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刘念还是到了才知道领证是要钱的,要不是潘大壮裤兜里还装着钱,这趟两人就白来了。
  所谓的结婚证也跟她以前所知的结婚证不太一样,是张奖状大小的证书,左边是主席像,右边是填名字的地方,姓名后面跟着“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结婚规定”之类的文字,文字下面就是填日期和盖公章的地方,不用贴照片。
  除了公章,工作人员又给两人盖了“布票已发”四个字,给了他们一张布票。
  “给。”
  刘念已经看到加印的小章写的是什么并不意外,反倒是潘大壮觉得稀奇,伸手就把布票拿在手里,没有拿那张结婚证。
  “还给布票?怎么没听爱国说起,不然就算是为了布票也值得来一趟。”
  “你不想想办证的钱。”
  “还是能小赚一点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出了办事楼,趁着四下没人,潘大壮把布票在刘念眼前晃了晃。
  “要不咱们把布票卖了,换成钱一人一半。不行,不能一人一半,结婚办证的钱是我出的。不如,我给你五毛?”
  几辈子,刘念第一次听说有人要给她五毛这么小面额的钱,真他喵无语。
  “你不出声,我就当你答应了。你不想做新衣服吧?天天要下地干活,用不着穿新衣服。”
  反正他娘是这样说的。
  刘念继续不出声,她还挺想知道潘大壮准备去哪里把布票换成钱。
  镇上的路全是泥路,也就是今天晴朗,不然走不了多久就溅一身泥点子。
  两人推着自行车,离开镇政府所在的街后拐了弯往街市上走,经过了邮局和独立院门的知青办,又往镇卫生院的方向走。
  刘念闻到卫生院飘来的味道时还有些惊讶,没想到潘大壮还记得带她来医院看伤的事。
  事实证明,她想多了,潘大壮带她去的是医院后面那条街。
  “你在这里等我。”
  潘大壮把自行车交给刘念,自己朝着一处热闹的院落走去。
  那个院落是一处公共厨房,专门租给卫生院住院病人家属。
  青山镇卫生院有个下放的老大夫医术还不错,来找他看病的人不少,有些要住院的病患不想吃医院食堂难吃的病号餐又吃不起国营饭店就会来公共厨房自己做。
  公共厨房一个灶台的租金也不贵,只要给些柴或者菜就行,有病号餐当掩护,渐渐的这儿就出现了一个小型的黑市。
  镇上不少人都知道,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潘大壮在这儿有熟人,很快就把布票换成了钱,出来时还跟三个男人勾肩搭背的。
  “看,这就是我媳妇,是个知青。”潘大壮朝刘念一指。
  跟出来的三个男人有高有矮但是都瘦,年纪跟潘大壮差不多,都没有结婚,看向刘念的目光带着几分戏谑。
  “这么瘦,生得出儿子来吗?”
  “几岁了,怎么这么小。”
  “这身板哪有那谁带劲!”
  他们堂而皇之地当着潘大壮的面调侃刘念,潘大壮却没有生气,还附和他们的话。
  “我也觉得她太瘦,可没办法,她掉水里被我救了。我娘说我娶亏了,我这模样,该娶厂长千金的。”
  “是是是,连厂长的媳妇都归你,行了吧。”
  “我要那老货干嘛!”
  四人在那里胡咧咧,暗中也想看刘念的反应,但凡她脸红或者皱眉,他们就会说的更起劲些。
  谁知她什么反应也没有,站了一会儿还打了一个哈欠。
  怪无聊的,所以男人跟女人为什么要生活在一起?
  跟无聊又吵的人住在一起,除了气出结节,能有什么好处吗?
  他们也被刘念的反应打脸,就算今天没什么生意,也犯不着出来聊这些没正行的。
  “不聊了,我们还忙呢。”
  “忙什么?我看今天都没什么人。”
  “没人也要忙,理货呢。”
  潘长壮不知真假,他以前也想跟着他们干,可惜他们看不上他,不肯让他入伙,不然他早就有钱娶媳妇了。
  推上自行车,他没精打采的走了,不提载刘念,也不提把五毛钱给她。
  其他三人看到他走远才小声议论。
  “他那媳妇怎么看着跟个死人似的,怪吓人的。”
  “估计是不情愿跟他,你看他那样,将来能不能守住这个媳妇还不好说呢。”
  “我早先就觉得他不是个好的,我们就是再混,也没想过害别人家的姑娘。怪不得王哥不收他,他靠着寡妇娘养家还一点不知道顾家,做事顾前不顾后的,要是有王哥撑腰,不得把天捅破了。”
  “大家心里有数就好,见面时还是朋友。”
  “懂。”
  潘大壮不知道他的几位朋友是这么看他的,推着车在街上光溜跶也没什么意思,可让他把车还回去回乡下,他心里又不爽快。
  “咱们去县城看看,怎么样?”潘大壮问。
  “骑车去?”
  想到还要载个人,潘大壮又有点动摇,“要不你自己走回去,我一个人去县城?”
  “你就一点也没想过县城没有介绍信你去不了的事?也没想过农忙时节,你一个人骑车去县城有多打眼?也一点不记得潘爱国还等着你还车帮你买糖呢?!”
  “哦,对,还得买糖。”
  潘大壮想起这事来,又怨起了刘念。
  “你怎么不把糖票和钱要过来?”
  “人家防着你呢。”
  潘大壮一噎,不禁有些厌烦,这个新媳妇也太不会说话了,合着先前一直不开口是知道自己说话能呛死人。
  他这婚是不是结错了?
  可结都结了,还能离了不成,他还有把柄在她手上,可就这么让她骑到头上,他总觉得咽不下这口气。
  回到粮站把自行车停好后,他和刘念就得走回丰收村。
  “你走快点,小心被豺狗拖走。”
  他故意这么说,想要吓吓刘念。
  回丰收村的路都是贴着山的,丰收村附近的山林子要说厉害的猛兽像老虎、黑熊之类的是没有的,但有狼,早几年还发生过狼跑进村里把小孩拖走的事。
  现在每年入冬,镇上民兵队都会进山,狼没有打着过,倒是发现过一群豺狗打死了几只。
  豺狗体型比狼要小,看着就跟普通野狗似的,常常成群出没,能悄无声息的扑人,镇上去年发生过有人走夜路回家被豺狗扑食的事,那尸体被发现时都不全乎。
  各村都知道这个事,到现在有人出村子还喜欢成群结队,像小孩子更是不让他们往山边乱跑。
  原主也听说过这些,但刘念不是原主,她根本不怕。
  她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要是被豺狗围攻应付会有点吃力,可她听力好,要真有豺狗来了可以避开。
  豺狗也不傻,现在山下到处都在秋收,离村道不远的田里可都是人,还是个个配有农具的人,它们才不选这个时候下山。
  等刘念慢慢悠悠地回了村,就在村子口见到了等她的人。
  不是潘大壮,而是葛春花,看着比豺狗好对付些。
  第153章 年代文炮灰7
  潘大壮被潘爱党带走时,葛春花正在后院蹲坑呢,半点没发现儿子不见了。
  出来时她又忙着烧早饭,时不时还要哭几声自己命苦,都有媳妇了还得干活,想让刘念知趣点起床来帮忙。可她哭喊了半天,前面屋里都没有动静,她一直拖到快上工了才过去推门,想提醒刘起床。
  谁知里面根本没人,就一团脏兮兮的薄被还在床上。
  她这才想起昨天没垫喜帕,在床上检查了一遍也没看到什么血,也不知是不是被坑了。
  闷着气在屋子里坐了一会儿,她一直没等到两人回来。
  她倒不担心两人出事,猜测两人可能是回知青院收拾行李去了,昨天她把刘念拉回家,除了刘念身上的衣服其他什么也没带。她的行李都还在知青院呢,该是刘念的东西就该拿到潘家来,万一其他知青看她嫁人把东西占了呢。
  可她等呀等,等到了上工时间也没见两人回来。
  这是在知青院吃了早饭?
  如果他们能在其他地方蹭顿早饭,葛春花倒没那么气了,蹭到就是赚到。就是家里的地瓜要来不及吃了,有一堆没保存好已经在发烂,算起来最近都得吃烂地瓜。
  她会先挑烂得严重的开始煮,把稍烂的往后放放,哪怕等到它进锅里也变成烂得严重那一类。
  烂地瓜会有一股子抹布味,她知道不好吃,就会煮几个没那么烂的给儿子,自己吃更烂的。
  如今有了儿媳妇,家里最难吃的几个地瓜就有人替她吃了。
  也是村里不让养猪,不然烂地瓜可以给猪吃,就是养鸡也有只数限定,不能超过五只,超了算违反规定要被罚工分。
  丰收村的工分还算值钱,每年能换到不少粮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