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据说当时宋三源听到自己亲爹亲自写断亲书,喊得肝肠寸断,被拖下去之前还一直喊着都是为自家好…”
“但宋长建和冯翠花等人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
宋老汉摇头,“二房那边自己遭的孽,该。”
宋大郎道:“所有的盐贩子全都被一网打尽,被抄家流放往北去,只有宋三源当日说出实情,证了口供,得了轻判,但也要去服一年的徭役。”
说到这,林老婆子也开口道:“对了,最近村里头都在传,二房被官差抓走时,王兰和宝姐儿不见了。”
几人看向她:“不见了?怎么个不见法?”
林老婆子也不太明白这其中的情况,只摇头:“据说是官差来之前就已经逃了,现在到了哪,情况如何,也没人知道。”
一家人又是唏嘘。
柳雪梅拍手叫好,她对二房那群人没有丝毫同情,只道:“那也是二房他们自己作孽,好好的女娃子起什么招娣的名,还这样苛待人,换做是驴,也得跑了,王兰做的对。”
朱秀儿叹息道:“希望王兰和宝姐儿一切都好吧。”
那种孤苦无依的感觉她最能感同身受,也最能体会得到。但王兰竟然下定决心要带着宝姐儿离开,说明她定然也是受了不少不为人知的苦楚。
但如今这个世道,她们能去哪呢?眼下到处都乱了,她一个妇人,还带着一个几岁的小女孩子……
几人心里想到这,纷纷叹气。
这种乱世,他们几个庄稼汉,保全自家人都够呛,更别说其他人了。他们没有济世救人这么大的志向,只想着一家人人能够齐齐整整在一块。
只希望她们一切都好吧。
很快就到了晚食的时间,一顿饭吃得压抑,谁也没有说话。
蓦然一堵冷风吹进屋子。
“阿嚏!”宋明玉打了一个喷嚏,抹了抹鼻子。
林老婆子心里警铃大作,一把将心肝宝贝捞进怀里,“娘的乖囡囡。”
林老婆子往院子外看去,想到这霜灾就要来,示意宋二郎,“后院还有些治受凉的草药,你去拔两株过来,给囡囡熬药喝。”
说着,林老婆子转过头看着还有三个小子,顺口道:“再多扯几把,家中小孩全都喝一喝,能预防一下也好。明日起就不出门了。”
宋二郎看着自家文哥儿一直在抽抽搭搭地抹鼻涕,点头就往后院去。
宋大郎心里想着事,犹豫良久道:“爹,当初是谢家赠了老参,咱们才有一线生机,保下命来,我明日想去谢家道个谢,日后咱们一家人就彻底不出门了。”
宋老汉沉默良久,才开口说:“确该如此。救命恩人,去道一声谢是对的。”
宋老汉看向林老婆子:老婆子,这些天咱们也挖了不少山货,多装些,你就和大郎一块去吧。”
“大户人家里头规矩多,男女界限也严,大郎终究也是个男人,若是谢家不嫌弃咱们农户,能让咱们进去道谢,你也多方便些。”
林老婆子点头:“老头子,还是你想的仔细。”
“成,那咱们明日就出发。”
说着,宋二郎拔了草药回来,柳雪梅接过他手里的
草药进去厨房煎药去了。
不一会,每个小娃子都分到了一碗黑漆漆的药,被各自的娘哄着喝完。
林老婆子抱着软软糯糯的宋明玉,犹豫了片刻道:“明日囡囡也一块去吧。”
宋老汉看她一眼,“老婆子,咱们是去道谢的,不是过去打秋风的,去的人太多也不好。”
林老婆子捏了手掌心,声音硬硬的:“这辈子估计就去这么一次,我带上闺女怎么了。”
林老婆子目光转向宋明玉:“乖囡囡,明天和娘一块去谢家道谢好不好呀。”
宋明玉眨了眨眼,软糯道:“好,要和娘亲一块去。”
林老婆子态度坚硬,“那就这么定下了。”
夜里。
林老婆子翻来覆去睡不着,将宋老汉拍醒,“咱们家就囡囡一个闺女,我不忍心她以后步咱们泥腿子的后尘,此番带她去谢家,一来是想让她开开眼界,今后莫要被男子三言两语就骗了去,二来……”
林老婆子顿了顿,“咱们家囡囡自然是样样都好,若是能得那些贵人们青眼,再不济混个眼熟也成,今后的路也会更好走些。”
宋老汉叹一声:“你有这打算是好的,谢府家大业大,会不会让咱们进府都是未知,且如今霜灾恐慌,哪有这么多心思注意到一个女娃娃。”
林老婆子沉默良久:“那也要去。”
*
第二天一大早。
宋明玉迷迷糊糊醒来,听到大人们说话的声音。她悄悄掀开窗户的一角往外看去,只见宋老汉和林老婆子都穿上了往年过冬才会穿的大衣。紧接着就是一阵透骨的冷风吹从窗户吹进来,冷得人骨头都在打颤。
宋明玉立马放下窗户,钻进被窝里躺好。
迷迷糊糊又睡了过去。
屋外。
宋大郎又往板车上放了一袋栗子。
林老婆子早已经将这批栗子都处理过了,在阴凉处能放很久,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都是新鲜的味道。
宋老汉看着一车的山货,又去后院抓了一只鸡,将嘴和腿绑住,扔到麻袋里面,防止乱叫。
板车满满当当的山货。两条腌腊肉,一条腌鱼,一罐焖猪肉,还有各种山里头的吃食,将牛车塞得满满当当。
林老婆子扯来一张巨大的黑色油布,将牛车上的山货盖得严实,这才放心。
林老婆子回到屋里,捞起又睡过去的宋明玉,开始套一件又一件件的厚衣服,直到裹成一个球,才将宋明玉带到饭桌前。
吃完了暖暖的早食,宋明玉被林老婆子抱在怀里,在摇摇晃晃的牛车上,开始往村外的方向去。
寒风凛冽,吹不到小女孩分毫。
宋大郎在熟悉的小路上一路疾驰,这条小路因为绕道远,又崎岖难走,再加上如今时辰尚早,一路上都没碰到几个人。
畅通无阻来到福满镇,牛车停在谢府的大门前。
守门的两个小厮穿得厚厚的,正挨在一起吃着烤芋头,看到有人往这边来,连忙抬头往宋大郎看去。
宋大郎将牛车停下,躬身上前道:“二位好,我叫宋大郎,两个月前家父重疾,曾上门来求过药,谢二娘子慷慨赠药,今儿个特地是来感谢的。”
小厮上下打量着穿着普通的三人,连忙将手中的烤芋头一口吞下,摆摆手道:“谢意已经收到了,我会去禀告,你们回去吧。”
宋大郎指着牛车上的山货:“这是一些近日采的山货,都是新鲜的,特来感谢谢家慷慨,还望收下。”
其中一个小厮犹豫着来到牛车前,掀开油布一看,发现真的是满满全都是沾着泥土的山货,个大饱满还新鲜,两人奇怪地又看宋大郎一眼,交谈了片刻。
之前也有不少人求到谢家门前的,也从未见过有人带着这么多谢礼上门感谢,况且如今粮食的价还这样高。
二人疑惑了好一会,还是决定进去通报一声,便道:“在此等候片刻,我们现在就进去通报。”
宋大郎拱手,“多谢。”
就在这时,一辆外观朴素的马车在门前停下,马夫赶忙上前撩起马车帘子,就看到一位面容和蔼的老人从马车里走了出来。
看到宋大郎一行人,顿住脚步问:“小友这是有什么事吗?”
宋大郎看到谢老爷子,眉目自喜,恭恭敬敬行了一个大礼,“谢老爷子,前些日子家父重病,大夫说得以老参入药调和精气,我求告无门,来到谢府门前,谢二娘子宅心仁厚,慷慨赠药,家父这才得以活命。”
说着,宋大郎看向自己的一条腿,“后来,我不小心被困在山上,遭狼咬了一口,也是靠着谢二娘子当日所赠的老参救回一条命,这前后算下来,谢二娘子已经救了咱们家两条人命,救命恩情大于天,咱们无以回报,这些山货是这些天采下来的,就想来报恩。”
谢老爷子听完,笑着:“你们有这样一份心意,实属难得。”
说着,谢老爷子看向林老婆子和宋明玉,看到宋明玉穿得像一颗小胖球,那双干净纯澈的眸子闪亮无比,笑问道:“小娃,冷不冷呀?”
宋明玉认真道:“不冷,有大哥和娘亲给囡囡挡风,囡囡一点风都没吹到。”
谢老爷子笑起来,“这寒风凛冽,先进府喝杯暖身茶吧。”
宋大郎拱手道谢。
林老婆子牵着宋明玉的手,一同走进这一座雕梁画栋的大宅子中。
宋明玉睁着大眼好奇看着这座富贵的府邸。下人们来来往往,沉稳有序,各司其职。整个大宅院,入目之处皆无一粒尘埃。
下人们得了谢老爷子的示意,将牛车上的山货一趟趟搬下来,带入厨房内。宋大郎和林老婆子看到谢家愿意接纳他们带来的谢礼,皆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