起来:“送客人出门?”
“回三爷,郡主吩咐老奴送梅夫人出门。”
贺文嘉快步走到马车跟前,车夫已停下马车,从车辕上跳下来正要摆凳子,贺文嘉摆摆手说不用。
“唐大人,下次再会。”
“贺大人先请!”
贺文嘉转头跟唐韶道别后,一脚迈上马车,掀开车帘脸上就露出大大的笑脸来。
目送贺家夫妻离开,唐韶进门先去拜见母亲,唐夫人也不留他坐,叫他赶紧家去。
唐韶笑着跟他娘说:“她呀,刚才叫人送她心尖尖上的梅姐姐出门,我猜若不是人家夫君找上门来,她说不定要留人家过夜。这会儿梅夫人刚走,她肯定正惆怅着呢,我赶回去也是讨人嫌。”
唐国公夫人忍俊不禁,不过她也说:“我今日也见过那位梅娘子,年岁不大,却进退有度,行事有方,一看就是家中好生教养过的。叫惠敏跟梅夫人多处一处,没坏处。”
“是,儿子省得。”
唐韶回自己院子,进屋就看见他夫人躺在矮榻上不动弹,眼睛望着屋顶。
唐韶一边脱衣裳一边笑问:“你夫君回来了,你都不看我一眼?”
惠敏郡主看他一眼,又转过头去。
唐韶简直被气笑了,走过去坐下:“听说你今天一天都围着梅夫人转,姐姐长姐姐短的,我就只配你一个白眼?”
惠敏郡主转过身去看他,扯着他衣袖撒娇:“没有的事,我在想前年过年时在宁夏卫当差那位隔房堂哥,那时他夫人跟我说宁夏卫有什么好东西特产,我记不太清楚了,正回忆着呢。”
唐韶一听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唐韶道:“去宁夏卫也可,陆侯爷的三孙子陆放,还有三皇子都在宁夏那边驻军,去那边安全。”
惠敏郡主一下坐起来,皱眉:“鞑靼又闹了?”
唐韶讥诮道:“咱们跟鞑靼快十年没打过仗了,那些不长脑子的蠢货好了伤疤忘了疼,正月里时有一队一百多人侵犯咱们边境,被三皇子带队全杀了。”
“怎么没听说?”
“那时候江苏隐户告御状正闹腾,钟应芳被架在油锅上,边境上那点小事,兵部尚书上报后,皇上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宁夏还能去?”
“你想去就去吧,多带点护卫去,别越过边境,不会有事。”
唐韶轻叹,可惜了,北边草原太宽了,他们摸不清那边的具体情况,否则也不会如此被动。
这时候,贺文嘉夫妻也再说草原的事,贺文嘉常去保和殿行走,边境的情况他还是知道一些的。
贺文嘉:“真想去?”
“想去。”
大晋朝跟北边虽然偶有小摩擦,渔娘听堂叔堂哥他们说过,大晋朝不少商队跟草原上的通商没有断。
若是可以,渔娘都想随商队去北边草原看看情况。
她心里装着一整张地图,她想去东南西北都走一走,确定这个时代的大陆轮廓、山脉、河流,是否跟她记忆中的地图有出入。
在渔娘心里,只知道大晋朝的舆图是不够的,若是不知道大晋朝在这片广袤大陆上的位置,不知道周遭生活着哪些族群,终究是太狭隘,不利于后人向外看。
从渔娘答应带徒弟时她就想过了,若是可以,先把大晋朝的舆图画出来,再一步步向外扩。
从大晋朝,走向世界!
她写到晋朝的游记,全是夸夸夸,等她有一日走出国门,她写海外诸国,她就是海外威胁论的最大支持者!
就算矫枉过正,总好过自大到自取灭亡!
贺文嘉捏捏渔娘的脸颊:“跟你说话,你发什么愣?”
一把推开他:“别烦我,我在想事情。”
贺文嘉赶忙贴过去:“快告诉我,想什么呢。”
渔娘笑着说:“我在想,怎么让天下人听我的话。”
贺文嘉心里一惊,连忙压低声音:“别说玩笑话,这里不安全,想说咱们躲在自己家里说。”
渔娘一下乐了:“放心啦,我没想做什么,我一个弱女子,可惜命着呢。”
贺文嘉才不信,渔娘指定又在忽悠他。
第89章 一份拜师礼,受两份教导……
贺文嘉迫不及待接媳妇儿回家,小夫妻俩家去也没什么可忙的,用过晚食后溜达了一圈,去书房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
忙了一个时辰了,夜沉了,该歇息了。贺文嘉起身活动活动手腕,转到渔娘身后,看她在研究舆图。
侯粱得了皇上许可,把大晋朝各省舆图都送了一份到渔娘手上。整个大晋朝,除了皇宫里,只有他们家书房里存着一份全图。
“该睡了。”
“好。”
渔娘把舆图装好放箱子里,又仔细锁好箱子,关好门。
走时,渔娘还不忘嘱咐看守书房的护卫:“今日天气冷得很,晚上去库房多要些炭火,你们几个别把自己冻坏了。”
“多谢夫人,小的一会儿就去库房再要半筐来。”
渔娘点点头,这才走。
两刻钟后,内院熄灯了。外院的灯还亮着。
侯家的郎君们屋里都点着灯熬着油,一个个被范先生留的课后题折磨得抓耳挠腮,双目无光。
桌上的墨条磨短了半寸,用掉的稿纸堆满了桌角,可题卷上一个墨点都没留下。
侯粱的二儿子猛然站起身:“大哥,我不行了,明儿我就回去告诉爹,我资质愚钝,当不了梅夫人的弟子。”
侯大郎连忙拉住弟弟:“你敢去?你要这么跑回家去,爹不得打你?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你愿意叫你儿子看你被爹揍?”
侯二郎欲哭无泪:“那能怎么办呐,范先生留了三道题,我连第一道题都做不出来。”
头一道题是白天里范先生讲过的,只是换了个说法他就不会了,他这样的脑子,留在这儿,对先生是折磨,对他自己同样是折磨。
侯大郎本来想劝,可堂兄弟十几个,大家至少都把第一道题做出来,就二弟不会做,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劝。
侯二郎震惊,大哥竟然都找不到借口劝他了?
侯二郎这下真哭了,他被自己蠢哭了,太叫他伤心了!
侯原做出了第二道题,验算后确定自己没做错,松了口气,看了眼屋里的兄弟们,略有点自得:“二哥呀,你要是实在学不会,那就学不会嘛。梅夫人说了只会收几个弟子,你选不上也正常。”
“小弟,好好说话。”
侯二郎擦擦眼睛:“大哥别说小弟,他说得也没错,明天我想家去了。”
侯慎劝道:“二堂哥,就算学不会你也别着急家去,跟着范先生多学一段时日,多少能学到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