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桑陌顿时心领神会,答道:“回陛下,如李尚书所言,李尚书之子夜里进宫是为了找陛下,那便是犯了两条罪责。第一条是擅闯宫闱,轻则三十大板,重则杖毙;第二条是以下犯上之罪,轻则流放,重则死刑。臣不知昨夜之事,所以情节轻重,还要看陛下您的判断。”
  在场的人听完都倒吸一口凉气,李尚书这儿子,不死也要丢半条命。再加上陛下一直对李家不满,怕是够呛了。
  此刻李尚书的脸色也是铁青,她再反应迟钝,也应该明白过来凤司音到底是要做什么了。如果她真的为了自己舍弃了儿子,怕是也不会落什么好。
  “陛下,臣知罪,这孽障犯下大错,还请陛下看在臣的面子上,从轻发落!”
  凤司音被这波操作整无语了,这也太大的脸了!“你的面子?不知道李尚书有什么面子?去年一年,李尚书的同级考核可是最后一名,你不会要跟孤谈什么资历吧?你别忘了,过两日考核之后,你就未必还会是户部尚书了。”
  李尚书扑通跪下,匍匐在地上。“陛下,臣明白陛下一直不喜微臣,可是犬子无辜,您就饶他一命吧!您尽快打板子,流放,就是不要让他死啊!若是陛下不解气,陛下可以继续责罚臣!直到陛下消气为止!”
  凤司音说的话,李尚书是一个字没听进去,甚至企图道德绑架,可是凤司音困惑了,她一个帝王,做事之前还要考虑道德?开什么玩笑?
  “李尚书的爱子之心,孤感受到了。不过李尚书你确实不是一个好母亲,也不是一个好臣子,既然你要为儿子求情,那孤也成全你。户部尚书李敏纵子无度,现罢免其户部尚书之位,取消其两日后的考核资格。李羡身犯重罪,但念其母为之求情,就拉下去,杖八十吧!另其人狂妄无度,子孙三代内不可再入朝为官。”
  凤司音说罢起身,淡淡的看了眼还匍匐在地上的人。“孤乏了,今日就先退朝吧,明日大家也不用来了,专心备考吧!”
  第49章 各就各位
  有了前车之鉴, 其他人就算是再有什么不好的心思也都得收起来了,若再闹出一次来,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凤司音也趁着机会休息了两天, 养足精神准备监考。
  虽说监考是两班倒,但是凤司音也没有真的中场休息,而是马不停的批阅考卷, 轮到自己监考的时候, 也是大多数靠着桑陌一个人监考, 自己偶尔抬头看一看, 然后继续埋头批阅。
  天知道在凤司音监考的场次考核的官员们有多煎熬,眼看着手里的试题要让自己想得抓破头皮,还要看着凤司音的动作, 想着会不会里面就有自己的考核卷子。
  三天的考核终于结束了, 要等结果出来还得有一阵子,凤司音就让大家都下地去帮百姓们干活了,正好也到了春耕的时节。另外速成饲养的事项也要推进下去了,凤司音就派了两个堂姐去指挥着官员们忙活去了。
  文官去种地了, 武官们也迎来了他们的实战考核,武官的理论考核已经在文官考核的最后一天结束了, 实战就不需要凤司音亲自监考了, 成绩如何都是十分直观的。
  凤司音直接安排了自己的两个大宫女去监考, 人数也不多, 也就花了一天把所有的项目都考核完了。等他们也考核结束, 就跟着文官们一起搞春耕去了。
  能留下来陪着凤司音批阅卷子的也就只有桑陌一人, 她对各衙门的事务都很熟悉, 只要凤司音提点了一下她得分点, 桑陌基本上也就能评判出来了, 偶尔有些不确定的,桑陌再拿给凤司音亲自确认。
  两个人要批阅五六百份卷子,这实在是一件很难熬的工作。这么多卷子批完,还得统计分数、综合平时的绩效,最终再定下排名。
  等到凤司音忙完,春耕的事情也都结束了。官员们埋头种地,等缓过来之后,考核成绩就已经公示了。
  凤司音说要大洗牌,不是说说而已,户部尚书她都已经直接罢免了,还在乎其他人官职的浮动会不会太夸张吗?
  对全民公示的只有考核成绩,具体的官职任命,凤司音专门安排了一天进行。
  成绩的公布信息上,只有每个衙门考核合格的人员的名字的排名,有些官员只有一个衙门的成绩合格了,便也等于确定了会去哪里挂职。
  至于那些有两三个衙门都通过了的,具体的去处就未知了,尤其是几个排名都相差无几的。
  有人欢喜自然也有人疯狂,两百多人的考核,一定是有人落榜的。不过或许是李敏的例子实在是太震慑人,那些落榜的官员也只能收起自己的情绪,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好在他们还是有机会的,以前混得太厉害了,临时抱佛脚失败了,那就等科举开了之后再来,总会能有重来的时候的。
  授官大会上,凤司音让人按照衙门依次宣布所有人的官职,有几个表现很优秀的,甚至有机会自选去哪个衙门任职。维持原本官职的人寥寥无几。
  所有人按照官署衙门的分配分成了十二列站着,站在最前面的则是最新的各官署主官。
  “这次的考核已经结束了,众爱卿们也都有了新的官职,接下来大家就应该好好的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另外,为了更好的开展事务,除了你们十二个官署衙门之外,孤还单独设立了特署。成郡王为左特使,协理各类经营、外交事务;连郡王为右特使,协理百官内务。”
  凤若素和凤若婷的工作安排并没有变化,只是换了一个名目,如果还是算在户部和吏部那边,两部的主官怕是就容易束手束脚了。
  “你们未来都有机会参与特署的工作,只是这机会要看你们自己的本事,若是做好了事情,自然有更好的晋升机会。”
  凤司音倒不是画饼,殿中两百人左右的官员并没有满足所有的官职空缺,有不少官职都还是上一级的官员暂代。一方面凤司音是想要未来科举之后能找到得力的新鲜血液,二来也能刺激现有的官员更有动力。
  而且这次官职安排并非是确认的,除了像工部尚书这样高官职且没有变化的人以外,所有人的官职都有试用期,三个月后完成了工作指标的人才能正式转正,若是没有通过的,可能就会面临调岗。
  虽然凤司音对官员们的考核题目都是针对性非常强的,但是很难说会不会有一些是纸上谈兵厉害,实际做起事情来却一团糟的。
  岗位安排妥当,就该是安排大家未来工作的时候了。凤司音随每个官署衙门的短期安排都早早有了计划,就等着眼下差不多尘埃落定了再让人去执行了。
  “吏部需要对所有官员的档案重新登记造册,制定好完善的奖惩升迁机制。恢复科举的事情已经工部出去,你们就要将原本孤指定的方针进行完善和。三个月后,孤希望科举能够重新开始推行。”
  “国子监以后就是科举的摇篮,如今都城和地方的学堂是面向全民的,给更多百姓们识字的机会。国子监则是培养优秀学子的地方,不光是四书五经,更要把为官之道加到国子监的教学中,具体的事务你们自行拟定方针,再拿给孤过目。”
  “工部做好基建工作,配合每个时期的重点项目落实安排工程。此外,孤之前提过很久的修路事宜也该动工了,尤其是海城的建设,成整个海城需要翻新,水路也是维护的。”
  “海城的建设这部分,司农寺也需要一起合作。不只是城市的房屋道路建设要做好,还有重建后的海城要打造更多的商铺,未来海城将会是我们凤稚国的一个外交关节。”
  “提到外交,礼部以前都没怎么做过外交事务,这部分可以安排起来了,海城想要建设起来,光是我们自己来肯定是不行的,凤稚国需要帮助,吏部可以去周边几国寻求资源置换。”
  ……
  凤司音把所有官署他们的事务逐一进行了交代吩咐,基本上都是提点了方向和重点,具体会做成什么样,就要看这批重新归位的官员们到底有多少本事了。
  三个月里要做这么多的事情,官员们也都十分迷茫,即便是去年也没有过这么夸张的工作压力啊!
  听起来这最初的工作方案都是各官署主官门的工作,不过凤司音还是多少给大家提点了一下。“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不如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做出的方针才能更加面面俱到。”
  凤司音不觉得自己做的规划就一定是最好的,她只能想个大致的方向,可细节上要考虑的却太多了。像去年的时候,她能依靠的只有系统和桑陌,常常一件事情就要反复斟酌,十天半个月都不一定能定下来。
  如今所有的官员都去了他们应该更合适的去除,凤司音自然不会把压力单单转嫁到主官们的身上,事情要大家一起做才更妥当。
  于是早朝结束后,各部衙门的官员们都各自回了自己的衙门,关上大门开起了新一轮的大会。
  凤司音给了大家三天的时间去完成今天所说事项的计划,谁先完成的,就可以提前来宫里做汇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