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以至于她迫切想找到答案,然后女扮男装出了大梁,去荒北,亲自找到属于她的答案。
而此刻太和公主不知道,她的这份不安与害怕,正是来源于内心的觉醒。
她渐渐产生自我的意识。
与此同时。
南青刚去医院剪完彩,荒北总医院正式成立。
各县的大夫都纷纷跑来应征。邓家作为药商世家,自然要与医院打交道。主动降低价格求订单。
但南青特地派人医药谈价格,协商好才能长期合作。
然后她又去视察各个公塾,发现很多公塾并不规范,有的夫子能教人认字就不错了。
还有夫子不愿意教女童,就算有愿意的也只是表面做功夫,上课的时候特地忽略对女童。
南青看不下去了。
尽管她之前有意拨款给人开盲,但人心中的偏见就如一座大山,短时间轻易搬不走。
她必须立即正式纠正三年义务教育,省得有些滥竽充数的夫子,只会浪费粮食,还误人子弟。
于是南青回到府上,立即大刀阔斧开始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招聘一些没有歧视,有教无类的夫子,作为班主任,其他则是各门专长的老师。
南青会直接面试班主任,并且开出很好的待遇,比如荒北府制下的编制官位。尽管官职不大,但在社会上有名望。同样算是上流社会人士。
不少夫子前来面试,大多数回答的很好,可当她让七八岁的女童站出来学他教的东西。对方一下子就暴露了本性,认为女童不该与男童同堂读书。
还有女童应该都要待字闺中,不必学那么多东西。然后又拿老祖宗那套说事。
听得南青划掉对方的名字,吐槽一句:“老祖宗里面也有女祖宗,你难道只认爹不认娘?”
急得对方语无伦次,又不敢得罪她。
南青让人下去。
之后的夫子不是装模作样假意迎合就是想巴结她。
南青不想浪费时间,都让人下去,看来要找到一个愿意教女孩的人挺困难的。
如果岳父在就好了!
就在她愁眉苦脸之际,一道翠鸟般的声音响起:“我自愿担任女子的夫子。”
南青抬头扫了对方一眼,是个女子,长得其貌不扬,脸上还有一颗媒婆痣,然后大摇大摆过来,旁边的男人看见她都快吐了。
“你读过书?叫什么名字?”
女子行礼十分规范:“家父岐北举人郝先才,我是他的独女,郝嘉。”
此话一出,旁边的人顿时哄堂大笑:“好嫁?”
“怕是嫁不出去吧!”
“你爹给你取得名字真应景啊!”
话音刚落,就感觉现场气氛沉寂下来。
参与嘲笑的应试者,基本被南青划掉,并且严格下令:“接下来的人都不必应聘了。”
“王爷,我还没面试。”刚刚嘲笑的人顿时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就管不住嘴。
“没基本素质和没眼力见的人,本王不认为他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书先生。”南青不再废话让人都赶出去。
她只留下眼前其貌不扬,可眼神丝毫不怵,也没有因为羞辱而感到自卑的女子。
她都露出诧异的目光:“岐北书香门第的千金,为何会跑来镇北府?”
郝嘉不亢不卑道:“我是因穆先生的文章,而来镇北府的。恰巧您在为女孩们招聘一位先生,我便自告奋勇前来尝试。”
“我这里工钱不高,三钱一个月,包吃住,但会给你配一名助教。如果你的教学质量不好,本王一样不会请你。”南青事先声明,她不是开玩笑的。
教育方面,她必须慎重行事。不然没开好头,会耽误多少无辜的底层女孩。
“王爷,您给我三个月时间。”郝嘉主动提出道:“我带领的孩子若能考赢男童班,请务必让我成为她们的先生。”
南青寻思她应该提前了解过,便答应道:“好,荒北书院,梅花班若能考过平均线六十五分,本王聘请你成为女夫子。”
“你擅长什么?”
郝嘉:“珠算。”
南青眼睛一亮。
看来是专业对口了。
而在现场观看的人群中,明显有无数道渴望的目光望着南青与郝嘉。正是站在外围不敢靠近的女孩子们。
她们大多数从乡下来的,看着弟弟哥哥们都能免费入公塾,而她们明明有资格,夫子却不许她们踏进学堂。还说会弄脏学堂。
从来没有人愿意教她们。
好像她们生来就是错误。
然而现在晋王殿下开始重视起女人的教育。让她们看到了改变的命运的希望。
而南青的确落实了教育有教无类的标准,为女孩们准备学堂,和男孩一个配置,但在故意安排她们住在中心,还派突族女兵看守。
女孩们重新报名,总共有六十六人被家里人允许学习,而且她们家里人并不期望孩子能学到什么,只是单纯希望家里能少几张嘴吃饭。
然而这些家长无论是出于什么心思把孩子送入学堂。
未来的十年,这些女孩子没有一个人荒废学业,硬生生从三年中考,升学,再度三年,六年在荒北相当于初一生,而初中生学历已经算是高级生了。以后可以择业教书,或者进入医院,或者做生意,或者进入荒北各局内工作。更优秀的甚至可以入衙门任职。
已经比不识字的大多数强百倍。
她们所有人学成而归,成为荒北著名的六十六学女,在各行各业发光发亮,成为所有女孩子的指路明灯。学习的榜样。
而郝嘉也成为荒北第一位女校长。
南青的一举一动,除了荒北的女孩,还被刚来到荒北的太和公主亲眼所见。
她震撼于南青大庭广众为女人博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为她们说话,为她们撑腰。
像前锋一样身先士卒,扫平一切不公平不对等的歧视。
*
高州府,杏林堂。
御卫军士兵早早抬起牌匾等待许大夫出现。
若不是牌匾挂着红绸,刻着仁心仁德四个大字,附近的百姓还以为许大夫犯了什么事?
自从许大夫将高州县令治好后,就一直被县令夫人当做恩人一样给她物色很多大好青年。
许大夫推辞半天才走出县衙,刚出来,药童就火急火燎拉着她回杏林堂。
她刚一出现,御卫军士兵立即通过画像认出她,便高喝一声宣布道:“您就是许大夫对吗?”
“民女正是杏林堂,许迎。”许大夫拱手道。
御卫军士兵见她斯斯文文,像是念过书的人,互相对视交流几句,都认为对方不仅会医术,还读过书,等请到荒北肯定是有着大好前途的人。
更别说殿下正需要这种高级人才。
意识到这位女大夫是个香饽饽。
御卫军士兵的语气都放缓:“这是王爷提名您去荒北医院就职面试的邀请,面试者乃是陶院长,若您通过面试,便即可入职成为医院坐镇大夫。”
“陶院长?”许迎有些疑惑:“是位女院长?”
毕竟在西北医堂会是不允许女人登堂入室的,来的人又是荒北,而荒北出了很多女性人才和管事,还有人成为县令,已经是流传大姚的奇闻。
“是的,陶院长之前是王府身边的医女官。”御卫军士兵解释道。
南青还以为陶金只是个普通懂医术的丫鬟,实际上她是江幽菲特地选出来的医女官,家族世代都行医,最出名的先祖曾在皇宫担任太医院的院首。
许迎听说过陶氏医门,当即很给面子:“民女即刻虽军爷启程。”
“不敢,您若入职,以后就是荒北医官,可不是寻常的大夫。”士兵赶忙打住。
许迎有些错愕,她也能成为医官?本以为她一生当个民间大夫,已经是诸多身不由己的女子们中最幸运的那一个。
至少她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
万没想到,以后她会和官字沾边。一时间许迎有些恍惚,而御卫军士兵已经将牌匾挂进杏林堂。
随后便请来马车将许迎送上去,缓缓牵着马离开街道。
许迎一走。
附近的百姓都松口气,既遗憾又开心道:“咱们许大夫终于出头了。”
“以前老有人辱骂她,现在她当上官,一定不会让那些污蔑她的人好过。”
“许大夫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不然她怎么会救济我们这些穷人!”
“说的也是。”
“可惜,我们没福气再拥有许大夫亲自坐诊的待遇。”
高州百姓们围在街道,各个惋惜,今天才发现有许大夫在是件多么幸运的事。
他们当中还有不明真相的人,曾经参与过诋毁许大夫的事。
此刻纷纷感到羞愧。
当地医堂会的人得知许大夫离开高州,纷纷高兴不已。
可高兴完之后,终于有人发现蹊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