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解决了燃眉之急的粮草来源的消息一直被捂得死死的,行军路上居无定所免不得消息被有心人得到的可能性大大提升,所以这一批粮草到达之后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从未提起过。
秦王是个锯嘴葫芦,秦大公子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这粮草的消息一直没有泄露一丝一分。
秦大公子想着粮草的事情,又联想了一下家书中所说的内容,一时之间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莫名的直觉。
他的直觉很准,也是凭借着这个在战场上多次化险为夷。
他感觉这神秘的粮草来源或许跟风评在母亲的嘴中大变模样的幼弟有关。
但眼下显然不是探究这种问题的时候,大军连夜奔袭已经小胜几场,边关大捷的消息向来这个时候已经传回了京城,他们在这里再清缴几波余孽之后,就可以只用装休息准备班师回朝了!
到时候回到府里边,自然答案一切皆有分晓!
“驾!”
秦大公子驱使着马匹快速跟上前方的秦王,几张薄薄的家书被他小心的塞在交领深处放好,等到打完仗秦王可是会跟他要的。
看来是时候加快进度赶紧回府里了!
第159章
01.
因为秦王府悄悄送来支援的粮草辎重缓解了军队里没米下锅士兵们只能喝水饱腹的惨状, 有了口粮吃饱喝足的秦王军大胜边关,消息快马加鞭骤然像一阵风传遍了整个大盛朝的疆土,让本就凶名在外的秦王名声更是烈火烹油, 炽热几分。
盛朝皇帝昏庸无能,朝廷腐败争斗不断, 纵使有秦王这种天策神将力挽狂澜镇守国土,也不免得要被有心人操纵名声,落得一个嗜血阎王的黑名, 秦王军也被许多无知百姓当成阴兵借命, 认为他们杀戮不断是为不祥之征, 于是皆是见之闻风丧胆,对其又恨又惧。
这种名声这几年来秦王听得多了也就不甚在意,对于保家卫国才是重中之重的秦王来说百姓的名声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即便是没有他也不会对此产生什么冷心冷情的感觉。
毕竟秦王经历过宫廷内斗活到如今这个地步, 又在现今皇帝的手下过了这么多年,早就清楚那朝堂上的东西们的小手段。
虽然文官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但这个前提是百姓揭竿而起形成朝廷无法阻挡的新军权,而如今整个大盛朝最大的军权就在他的手中, 倘若百姓真的揭竿而起,也不会傻乎乎的挑着最硬的铁板踢,组织起来去捏软柿子, 打宫廷守卫京城禁军不行吗
所以这些不痛不痒的名声的确算不上什么值得担忧的事。
更何况有的时候秦王还要感谢朝廷在背后抹黑他的名声做的这些事, 各种离奇的传闻神神鬼鬼传出边疆之外,从某种程度上也震慑了一些小型流匪欺压百姓。
当然这也只是苦中作乐, 庞大的君权也是庞大的重担,整个秦王府都要陪着他的军队把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再加上这几年百姓们的粮食收成不好, 有的时候即便是手中有钱也没有办法买到能够安全送到边关的粮食。
所以在秦王妃的粮食辎重车队到达的时候,秦王和秦大公子就知道这满满的粮食绝对不是京城和周边任何一家粮商出来的货。
京城中看来有他们所不知道的变化,而这变化很显然就在秦王府之中。
几纸家书像是一团毛线的线头,吸引着二人顺着方向探索过去。
秦王军在大捷过后,发完捷报就去打扫四周战场追击残兵溃将,等到收拾完一圈之后连休息都没有多久,就立刻整顿三军开拔大营班师回朝,这一仗打了足足八个月将近一年,当初被迫出征,如今再带着一万多的俘虏回京,同一件事经过这么久的时间也变了味儿。
当初在朝堂上鬼哭狼嚎抱着他的大腿跪求他出征保卫边疆的大臣,或许此时此刻都在咬牙切齿他为什么没有死在战场上。
“说来也真是可笑,父亲走的时候没带多少东西,回去的时候……啧啧啧,我如今回头看看这黑压压的一片,心中也是打怵呀。”
秦大公子骑着马边说着边朝后扭头看着身后乌压压的随军,八万精兵加上一万俘虏,经历过将近一年的生死洗礼,连最低等的新兵蛋子都带上了肃杀之意,这区区不到十万的兵力乍一看绝对有百万雄师的威势!
再想想临走之时朝廷的各种拖后腿的行为,吃空饷凑不够人头就拿罪犯顶替,到头来反倒是让人家将功赎罪,回去还要封赏指不定又爬上了冤枉人家入狱的二货头上。
此番回京绝对是好戏连连。
秦王行军过程中还在看着京城的布防地图,比起只想到回京会发生多少乱七八糟操心事儿的大儿子,他的思考就多一些。
家中传信府中有变故,这么多年过来想必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也早就忍不了他了,此番回京这八万精兵,足够……
“啪!”
“不过区区八万兵力,你老子当年二十万的兵都带过,没见识。”
秦王将手中的與图收起来,一双狼一样的眼睛炯望着前方,穿过前面的三山道,用不了多久时间就可以直达京城!
秦大公子被自家老爹这话噎了一下,心想今时不同往日,先皇在的时候盛朝还算富裕,募集二十万兵力自然不在话下,也不看看如今是什么光景,家里但凡有个活口的谁愿意来参军呀。
当然这话也不好在这场合说,他闭了嘴一挥鞭子紧紧跟上自家老爹的马屁股。
三军疾驰沙尘滚滚,犹如一只褐红色的巨兽,大张着嘴巴无情的朝着京城的方向向前推进着。
02.
“边关大捷!边关大捷!”
京城之内官道上枣红色的骏马飞驰,传讯的士兵摇着手中的红旗大喊着,走在路上的人赶紧规避,眼瞧着那斥候伴着激烈的马蹄声一阵一阵的烟一般的窜远,边关大捷的消息这才像没跟上似的在他的身后落下来。
待到人都没影了,街上被这突如其来的斥候打断了动作的人们这才恍然回过神来,脑子里边过了一下边关大捷的消息。
“这仗都打了将近一年!终于是打胜了!这下又能消停几年!”
“不愧是秦王军,如此难打的一仗拖了这么久终于还是胜了啊!”
“边关大捷这又是什么时候的事哦哦,就是去年大家都惊恐传言说是拉骷要南下打到京城来的吗”
“谢天谢地秦王军终于是打过了,我这就收拾东西过几日重整商队!”
“什么这仗打了八个月!这要死多少人呀秦王军也真是的,本就作的杀孽如此之多了,还偏偏要硬拖着打了快一年,数万人的亡魂啊……”
……
边关大捷的消息随着斥候入京传在了每一个老百姓的耳朵里,成了继秦王府二位公子你死我活的饭后杂谈又一新鲜事。
去年的时候拉骷扬言南下要入京城生擒皇帝的留言沸沸扬扬,不少人都已经收拾了家当准备跑路,当时据说拉骷集结了十万大军势不可挡,吓的京城不少人连夜搬空祖宅。
但到底还是秦王被推着拉了一堆老弱病残,在京城许多人的注视下上了前线。
那时候许多人都打着谱,让秦王拖一拖拉骷的大军,也好给他们垫后方便跑路。
但谁能想到这场大战打了将近一年,断断续续的消息传来传去也都让人麻木了,结果这一转头都要班师回朝大捷归来了
秦王不在京城的日子甚是想念,虽说是惦记着秦王什么时候原地去世,但好歹也是不在身边,如今边关大捷班师回朝,这意味着这尊杀神又要跟着他们一起上朝下朝,要顶着对方看狗屎的眼神上蹿下跳。
这简直是好日子到头,离死不远了。
于是对于百姓们来说只是饭后谈资的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入京城之后就激起了一阵鸡飞狗跳。
当初他们可是使劲推了秦王又使劲拉了一波后腿,让人跟同样受了灾饿的眼都冒绿光的拉骷大军对上,盼着的就是让人马革裹尸客死他乡,但谁能想得到呢
这货的命是真的硬,十万拉骷大军都没能把他留下。
朝廷内外因为这则消息小动作不断,一时之间也是风声鹤唳,整个京城的空气都紧张起来,聪明的人也嗅到了山雨欲来的味道。
03.
甭管外头的人什么心思什么念头,秦王府里的大家都忙着围着曾经都很嫌弃的凌斐这位三公子转悠。
秦王妃和凌向丞白日里忙着借着这池浑水里边的鱼都跳起来乱七八糟的时候,悄悄安插眼线布置任务,晚上回府的时候就凑在一起研究这几天一直半睡半醒的凌斐。
夜半十分秦王府里也是安静如常,冰泉台位置幽静隔离也比较方便,如今里三层外三层的影卫隐藏在暗处不间断的巡逻守护。
“嗖!”
一只飞镖射出,将夜晚中路过捕食蚊虫的鸟儿的尾巴射在了门上,吓得小鸟叽叽喳喳乱叫。
突然从阴影中伸出一只手来抓走了这只小鸟,整个环境在短暂的几秒钟之内就恢复了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