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赝太子> 赝太子 第443节

赝太子 第443节

  “是,孙臣谨记皇上的教诲。”苏子籍立刻恭敬应着:“孙臣这一身荣华,全是皇爷爷所赐,自然不仅仅不能折了父亲的颜面,更不能折了皇爷爷的颜面。”
  这样的态度,实在是没什么可指摘,皇帝又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赵公公要上前,被皇帝抬手制止。
  皇帝咳嗽平复下来后,神情有点疲惫,苏子籍就打算告退,但告退前,向皇帝请求:“孙臣封王,也想去拜见皇后娘娘,望皇上许可。”
  皇帝也知道,代王每月进宫两次,只有一次是拜见了自己去见皇后,一个月才见一次,这次数恰到好处,皇帝也没打算剥夺皇后这点享受天伦的权利。
  当孙子的要见祖母,这还真不是大事,起码在皇帝看来不算是个事。
  “要去便去吧,皇后她前几日才念叨过你,你过去陪陪皇后,也是一片孝心,也替朕向皇后问好。”
  等苏子籍再次谢恩告退,皇帝才对赵公公说:“他竟忍下了刺客的事?还是另有后手?”
  赵公公回话:“老奴正要向您禀报这事,结果代王来了,就没来得及。”
  说着,就将刚刚才收到的消息详细说了。
  代王府要招募府卫、武练教头的事,是公开向外面宣布,这消息一经传开,那就传得很多人都知道,一直盯着代王府的皇城司密探自然也将情报及时传了回来。
  招募府卫,主要是招募江湖客?
  皇帝听完了,点了点头,又轻轻摇了摇头。
  点头是这个皇孙小心翼翼不触犯他的忌讳,不在军中招募,这让他觉得满意,要是诸王也能像代王一样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那他现在也就不必为了能安生让人炼丹,就挑拨诸王对峙了。
  摇头是,这种通过比试招募来的江湖客,其实不堪大用。
  别说真正的江湖高手不会愿意在大庭广众下去抢这样名额,且就算真来了高手,江湖路数,也不成气候。
  力量就是力量,朝廷对力量自然非常警惕,因此和高手多次实验过,所谓的江湖高手,要是刺杀,单个决斗,自然远胜甲兵。
  但五个甲兵围上,就可威胁到高手。
  就算是所谓的天下第一高手,一队(50)甲兵就可杀之。
  不懂组织的力量,只求个人之勇?皇孙再怎么聪明,都是民间长大的呀,与核心差了不少。
  只有乡下人才会重视江湖高手。
  皇帝微微感慨,不过转念一想,只是护家,这样的人已足够了,既是代王自己愿意去做的事,又对自己有利,又没有道理不同意,也没有道理要点醒。
  皇帝默许了此事,瞥了赵公公一眼:“你按照规矩办。”
  “是,老奴遵旨。”赵公公立刻应着,心里则明白,这是要自己,趁机安插人到代王身边了。
  这甚至已经不是权术,而是规矩。
  皇帝吩咐完这事,想到代王之所以要招募府卫的理由,不由轻声念:“齐王……你还真不长进,让朕失望……”
  一时间,神色莫名。
  “……”苏子籍出了殿,穿殿不远就见有太监候在门口迎上来,说:“奴婢给代王请安,我在这专候着您,娘娘尚有几个诰命要接见,请您稍等会,或就去御花园等等。”
  诰命其实就是诰命夫人,圣旨主要分诏、诰、制、敕、谕五种。
  诏级别最高,广而告之,布告臣民,以及世袭罔替爵位。
  诰宣示百官,册封五品以上(含五品),及非世袭爵位,制是皇帝亲作旨文,以上二者用制诰之宝
  敕是普通单独命令,册封六品以下(含六品),九品以上,用敕命之宝。
  谕是日常批示和口头批示。
  封臣之妻,只用诰敕,五品以上用诰,皇后接见诰命是常事,也是她的本职工作之一。
  不过苏子籍却看了一眼,说着:“还是去永安宫,既皇后娘娘有事要办,我就在外面亭子侯着。”
  这个太监一怔,又只得应是。
  永安宫殿宇连绵,苏子籍果然在入口处不远,寻得了一处小亭,在亭前站住了脚,注目看着远处的匾额,漫不经心地问:“我怎么看见那个院里有草?”
  “是。”太监忙答:“已经修整过了,原本更是破败得很,满院都是蒿草,今年娘娘派人修了修。”
  苏子籍“嗯”了一声,说:“永安宫都没有钱修么?”
  “皇上想修,娘娘说,我这里也没有多少人,就不必浪费国币了。”
  苏子籍随口说着,心中却浮现出难以描述的惆怅。
  “皇帝对齐王果然情分不同。”
  这次代王府遇刺,本是大事,要真的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总是询问和安抚一下,可涉及齐王,就问也不问。
  别看杀清园寺,似乎给了些交代,但是这更多是与大妖勾结,而不是惩罚齐王,真惩罚,何必打这种擦边球,直接把齐王党核心拿下几个就行。
  而且自己府邸受袭,招募的是江湖客,也不给予丝毫提点。
  “疏不间亲?”
  “我登位代王,怕已经到了皇帝心里的极限,甚至隐隐超过了。”
  “要争嫡位,怕是情分远远不许。”
  苏子籍读历史,是知道有这样的事,无论你多贤良,多有才能,多恭敬孝顺,就是无法改变皇帝的心里定位。
  “朕就独爱三郎,你能奈何?”
  苏子籍重重吐出一口气,许多事,只要有希望,就会奋斗,只有前面没有路了,才会产生绝望。
  不仅仅是自己,就连蜀王,温雅背后,是不是也有着难以排除的郁郁?
  可万一不成,蜀王或还有活路,而自己呢?
  苏子籍一下握住了拳,道法显圣,蟠龙心法是万法之宗,但更多的是操纵天象,强是强了,却未必合适。
  武功上,道法上,自己或可以加强。
  这次代王府要招募府卫、武练教头的事,与其说增加编制,不如说,是汇集京城武者之学。
  “不仅仅这样,虽不知道尹观派为什么突然之间改变了对我的态度,但是我的道法本身就是夺取尹观派之秘。”
  “正好趁机去汲取一番。”
  “真到了关键时,我也只能学习一下千古一帝了。”
  第782章 深肖太子
  虽说千古一帝,始终逃不了一个“篡”字,但和身死族灭相比,简直是微乎其微,不悔可是有身子了,就算不为自己着想,总得为她和孩子想想。
  而皇后就是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对于善后的问题来说。
  才想着,远远见三四个命妇辞出来,必是哪家大臣内眷入宫给皇后请安,代王也不理会,看着她们去了,就沉声对太监说:“你替我向娘娘求见罢。”
  春暖花开,永安宫内仍红墙隔着,与往日一样,宫中白日并不点灯,只以阳光照明,越往里走,就会觉得这座大殿过于僻静幽深,仿佛在深入的黑暗中,藏着什么人一样。
  听到太监禀报时,皇后正在侧殿的床榻上休息,因天暖了,不必放火盆,只点了安神香。
  刚刚接见了命妇的皇后,在几个宫女服侍下坐起来,喝着奉上来的香茶,听着太监禀报。
  当听到太监说“代王入宫了,此刻正在殿前等候”,皇后微微昏沉的脑袋顿时清醒了。
  每一日在宫中的度过,都是没什么不同,无论她多么希望能梦到太子,可这十几年,梦到的次数屈指可数。
  好在现在有了代王这个念想,让皇后每个月都有了期盼,本就猜到今日代王就要进宫谢恩,皇后让人连好吃的点心、瓜果都早早准备,就等着代王来,听到宫女禀报,顿时喜上眉梢。
  朝霞在旁笑着:“娘娘,代王可一直都念着您,每个月都会前来拜见,平时虽自己不能常来,可遇到好吃的好玩儿的,也会送一些到您跟前,实在是孝顺。”
  皇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一些,吩咐:“朝霞,你亲去外面迎接。”
  “奴婢遵命!”朝霞笑着应下。
  旁人,俱是脸上带着喜气,毕竟皇后现在觉得高兴,奴婢还耷拉个脸,就太没有眼色了。
  更何况,以她们的利益出发,代王乃皇后的亲孙,现在封了王,有了争嫡的更大把握,这对皇后来说当然是好事,而她们这些跟着皇后的奴婢,自然也有希望跟着沾沾光。
  做皇后身边的奴婢,可远不如做与皇帝有血缘的皇太后的人来得威风!
  从来只听说过废后,可少见皇帝敢废皇太后。
  朝霞领旨出去,在殿外眺望着。
  此时苏子籍,已在前面亭内走出,步行前往宫内,路上看到的人,无不向他行礼,态度恭敬,比曾是代国公时可真诚得多,也敬畏得多,可见国公到亲王,这差距真的很大。
  身着冕服,想走得稳,就不能速度太快,苏子籍只能保持匀速,等终于走到皇后殿前,太阳已高高生起。
  前方一个眼熟女官正翘首以盼,见他过来,忙急急迎过来。
  “奴婢朝霞,见过代王。”朝霞快走几步,朝着苏子籍行礼。
  这是皇后身边的女官,有品级,还是所谓“祖母的大丫鬟”,苏子籍对朝霞这种女官也很客气,并不实打实受对方的礼,而虚扶一把:“朝霞姑姑快请起。”
  这一声,倒让女官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叫她姑姑,可不是因她年纪大,而是一种尊称,年轻女官才会被尊称为姑姑,年纪大的宫中女官一般会被尊称为嬷嬷。
  特别是代王之尊,能称呼这个,实在给了天大的面子。
  朝霞将苏子籍往里面领,说:“代王殿下,皇后娘娘就知道您今日会来,早早就准备了您爱吃的几样瓜果,就盼着您。”
  “是我的错,让娘娘久等了。”苏子籍说着。
  朝霞掩口而笑:“可不敢让代王您这么说,娘娘先前在接见命妇呢,而且皇后娘娘那般疼您,见了您,只会开怀,哪里还会怪罪?”
  说话间,就进了殿。
  早在朝霞出去时,皇后就已换了正服,又理了理发髻,一脸期待等着。
  要不是以她皇后的身份,一旦亲迎反害了孙儿,她巴不得去迎接的不是朝霞,而是她自己。
  一个月方能见上一面,这可是她唯一的血脉啊,怎能不想?
  当一身冕服的年轻人逆光从外面进来时,一瞬间,仿佛看到了一个已经离开她十几年的人,皇后身子就摇晃了下。
  阿福……
  “孙臣姬子宗,见过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苏子籍向她行礼。
  “风流神悟,深肖太子。”
  说实际,苏子籍其实和太子长的不像,太子已经是英俊,但苏子籍更在其上,可奇怪的是,那低笑,那眉眼,那神态,说不出相似。
  “恍惚间,似乎时光重流。”皇后不由泪流满面,这拜见的模样,似乎是二十年前太子。
  “阿福,你有继承人了,母后就是拼了性命,也必会保住他。”皇后闭上眼,将眼泪硬生生逼回去,擦掉流出的泪水,笑着:“代王不必多礼,请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