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孤不想当皇帝> 第103章

第103章

  现在只要是荒北的官吏都爱惜羽毛,因为再也没有像雁南王这样的主子,为所有人分忧,理解他们的生存需求,还给予家人一定的照顾。
  甚至以后他们老了,王府还负责养老。医疗免费。
  基本生存都保障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处理效率增加了。做好还有上升的空间,大家自然卖力。
  “记住,土豆、红薯、玉米的培养,绝不可马虎一点。”
  “遇到农业专家,尽量放权,资金报备一事通通交给本王。本王会先批。”
  南青最后提醒大家,大家纷纷应声:“諾!”
  现在开会,她只需要让几个有能力自治的县官过来,其他都让委员参与会议,配合转化把作业发给各地。
  使得很多县令,不再一把抓军政财三权,减负还减少权力垄断,缩小贪腐的空间。
  委员起到很大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各县级政委和书记。由中央委派。
  之后大家陆续出府,马车和马匹立即汇聚到王府门口。
  管事与县令纷纷出来。其中就有彩香,穿着定制的蓝色的女官官袍,她直接骑上马,便扬长而去。
  看得梁国人目瞪口呆。
  邓世子更是陷入沉思:“本世子刚刚没看错,大姚官员里有个女人?”
  “看官府级别还不小,起码在荒北是有一权自治的实力。”旁边的随从道。
  梁国人纷纷朝王府投以好奇与质疑的目光。
  “女人能治国吗?”
  “真是倒行逆施,难怪大姚国力日渐衰落,有了妖妃,现在还有个女官。”
  听得春红直翻白眼,早知道不给他们吃那么饱了。还编排起王爷的政策。
  刘虎岂能容忍他们编排自己的女神!
  “那位女官可是被王爷赐国姓!还上报过宗府的。”
  “还有炸翻你们的船,也是女人......”
  余下的话被春红眼疾手快捂住嘴巴。
  “快点进去通报王爷。”春红示意刘虎进去。
  刘虎这才闭上嘴走进王府。
  南青正好喝完茶,解了个手,然后想着怎么跟大梁谈判?才能尽量做到利益最大化。
  “殿下,那些大梁使者在门口等着。”
  “让他们进来吧。”南青整理好衣冠,直接去大厅。
  邓升等人被允许入府后,总算摆出大国使者的做派,踏进王府,未曾想第二块牌匾正是旧的镇北王府。
  众人皆是一顿错愕。
  有知大姚历史的谈判官,科普道:“这是远近闻名的镇北王,若不是他,荒北还纳入不进大姚的版图。”
  “我国太上皇曾邀请镇北王投诚,未曾想镇北王宁愿自刎,都不愿背叛大姚。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忠臣!”
  话落,谈判官脸上都露出敬佩的表情。
  英雄惜英雄,光辉照大地。
  难怪荒北会出现第二个雁南王!
  邓升陷入沉思,他收起任何轻视的心思,提醒大家:“稍后进去,大家都别放肆。显得我大梁不敬英雄一般,失了气节。”
  明显是认同南青也属英雄范畴。
  待他们浩浩荡荡踏入大厅,不比外面的还有倒春寒的刺骨感,里面暖烘烘,令人宛如提前进入春夏。
  已经有人热出汗。
  南青在地板铺设了暖气管道。
  暖气炉则是设在角落里,清晰可见上面的铁管,纵横交错,数百米长,直接覆盖了半个王府。
  大梁的队伍有人一眼就看到精铁的铁管,大为吃惊,竟然拿来取暖,而不是拿去制作武器!
  “大梁使者,世子爷,请坐。”南青吩咐另一个丫头上点解腻茶。
  数杯解密的山楂冰糖茶上来,邓升心想白乎乎的东西不就是白开水加山楂?有什么稀奇的,刚一饮而尽,便感觉喉咙的酸甜清爽感,刚吃饱的胃部凝滞的气都疏通了起来。
  “好茶!该不会是一颗一金的冰玉糖!”谈判官感叹道。
  南青笑道:“诸位不愧是大国官员,早就对此物司空见惯。”
  “对,这是冰糖,近日因为战事,价格飙升,使得本王不得不提高产量应对冰糖储备的不足。”
  此话一出。
  谈判官沉默了。其他人也跟着沉默了。
  因为对他们来说,战事意味生产力下降,才会导致粮食紧张,不得不从各地调派粮食,从而导致当地物价飙升。
  雁南王竟然在明示自己在战争中发财!
  要是寻常人,他们肯定会认为这就是大姚贪腐败战的原因,可放到雁南王身上,只会得到一个新奇并且脱离当前认知范畴的角度。
  那就是雁南王还有能力提高产量,加量加价,正常运转荒北。
  不仅如此还铺设多少条铁管道,通暖气,异常奢侈。
  甚至府内的丫鬟都只着一件春服,不惧寒冷,分明连府内的下人都有份享受。
  见此,大梁的谈判官们面面相觑,心里羡慕极了。
  再看看邓世子冷着脸对着大家,谈判官们纷纷不敢做声,也不敢再乱瞟。
  哪像雁南王面面俱到,平易近人,不会摆架子,知人善用,难怪那么多人都效忠雁南王。
  邓升感觉到身边的人因为一点物质就动摇,他压下不悦,礼貌道:“王爷,您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荒北如今的富庶更是出自您手。”
  “我在大梁皇室也见过冰糖,果真造艺精湛,堪比天工。”
  “是啊!工艺进步,才能带动大家一起享福,而不是为了一点资源内卷,拼得你死我活。”南青感叹道:“事后还悔恨终生。在残酷的环境下,本应团结一心商量解决方案,升级技术,达成互利共赢的局面该多好。”
  几句下来话中有话。
  层次境界已经分明。
  邓升和谈判官们都意识到,他们跟雁南王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人。
  无论是见解还是认知。雁南王远远高于任何人,甚至看见雁南王,他们总有种见到太子殿下的熟悉感。
  可他们知道雁南王不是太子殿下,大梁的太子远比雁南王高高在上,一个王,一个未来储君,根本没有可比性。
  然后他们想到雁南王曾经也是太子,纷纷倒吸一口气,心里开始庆幸起来。
  庆幸大姚皇帝荒诞昏聩,埋没贤子,断送祖宗江山!
  邓升没想到只是两句话就落了下风,他觉得再藏着掖着也说不过雁南王。
  大梁就是主动挑衅的一方,不占理的一方。
  但面对南青,邓升也没失智到理直气壮,反而直接开门见山:“王爷贵方手下,俘虏我大梁勇士三百人,我们想赎回去,请您开出条件!”
  南青则是不紧不慢朝他们温和问道:“三百人在我方旗下过得很好,诸位不必担心,反倒本王有一件事很疑惑,敢问在场谁能解答?”
  说着她环顾众人,淡然的扫视,令大梁谈判官莫名感到一股压迫感,纷纷低下头不与她对视。
  事到如今,邓升已经不打算交给这帮几句话,几杯茶被打动的手下。
  他主动站出来挑大梁:“王爷请问。”
  南青便开始不客气问候他们:“大梁与大姚乃同宗同袍的中原人,虽各自为政,但历来交流都在遵守对抗兼合作,克制守己、共同抵击外族的政策。”
  “双方优势此消彼长,都对外族给予惨痛的打击,方使两国边境安隅百年。”
  “如今异军突起,本该两国联盟继续抗击外族之际,为何贵国却调转、枪、头先对付我国?”
  “本王能否合理怀疑贵国背地里早与外族勾结?”
  此话一出。
  大梁谈判官们面色惊变,汗流浃背,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梁国不仅要主动承担挑事的责任,以后在道德舆论上也会落于下风。
  此话任何解释都将苍白无力,师出无名。
  师出有名,对大国来说一直是亘古不变的阳谋。得理饶人,同化异己,简直是文明上降维的打击。
  历朝历代各域异族,哪个不是被这一招消灭的!
  倘若失去这个舆论优势,就等于失去一张对外扩张的王牌。
  谈判官们纷纷选择解释撇清关系:“王爷,此话不妥,我大梁岂能与突族勾结,对付大姚!”
  “大梁与大姚之间的争端,一直是内部矛盾使然。绝无颠覆中原之心。”
  “我们反而有壮大中原,复兴统一的夙愿,相信贵国也有。”
  “切勿与我国扣帽子!”
  几句话下来,死死打了大梁的七寸。
  春红和刘虎都崇拜地望着南青。
  南青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她开始与邓升主动商量俘虏一事:“大家莫慌,本王只是随口一问,相信你们不会违背祖宗的决定,当异族的叛徒。”
  一句话非但没有安定大梁谈判官的心,反而被挑起焦虑。
  他们都意识到要是南梁都,大梁再派出人谈判,万一都学雁南王这么问,那还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