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264节
这准备的还算充分,祁弘新心想。
但对于接下来的摸签,他依旧有一点点心提着。
虽然银子都已入库,无论外面闹还是不闹,他都是不可能再让人将银子吐出来,但如果闹得太过,引起了民变,这也不是祁弘新愿意看到。
“摸签了,喊到名字就上台摸签。”广场上现在临时搭建了个高台,主薄出去站在高台上宣布可以摸签了。
跟方才一样,祁弘新与苏子籍依旧是站在角落处,望着摸签的过程。
“顺安府洪平县程福来,摸签一次!”
“顺安府清河县万有栋,摸签三次!”
“江华府百里县郑奉,摸签二次!”
…………
一个接一个被喊了名字就上来,将手从箱子上方圆洞伸手进去,因眼睛看不见,只能凭手感去摸,在几千个纸团中摸出自己想要的那个,的确是要看手气。
反正上去的每一个人,都是表情凝重,一副屏气凝神,仿佛自己正在进行着某种神圣事情的模样。
能磨蹭多久,就磨蹭多久。
直到有小吏催促一声了,这才会犹豫着将手抽出来,手里往往都会捏着一个纸团。
“并没有中!”随又一个摸签的人将纸团打开,里面只有“一百两”和一个陌生的姓名在内,顿时叹一口气,带着一点丧气地走了下去。
虽然没摸到矿权的人,都有点心疼白白花出去的一二百两银子,但想想,这摸签从一开始就说了,是在赌自己的运气。
摸不到就摸不到,反正真正能摸到,也不过是三十七个,大多数人都跟自己一样,就当把银子献给官府了,这些人心里自我安慰着。
这已经是第十一个上来摸签的人了,至今还没有人能摸到矿权。
底下的人群顿时有一些骚动,倒不是在后悔,而对自己能否能摸到矿权渐渐产生了怀疑。
第463章 何德何能
祁弘新低声对身侧的苏子籍说:“摸签这事,没有托吧?”
苏子籍亦是低声说:“这事是按照流程来,并没有什么机关,也没法用托来带动情绪。不过,无论早晚,总能有人摸到矿权,请大人不要担心。”
毕竟前面的人很快就将矿权摸走,后面的人都没了机会,才是麻烦事。
摸签的中后段才将矿权全部摸出来,最后的人没了机会,这倒是无所谓,毕竟事先就已声明了,早报名,机会更大,交钱登记时犹豫,落到了最后面,那自然怪不得别人。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祁弘新点了下头,眼睛却紧紧锁住又一个上来摸签的人。
因着前面十一个都摸签落空,就连祁弘新都跟着有些期望值降低,没有像最开始那样,从第一个开始,就觉得对方大有机会。
那个摸签的人大概也是这样复杂的心情,反倒没像之前那些人那样犹豫,只是将手伸进去,搅合一下,随便摸了一个纸团,就拿了出来。
果然,第一个纸团上也只有“一百两”,以及一个名字。
随着小吏看了,念诵出来,在场的人都跟着又叹了口气。
这个人交了二百两,他又接着抽出了第二个纸团。
相比于第一个时,他的心态就更稳了,几乎不抱希望了。
展开时,也心态很平和,可随着纸团展开,目光落上去,这个身材魁梧看着不像是个富人反像是庄稼汉的男人,顿时脸色大变,将纸团忍不住凑近到眼前,仿佛要仔细看一看,这是不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而这反常的举动,顿时让旁观着人一惊,随即哗然。
一旁的小吏见状,忙走过来,从这男子手里几乎半劝半抢将纸团拿过来,也跟着仔细看了。
随即,小吏眉开眼笑:“恭喜这位江华府河沟县庄木林,抽到了顺安府清河县溪阴山煤矿!”
哗!
本就在男子神色有异就有了猜测,此刻小吏确定,直接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一个高潮。
终于有人真真正正摸到了矿权!
二百两,就能得到一处煤矿,哪怕是小矿,十年矿权,也算是一本万利,真正是发财了!
而在这个人第一次摸签失利就陷入沉思,没再继续关注的祁弘新,被轰一下热闹起来的声浪唬了一跳,这才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目光投向到了摸签的高台。
就见之前被他认为同样会失望下去的黑脸汉子,此刻眉开眼笑,刚刚才签了字,从官员手里接过了契约,还十分凑趣将契约举起来,在众人面前晃了晃,虽这并不能让在场的人看清楚契约上都写了什么,却引起了又一阵喧闹声。
“怎么是外郡的人摸到了,不会有花腻吧?”立刻有人私下议论起来。
“江华府河沟县庄木林,名字似乎有点熟。”
“是我亲家,有什么花腻?”有人连忙上前恭喜:“恭喜亲家公了,得了这矿权,不过怎么挖矿,我们还得计较下。”
在场的人都是郡县的乡绅,彼此联姻不少,当下就立刻喊出了中奖人的底细,熄灭了不少人的疑心。
更重要的是,小吏的声音:“休得喧哗——顺安府清河县昌成济,摸签三次!”
昌成济立刻紧张的上去。
眼见着人人争前恐后,虽然抽签的顺序本就是按照交钱的先后顺序叫的,但每每再有人上来,台下的人都越发的紧张,生怕在自己上来之前,矿权就先被人抽光了。
这热闹的场景,哪怕是没摸到的人,也根本没想着闹事,而回到人群中,同样好奇继续盯着台上的人。
祁弘新毫不怀疑,官府允许再开放一批抽签的资格,这些先前没摸到矿权的人,绝对会第一时间冲上去交钱,重新进入到等待摸签的队伍里。
这样的模式,这样的手段,这样的办法,别说从没见过,祁弘新为官这么多年,甚至连听都不曾听说过。
他的脑子嗡嗡响,等回过神来时,摸签竟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三十七处矿场,全部有了主人,没有摸到的人虽然失望,也没有想闹事。
甚至最后面一小群没有轮到就先没了机会的人,也只是扼腕自己交钱时速度太慢犹豫太多,错失了机会,他们深信自己能更踊跃一点,说不得就能也摸到一二矿权。
这样的结果,比祁弘新之前预期的,已好出太多了。
以后顺安府有了别的营生,继续按这种摸签方式来办,估计来的就不止是这一千多人,而可能是来更多人了。
最重要的是,结果比正常的模式,要强出太多。
这些私矿,十年矿权,哪怕抬高一些价格,原本也只能卖出几万两银子,现在平白无故多出二十万两,极大弥补了亏空,这是何等令人惊骇的敛财能力!
祁弘新只要一想,这件事短期跟长期都可能带来极大的好处,看向苏子籍时,就忍不住直了眼。
他组织了一下言语,声音干涩的问:“苏大人,可否告诉本官,你是如何想到这办法?”
苏子籍笑了,他能说,这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一个“贪官怎么在现实情况下填补亏空,全身而退”的课题,并且学术几乎无所不能么?
但这话不能对祁弘新这么说,那是傻了。
他这时只是谦虚说:“大人,下官自到顺安府来,听闻巨额亏空,一方面考察府内的情况,一方面昼思夜想,夜不能寐。”
“说实际,亏空的事,不是下官的责任,但接手这个亏空,却也是烫手的红炭团儿,先前的知县蓟弘义,也是承寿十三年的正经进士,由于运气不好,接手的是亏空大县,却是三年后不但不升,还降了一级。”
“官宦中,办砸了差事,贬一级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下官还是有些不服气,总想要解决。”
“平常解决,就是开源节流,这个太久,下官怕等不得。”
“又或搜刮百姓,上任知府因此加税闹出民变,下官又不敢,苦于才思学浅,终不能解决。”
祁弘新没言语,点了点头,这问题,二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没有人能解决,眼前的少年何德何能,能将其解决?
第464章 铺天盖地
祁弘新细想,目光盯着,只见着苏子籍对天作了揖:“苦思不得,偶有一日,与凌晨之间,突然灵光一闪,就得了这主意,或是天意要大人治灾。”
“天意么?”祁弘新张大了嘴,怔了许久才回过神,心里迟疑,转眼一想,除了这个,别无可能。
果然,哪怕祁弘新这样的官,听了这话,面色也更好一些,轻笑一声,语气难得柔和地说:“苏大人不必谦虚,这一切便是有天意,也是靠着苏大人做事有方才能有这样的结果,你放心,本府回去定会上报奏章,为苏大人你请功。”
口中说着,心里却忧疑。
堂皇几千年,亏空窟窿无数,别说前朝,就是承寿十一年,皇帝派户部侍郎查库粮,后者发现舞弊惊人,然而尚未来得及禀告,一场大火将粮仓与粮食付之一炬,亏空自此无从查起。
这就是火龙烧仓,当然这种方法,不但户部侍郎隐瞒不过,皇帝也清楚,故当事人连贬三级,不过总比清查出来,杀头抄家好。
要是早知道这方法,大把的贪官就能靠这方法逃过大劫。
眼前少年,想出这办法,与朝廷是福是祸?
却听着苏子籍轻咳了一声:“其实这方法,也很难普及。”
“哦,这怎么说?”祁弘新本累极了,有了银子,就觉得全身一松,正歪倚在椅子上,这时略一动身,直了腰问。
苏子籍凝视着银库,转眼收回了目光:“其实这方法要成,首先就得士绅有钱,其次就是一个字——公!”
“公?”祁弘新目光一闪。
“的确,下官这方法,要害就在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百两银子,换十倍二十倍的矿权,这就是巨利。”
“本小而利大,因此不但本府士绅,附近三府都有人来。”
这话听得祁弘新连连点首。
“而抽签,最怕的是舞弊暗间,下官为了使他们相信没有舞弊,也是花了不少心思。”
祁弘新想起刚才的种种方法,不由点首。
“可良法出,一有私心,就必扭曲。”
“官府再用这方法,怕就有人抬高到了三百两,五百两一签,这样本大而利小,参与的人就少了。”
“又或者抽签的三十七矿,都是内定,那些士绅只是陪衬,也是极有可能。”
“这样的话,没有几次,这方法就臭不可闻。”
“为人要有公心,想着官府,官府更要公心,想着天下,一心为私,虽公也不公,怕是以后变成了横征暴敛的手法——贪官污吏借以逃避罪责,而士绅不得不抽签。”
“这就是下官的罪过了。”
这话说的实在,以祁弘新经验,以后官员肯定这样搞,不由感慨,许久才点点头,说:“你说的很是,怕是以后会变成这样,本官也会细折禀告朝廷。”
“不过,眼前的难关渡过了,本府就先回去,这里由你收尾……”
因事情已了,祁弘新有事情忙碌,在此也不能久呆,很快与苏子籍一起出大厅的门,才一出去,就看到师爷帽子跑得都歪了,脸色难看急匆匆跑来。
“大人,大事不好了,蝗灾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