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两世 第594节
算了算了,太后是女子,女子才会在意这种事,和一个女子计较什么。
不过朝会后这些上朝的大人们都不再接触家里的小脚女人了,他们看到女人小脚就会忍不住想起在大殿上看到的那双畸形丑陋的脚。
这怎么还能喜欢得起来,怕是都硬不起来了。
有人因此怨恨上了范国公家,你们家一样也是书香门第,为何那时不给太后娘娘裹脚,闹得现在人人家中鸡飞狗跳。
范家也没好过啊,其他人家是不听那就顶多不做官,范家是范温雅派了人去强制放脚的,你们可是太后娘娘的亲人啊,你们当然要支持太后了,你们不当表率谁当?
范家男人们当然一切都听范温雅的,人人都愿意女眷放脚,谁不愿意的,范家男人就道,“你若不放脚,就回娘家去。”
范家女也得放,不放,那就不听太后和父兄丈夫的话,你要么当个尼姑去?放个脚而已,你非不可,就是想害我们啊!
女眷们简直是血泪往肚子里吞。
那些年老的,实在也放不了的,得去做证明,让朝廷医女看过才行,还有年龄限制,一般四十往上可不放。
如今四十也是祖母辈的,不想放就不放吧。
范温婉也要放脚,她哭的一塌糊涂,却不敢说一句不想放,娘家夫家都在盯着她,不放可不行。
女眷们因为放脚扰乱了一段时间,过后才发现家里男人不对劲,待知道缘由,简直五雷轰顶。
不是,你们以前不是很喜欢小脚的吗?就是因为你们喜欢我们才裹的,如今一下子又不喜欢了,这改变未免太快太大了!
想不开想不通的女人只能泪水涟涟,也有女性若有所思,积极放脚。
如今民间最吃香的莫过整骨大夫。
也有有识之士赞颂范温雅的举动,毕竟变态男是有,也不是全部。
不过大臣们对范温雅警惕起来,这太后不简单,怕是以后要和他们争权夺利。
哪知道范温雅除了开这一个大招后就温和懂礼了,你们怎么说都行,我没意见。
她正忙着摸皇庄的底,还要扩大盐场糖坊,建造水泥加工厂,纸坊等等,还要整顿禁军,大臣们爱干什么干什么,她才不管。
空间里那些作物,她全都拿了出来,开始育种。
扫盲也要进行,这得摸完皇庄才开始。
王秀才一直在准备扫盲教材。
如今科技下的水泥只能用来铺路,建房子还不行,而且没有钢筋,水泥房子也不能实现。
范温雅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她只要能完成自己制定的计划就行了。
现在她正在召集太医院研究牛痘和土法青霉素。
也有人因为太后是女子不想理会,范温雅从不和这些人计较,那就直接踢出去好了。
菡美人,哦,现在是菡女官,抓着范温雅要她吃东西休息,“一口吃不成胖子,娘娘您的身体最重要!”
逸王府里十二个美人都被范温雅带进了宫里,她们被范温雅扫过盲,也知道范温雅的脾气,她们也不想嫁人,只愿跟随范温雅,那范温雅也就不客气了,用啊,她太缺人了。
美人们早就放了脚,不可能恢复到完好的状态,穿特制的鞋也能自己走路。
她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帮范温雅把宫里照管的井井有条。
禁军的整顿也开始了,撸了一大批人,然后花春生等人上台,他们开始操练禁军。
禁军离职的人数也不少,范温雅毫无所动,无用的人,走光了才好,她也能提高禁军的待遇和伙食。
皇庄也摸清了底,一大批人被革被治罪,范温雅彻底掌控了皇庄。
她吩咐秦时文,“给我买地,越多越好,什么都要!”
朝廷出面查隐田隐户,能查到才出鬼了,范温雅才不费这个力气,她就买地,无限制买地,她是太后,她想买地谁敢说她。
她还敢打白条买地,
范温雅买了地还是归农人耕种,赋税太后来,地里种高产作物。
地主乡绅的地买来让佃户种,也是如此。
这样一来,底层农户的利益变好了,但地主乡绅阶级就受到了直接冲击。
那地主乡绅们如何愿意卖地?
这就让曹公公来啊,看看你家到底有没有违法的事,没有,暂且放过,若有,不把你家的地淘干净,范温雅就不会放手。
如今的地主阶级,少有干净清白的,又都是一族聚居,一户乡绅,家里人口几百上千都不稀奇,就算主支还好,你能保证旁支没做过什么欺男霸女伤天害理的事?
只要查到了,范温雅就会咬下他们一大块肉来。
若是明着来,范温雅连毛都拿不到一根,反而用这种无耻手段,她‘侵占’了大量民田,还无人敢吭声。
第461章
三弄五十一
普通农人小户遇着太后买地毫无反抗能力。
某地某村,卫家,卫家有兄弟五个,女儿一个,都养大成人了,只成了亲的只有前三个儿子,后头两个父母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哥哥们娶不到媳妇,妹子也不好嫁,因为卫家也想拿女儿彩礼给儿子娶媳妇,女儿的彩礼就要的高了,这样女儿也不好嫁了。
现在卫父带着三个成亲的儿子去里正家开会,其余人都在家里眼巴巴等着。
有个大人物要买他们村的地,村里人肯定是不想卖的,可是人家来头太大,据说能压死人,里正族老都反抗不了。
这不是每年用水和别村吵架械斗,权势这东西,他们看不到摸不着,想理论想打架都寻不到人,只能被人家弄的灰飞烟灭。
卫家女人们都在婆母房间里等着,小孩子熬不得,横七竖八都睡了,两个未婚儿子在院子里借着夜光砍柴,机械地一下又一下。
屋内气氛压抑,卫姑娘站起来点了油灯,卫婆子心里又慌又乱,也就顾不得埋怨女儿浪费灯油。
不知道过了多久,卫老头带着三个儿子回来了,家里人全迎了过去,卫婆子抖着嘴唇,“老头子,咋个说法?”
她家这么多人,都靠着那点地糊口,地若是没了,那就是想逼死他们家啊。
卫老头黧黑的面孔少见的有了光彩,“屋里头说去,小四小五也来!”
一家子进了屋围在一起,卫老头还嫌弃一个油灯不亮堂,要再点一个,卫婆子蠕动了一下嘴唇,最后还是没说话。
一点灯油和地相比,还是地更要紧。
卫老头翁声翁气道,“二小子说吧,我怕说不明白。”
卫家老二最机灵,听了老爹的话,就娓娓道来,“要买咱们地的是太后娘娘!”
女眷们惊呼,卫老婆子还是满脸愁容,“这么说的话,这地是保不住了?”
大家一想,对呀,太后要买地,谁敢不卖?
卫老二笑道,“这地是一定要卖的,但太后娘娘横不能自己过来种地啊,所以这地仍让我们种,就是种地的规矩得按照太后娘娘的来。”
众人有好多话要说,卫老二道,“你们听我说完嘛,给太后娘娘种地,以后赋税也是娘娘包了去,娘娘只要一半的产出。”
这倒算一个不幸中的幸事,若赋税要他们来,还得给娘娘地租,这日子就别过了。
卫老二道,“太后娘娘神仙下凡,她手里有仙种,以后种地用太后给的种子,据说一亩地不会少于一两千斤的收成!”
女人们都瞪圆了眼睛,卫婆子一个劲念佛。
卫老二道,“反正不管收多少,太后娘娘只要一半,还会包了赋税,而且,娘娘是买地,还会给我们卖地的银子,咱们这里一亩地好的也得三四两,咱们家也有二十多亩地,卖地钱也能拿四五十两。”
“只一条,这地以后是太后娘娘的了,咱们只能听太后娘娘的话,给太后娘娘种地,还要学认字,学的好的还有雪白的细盐拿,卫爷爷就让我们一家拿了一点回来,在爹那里。”
卫老头从怀里掏摸了半天,摸出一个小包,打开一看,莫约是二三两细盐,雪白雪白。
卫婆子添湿了手指沾了一点尝尝,眼睛亮了,“不苦!”
卫老二笑道,“那是,大家都尝尝,我们在卫爷爷那里都喝了这盐泡的水呢,一点不苦!”
众人纷纷都沾了盐品尝,脸上都露出了欢容。
地被强行买走肯定不是好事,但和预想中家破人亡又截然不同,不说范温雅后面的举措,就她是太后,强要了这些无权无势之人的地,他们又能如何?
小老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不接受也没办法,等拿到了高产种种下,再到第一季收获,他们的心才彻底放下,而且是狂喜的!
水稻亩产一千斤往上,麦子达到了一千五百斤左右,还有那没见过的玉米,也有一千多斤的亩产。
红薯早些年已经流传开了,但大家只是种点自己吃,不敢大规模种,因为种了红薯就不能种主粮,而赋税是要收主粮的。
太后娘娘还给了一个叫土豆的种子,亩产达到了惊人的五六千斤!
这么高的产量,就算太后娘娘拿走一半,剩下的也够一家人吃喝嚼用的了,还有富余呢!
且太后娘娘还负责收购,不用他们担心产量高了,粮商低价收粮。
都是种地的,给范温雅种地的人日子一下子就好了,仍旧自己种自己地的,辛苦一年,可能还不够一家吃喝,那差距,真不能接受。
有人就打听,太后娘娘还要地不?他们很愿意卖地呢,与其给那些地主乡绅占了去,还不如卖给太后娘娘。
被其他人占了地,一家子只能等死,地给太后娘娘,日子越过越好。
这是小老百姓的想法,其实现如今掌握土地最多的是地主乡绅。
他们也是如今掌握话语权的那群人,惯会倚仗权势欺软怕硬,侵吞民田最严重的也是他们,但范温雅如今成了最大的权势代表,他们碰上了,自知不敌,只能自叹倒霉。
范温雅也不是把一地的土地都买下来,她也不能把整个地主阶级一下子给逼死,民田算少的,主要也是挂名,方便她摸清土地情况,大面积土地在地主大户手里,她就逮着当地大户薅羊毛,薅个两三家没有问题,其他人跟着一起墙倒众人推,太后吃肉,他们跟着喝汤。
范温雅这种手段目前没引来任何人的关注。
不是要隐田隐户么,我才不和你们掰扯这个,我直接买地,有多少我要多少,只要给佃户农人足够的粮食,地主们算个屁。
这就需要高产粮做后盾了,范温雅育种没停过啊。
还有盐场,她作为太后去海边晒盐,谁敢谋夺?
雪白细盐低价出售,谁的优势比她大?
还盐帮漕帮,统统被冲垮。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范温雅布局下去,慢慢发展。
她还成立了皇家工坊,问起就是她要做些自己想要的东西,又不和户部要钱。
太后不管大臣们,大臣们也不来管她,朝廷上下一片和谐。
而范温雅庄子里的扫盲班开的如火如荼,考过了能减少赋税,还有盐糖奖励,不学那不是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