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没想到取名后李认字竟真的沉下心来读书,李村长一家高兴不已,却发现他并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画画。
  画画?一个身形如山,壮硕如牛的庄稼汉子,喜欢上了画画?
  李村长两眼一黑,却听夫子说:“认字是个好苗子,画画也不失为一门好手艺。”
  李村长看着李认字画的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像,脸黑如锅底,断了李认字的画艺之路。
  从那以后,李认字便跟着家里种庄稼,人也越来越沉默。
  宋老汉笑呵呵将俩人迎进门,“难得人都齐全了,饭菜马上就好。”
  几家人难以推却宋家人的盛情,本想着喝口粥就走,但看着饭菜有鱼有肉,荤素搭配,都惊讶道:
  “宋嫂子,这大鱼大肉的,还是留着给自家孩子长身体吃吧。”
  宋老汉正色将人按住:“当日要不是在场各位坚持要上山去寻大郎,大郎只怕是凶多吉少,请恩人们吃一顿饭,怎么使不得。”
  宋大郎也爽朗笑着道:“大伙别据着,敞开了吃!”
  林老婆子三个女人道:“对,敞开了吃。”
  宋家人热情难捱,几家人这才坐下来象征性夹了几筷子菜,就是不夹肉。
  一顿饭吃了个半饱,宋老汉也不卖关子,笑着道:“这些菜,都是用新油炒出来的,这油名字叫黄花油,大伙可吃出与猪油有何区别?”
  五家人都愣住了,纷纷看向饭桌。
  宋老汉继续道:“大郎昨日刚去县城里卖过,50文钱一斤,今日将大伙聚起来,就是想问一问大家,有没有意愿加入咱们,一起榨油。”
  林老婆子将筷子放下,笑吟吟:“人多力量大,这灾荒年头,粮价也贵,倒不如大伙一起,多攒些银子也好。”
  这一席话让在场的五家人都惊住了。
  这年头,各家各户但凡有赚钱的营生,恨不得捂得严严实实,宋家人就这么说出来了?
  同时目光震惊地看向桌面上那些油亮亮的菜,这些竟然都是用芸苔籽榨出来的油?
  芸苔籽那黑乎乎的东西也可以榨油?
  真是闻所未闻。
  王二狗最先反应过来,连忙摆着手道:“不成不成,宋大伯,这是你们家的营生,我们怎么能……”
  李三叔也附和:“对啊,这是你们家自个琢磨出来的,咱们哪能半道加入呢。”
  宋老汉毫不意外,早就想到了他们会拒绝,当下便道:
  “有什么不成的,这两个月来,咱们家出过不少事,都是你们几家冲在最前面,说句重的,要不是你们几家人,咱们家现在都不知道是个啥情况,这个恩情,咱们是一定要报的。”
  孙有治憨厚摸着后脑勺,“那能叫恩情,都是乡里乡亲的,搭把手的事。”
  赵大牛也点头应着,“就是搭把手的事,宋大伯您可说得太重了。”
  宋老汉也不含糊,将其中的原委讲清楚:“这芸苔籽榨油的路子,估计也做不久,早晚都会被人发现是用芸苔籽榨出来的,到时候人人都吃得起油,这营生也就不赚钱了,咱们也就只能趁着这股新鲜劲赚些银钱。”
  “再说了,赚一点也是赚,多些人一起赚也是赚,况且这榨油需要大量的芸苔籽,大郎算过了,一百斤芸苔籽才能出油二十斤左右,且光是咱们一家人也做不来太多,何不一起来,大伙一起干。”
  林老婆子补充道:“这营生估计也就这个冬天之前能赚些银钱,大郎去县城里头打开了销路,现在是最容易卖出去的时候。”
  “咱们徽州府又几乎人人都种芸苔,这样能榨油的好东西,与其让它烂在地里,不如收回来榨油用,今后想吃油也不用拘谨了。”
  听完这话,在场的五家人都沉默下来。
  要说能赚钱,没人不眼热的,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更别说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的,每一笔都是银子。
  宋家人心眼子实,将这营生明明白白说了出来。一斤芸苔油可是50文啊,县里头还一堆人争抢着要。
  王春花瞥了自己两个体壮如牛的儿子一眼,眼看着两个儿子都到了要娶亲的年纪,再等下去年纪都要大了。
  一家人勤勤恳恳攒银子,今年秋税又全都拿出去抵税了,她愁得几晚上都睡不着,宋家人抛过来的橄榄枝刚好能解自家的燃眉之急。
  当即拉着林老婆子的手道:“宋家嫂子,本来这桩营生咱们不该插手,但是……”
  林老婆子回握,“眼下各家交完秋税,哪里还有多余的银钱,粮价高,多赚些银子也好过冬不是。”
  五家人也不再犹豫,纷纷应声,“成!咱们做,这份恩情,咱们都记下了!”
  宋家人也露出笑来。小院子内,一桌子淳朴的家常菜,几家笑意连连的农家人,乐得开怀。
  李三叔夹了几口家常菜:“只是咱们该如何做?”
  宋大郎早就想好了对策,今早一家人也都商量过了,当下便道:
  “不如这样,这些天各家先继续找山货,毕竟山货价高,也是一个进项,不能落下。”
  “闲暇时候可以去收一收芸苔籽,收芸苔籽的价格自己定,挑回来卖给咱们,一斤芸苔籽按照20文钱算,若是有人愿意留下来帮忙打锤干力气活的,咱们家一天再多给100文钱。”
  几家人一听这话,纷纷放下手中的筷子。
  这芸苔籽漫山遍野的,好些人家都为此烦恼着,要是去收,
  估计白拿还有人感激的。
  这样竟然一斤20文卖给宋家,这钱拿着都不安心。
  李村长发声道:“这怎么成,一斤黄花油才50文,咱们啥也没干,一斤芸苔籽就20文卖给你们,这……这如何使得。”
  宋老汉拎着烧刀酒给李村长倒了一杯,“乡里乡亲的,平日里大家有啥好处都没少着咱们,有银子大伙一起赚,如何使不得了。”
  几家人明白过来,他们只需要将芸苔籽运过来到宋家,宋家以一斤20文的价钱收购。这样也不会有太多的利益牵扯,且他们也自由,空闲时间也多。
  几家人热了眼眶,这宋家人太过实诚,让人从心底熨帖感激,都说要回去细想之后,才能具体答复。
  宋老汉20文钱一斤收购他们抬过来的芸苔籽,几家人本不愿意要,但是看到被强硬塞到手里的热乎乎的铜板,也忍不住红了眼。
  夜里,卢巧娘翻来覆去睡不着,拍醒李三叔说:“三郎,我想做这门生意。”
  “你看,咱们白天去挖山货,空余时间去别人家收芸苔籽,这芸苔籽不值钱,估摸着一文钱一斤都能有不少人卖的,咱们再拿去宋家……”
  李三叔一听到这,叹着气翻过身来,“好是好,这样良心也难安,咱们一文钱一斤收了芸苔籽,拿到宋家去就成了20文钱一斤。那宋大郎早起贪黑去到县城里头卖,黄花油也才50文一斤,且不说这山路多难走,路程又远……”
  卢巧娘想来也觉得是,“宋家一家人真是实心眼子,前些日子来提醒咱们多囤粮食,咱们赶去镇子上的时候,粮铺面前人山人海,竟然都涨到了100文一斤的天价了,要是晚去几天,还不知道要涨成什么样。”
  李三叔沉默了一会,“村长也敲了锣鼓告知村里人要多囤些粮食,可怜天见,刚开始没几个人上心,都现在才知道着急。”
  “幸好咱们听了宋大伯的话,早早去镇上囤粮食,省下不少钱。现在就算是想去买粮,也难买到咯。”
  卢巧娘有些害怕道:“万一那霜灾真的来了咋办。”
  李三叔沉思片刻,拍了拍她的背,“睡吧,来了就来了,宋家人都是有成算的,咱们跟着宋家干,他们怎么做,咱们就怎么做。”
  卢巧娘听出来李三叔这是同意了要和宋家人一起干了,想到芸苔籽20文钱一斤,心里隐隐开心。
  这样他们就能多存些银钱,多买些实用的东西回来备着,就算霜灾真的有外头传的这么吓人,自家多少也有活命的保障。
  赵大牛也是彻夜未眠,他翻来覆去想着今日宋老汉和林老婆子的话。
  想到家中寡母,辛辛苦苦这么些年,也确实不易。还是捏紧了手掌心,决定明天就去宋家说,自己愿意干。
  这些年他受孙家和李家的接济也不少,这收芸苔籽,也不能再抢了他们的生意。
  赵大牛想着,决定要多去远一些的村子收芸苔籽。
  几家人心事重重入了睡,第二天一大早,各家都来了宋家,都表示愿意一起干。
  宋老汉笑得开心,让几家人收了芸苔籽之后尽管往家里送来,全都按照20文一斤收。
  王二狗想着昨日林老婆子说,还有个打锤的步骤,比较费力气。
  当即就表示道:“宋大伯,我愿意打锤,什么时候来比较合适。”
  李三叔和孙家两兄弟一听,也表示要来打锤,“我们也来,咱们庄稼汉什么没有,就有一身的腱子肉。”
  宋大郎拍着几人的肩膀,“打锤是定要来咱家吃饭的,饭后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