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墨染民国> 墨染民国 第270节

墨染民国 第270节

  两人正聊着,就听到了报童的呼喊声:“卖报卖报!《上海日报》又送小说了!”
  桑景云听到这话,就想去买报纸。
  结果她周围的几个人抢着上前,把报童手上的《上海日报》全给买了。
  《全球瘟疫》这部小说,今天是第一天刊登,怎么就有这么多人抢着买?
  桑景云很不解,然后就听到那些买了报纸的人在聊天:“之前那部《梦游莫斯科》,很多人集齐全套报纸之后,高价卖出。这部小说我们也可以将之集齐。”
  “也不知道这次的小说,是不是东兴所写。”
  “希望这次的小说,跟《梦游莫斯科》一样好看!”
  ……
  桑景云知道前段时间,有人高价收购集齐的《梦游莫斯科》全套报纸。
  据说到后来,一整套报纸的价格,都涨到十元了!
  没想到现在,因为这个原因,竟然让很多人在对《上海日报》刊登的新小说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购买《上海日报》。
  桑景云找到一个报摊,才买到两份《上海日报》。
  至于谭峥泓,他家订购了很多报纸,报商会安排人往他家送。
  而这个时候,上海码头上,四个浑身发臭的留学生从船上下来。
  他们有些受不了自己身上的气味,就花钱找了个旅店洗漱,同时打算买几份报纸看。
  《申报》这样的报纸,肯定是要买的。买报纸的时候,看到很多人抢购《上海日报》,他们便也买了一份。
  这《上海日报》,对他们了解上海,肯定有很大的作用!
  第179章 康安医院
  这年头能去留学的, 都是有钱人。
  这四个留学生,就不缺钱。
  他们找的,是码头这边最好的旅店, 每间房都带洗澡间。
  几人轮流洗澡,又叫了一些东西吃。
  吃饭的时候, 他们拿出报纸看起来。
  他们买了《申报》和《上海日报》,就分别看起来。
  这两份报纸, 跟他们出国前的报纸比,已经大变样了——报纸上全都有标点!
  看来, 如今标点在国内, 已经普及。
  《申报》和他们在国外看的许多报纸一样, 上面有新闻,还有很多广告, 中规中矩。
  而《上海日报》……
  看到“日报”两个字, 他们还以为这跟西方的那些日报是一样的,上面会有很多跟上海有关的信息, 有很多新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上海日报》的头版头条, 叫《牡丹演电影知名度大增, 蝉联花国状元》。
  上面说的,是一个叫牡丹的风尘女子因为演了一部电影的缘故,受到上海许多有钱人的追捧,又一次当选花国状元。
  这样的新闻, 竟然是头版头条?
  看报纸的人有些失望, 但他继续往下看, 又愣住。
  报纸后面提到,牡丹拍的电影叫《大头菜流浪记》,而牡丹决定将自己拍电影获得的收益捐出, 用来建造一所女子职业学校。
  后面还大篇幅介绍了正在建造的那所女子学校,又提到牡丹曾经给孤儿院捐款。
  “这新闻挺有意思,看标题以为只是一篇博人眼球的文章,但继续往下看,却发现又是宣传孤儿院,又是宣传女子技术学校。”
  “确实。”另一人开口,继续往下翻,然后发现这样挂羊头卖狗肉的文章有好几篇,其中一篇文章叫《小开为追牡丹参演电影》,也跟《大头菜流浪记》有关。
  说的是租界几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对牡丹一心一意,其中一人还曾为牡丹闹自杀。
  在牡丹对云景表白之后,他们更是结伴前往《新小说报》,想跟云景先生一较高下。
  而现在,他们跟牡丹一起,参演了云景先生和她弟弟一起写的电影。
  后面还有一小段话:“据闻,这数名小开当年为了解‘敌情’,看了云景先生的小说,自此一发不可收,将云景先生视为偶像。不仅给孤儿院捐钱,还差人抬了四头猪赠予孤儿院。因天气炎热,猪肉不能久放,孤儿院工作人员连夜分拆肥猪用盐腌制,忙了两日。孤儿院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夏季时,最好不要一次捐赠孤儿院大批肉类。”
  一同看报纸的两个留学生看到这段话,都忍不住想笑。
  这几个纨绔还挺有意思!
  这两篇报道都很长,别的有意思的新闻也有一些。总之,这是一份可读性很强,读着还挺有意思的报纸。
  而这份报纸,除了刊登这类新闻外,竟然还有一张专门的报纸,用来刊登小说。
  “这《上海日报》,真的不伦不类。”其中一人有些好笑。
  这不是一份新闻报吗?为什么还刊登小说?
  换作以往,他们不一定会看报纸上的小说,毕竟他们很忙。
  但今天他们有空闲,也就看了下去。
  这部小说叫《全球瘟疫》,而他们研究的东西,恰好跟瘟疫有点关系。
  这样的小说,看看挺好的。
  这人看了下去,然后就被震惊了。
  《上海日报》今天赠送的报纸上,刊登了大概四千字的内容。
  字数不多,但因为情节很紧凑的缘故,已经有很多信息。
  上来就是石四陷害同事,害同事废了一只手。
  这段不过一千多字,写完这段,就有人来找石四,说石四之前提出的,在唐国建立实验室研究细菌并将之用于战争的申请被通过了。
  最后,又简单介绍了一下唐国和霓国的情况,说明细菌战的情况。
  那些普通读者,看了这四千字,不会有太大感触。
  内容太少了,真的看不出什么。
  但他们这几个留学生不同。
  他们在国外,专门研究微生物,研究由细菌引起各种的病症。这次回国,也是因为冯胡林想要找几个帮忙研究细菌。
  他们对细菌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敏感。
  也因此,在看完这个开头之后,他们瞬间就想到了德国。
  如今正在进行的那场战争,德国为了胜利无所不用其极,已经在战场上使用毒气。
  而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德国是想过要使用细菌来作战的,只是细菌太不好控制,所以没有实施。
  这是有人知道了这件事,还拿来写小说了?
  “虽然只有短短数千字,但这个作者对细菌,似乎很了解。”
  “没想到国内的小说,竟然已经开始写细菌!”
  “国内的情况,确实跟我们以前想的,已经大不一样!”
  ……
  四人轮流看了《全球瘟疫》这部小说,对在国内研究细菌一事,充满信心。
  他们昨晚上睡得不错,一点都不累。本打算洗漱完之后,先去其中一人家中,但现在……他们找了四辆黄包车,前往康安医院。
  康安医院,冯胡林正在发愁。
  虽然因为他和魏奉文的话,研究所的那些研究员不再想着要离开。
  但实验一直失败,到底还是让他们卸了心气。现在实验室的气氛不太好。
  若是这样下去,他们很难出研究成果。
  他们的研究内容,说不定还会被泄露出去。
  正这么想着,冯胡林就注意到魏奉文一副干劲满满的样子。
  现在实验室里,也就魏奉文跟其他人不同。
  “小魏,你过来,我们聊几句。”冯胡林朝着魏奉文招手。
  魏奉文来到冯胡林面前:“冯院长,你要聊什么?”
  冯胡林问:“小魏,实验不顺利,你怎么还干劲满满?”
  魏奉文道:“冯院长,我每天都会看书激励自己。”
  冯胡林不解,看书怎么激励自己?
  魏奉文道:“冯院长,你可以去看看《穿成包身工》。曹可欣面临的境地,比我要糟糕很多,但她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她是这样的,孟佑和金月季也是这样的。我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他们,就觉得我可以坚持下去。”
  这些书冯胡林都看过,他仔细一想,还真的是这样。
  “冯院长,还有一点,”魏奉文再次开口,“《穿成包身工》的主角,是从未来穿越到民国的。她面临乱世,但并不悲观绝望,还不止一次提到,她生活过的国家,虽然也曾有类似的遭遇,但最终变得强大起来。我觉得中国的未来,也一定会变得强大!”
  他们国家在历史上,遭遇过很多危急。
  在某些王朝末年的战乱时期,人口十不存一。
  但最后,他们都站起来了,都统一了!
  大宋烂成那样,被元朝灭亡,但后来呢?不还是有朱元璋横空出世?
  他们国家确实面临危难,但保不准,就有天骄降世,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曹可欣对未来有信心。
  他仔细阅读那些文字,便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冯胡林闻言笑起来:“看来,以后要让研究所的人,都去看一看云景先生的小说!”
  他刚说完,就有人来找他,说是外面来了几个人,要见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