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174节
他不仅每天都买《新小说报》,还买了《真假千金》的出书版!
那些报纸,并不是每个人都看了的,他们班有很多人没看全,更何况,出版书后面,是新增了内容的!
最近,桑景英班里的学生,轮流跟桑景英借书看,对桑景英的态度,也就愈发好。
再加上桑景英学习好,技术也学得好,现如今他是班里的班长,学生都听他的话。
在学校忙了一天,桑景英收拾好自己的书包,就往电车站走去。
他到家的时候,他们家已经开饭。
晚上吃炒肉,桌上还有一盘炒粿条,被当作菜来吃。
谭峥泓觉得稀奇,桑景云倒是不觉得奇怪。
饺子、粉丝等等,这年头都会被拿来当菜吃,她还听说过有人家喝粥,菜就只有一碗酱油拌面。
谭峥泓吃完就离开了,第二天,又早早过来。
昨天他把《真假千金》的英文稿子核对了一半,今天应该能把另一半核对好。
而桑景云,她已经把自己之前那一周写的稿件全部整理好。
谭峥泓让自己的保镖趁着时间还早把稿件送去黄培成家中,顺便将稿费带回来。
他那个保镖办事很靠谱,不到一个小时就回来了,带回来的除了稿费,还有一封信。
这封信看着就不一般,信封是用彩色的纸粘贴制作而成,上面还画了画,又用娟秀的字迹写了“云景先生亲启”几个字。
桑景云有些好奇:“这是?”
谭峥泓道:“桑小姐,这是牡丹给你的信。”
他说这话的时候,忍不住有点酸溜溜。
酸完又觉得自己莫名其妙。
他为什么要去吃一个女孩子的醋?
桑景云拆开信,从中取出厚厚的一叠信纸。
这封信,早已不是牡丹最初写的那封。
上周末,牡丹在《新小说报》编辑部写了一封给云景先生的信以后,第二日,就差人去问消息。
得知云景先生还未去拿信,牡丹考虑过后,就另外写了一封信,将之前的信替换。
这封信是她抽时间写了许久,又仔细誊抄过的,每个字都非常漂亮。
桑景云看得赏心悦目,看完,又忍不住叹气。
牡丹在信里说的不多,主要表达了对她的小说的喜爱之情,还说《双面魔君》这个故事,让她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这信看着没问题,但仔细去读,却能看出牡丹过得并不好。
她物质上不缺什么,但心里应该是难受的,对自己如今的生活,也并不满意。
桑景云也觉得,牡丹不能一直这样下去。
现代时,很多女性三十多岁,看着依旧很年轻,一些保养好的人,更是到了四五十岁,也一点不显老。
但这个时代的风尘女子,是不一样的。
她们的鼎盛时期,往往只有几年,因此要早早寻后路。
看得出来,牡丹已经有这样的想法了。
但她想要抽身,没有那么简单。
离开烟花之地之后,她想要找个别的容身之处很难。
牡丹并未在信里向桑景云寻求帮助,但桑景云给她写回信的时候,还是写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她建议牡丹存钱买个房子,给自己一些保障。
桑景云还提到,牡丹若是愿意,可以去试着拍电影,拍广告。
这时中国的电影行业还未发展起来,但已经有人开始拍电影。
牡丹若是去拍电影,说不定就能从原先的泥潭里出来。
当然,往后想要过得好,还是要靠牡丹自己。
桑景云写完回信,又有了创作冲动,于是就提笔,开始骂那些去风月场所的男人。
若是没有这些男人,也就没有风月场所了!
男人管不住下半身,与畜生何异?
一个连克制都做不到的男人,又如何成大事?
最后,她还又一次畅想未来。
将来,那些风月场所都会变成违法的,到时若有男人被抓到,就要去警局拘留!
写完,桑景云就拿去给桑景雄抄写。
桑景雄最近抄了很多东兴的文章。
他在上海租界没有朋友,平日里不怎么出门,也就没怎么接触外面的人。
每天在家不是看云景的小说,就是抄东兴的文章,他看多了抄多了,也就对桑景云透露出来的思想全盘接收。
仔细想想,一个男人若是忍受不了诱惑,确实成不了大事!
他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一定不能被美色所惑!
桑景云不知道桑景雄的想法。
她这会儿正在看《上海日报》,今天,上面刊登了她昨天写的,说束胸不好的文章。
《上海日报》的主编真的很不错,她投递的稿件,总是第二天就能见报。
也不知道别人会如何看她的这篇文章。
上海的人,慢慢看。
今天是周末,顾教授照旧约了一些好友,到自己家聊天说话。
顾教授认识西方的一些人,能从西方弄回来报纸书籍等很多东西,而最近,他就弄回来一些共产主义相关的资料。
这类思想,现在在西方很火,毕竟俄国那边,刚刚爆发了一场惊人的革命。
顾教授是想跟人聊这些的,但真的见面以后,他们先聊的是东兴。
“今日刊登在报纸上的东兴的文章,你们可有看?”
“看了,这东兴,当真是什么都要说一说。”
“他之前还在骂鸦片,现在又开始骂束胸。”
“束胸也确实是恶习,跟裹脚一样,让女子变得孱弱,让她们难以照顾好孩子。”
“确实!”
……
他们觉得,一个民族想要强盛,孩子至关重要。
而孩子是女性哺育的。
女性束胸裹脚,对哺育孩子不利,对这个国家不利!
当然,也有人觉得,女子在这世上,不该只是为了哺育孩子而存在。
她们完全可以跟男人一样,做出一番事业。
当然,前提是没有裹脚束胸这样的事情束缚她们。
不管怎么样,他们的观念,已经领先于这时绝大多数人。
说着说着,顾教授又道:“这东兴的文章,都很有道理,就不知道他为何,总要说云景先生!”
他非常喜欢云景先生的书,对东兴这个人,也就多有不满。
这人为什么总是针对云景先生?
比如这篇文章,他呼吁国人废除束胸,这是一件好事,但他非要在文章里提一句,说云景写《真假千金》时,绝口不提此事……
云景先生可能是疏忽了没写,可能是压根不知道这一点,关他何事?
教过谭峥泓国文的张先生笑着开口:“他们兴许认识,还有仇。”
东兴一直不喜欢云景,说不定是因为两人现实中认识,还有仇。
不过这仇应该不深,因为东兴虽然总拿云景举例,却也会夸奖云景的小说,甚至将云景的小说里的内容,剖析得入木三分。
这两人,他瞧着有点像欢喜冤家。
顾教授道:“也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人……对了,《真假千金》你们可有买?”
众人纷纷表示有买,还说已经寄给自己生活在其他地方的朋友。
《真假千金》这本书在上海很火,但在别的城市,还没几个人看过。
一些偏远一点的城市里的人,说不定连《无名诀》都没有听说过。
说起来,云景先生写书的速度,当真是快。
到如今也不过半年多,他已经出了两本书,第三本也写了不少。
他们聊过这些,才开始聊俄国的革命,聊欧洲的战争。
那场战争,带给这个世界很大的影响,也不知道最后会走向何方。
希望他们国家那些前往欧洲的劳工,可以平平安安的。
第116章 逛街
顾教授他们看到东兴说束胸是陋习的文章的时候, 《上海日报》的其他读者,也都看到了这篇文章。
《上海日报》时不时刊登一些新思想,对一些新闻的解读, 也跟其他报社不一样,因此《上海日报》的读者, 普遍年轻而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