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里人自然又惊又喜,想到家中日子不难过,也都支持宋明玉去读书。
  老宋家有一辆牛车,宋大郎平日无事便载着小妹与两个儿子去学堂,顺路去镇上找点零碎活计,傍晚再将人接回来。
  顺带还能捎上想去镇子逛集市的村民,挣点娃儿们的零嘴钱。
  自那以后,宋明玉便跟着两个侄儿每日清晨一同上路,鸟语花香,前去读书。
  老宋家共有三房。
  宋大郎和媳妇朱秀儿有两子,是一对双胞胎,名为宋知江与宋知云,今年六岁,比宋明玉大一岁,开蒙读书一年了。
  宋二郎与媳妇柳雪梅有一子,年仅四岁,名为宋知文,明年就要开蒙去学堂,正是人嫌狗憎,最爱闹腾的年纪。
  宋三郎也就是宋老汉与林老婆子的小儿子,今年十六,已经过了县试和府试,有了童生的身份,如今在镇上的学堂读书,除了农忙,不常回家,是全家人光宗耀祖的希望。
  ……
  林老婆子心下感慨,将宋明玉的小碗填满,剩下的鸡蛋羹还够三个小皮猴每人小半碗。
  刚将饭桌摆好,三个小男孩笑闹着跟在宋明玉身后争先恐后进来。
  “我要坐小姑旁边!”
  最大的宋知江喊着,就要往宋明玉的椅子旁而去,宋知云与宋知文着急了,纷纷喊起来:“我也要坐小姑身边!”
  三个人你推我攘,谁也不让谁。
  都知道小姑大方,在小姑身边能得到的甜嘴也多,小姑有好东西也从不私藏,他们都喜欢和小姑一起玩。
  对于家里人都偏袒小姑,他们从来没有意见。小姑身体不好,不能走远路也不能剧烈跑跳,有甜嘴还会分给他们,他们做了错事小姑还会帮忙求情。
  三个小子暗暗想着,小姑就是天下第一好!
  “抢什么抢,坐哪不是坐。”林老婆子说了一嘴。
  三人瞬间安静下来,在宋明玉身侧抢来凳子坐下了。
  宋明玉憋笑,给每个人都偷偷塞了一颗山楂,三人眼睛又亮起来,嘴里嚼着山楂,遮遮掩掩的,时不时相视而笑。
  大人们只当没发现孩子们间的秘密。
  月光照进堂屋,一家人开始用饭。
  这些饭前的小插曲几乎日日都会上演,宋明玉笑着吃鸡蛋羹,在林老婆子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给身边的每个侄儿都喂一勺,看着对方亮晶晶的眼神,宋明玉也笑。
  三个小男娃也是看她碗里空上一点就要给她夹菜,时常因为小姑吃谁夹的菜而闹起来。
  大人们便出口笑骂几句。
  真好。
  宋明玉想。
  她本不是大顺朝的人,加班996后一睁眼便在这副羸弱躯体里了,只记得那时候耳边全是嘈杂的声音:
  “动了!哎,恭喜啦,得了千金!”
  “接下来好好养着便是,身子弱总能补回来…”
  宋明玉清楚,自己是死了,但又活了。
  她接受了现状,毕竟她是已经有过一辈子的人,这辈子相当于是多出来的,要常怀感恩之心。
  什么996,什么加班,都见鬼去吧,这辈子她只想活得舒心。
  上天待她不薄,让她投身到老宋家,不仅没有重男轻女,对这个全家唯一一个小闺女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日日细心照顾她这个药罐子似的身体,见风就咳,仔仔细细养到了如今五岁。
  宋老汉和林老婆子都是一辈子土里刨食的人,在大顺朝的重文潮影响下,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三个儿子都送去了学堂。
  可惜只有宋三郎是读书的苗子。大郎与二郎识得几个字就回家帮着干农活了。
  饭桌气氛沉闷,不像往日那般有说有笑。
  娃子们都只吃着饭,不敢多言。
  就连平日里只顾着吃的柳雪梅都感受出来气氛不对,便疑惑用手肘撞了撞宋二郎。
  宋二郎眼睛瞥了宋老汉一眼,示意柳雪梅别多管。
  宋老汉放下筷子,面色担忧:“今年瞧着不对劲,稻子都要抽穗了,清谷河的水量一天比一天少,如今都要见底了…”
  林老婆子听到这话,一惊,“怎么会…”
  宋老汉倒了一碗水喝两口,“河床都露出来了,我下午和李赵两家的商量了,现下各处都不好。”
  柳雪梅也没心思吃饭了,她知道水对于稻子的作用有多关键,急急道:“这可是抽穗啊,没水怎么成!”
  宋二郎在桌下踢了她一脚,柳雪梅讪讪闭嘴。
  宋大郎面色沉静:“我这两日从镇子往返,看到路边田中的稻子也长得不好,今年怕是个灾年。”
  这话听得在场所有大人心里皆是一惊。
  只有小娃还时不时笑闹两下,无忧无虑的样子。
  有丰年,就有灾年。
  灾年,意味着入不敷出。赋税是按照人头上交的,朝廷可不管什么灾不灾年,赋税必须得交足了数。
  老宋家已然算是幸运,地处天下正中的富庶之地——江南。眼下江南都开始干旱,更不敢想其他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宋老汉和林老婆子这辈子只经历过一次,那时候……铺天盖地的流民,饿殍遍野,说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林老婆子越想越后怕,喃喃:“不成不成……明天,不!现在就开始囤水,万一……”
  宋老汉捏着碗沿,“应该没那么严重。”
  “这几日夜里我常起来观察晨露,确实比以前稀薄了不少,但不是没有。”
  说着宋老汉也觉得心里不踏实,这关乎着全家老小的安危,思来想去,还是拍板道:“从明日起,大郎二郎跟着我一起去挑水灌田。”
  宋大郎点头应声,“是,稻子正在抽穗期,没了水可不成。”
  宋二郎也怏怏应下。
  宋老汉又对着林老婆子道:“老婆子,后院还空着两个大缸,趁如今井里还能打出一些水来,咱们尽早将两个缸给填满备着。”
  朱秀儿和柳雪梅也赶紧点头。
  宋知江凑到宋明玉身边,嘴边还沾着几颗饭粒,边嚼边问:“小姑,我们真的会没有水喝吗?”
  宋明玉想了想,“要是一直不下雨,就会没有水喝。”
  宋知云有些害怕,他想起大太阳下在村子里乱跑时,找不到水解渴那口干舌燥的感觉,简直是难熬,
  “小姑,我也要去挑水!我不要没有水喝!”
  “我也去我也去!”
  宋明玉拍了拍江哥儿的小脑瓜,“现在不会没有水的。”
  “你们想,大树靠什么活着?”
  三个小子齐齐回答:“靠水,三叔和我们说过,树要喝水才会长大。”
  宋明玉点头,“对啦!那现在大树和平常有什么区别吗?”
  三人歪着头思考,齐齐摇头道:“没有。”
  宋明玉道:“大树不能动,只能站在那里,尚且还有水喝,更何况我们这些能动的人。”
  小男娃们一边嚼着圆鼓鼓的腮帮子,若有所思。
  宋明玉看向双胞胎兄弟,“孙夫子给三日的休沐,留了课业,早点去睡觉,明日我要监督你们课业!”
  两人虚心移开眼睛,不过想着小姑说他们不怕没有水喝,也不吵着去挑水的事。
  小孩子忘性大,呼啦啦闹了一圈才被朱秀儿和柳雪梅带下去睡觉。
  堂屋外。
  宋大郎与宋二郎将两口大水缸搬出来。
  林老婆子为了以防万一,指挥着两人将水缸往堂屋的角落里搬,这里隐秘一些,也能少被太阳照到。
  几个大人正招呼着打水存水,齐心协力,忙活了大半宿,终于将两个大水缸给填满了。
  宋明玉嚷嚷着要陪爹娘一起打水,宋老汉两人拧不过她,想来第二天也没啥事,就让她在一旁玩着。
  月上柳梢头,一家人满身是汗坐在屋檐下纳凉,正准备进屋睡觉,村中忽而传来此起彼伏的狗吠声,经久不绝。
  宋老汉正想抱着小闺女哄她睡觉,闻声立即站起身来,眉头皱得老深。
  “这是怎么了?”
  第2章 整个宋家都乱了套
  宋家距离村子还有一段路,村子中的狗突然一时间全都跟着一起吠了起来,此起彼伏的,隐隐约约还带着村中小儿被吓醒的哭闹声,听得人心神不宁。
  宋老汉将闺女塞到林老婆子怀中,拎着锄头急急到院门口,检查了一遍门栓,将其扣好后,才从篱笆缝瞧着外面。
  一会后才转过头来,“老婆子,没啥事,先带着闺女回去歇着。”
  林老婆子应了一声,带着宋明玉回屋,不忘瞥了大郎二郎,“今晚先到这,最近不太平,睡觉别睡太死了。”
  兄弟俩齐齐点头说是。
  宋明玉原本还有些困意,眼下这样的情形她是无论如何也困不起来了。
  奈何林老婆子一直想把她哄睡,宋明玉越来越觉得有事要发生,两颗如黑葡萄般的眼睛倔强盯着院子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