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这下不用村里人开口,柳雪梅就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将事情原委给说了出来,宋知文也非常配合,扯着嗓子哭得最大声。
柳癞子见眼下这场景对自己不利,看着村里人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的,也开始着急起来,他虽然浑,但从无失手的时候,也从不留下把柄。
这一着急,就看到了站在人群后的马氏,立马大叫起来:“马氏,还杵在那干什么,没看到你老子都要被冤枉死了吗!”
说着,又对着里正哭起来:“里正老爷哟,您可要为我主持公道,我哪里是想要拐了我的外孙,再怎么样他也是我的亲外孙啊,我只不过是想带着他去镇子上吃顿好的…”
里正看向被宋二郎抱在怀里的小男孩,宋知文抽抽搭搭的,脸上全是晶莹的眼泪和鼻涕,突然被众人的眼神光顾,他一下下吸着气说:
“他说要带我去玩,我不想去,他就非要拉着我,还用棒子打我,呜呜呜…”
柳癞子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连声道:“看吧,我亲外孙都承认了,我只不过是想带他去玩而已。”
但在场的人都不是没有脑子的,听到柳癞子现在还想要辩解,纷纷厌恶道:“柳癞子,你要点脸吧!你就不担心你家那四个小子娶不着媳妇。”
柳癞子才不管什么媳妇不媳妇的,连忙伸长了脖子往人群后看去,见马氏还站在原地,像看热闹似的,视线相对,眼里全是冰冷。
柳癞子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就看到马氏从人群后走到前面来,哭喊着:“老头子啊,你怎么这般糊涂啊,那可是我们唯一的亲外孙子啊,你怎么如此鬼迷心窍,连亲外孙都要拐了去,你这样做,让雪梅以后如何活啊!让我们家的脸往哪搁啊!”
声声泣血,句句控诉,都在指责着柳癞子的罪行。
柳癞子怔住了,跳脚大骂:“马氏!你个毒妇!你几时见我拐了外孙,你敢冤枉我……”
村里人也没想到马氏突然来这么一遭,但她这么一番哭喊过后,更是将柳癞子连自己亲外孙都要拐走这个名头坐实了。
里正也不和柳癞子多说,往日里就常常听到十里八乡的村民说起这个毒瘤,可恶的是这人做恶极为小心,很少留下把柄。
如今终于拿捏了他这么一个罪名,自然不会就这样轻易放开。
“来人啊,捆了柳癞子,随我进县城一趟,让县老爷亲自审问。”
柳癞子气急,一身小短腿捣腾得飞快,就要冲出人群逃走,众人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眼看着柳癞子身材小巧就要逃出去,马氏大哭一声就抱住了柳癞子的腿,
“老头子啊,你怎么如
此傻啊……”
柳癞子被钳制住,使劲挣脱不成,心急之下接连扇了马氏几个大巴掌,“你给我放开!马氏,我饶不了你!”
里正大吼一声:“给我拿下他!”
柳癞子最终还是被几个壮汉制服了,里正也不多说,浩浩荡荡一群人立马动身就去县城。
柳花村的人亲眼看着柳癞子被带走,无一不欢呼的,柳花村最大的一个恶霸已经被除掉,以后的日子也能安生一些。
马氏紧紧盯着柳癞子的身影,一直堵在心口的一口气散了去,她心情大好,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泥。
转身就撞进了柳雪梅冰冷的眼睛里。
马氏恶狠狠瞪了她一眼,没说什么。
方才她在人群后可是看得清楚,里正老爷似乎和宋家人很是相熟,这样的话,她得多斟酌着些与柳雪梅的相处…
不过她现在心情好,柳癞子蹲牢狱去了,自己也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柳雪梅这才看向宋二郎和宋知文,宋二郎没说什么,淡漠移开眼睛,抱着儿子往稻香村的方向而去。
柳雪梅赶紧跟上去,“二郎,二郎……”
见宋二郎放缓脚步,柳雪梅赶紧上去扯住宋二郎的衣角,哑着嗓音道:“宋二郎,这些年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爹娘都是拎不清的人,我如今都看清楚了,咱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少与他们往来,好不好…”
宋二郎停下脚步,撇头看柳雪梅。发髻散乱、神情哀切,他到底心软了。
当年他在学堂读书的时候不认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刺头头,将夫子气晕过去好几次后,让宋老汉来将他领回了家。
从此他就在家中帮忙干些农活挣钱。
宋二郎从小牛高马大,轻狂无比,一腔热血看不上只会文绉绉念诗书的读书郎。
兴致勃勃要去县城里找活计,觉得自己肯定能够出人头地,也因此撞得头破血流,吃了不少暗亏。
年岁渐长,看着大哥踏实成家立业,他也不再做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敛了锋芒,也在这时认识到了读书的可贵。
但他年少名声败坏,十里八乡没有一家闺女愿意嫁给他的,就只有柳雪梅没有嫌弃他,虽说喜欢事事计较,但也还算安稳过日子。
宋二郎敛了心神,叹气:“走吧,回家。”
*
宋家。
林老婆子将新摘回来的山货倒在后院。
山上那棵栗子树已经彻底被薅光了,山的外围部分也基本已经没什么能吃的,早就被被一波又一波的村民给扫荡了个干净。
林老婆子将厨房内蒸好的鸡蛋羹盛出来,叮嘱道:“囡囡乖,先将鸡蛋羹吃了,等会你爹他们就回来了。”
宋明玉乖巧应下,端着自己心爱的小瓷碗吃着鸡蛋羹。林老婆子则将新采回来的野菜整理好。
宋明玉往嘴里塞了一口,迷迷糊糊道:“娘亲,我听三哥说县城离村子好远好远,大哥他们今晚能回来吗?”
林老婆子整理山货,笑着回她:“囡囡想那三个小皮猴啦,你大哥熟悉山路,脚程快的话今晚应该能回来。”
宋明玉坐在屋檐下晃荡着腿,“江哥儿答应囡囡,回来会给囡囡带胡饼!”
林老婆子将整理好的山货放到相应的位置,“小馋猫,今晚娘给囡囡蒸芋头吃。”
芋头土生土长,切成两半蒸熟之后香甜软糯,用小勺子挖着吃,比宋三郎带回来的糕点还多有几番风味。
宋明玉甜甜笑,“最喜欢娘亲啦!”
林老婆子看着白白软软的小闺女,两只小手臂跟莲藕一样白嫩,那模样别提有多可爱了。
想到今日在山上和村里妇人聊的天,她心里就甜滋滋的。
最近这些时日,宋家遭遇了这么多大难,先是宋老汉被人打得头破血流,眼看身子都要凉了,送去一个时辰山路外的医馆,硬生生捡回一条命。
还有宋大郎,大半夜被困在山上,小腿肉被狼给撕咬下一大块,如今也活得好好的。
想起宋明玉当天哭闹着一定要去医馆看宋老汉。还有一群人要上山找宋大郎时,也是宋明玉想到让大黄带路,大郎才能及时救回…
村里人都觉得邪门得很。
很多人私底下都悄悄问她:“这个小闺女是怎么生养的,长得这般玉雪可爱,比年画里头的福娃娃还要吉祥!”
林老婆子最疼爱小闺女,听到这话也是由衷高兴:“囡囡从小就听话,从不让我们担心,托生在我们家,是家里的福气。”
一群人羡慕着,真是带来福气的福娃娃。
也有人挑刺,阴阳怪气:“我听说你家囡囡也跟着江哥儿云哥儿一起去学堂读书吧,一个小丫头,整天和一群毛头小子混在一起,嘁…成什么样子。”
林老婆子皮笑肉不笑的,“是呀,我们家囡囡喜欢读书,日日都坚持早起,就要跟着江哥儿俩人一起去社学,家里老头子拗不过她,拎着束脩去拜见了孙夫子,最后还是孙夫子特许收下的学生。”
林老婆子手下的动作不停,继续说:“孙夫子也注重男女大防,便让囡囡单独坐第一排,我家大郎每日去接孩子下学,都听到孙夫子夸囡囡认真读书呢,我这老婆子心里高兴呀。”
上天赐给她这样一个乖巧伶俐的闺女,怎么能不高兴呢。
要不是囡囡身子弱,林老婆子恨不得每天都带出来炫耀一番。
一堆人听了心里吐血,这宋家的读书氛围竟然这样浓厚,就连小丫头都要争着抢着跟着去读书。
一想到自家家中那些哄着骗着都死赖在床上不肯起床的糟心孩子,一群村里大婶纷纷捏紧了拳头。
一整天就知道瞎混,人家宋家如今都出了个童生宋三郎,眼看着明年就要高中秀才了,几个小辈又这样勤奋好学,很难让人不嫉妒。
那可是秀才老爷啊!
大顺朝重视文人,有一个秀才的名头,出去办事都方便许多。
若是祖坟冒青烟中了举人,那可就是一步登天了!不仅能够做官,名下的田地还不用交赋税,每年省下来的这一大批粮食,让不少人眼红。
且这科举取士的录取率极低,有人穷极一生都只能在秀才的门槛徘徊,许多在大县城里头读书的学子尚且难以中试,更何况这个山旮旯的小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