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看到宋老汉几人回来,连忙上前帮忙将沉重的背筐卸下来,高兴道:
  “爹,娘,咱们今日已经将家中田地里的芸苔杆全都收回来了,还去收了些荒地里头的,芸苔籽也都整理出来,正在后院晾晒呢,明日就可以翻炒榨油了。”
  徽州府种芸苔的人家多,风一吹便种满了漫山遍野,山上或者一些荒地里头也有许多无人问津的芸苔。
  宋大郎便带着几个娃子将芸苔籽都收了回来。
  一家人都满载而归。小院中,每个人脸上都荡漾着开心的笑。
  今日宋明玉已经和他仔仔细细说了榨油的过程,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捶打,油脂就是捶打挤压而出的。
  想到宋二郎昨日恨不得使尽浑身力气的样子,宋大郎便和孩子们一同探讨这个简易装置如何改进,才能又方便又省力。
  毕竟一直这么使劲,人也吃不消。
  讨论之下,便将最底下的石板刻出几道浅浅的沟壑出来,这样芸苔油就不会四处散流,也不方便接。
  刻出沟壑之后,油就能顺着小沟流出来,再将盆子放在地面上接就成,省下不少力气。
  宋知江与宋知云年岁小,秋收休沐的假期也长,如今还没到要回学堂的日子,宋明玉便提议说:
  “大哥,等回学堂了,我就再将那本书找出来,将榨油的装置画出来,咱们去找石匠和木匠做榨油装置,这样就不用捶打啦。”
  “而且用榨油装置,出油率也会更高,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好多好多芸苔油!”
  宋大郎笑着摸宋明玉的小脑袋,随即又疑惑,“这个榨油方子既然是在孙夫子的藏书里发现的,为何孙夫子不自己试着榨油?”
  宋明玉早就想好了理由,乖巧回答:“孙夫子在课后常多教我大字,我在孙夫子的书房里看到的,那一箱书上还写着,什么捐赠…”
  宋大郎明了,“原来是捐赠的书。”
  大顺朝重文,读书行业也随之发达,笔墨纸砚这些都是卷得不能再卷的行业,书籍业更是万分红火,常有贵族子弟或功勋世家往偏远山村里的社学捐赠书籍,这也不足为奇。
  特别是一些行善积德的人家,如谢家,常年捐赠一些书籍笔墨,是有名的大善人。
  宋大郎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消了,这书不知道是从哪里过来的,福满镇这个小地方,没人注意一本书也是正常。
  宋大郎越想越觉得天助我也,高兴站起来:“爹,村里头还有好些人家种着大片的芸苔,不如咱们去收了回来,一块榨油用。”
  宋老汉沉思,摇头道:“眼下咱们还不知这芸苔油是个什么行情,先去试试水,探探情况再下定论。”
  没有去过集市上卖的东西,万一接受度不高,贸然收购这么多芸苔籽回来,到时候亏的也是自家。
  再说了,现在家里也没有银钱去收购芸苔籽。
  宋大郎想来也是,憨笑摸着脑袋,“是我鲁莽了。”
  随后指着后院正在晾晒的芸苔籽说:“那些芸苔籽莫约能榨出四十多斤的芸苔油,等明日榨完油了,我就去县城里头卖一卖,探探行情。”
  宋老汉欣慰地拍拍宋大郎的肩膀,“成,顺带将山药拿去酒楼里头卖了,也有些本钱。”
  宋大郎朗声应下。
  星回百转,又是新的一天。
  宋大郎在家看山货,其余人齐齐出动,山上挖山药。
  林老婆子越挖越开心,“以前怎么没发现这一片有这么多野生的大山药,长了这么多年,这底下怕是还有不少哟。”
  宋老汉抬起头,憨厚的脸上全是笑意:“这一片地方,再往里一些都快要到深山里头了,之前谁敢来?”
  林老婆子想想也是,先前几个年头都是丰年,家有余粮,除了猎户,没人会来大山这么内里的地方来找山货,且猎户大多也都打猎,也不会注意到地上长着什么。
  这相当于是便宜了自家!
  家中银钱刚无,山药价正高的时候,就唯独他们家发现了这一处金银宝地。
  一家人斗志满满,挖得开心,又是欢声笑语踩着夕阳回家的一天。
  宋大郎看芸苔籽被晒干之后,就将晒好的十斤芸苔籽分批放到大锅里头翻炒,孩子们兴致勃勃围着看。
  林老婆子瞧着他们那上心的样子,笑着接过勺柄继续翻炒,让几人准备将“榨油装置”搬出来。
  宋二郎逃不过去当捶打主力的活,不过这次他非常乐意,奋力挥着手中的石锤,看着黄灿灿的芸苔油涓涓流出,芳香四溢,身上的疲惫都缓解了不少。
  这一次足有两百多斤的芸苔籽,得分好几次捶打,宋老汉和宋二郎便接替上阵。
  宋大郎叫着自己也行,被林老婆子拉住了,“林大夫说你这腿要静养,这些天跑来跑去的也就罢了,这些苦力活可不能再干了。”
  宋大郎苦笑,“娘,这都过去多少天了,我这腿早就好得不得了,就算是走路有点坡,那又有啥,家中妻儿安稳,爹娘健在,我还有什么好求的。”
  林老婆子欣慰不已,“大郎,你能这样想,是最好的。”
  宋大郎笑得爽朗:“娘,不用担心我。”
  林老婆子破涕为笑,“怎么反倒是你安慰起我来了。”
  两人说说笑笑,很快芸苔油就全都榨好了,倒在一起合计一称,足足有四十五斤多。宋老汉和宋二郎累得直不起腰,但脸上都是笑的。
  将三个大陶罐子装满,放在牛车上等着,一家人又一起整理着这几天来的山药,留下一些残缺的煲汤喝,卖相好的全都放到牛车上,明日由宋大郎一同拉去县城里卖了。
  宋大郎那日进城的文书还没过期限,正好派上用处。
  第25章 卖油
  今晚的饭菜依旧丰盛,一锅鲜鱼炖山药,一小蝶葱香鱼,还有一盘家常菜。
  这些日子家里山货多,食物也多,在吃食方面的可操作空间就大了,柳雪梅得了几次夸赞,愈发喜欢起做饭来。
  有时候采山货一身累回来,想到自己可以去厨房里面捣腾吃食,就从内心深处涌出无比开心的情绪,去到厨房里就浑身轻快,无师自通了各种各样的美味。
  如一些酸涩的野果子,将汁水榨出来,再和泡发的笋干、野菜一拌,放上一段时间。
  再拿出来时,酸涩的口感直冲味蕾。鲜、爽、嫩、滑。但又十分神奇地让人停不下筷子,越吃越想吃。
  大鱼经过晾晒脱水,留下了独特的鲜香,柳雪梅从山上采来一些鲜麻提味的草料,经锅爆炒,将大鱼浸入味,出锅备用。
  再将葱香蒜末一起下油锅,直至香味溢出,放入一旁的大鱼下锅炖,再出锅就已经是香飘百里,使人闻之神往。
  宋大郎夹起一筷子鱼,边吃边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县城里试着卖油,若是能做的话,这也算是咱们家的一个进项。”
  宋老汉赞同说:“如今这粮价是越来越高,多买些粮食囤着也有备无患,明日老婆子一块进城去,若是卖油这营生可行,就多买些粮食回来。”
  他补充道:“老婆子精打细算,想到的方面也比较多。”
  林老婆子犹豫着将碗放下,“那这挖山药的活……”
  宋老汉刚吃一口香甜的山药,笑呵呵道:“我和二郎,还有大媳妇二媳妇一起去挖,四个人呢,你还担心啥?这做买卖可不是简单的事,到时候有的你老婆子你操心的。”
  林老婆子笑骂一句:“呸呸呸,这营生定会顺顺利利,哪来这么多操心事。”
  “那就这样定下了。”
  一家人没再言语,这做买卖确实不是一件小事,多一个人去照应着也好。
  宋明玉吃着鸡蛋羹,闻言抬起圆嘟嘟的小脑袋,撒娇道:“大哥,囡囡想吃大胡饼,大哥回来的时候可以给囡囡带胡饼嘛。”
  宋大郎被她这小馋猫的样子逗笑了,溺笑摸了摸小妹的脑瓜子:“好,囡囡想吃什么大哥都买。”
  宋知江和宋知云一听这话,也争先恐后喊起来,“爹爹,我们也要,我们也要!”
  宋知文将脸从饭碗里抬起来,也跟着喊:“我也要!”
  大人们笑着,“都买,都买!”
  清凉的月色斜斜照进屋子,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模样定格,如一副温柔的画。
  一顿畅畅快快的晚食过去,一家人围炉歇息,柳雪梅从灶上舀出热水,兑到温度适宜,满院子逮皮娃子去洗澡。
  笑声洒满小院,不知不觉月光也爬满了屋檐。
  柳雪梅心里越发安稳,打心底感激。出了柳癞子这样的大事,家中没有一个人拿出来指摘或嚼舌根,更没有说她的不是。
  想起自己这些年做的一些蠢事,柳雪梅心里泛起酸涩的涟漪。
  ……
  第二天天还未亮,宋大郎便起了床。
  朱秀儿一宿未眠,感觉到宋大郎起身,连忙拉住他:“大郎……”
  宋大郎回拥住朱秀儿,语气轻柔:“秀儿莫要担心,我先前也去过不少次县城,不就是路途远了些,我一个身强体壮的汉子,安稳着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