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帝对天幕说的有些话没什么反应,几千年来不都是这样吗?治国难道还能听百姓的意见?
他回想着天幕说的最后一句,心中叹气,任用佞幸,后果可想而知。
天幕继续讲道。
【本来吧,如果他接下来能励精图治,好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别人再拗也拗不过他这个一国之主,早晚是要妥协的。就算不妥协,等下一茬人才成长起来也就好了,毕竟天下那么大,缺什么都不缺人,古代有些政权当官就必须得割鸡割鸡,人家都上赶着呢,你不干有的是人干这句话的含金量一直都存在。
然而厉帝那是什么人,从小到大人就没受过半点委屈,他母亲出身那个抚养过皇帝的李家,父亲就是皇帝,身份能比他再高的皇子那都没有了,讨好他的人一茬接一茬。在这种环境里泡着,这人可以说是傲到了骨子里,但同时能力又因为娇生惯养玩物丧志没有多少,比被他干掉的上一任还不如。
肚子里连点墨水都没有,叫他勤于政务,励精图治,那就跟难为他胖虎没有任何区别了。】
所谓三岁看到老,未来的厉帝会是什么样,哪怕天幕不说很多人看着二十皇子也都已经心里有数,但天幕的一番胡言乱语却听的许多人嘴角忍不住的抽搐,什么割鸡割鸡,什么胖虎,这也太粗鄙,太不知所云了!
也就在这时,天幕话锋一转,口中吐露的内容也开始变得严肃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宣朝当时的政治清明度可以说是急剧下降,部分有能力的人才不愿意辅佐厉帝,另一部分也因为君王根本不听臣子的忠言逆耳,而得不到重用,说多了还容易掉脑袋,于是慢慢的也就没人愿意再冒险去谏言了。
而自古昏君都爱听臣子说好听话,这种情况下,佞臣的产生也是自然而然的,这个咱们之前也说了,无条件迎合老板嘛,那说话自然是好听的不行。
当时朝野上下最得势的总共有五个人,统称五贼,首先就是后来当上宰相的周通海,天庆二十年就已经考中进士,入朝为官,论能力其实还是有点的,但这人有正道不想走,专门喜欢走捷径钻营,太祖还活着的时候,就曾先后在几个皇子党派中挑挑拣拣,最后选择了四皇子纯王,希望博个从龙之功。】
天幕说的话听得很多人摇头叹息,上一任皇帝还只是分辨不清忠言逆耳,这一任皇帝就已经只听自己想听的了,这种情况下政治能够清明,人心能不凉才怪。
等到后来提到了准确的人名,原本坐在座位上的不少人瞬间就支楞起来了,有认识周通海的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人是谁,紧接着不住冷笑。
同样也听到了天幕在说什么的周通海本人冷汗直接就下来了,被打为佞幸,他这还能活吗?天幕害我!
再等到提起纯王的时候,殿中的所有目光就都隐晦的投向了同样坐在席上的四皇子。
皇帝也看了过来。
纯王:“……”
他心中暗骂一声,没想到这一次倒霉的竟然成了自己,刚想要跪下喊冤,但天幕却不等人,仍然自顾自的说着他的坏话。
趁着这个间隙,皇帝手扶着龙椅,表情连变都没变的对着身后的梁缙道:“查,凡是天幕提到的奸佞,功绩来历一概不论,全部赐死。”
很快便有一行人领命离开宫门。
【周通海想的很好,但问题是纯王这个人性格刚愎自用不说,还喜欢耍小聪明玩阴的,总之不是他爹欣赏的款式,所以直到孝宗上位之前都没能翻起什么风浪。
而等到平庸的兄弟继位后,纯王活泛的心思也一直没停,琢磨着心说有梦就得大胆追,于是就有幕僚给他出主意,说当今圣上三十啷当岁,人生都过了大半儿也才只有两个儿子,估摸着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如果这俩儿子要是全部出事,没有后嗣他这位置肯定不稳,到时说不准王爷您就有机会了。
再不济,这种情况下皇帝肯定也得过继兄弟的儿子吧?而王爷您又属猪似的生这么多,运作一下,成功的几率很大,所以搞他儿子绝对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属猪……天幕的私人加工令纯王脸皮一抽,几乎控制不住的狰狞起来,但想到自己目前的处境,又不得不强行压抑住这股冲动,连忙跪下涕泗横流的和皇帝请罪。
皇帝莫测的看了这个儿子一眼,没搭理这个注定失败的儿子,既然最后是小儿子篡位,那对方这些小动作不用说也肯定都没成功。
“到一边跪着去吧。”
安王一如既往的很幽怨,他甚至都不太明白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未来被杀也就算了,现在才知道他儿子居然也被图谋皇位的人盯上了,他这皇帝当的未免也太危险了吧?!兄弟一个两个都想要了他的命!
【纯王听了这个幕僚的话顿时一拍脑袋,心说妙啊!不过搞刺客什么的太容易被发现,咱们继续玩阴的,于是就暗中买通太医和内侍,又在两个侄子的饮食和水源里动了手脚,不出所料,在多方运作下,两个皇子很快感染了伤寒,又在有心人的刻意拖延下加重病情。
这里必须说一下,在古代,伤寒是很难治好的一种病症,不像咱们现在基本能轻松解决,所以大家应该也都明白了当时的人们有多着急,这种急性传染病是要命的事,更何况当时似乎都已经拖出炎症了。】
殿内的空气越发稀薄,知道自己已经完了的纯王就仿佛被抽空了骨头一般的瘫坐在地上,谋害皇嗣,私自买通宫人和太医,心狠的皇帝是不可能饶过他的。
同时他心中不禁愤恨,可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本该成功的!都是这个天幕坏他好事!
至于受害者本人,两个正在安王府中观看天幕的倒霉蛋皇孙,则是相互对视一眼,同样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惊恐之色。
任谁被亲叔叔这样算计性命,都不可能不心惊胆跳。
与此同时,天幕下的人基本年已经将这两个皇子判了死刑,伤寒病重到这种程度,能救回来的几率……许多人不禁摇头叹气。
天幕继续往下说。
【眼看着两个独苗就要不行了,孝宗被急的团团转,朝堂一度也很关注这件事,显然大家都知道皇子万一出事意味着什么,对政治的风向又会有什么影响。
而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却是当时还未封楚王的殷闵捞了孝宗一把,于危难之中力挽狂澜,救下了两个侄子的性命。】
不久之前还正在被怜悯目光包围的殷闵,这一刻,顿时再次成为了满殿目光的焦点。
殷闵:“……”
顾不得计较这些,他似乎已经知道天幕接下来会说什么了,顺带也明白自己一个原本存在感不是很强的皇子,为什么能获封楚王这种好封号,封地还是在荆州了。
果不其然,天幕接着道。
【他拿出了至今仍然是我们常用抗生素之一的——青霉素。】
第14章
【关于青霉素这个话题,作为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我想大家也不需要up主再多啰嗦什么,只需要知道这个药可以治疗绝大部分传染病,以及伤口感染发炎等状况,甚至还起到令人类的平均寿命得到显著提高等这些作用就好了,而发现这样东西的殷闵也绝对可以说是当世神医,在后世医学界享誉极高的地位。】
你那个不知道在哪里的“大家“不需要,但是我们需要啊!
天幕下许多人的内心几乎成了呐喊状,毕竟那可是能治疗这些病症的药,如果能习得一二,那绝对是很有益的事。随即又转念一想,孝宗登基才不过三年就被篡位,那研究出这等神药的楚王也才不过二十出头……
这事不能再深想下去,继续深想绝对会忍不住爆了厉帝的头,让这等人才英年早逝,那个暴君活该被推翻啊!
殷闵:“……”
面对周围一周几乎将他淹没的各种惋惜和惊艳的目光,他只能选择低头战术性喝水,同时心中庆幸。
幸亏天幕没再继续讲一大串下去,再讲下去他怕是要忍不住尴尬了,毕竟认真来讲他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皇帝想起殷闵历来喜好研究医术,原本他还不怎么当回事,但是现在却不得不震惊——这儿子真修成了?!
一些仍旧对皇位没死心的皇子更是加深了要拉拢这个兄弟的想法,至于殷闵会不会就是那位还不知道是谁的太宗皇帝……开玩笑,医术方面有成就就算了,要是天下还尽归他手,那岂还得了?
天幕自不管下方的风起云涌,自顾自继续道。
【让我们再来说回当时的情况,殷闵用青霉素将两个危在旦夕侄子的治好,这种情况下,芳心大悦的孝宗自然是怎么看他怎么顺眼,于是直接就大笔一挥封了这个弟弟楚王,封地荆州。】
这次没被召到大殿上,只在自己家里观看天幕的安王错愕:“芳,芳心大悦?!”
他瞪大眼睛,无视身边偷笑的妻妾儿女,后世的人是连成语都不会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