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570节
陈缘何紧跟其后,尖声说着:“启禀皇上,奴婢也已仔细查看过,这册子的确是用的前朝工艺,纸张年份也的确是在百年前,没有作假,应的确是隆安帝入墓之前所制。”
这二人所说,基本就已将册子的真假敲定。
俞谦之纹丝不动,似乎并不关心结果。
龙椅上的皇帝却略松口气,眯着眼,看向了刘湛:“刘真人,你的结果呢?”
刘湛沉默了一下,上前一步:“回禀皇上,臣默运元神,仔细辨别过,这似乎的确是真品,有时光的气息在内,而这是无法造假。”
三人都说是真,皇帝这才放了心,点了下首,觉得结果还算满意,目光扫过三人,落在霍无用身上:“霍真人。”
“臣在。”
“朕命你按照新的配方继续改善大还丹,可能办到?”
“请皇上放心,臣必竭尽所能,将此事办好!”霍无用立刻应着。
“好,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了。”皇帝露出疲惫之色,挥手:“朕乏了,你们退下吧。”
“是。”
三人一起从殿内退了出去。
在殿内时,刘湛跟霍无用也看到俞谦之,但那时不好说话,此刻出来了,这二人就忍不住看去。
“咱家就先告退了。”陈缘何不愿掺和道门中人的事,向他们一拱手,就快步走开了。
霍无用有着任务,虽也好奇俞谦之是怎么找到帝陵遗宝,但之前他与马顺德一起办差,就已在死亡线上徘徊一番,他现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不想再接触麻烦。
而俞谦之在他眼里,已与麻烦划上了等号。
所以霍无用欲言又止,冲着俞谦之跟刘湛说:“皇上有令,我得去忙了,再会。”
“好。”刘湛冲着霍无用点了下头,俞谦之则只是笑了笑,见着霍无用直奔着宫内炼丹之处,刘湛和俞谦之就并排向外去,两人都是饱读经书,在宫内时,哪怕玉道宽阔,也没有说话。
直到出了宫门,细雨凉风越发密了,车夫迎上来扶着上了牛车,俞谦之怅然长叹一声,说:“先送刘真人回道观。”
车夫一声吆喝,牛车动了,后来一辆跟上,雨丝渐密,这种天气,街衙巷陌几乎没有行人,谁不怕风寒?
马蹄一起一落而行,雨丝击打毡篷时紧时慢,路过亭台楼阁店铺,良久,刘湛目光才自雨景中收回,不紧不慢的问:“俞大人,你这次寻到帝陵遗宝,又立下一功,就是不知,俞大人你是怎么找到的?”
他若有所思,一字一句的慢慢说着:“我记得,去的人已将帝陵搜了个遍,有心急立功的人,劳心劳力而遍寻无获呢!”
刘湛这么问,就是怀疑这“帝陵遗宝”的来源是不是有问题。
霍无用看到最后一页又被撕过的痕迹,刘湛虽没有翻看,但默运元神查看时,也察觉到了这点异常。
霍无用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意去探究,刘湛可不愿在这种事情上被瞒着,想要刨根问底。
俞谦之轻轻一笑,只说着:“真人,这等宝物,本就藏得隐秘,哪是轻易就能找到?我这次不过是托皇上鸿福,凑巧有所收获罢了。”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
“是么?”刘湛目光一扫,心里有点悲哀,俞谦之其实的确是道门种子,和自己也有过一段亲密交往的过程,可惜后来越行越远。
可时至今日,俞谦之的地位,又不能逼问,两人对坐,都感觉到咫尺天涯,对坐无语的感觉,许久刘湛才说:“江山代有人才出,其实我读门中记载,越来越觉得,相对前代开国时,我们的才情,并不算最出色。”
“可先代那些人的下场,未必都好,这里面,固有气数造化,也有不少乃是人祸——有些事,还是不能作的,以免恃才沽祸。”
俞谦之听了也不怒,只是微微苦笑:“道兄所言甚是,只是,人在江海,身不由己,就算是道兄,怕也难挣脱。”
“道兄的这些金石良言我受了,可怕难以听从。”
刘湛顿时默然,俞谦之也不说话,良久,刘湛又轻叹:“天机最近转变甚多,我们都要小心。”
俞谦之一笑,天机?
天机如何,自己已深知之。
说话间,就已走到了道观,这时停下,细雨中,刘湛下了车,而俞谦之还下车相送,就见着二个道士迎接,一起稽首。
俞谦之目光扫视了一下这座道观,笑着:“道兄的道观越发兴旺了,想当年可没有这样大,也没有这样多人,雨中还有人上香——唔,我就不久留了,告辞。”
“道兄慢走!”刘湛回礼,看向远去的牛车,良久才轻轻一叹:“此人,死期已至了。”
第1005章 赐玉佩
宫门
一个小太监正探头看着,直到刘湛跟俞谦之的牛车远去,他才转身。
守门的侍卫穿着红衣,按照大郑制度,乃九品,看来是才从见习中提拔,见他这模样,因与相熟,就忍不住调笑:“我说小豆子公公,你这又是办什么差?怎么跑到这里东张西望?”
小豆子看他一眼,摇头:“你还是不知道的好。”
说着就转身向里疾去,就算身后传来侍卫们的嗤笑,他也不理会。
宫里的规矩,太监宫女平日里在宫中办差,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东张西望,不得无故奔跑,否则按宫规重罚。
这是从前朝就延续下来的规矩,本朝也继续沿用。
所以宫里这些服侍人的,无论太监还是宫女,个个都学会了一项本事,就是看起来是正常行走,但行走如风,小豆子从宫门回到大殿外,也就是半柱香时间不到。
不用人特意去传,因今日在殿内当差,直接就进去。
“皇上,刘真人、俞大人、霍真人及陈公公都已走了,霍真人出了殿就直奔炼丹之处,陈公公则回了住处,刘真人和俞大人一起出宫,到宫门时,只说了几句话,就再无交集,分别乘着牛车走了。”
小太监脆生生报告完四人出去时的情况,就退到了一侧,不敢再说话,自己也就是新被赵公公收为义子,才有这机会伺候,哪敢多言。
皇帝沉着脸,轻声念了念“俞谦之”,起身慢悠悠踱着步子,突然转头看向赵公公,幽幽问:“当年,此人似乎也参与太子之事?”
赵公公低眉顺眼的回话:“是的,不过当年,俞大人尚是年轻,没有查出多少。”
“这样啊。”皇帝轻轻点首:“是没有查出多少,不过现在又奉上这帝陵遗宝,让朕有些感慨。”
轻轻一句感慨,赵公公却悚然一惊。
立刻知道皇帝起了猜忌之心,并且也知道,刚刚被皇上撕掉的那一页,恐怕与皇帝想到的太子之事大有干系。
皇帝的性格,他太了解了。
一旦俞谦之被皇帝与太子之事联系起来,无论俞谦之到底有没有看,甚至调换黄绸包里的东西,都危险了。
才寻思着,就又听皇帝又问:“据说,代王妃生了个世子?”
赵公公忙回话:“是。”
这事刚才就有人禀报,皇帝眼下却突然又问了一遍,实在是有些异常,不过赵公公只管回应,为何这么问,却不会去管。
看了一眼皇帝,赵公公语气轻松地凑趣:“皇上,宗室又添了新丁,这可是大喜事!”
“大郑万万年,也得多子多孙,国本才稳固。”
皇帝淡淡听着,突然舒展了眉,解下一块玉佩:“这的确是好事,你就代朕去一趟,这块玉佩就赏给代王,再在宫内拿些首饰绢布赏给代王妃,等到了周月,朕和皇后还有重赏。”
说完,又补充一句:“朕现在就去告诉皇后,想必皇后会很高兴,你不必跟着了,去办差罢。”
说着,就要起身,赵公公心里一动,跪接过了玉佩,应着:“是,老奴这就去。”
就算是不合,也不由与不远处的马顺德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里的震惊,这玉佩并不算太过稀罕,却乃是太祖皇帝亲赏给皇帝,皇帝一直不离身,现在却又要赏给代王了。
天家无小事,两人算是宫里能排上号的大太监,可此时此刻,都不禁身上一颤,谁都猜不通皇上到底怎么想。
“帝心真是莫测,不久前,皇上还在怀疑代王,冷落代王,怎么就突然就变了?”
“要说是世子的原因,刚才听闻时,皇上也没有多少喜色呀?”
赵公公猜不透,也暂时与自己无关,马顺德却心中一沉,心中郁闷。
自己之前,对代王不客气,还不是因觉得代王没有前途。
别说是储位,就是圣眷,也未必真有多少。
可现在,帝王之心善变,一转眼似乎有转向的意思,早知道这样,自己又何必针对代王结下仇怨?
“皇上啊,皇上,您可坑苦了老奴了!”
马顺德心中叫苦不已,赵公公则想着这里面或有别的事。
“莫非皇上又要用代王做磨刀石?”
“可现在齐王已废,就只剩下一个蜀王,哪里还用得着磨刀石?”
“万一将蜀王给磨坏了……”
这想法有些大逆不道,赵公公没敢继续往下想,现实中,他与马顺德就只是对视一眼,就各自低下了头。
皇帝直接对着马顺德说:“你跟着朕去一趟皇后处吧。”
“是。”在被迁怒后,还能再被皇上指派差事,马顺德自然跟了上去。
赵公公转身去准备礼物,去代王府道贺,赏赐代王妃,该赏什么,赏多少,这些都不必皇帝亲自过问,自有惯例可查。
只要皇帝不单独提起,那就是按以往的赏赐规格来。
“若说皇上是真高兴,可当年太子有子,皇上都是亲自看礼单增添,现在赏给代王玉佩,但赏赐只是随规格,没有任何过问,这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呢?”
摇摇头,赵公公现在也有些说不清了,索性不再理会。
皇后之处
天已有点黑,暮色中细雨而下,宫人正在上宫灯,皇后难得有兴致,自己弹着琴,而朝霞伺候着,等着琴声一落,女官朝霞喜上眉梢,隆重行着福礼,对着皇后说:“恭喜娘娘,贺喜娘娘,臣确认过了,代王妃的确生了个世子。”
“什么?真的平安生了世子?”皇后手一松,终于重重吐了口气,不知道为什么,她又额外关心代王妃:“代王妃情况怎么样?”
女官朝霞,连连说着:“娘娘,代王妃无大碍,母子都平安。”
“这样就好,这样就好。”眼见着宫人纷纷道贺,皇后站起身,舒展开了眉眼,说:“今日代王有了世子,这是大喜事,朝霞,你去本宫的私库,取纹银千两,本宫殿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人人有赏!”
“是!”
人人有赏,这话自然让人欣喜,宫人道贺的语气更真挚了起来,皇后早就习惯了这些,也不怪这些宫人如此。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太监的声音:“皇上驾到——”
第1006章 姬祯
皇上怎么这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