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 第28节
说是炒,其实就放了一点油,跟水煮无异。
桑景云喝了一大碗粥,照旧跟桑景英桑景雄一起去县城。
她已经不想再写信,但这个摊子摆在那里,也不能不管。
总不能让那些来写信的人白跑一趟。
现如今,桑景云就指着那些想跟他们抢生意的人,快些将摊子摆出来。
兴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桑景云的心声,三人来到洪兴纸号,就见对面铺子门口摆了两张桌子,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已经坐在那儿给人写信。
这年头车马慢书信迟,那些花钱请人代写书信的人,一个月也不见得会寄一封信。
因此,桑景云这边没有回头客,所有来写信的人,都是头一次来。
这些人自然不会认准桑景云几人,他们寻到这里,见已经有人在帮人写信,同样是两个铜扳写一封,立刻便过去了。
桑景云求之不得,桑景英有些不高兴,桑景雄却是火冒三丈:“他们抢生意!我就说他们昨天,怎么一直在我旁边站着,原来是在偷学,哥,你去把他们赶走!”
桑景云道:“那不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凭什么把他们赶走?”
“不赶走他们,找我们写信的人就少了!”桑景雄很生气。
“我们管好自己就行,这世上没有我们做了一门生意,就不许别人再做的道理。”桑景云道。他们低价代写书信,也是抢了别人的生意。
“我看你就是胆子小,”桑景雄不满地瞪了桑景云一眼,又去拉桑景英,“哥,你快去把他们赶走。”
桑景云闻言笑了:“胆子小的明明是你。你自己不敢去,就撺掇阿英去。”
桑景雄更生气了,但他确实不敢去赶人,只能写信之余,时不时瞪对方几眼,嘴里嘟哝着他从同学那里学来的难听话。
桑景英闻言恼了:“桑景雄,不许说脏话!”
桑景雄立刻闭嘴。
对面的那两个少年到底是读书人,脸皮薄,被桑景雄瞪了之后难免脸红,但都没走。
如此一来,来他们这边写信的人就少了,只零散几个。
就这么几个人,哪怕写信的只桑景雄一个人,都能写完。
桑景云直接去了柜台后写《西游记》,不一会儿,桑景英也过来了,跟她一起写。
桑景云问:“景雄愿意一个人写信?”
桑景英笑了一下:“姐,他怕挨打。”
桑景云也笑了:“写信这活儿干不久,我打算过些日子,送他去糕点铺帮人做糕点。”
桑景英问起糕点铺的情况。
桑景云把从洪掌柜那里听来的说了,又道:“今天应该能早点收工,等下我们一起去看看。我让他去干活,是想让他知道挣钱没那么容易,若是那地方不好,一定不让他去。”
“好,我们一起去看看。”桑景英答应。
说完,两人继续写小人书。
一上午过去,桑景云全神贯注,写了够画两册的内容。
桑景英一大早就起来写,虽然修修改改写得极慢,到中午时,也写完了两册。
加上桑景云昨天写的那一册,如今他们已经写出五册。
桑景云跟洪永祥说,五天时间能写出十册,但看现在的进度,今天一天,她和桑景英,就能将十册内容写好。
这进度,非常惊人。
桑景云和桑景英奋笔疾书的时候,洪永祥趁着午饭时间,去了南城书局。
南城书局前面出售各种书籍,后面是一个印刷工坊。
印刷工坊里有石印机、圆盘机等,也有一些老式的印刷设备,就连木质雕版,都有很多。
洪永祥到的时候,费中绪正在印刷工坊里,带着工人印诗集。
“这是谁的诗集?”洪永祥问。
费中绪道:“一位官老爷写的,出了一千大洋,让我们印八百册。”
那人早年沉迷钱权,年纪渐长退下来之后,却迷上了写诗。
现在凑够能印一本诗集的诗,他就打算自费印出来,或是送人,或是放在书局寄卖。
“能赚不少吧?”洪永祥见那诗集制作得极为精美,还配了图,好奇地问。
“能赚不少,这是借我房子住的亲戚介绍的生意,光抽成我就拿了八十个大洋。”费中绪心情极好。
洪永祥很是羡慕:“你这外快,可没少赚。”
费中绪道:“你不也赚了不少外快?”
洪永祥作为记者,若是为报社拉来广告,也能拿抽成,此外,有店铺开业或者做活动,请报社记者写新闻,也会给记者红包。
两人聊了几句,说起正事。
洪永祥将桑景云答应写一整套《西游记》连环画,他侄女洪玥也愿意画一整套连环画的事情说了,还将已经写好的第一册拿出来。
费中绪有些惊讶:“这小姑娘写书的速度真快。”
“是很快。”
“既然她们愿意做这套书,那再好不过,”费中绪道,“等这位桑小姐多写几册出来,我审过之后,就让你侄女去画。”
“好。”洪永祥笑着开口,又道:“对了,我还有事请你帮忙?”
“什么事?”费中绪问。
洪永祥道:“桑小姐还写了一部小说,想找报社投稿,你跟《新小说报》的编辑认识,帮她投一下吧。”
“她还写小说?你为何不自己去?”费中绪问。
洪永祥一脸无奈:“我们报社的主编,跟《新小说报》的主编有仇。”
费中绪听洪永祥这么一说,也想起这件事,很是无奈。
洪永祥在《上海日报》工作,他们的主编曾经在报纸上发文,指责某些小说内容低俗,专门写青楼楚馆。
他说的那小说,正是当时在《新小说报》上连载的,某部写一个男子混迹青楼的小说。
《新小说报》的主编不甘示弱,说他们的小说是在揭露社会黑暗,说某些人是心里有鬼,才只看得见青楼楚馆。
两位主编的文章自然是文采斐然的,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么一回事。
自那以后,两人就相互看不顺眼。
“行,我帮你投。”费中绪翻了翻手上的稿子:“这字跟之前的不太一样,文风也不同,这真是个小姑娘写的?”
“是她写的,只不过她父亲帮她誊抄了一遍。你投稿时,别说这是个小姑娘写的,免得被人挑剔。”洪永祥说完,想到现在的稿件字数还有点少,桑景云更是连个笔名都没有起,又让费中绪先等等,等过些日子,桑景云多写了一些,再帮忙投稿。
费中绪答应下来。
他很清楚,一个女人要写小说,有多么困难。
他非常愿意帮忙,若是能培养出一个女作家,那定然是一件极有意思的事情。
这般想着,费中绪去看手上的稿件。
这小说是白话,还用了标点,因而看着特别舒服,这个故事本身,也极有意思。
费中绪突然道:“这书着实不错,若后面也是这般水准,等《新小说报》刊登过,可以在我们书局,出一本书。”
“那你到时,记得帮她推荐推荐。”洪永祥开口。
费中绪一口答应。
这日,正如桑景云所料,因为来写信的人少,他们提早收工。
可以少写点信,桑景雄是高兴的,但被人抢了生意这事儿,又让他很不痛快,面上少不得带了些出来。
桑景云也不管他,带着他往糕点铺走。
看到糕点铺的招牌,桑景雄喜出望外:“姐,今日要买糕点吃?”
桑景云道:“不买,我是想送你来这里做学徒。”
“我不去做学徒!”桑景雄立刻道。
古代穷书生也会帮人代写书信,这活儿干了也就干了,并不丢脸。
但让他当学徒,他是绝对不干的。
他是个读书人!
“你哥要去学做珐琅了,你也该学一门技术,养活你自己。你去糕点铺,可以在后头学做糕点,若是去别的铺子,兴许就要做跑堂。”
“你写小人书不是能挣钱?为何还要我去做学徒?”桑景雄记得自己年幼时,跟着桑元善去铺子里玩,铺子里的学徒都来巴结他,一副不值钱的模样。
他看不上那些人,他不愿意去做学徒。
桑景云道:“桑景雄,昨日你说爹欠的钱该爹还,不该你还,是也不是?”
“是。”桑景雄承认。
“我觉得你说的很对。爹欠的钱就该爹还,不该由我们这些子女还,既如此,爹的孩子,也该他自己养,没道理让我养。”桑景云认真看着桑景雄。
桑景雄一惊。
桑景云又道:“你之前,不是觉得我一个女人,不该出去赚钱?既如此,又怎么好意思让我养你?桑景雄,爹娘生我养我,奶奶一直照顾我,我养他们是应该的,但你,我是不会养的。当然,你真要赖在家里,我也不好赶你出去,到时,你就天天喝粥吧。”
桑景雄不想天天喝粥,看桑景云和桑景英的表情,他还知道,这两人主意已定。
他不情不愿地同意了。
桑景云见状,就领他去见了糕点铺的掌柜,谈妥了他来糕点铺帮忙做糕点的事情。
这糕点铺是一大家子一起开的,负责做糕点的,是家里的女人小孩。
桑景云跟他们聊了聊,觉得这家人的家风不错,就放下心,打算等过几天,让桑景雄来这边做糕点。
至于这几天,暂时还是帮人代写书信。
眨眼,时间就过去五天,来到八月廿四这天早上。
之前那几天,《西游记》这个故事桑景云写的不多,每天只写两册,桑景英写的多一点,修修改改,一天下来写三到四册。
再加上第一天两人写得多一些,等廿四那天早上,他们手上已经有三十四册写完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