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宋老汉浑浊的眼含着泪,“当真?”
“当真!”宋大郎斩钉截铁道。
这大快人心的消息顿时给宋老汉注入了精气神,他眼含热泪,用力拍了拍宋大朗的肩膀,“大郎!好啊!好啊!”
宋老汉心头的结解开。
他昨夜想了一晚上,越想越觉得那股气愤近乎焚毁五脏六腑,这口气怎么也忍不下去。
他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去给囡囡报仇!
如今听到这歹人已经死了,宋老汉那颗颤抖的心,也慢慢落回到肚子里。
宋大郎见宋老汉动摇,先将牛牵回牛棚,再将宋老汉拉进屋,将门关上。
“爹,囡囡情况也好转了,咱们应该多守着才是,万一您去做了傻事,囡囡醒过来不见爹爹,这才是得不偿失啊!”
宋老汉的手微微颤抖着。
宋大郎继续道:“再说了,咱们辛辛苦苦这么多天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着在灾年里一家人平平安安地活下去。”
“您想想,咱家这几个月来一有大事,哪次不能柳暗花明。这一次囡囡也一样,她有大造化,定也是能化险为夷的。”
“爹,咱们现在最重要的是保重好自己的身子。”
哐当——
宋老汉手中的砍刀掉落在地面,发出一声闷响。
宋大郎顺势将砍刀拿起来,远远地放在一边。
林老婆子也听到了爷俩的谈话,听到歹人已经被杀了,心中那股滔天的恨才淡下来一些。
一家人沉默,安静冷冽的冬日里,只听到屋内炭火的噼啪声。
平日里三个小子最爱在炭火旁烧芋头和栗子,如今也没有兴致了,怏怏地坐在一块。
朱秀儿闲得发慌,从屋里头拿出平日里绣的针头线脑,打算给宋明玉绣一个平安香囊。
柳雪梅经历了昨日马氏那一遭之后,对宋家有了深入骨髓的归属感。她也动起身来,自己没啥手艺,但也不能干坐着。
柳雪梅打扫屋子,将里外捣腾干净,照看三个男娃子,外加煮饭做菜,总之一切杂活柳雪梅全包了。
林老婆子对她的行为看在眼里,拉着她坐下,“行了,大家都累了,休息一会吧。”
柳雪梅当即热了眼,“娘,之前我……”
林老婆子拍拍她:“都说了是之前了,都是过去的事,咱们今后好好过日子就成。”
柳雪梅握着扫帚的手更用力了,她连声道:“娘,还剩下最后一间屋子,打扫完我就休息。”
她正想往屋子去,顺带撇了一眼宋明玉,就扯着嗓子道:“娘!娘!囡囡……”
林老婆子立马跑过来,只见宋明玉面色酡红,整个人红通通的,定是又开始发热了。
宋老汉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来,掀开宋明玉一只眼皮,“昨日囡囡的药呢,再煎一副。”
他摸了摸宋明玉冰冷的手,回想起早些时候见过赤脚郎中救人的步骤,扭头道:“老婆子,你给囡囡按一按身子,保持血液通畅,再将这小床移到离炭火近的地方,出出汗。”
一家人也没别的法子,当即按照宋老汉所说的一条条去做,在将药喂下去之后,宋明玉的体温终于降下来。
林老婆子上手合十:“老天爷保佑,老天爷保佑…”
林老婆子这么多年才得了这一个宝贝闺女。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知道宋明玉早慧,唯恐天收,小心翼翼养到了五岁。
宋明玉虽聪慧,但也懂得藏拙,林老婆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唯独不放心的就是宋明玉那与生俱来的弱症。
这一次囡囡遭的罪,林老婆子恨不得发生在自己身上,拉着宝贝闺女的手心疼无比。
她深吸一口气,还好那些个肮脏的王八羔子已经死了,不然她就算是背了这个骂名,也不会放过那些人!
*
宋明玉只觉得自己在黑暗中走了很久很久。
恍惚间,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上辈子,从小在孤儿院生活。孤儿院的日子不算好过,靠着社会资助才好不容易上了大学。
场景转换,在普通的大学里,过了四年平淡的大学生活。为了调养从小不好的身体,自学了中医调理,勉强毕业之后,找了一份不高不低的工作…
最后的画面停在她趴在公司的椅子上加班,忽然觉得好困,就睡了过去。
这一觉,醒来之后却不在原世界了。
随着第一声啼叫,她在这个名为大顺朝的朝代睁开了眼,醒来就是家人环抱,侄儿嬉闹,三个哥哥抢着哄,爹娘恨不得捧在手心。
许是老天垂怜,看她上辈子过的太苦了,才让她这辈子投身到了老宋家。
宋明玉以第三视角看完了两辈子。
下一秒,一阵撕心裂肺的呼唤声刺破黑暗传来,那是林老婆子的声音,呼唤着:
“囡囡!囡囡!”
眼前的画面瞬间崩塌破碎,宋明玉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漆黑空洞的地方。
宋明玉跌跌撞撞跑着,在黑暗里面摸索,但那股孤独的抛弃感始终包围着她。
她再次听到了林老婆子呼唤她的声音,她寻着相应的方向继续跑去,终于窥见了天光…
宋明玉睁开眼。
就见到一脸憔悴的林老婆子守在她身边,看样子像是很久都没有合过眼了。
“娘…亲…”
林老婆子惊过神,看到宋明玉微弱睁着一半的眼,紧紧握着她的手道:“囡囡!娘的乖囡囡!娘亲在这呢!”
家里人听到林老婆子的声音,赶紧放下手中的活围过来,看到宋明玉睁开了眼,纷纷喜极而泣。
朱秀儿赶紧道:“娘,囡囡一天没吃东西了,喝点热粥垫垫肚子,也暖暖身子!”
林老婆子连连点头:“是了,是了!囡囡先吃点东西,不要饿着了。”
宋明玉感受到自己浑身无力,被林老婆子抱在怀里,机械地重复着吞咽热粥的动作。
等一碗粥完全下肚,宋明玉才感觉到浑身暖洋洋的,仿佛回到了人间。
林老婆子感受宋明玉渐渐回暖的身子,心中的大石放下一半,扭头对柳雪梅道:“快去再煎一副囡囡养身子的药来。”
“哎!”柳雪梅连声应道。
宋明玉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像是有一团浆糊。浑身都有一种血液重新开始流动的酥麻质感,吃饱了后那股昏昏欲睡的感觉更为浓烈。
喝完药之后,跟林老婆子说了几句话,就合上了眼,躺在林老婆子怀里睡着了。
宋家人看着宋明玉熟睡的脸,这才齐齐舒出一口气。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日日精细看着宋明玉,看着她慢慢恢复那往日的活跃,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下来。
林老婆子和宋老汉更是恨不得盯紧了她,一刻也不能离开视线。
宋知江三个侄儿也一步都不离地围着宋明玉转,生怕他们一转身,小姑就又不见了。
一连十几天过去,一家人终于回归了正常生活。
*
天气一天天冷下来,宋家人每日窝在家中,白日围着炉子拉家常,晚上待在火炕上暖暖入睡,小孩顽皮,嬉笑声唤回了每个人的笑脸。
日子就这样慢慢悠悠过了下去。
近日,因着宋知江背出一首诗而被全家竖起大拇指夸赞,三个小子争着抢着要读书背诗。
背好之后便争先恐后到大人们面前大声背诵,几个大人也不吝夸赞,好话准备了一箩筐,各种小甜嘴也成了奖励。
宋大郎在霜灾之前打了一整套的桌椅放在堂屋里,如今孩子们都在那读书。
在几个小娃眼里,宋三郎学识渊博,几乎没有问题能够难倒他,便时常去缠着宋三郎问问题。
问的还都是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今日宋知江又砰砰砰敲了宋三郎的屋子。
“三叔三叔,小鸟能飞起来,为什么小鸡不能呢?”
宋三郎将手中的书放下,“因为鸡和鸟理论来说不是同一种动物,且鸡的翅膀不能支撑它飞起来。”
宋知江似懂非懂,“那小鸡长出大翅膀就能像小鸟一样飞起来了对不对呀?”
宋三郎一时语塞,“理论是这样的…”
另外两个小子也兴奋起来,“原来是这样。”
“那可不可以给小鸡装上一个新翅膀,这样就能飞起来啦。”
林老婆子等人听到这些问题,也是忍不住将三个小子拉回来,笑道:“莫要去吵你们三叔了,鸡怎么可能像鸟一样飞上天。”
三个小子是突然想到的问题,想得快忘得也快,转头又继续玩闹去了。
为了防止他们总是缠着宋三郎,宋老汉定了只有每日中午和傍晚的半个时辰去请教宋三郎课业的内容。
四个小孩子,宋知文连开蒙都还没有进行,目前只知道跟着小姑和哥哥们摇头晃脑的背书,时不时识几个大字。
宋三郎也是勤奋苦学,刚开始林老婆子还担心几个孩子影响了三郎读书,就听宋大郎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