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活寡五十年,重生七零不做冤种 第69节
第111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大舅爷到的那天,沈默抽时间也来了省城一趟,去机场接的机。
到了四合院,里里外外的看过,大舅爷非得搭了梯子上房顶,往隔壁老王府里看了半小时,顶着寒风又感慨了半小时,才下来。
把陪着一起来的三儿子罗君泰给愁得要薅掉几把头发,好说歹说算是把人哄下了房,进屋了。
洛清微早早给备好了姜茶,煮得刚刚好,不冷不热,能下嘴。
喝下去,发了一身白毛汗,把寒气逼出去,不至于让老头儿才回故乡就生病。
八十多岁了,也是不容易。
“我身体不如十妹保养的好。”
大舅爷羡慕奶奶身体好。
老太太乐呵呵的,“大哥,咱还差着十来岁呢。而且,说起来,你年轻时候跟着阿玛做买卖,吃过苦受过罪,也是不容易,落下暗疾,且得好好养着。我这大半辈子,虽说是没享着多大的富贵,但真是一点儿苦没吃着,也没干过活。年轻的时候,活都让孩子爹干了。等他没了,俩儿子大了,又不用我。”
年轻时候,家里总会收留一两个逃难的,给口吃的,活自然就有帮着干。沈爷爷只管在外面挣钱,只要有钱,家里媳妇也受不着累。等收留人不合适的时候,儿子们都有儿子了,早能顶门立户。
大舅爷很感慨,“再怎么也没想到,虎娃子能把你领回园子来,还借着他的光了。我还记得,当年他进府,大冬天的光着脚,没有鞋穿,那脚糊着厚厚的一层纸,拿苞米叶子包着,棉衣飞棉花,还不够大,脚脖子就那么在外面露着,跟个铁孩子一样,真能抗啊。
那会儿住马厩,也不进屋,整天的睡草料垛,一顿饭能吃十五个玉米饼子,没把我吓死……”
沈爷爷名字叫沈虎娃,再苦都没有的孤儿出身。
也是赶上王府里主人刚好在园子里,他要饭求上门的时候,发了善心,把人留下养马,改变了虎娃子的一生,也算是间接的救了郡主一命。
“大哥还记着呢。”
都六七十年前的事了。
“那咋不记着,我长到十来岁上,头一回见着那么落魄的小叫花子,可他眼睛亮,胆子大,别的叫花子看着高门大户不敢上门,怕挨打或者被狗咬。他上门就问雇不雇养马的,要一个月十块大洋的工钱。把他能的,一下就把咱阿玛唬住了,多问了几句,说得还真头头是道的,这才把他留下。”
不够机灵,能把郡主给娶回家?
“哎,要不是小时候受的罪太多,后来相马又落的风湿和肺病,也不至于四十多岁就没了。他是一辈子也没享着福,要是活到现在,你看看,这日子多好的。”
大舅爷也跟着老太太感慨,“谁说不是。人生总是带着遗憾的。阿玛要是能活到现在,也能回老家看看,不用念叨了一辈子,只能向北望。”
“所以咱家开那个酒店才叫望北楼的?”
老太太想起来,在港岛的时候,大舅爷带她去过一家五星级的酒店,叫望北楼,说是自家的买卖,当时还觉得名字怪怪的,只是没多问。
“就是的。你还不知道,咱家在法国有个葡萄酒庄园,叫言园,是阿玛想着你,起的名字。”
咦?
言园?
洛清微想起二表哥来家拿的一箱子红酒,上面的品牌名字,是个拼音的花体yan。不会就是罗家的吧?
她这么想,就宅又问了。
罗君泰起身从行李里拿了一瓶酒出来,“就是这个牌子,这是五六年的酒,那一年的葡萄品质很好。八二年也出了一年好葡萄,只是年份浅,不如这个,来,尝尝。”
家里没有准备红酒杯,拿了几个瓷碗,倒了酒,一人尝一口。
洛清微上辈子到五十岁之后,乔南迁身份地位上去了,生活品质也跟着提升,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见识过,相比起白酒,她还真就喝的红酒多一些。会品。
确实是好酒。
三哥三嫂和沈默都喝出了痛苦面具。
老太太尝了尝,点头认可,“是好酒,我不爱喝外国酒,在家倒是偶尔跟老大喝一口小烧,有劲儿。”
酒量她还是有一些的。
“这酸了吧叽的,有啥喝的?”
三嫂小声的凑到洛清微身边,再没肯喝一口。
洛清微想了想,估计加了雪碧她就爱喝了。可是这会儿省城没地方买雪碧去。就起身往厨房里拿了一小盘冰糖来,给放碗里在三块头糖,晃一晃,等了一会儿,“你再尝尝?”
三嫂端起碗来尝了尝,吧嗒吧嗒嘴,“嗯,这回好多了。”看洛清微把那半碗都喝了,她还纳闷,“你能喝得下去?”
“嗯,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喝过,少喝一点儿能安神,睡个好觉。而且,用红酒烧菜,也挺好吃的,还有啤酒,炖肉炖鸭子都很有特色。”
啊?三嫂表情更怪了,“那啤酒骚了吧叽的,有啥喝的。还能做菜?那不得尿骚味啊?”
这说的,满屋子人笑得不行。
刘姨刚好进屋里来送热水,听到了就接话,“晚上我用啤酒做个红焖肉尝尝?”
啤酒还是很好买的,哪个酒馆都有散装的啤酒,小卖店里大绿瓶子的瓶装啤酒也很普及。
大舅爷一听红焖肉,眼睛都亮了,“好,好,就吃这个。小刘,还有什么拿手菜?我都尝尝。可馋死家乡这一口了。”
说得刘姨都觉得老头儿怪可怜的,“那再做个酸菜氽白肉回血肠?再烙个油渣饼,用胖头鱼头炖个豆腐。”
“好,好。”
大舅爷正高兴呢,小儿子拆台,“爸,您的血压血脂都高,不能吃太油腻的。”
把老爷子给气得直瞪眼,“你是真能破坏气氛,咋这么烦人呢。”
洛清微就笑,“三大爷,这不是有大夫嘛,一会儿我开点药,保证大舅爷吃这一顿过过瘾,只要不过量,一点问题没有。”
总不能让老爷子好容易回到老家了,连吃口顺口的,都不能顺心吧。
第112章 调任
“院长,你的货单,特区来的。”
门房老刘给洛清微送了取货单,这会儿邮东西,都是到邮局,邮递员把取货单送到收件人单位或是家里,拿着取货单到邮局取货。
中医院常能收到特区和京城给洛清微的取货单,不以为奇了。都知道她在各地都有亲戚朋友同学啥的,特区和京城的尤其多。还有港岛的,通常是先过关,到特区再往北方邮。
洛清微还以为是龙咏梅给邮啥了,她跟这个大表嫂很有共同语言,这不是小时候的境遇差不多嘛。这几年关系处得特别好,一年互相邮寄的东西,差不多一个月就得有一次,看见什么的好吃的好用的,能邮得了的,都想着对方。
特别龙咏梅怀孕之后,洛清微更是邮得勤,还想法子弄了羊奶,熬了养身体的奶砖,给孕妇吃。孩子生下之后,又做孩子能吃的,各种梨膏啊,奶膏什么啥的,还有洛洛穿过的小衣裳,保存得好的,也给邮。
这不是嫌弃不嫌弃的事儿,孩子穿过的,纯棉线的衣服,那是磨出来的,上身就舒服。跟前衣服不一样。
而且洛洛的小衣服,有好些是洛清微自己做的,连体的宝宝服,跟现下商场买的样式不一样。
龙咏梅也不嫌弃,提前就写信,又打电话,跟这边儿要的。
这会儿孟望舒小朋友过百天了,养得可好了。
洛清微想着是不是给邮了孩子的照片。
午休的时候,拿着取货单溜达着去了邮局,当消食儿了。
结果还真不是龙咏梅两口的信,是港岛来的,罗君泰看出来她爱喝红酒了,给港岛去电话,让那边公司的人给邮了两箱子好酒来。
这她哪能搬得动。
又转回家里,让司机陈成柱开车去把酒取回家放到地窖里好好放着。
这位三大爷,观察力可真是够厉害的,她都没有直接评价那酒,只是喝了两碗,就发现她会喝红酒了。
跟这样的人相处,哪能处不好呢。
这不是,他们两口子周末尽可能的抽时间带着洛洛去省城,老太太住的可愉快了。老兄妹两个把省城逛完了,到周边县城里逛,走到哪了就住,旅游一样。
马上要去长白山了。这大冬天的,那边山上下雪都封山了,不让上去,还非要去,兴致高得很。说去山下感受一下氛围。
罗君泰全程陪着,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亲姑,他自己也五十多了,那么大的老板,跑来跑后亲力亲为的伺候俩长辈,照顾得特别好。
但凡有些不耐烦,老太太早回来了,她老人家可是一点气都不受的。
到年底了,沈默开始频繁开会,各种的表彰,县里开始有各地的考察团出现,杨县长是土生土长的洼金县人,接待考察团,他讲解的最全。开会轻易都不敢走,除了必须他出席的,都让刘连奎代表。
刘连奎整天出去开会,做表面功夫,接受别人的羡慕眼光,他可太喜欢干这个了。
大家都找到自己定位,各忙各的。
年底各项统计数据出炉,太具体的还没出,但是大致的数据是有的,洼金县的gdp在全省各县排名中,断层领先,各个统系内评优评先,上上下下的,各单位,就没有不受奖的。
别说县长了,各局长一个个的动不动就去领奖。
卫生局的王局长,因着义诊的事儿,也领了几个奖。再就是,老百姓有钱了,能看得起病了,不管是县医院还是中医院,患者都是成几倍的增加,收入自然也是增加。
可是不能把患者多当做成绩奖励,不像话不是。
怎么奖呢?当然就是完成了多少台手术,救治多少疑难杂症的病人等等……
洛清微本人也得了好些个奖,好几个还是县医院的马院长找了许多理由硬推给她的。
总结来说,他们两口子在洼金县,烈火烹油。
“得走啦……”
除夕夜,两口子到省城陪奶奶和大舅爷过年。大舅奶身体不好,一直没过来,罗君泰的妻子儿女赶过来了。
孩子们去特区部队跟着军训去了。
大伯一家,二房一家,六个孩子都聚齐了,京城到省城通了飞机,来往方便,上班的也能过来。
一大家子聚到一起,正经过了个团圆家。
一起守岁的时候,提到来年的计划,上班的人,都差不多,就正常上下班,挣工资呗。做生意的人,展望一下越来越好的形势。
只说到沈默的工作时,他说了这么一句,家里都是明白人,他一说,就知道咋回事。
“去哪里,定了吗?”
大伯最先问出来。
“没定,领导暗示想调我到市里的开发区,还是管经济,但是没定。”
市里呀?
“也行,算是升了半步,也是本乡本土,离家也不远。”
“不是凌市,是省城林市。”
哦,那可是高升了。从偏远的县城调到省城管一个区,还是最有前途的开发区,明显是被重用。
当然,沈默三年的成绩摆着,拿成绩说话,他上任谁也说不出来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