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古代爱情>浊酒流年> 第38章

第38章

  萧九矜微微一怔。
  “紫杏。”谢绍
  离开,她冲外唤道。
  婢女从外面走了进来,见她眉头微皱,不禁出声:“殿下,快到用午饭的时辰了。可要奴婢唤人传膳?”
  萧九矜点点头,又摇摇头:“你出去时再叫传膳吧。眼下有些更要紧的事要你去办。”
  萧九矜走到桌案边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什么,待纸上墨迹干了便将信笺放进信封里封了口;又从妆奁的夹层里拿出郡主令牌,递给了紫杏:“你先去醉音楼将这信递给阿怜,再悄悄入宫一趟,便说我有东西落在了安乐宫里要你去取。”
  “如今安乐宫里的大宫女是皇后的眼线,芸姐姐身份暴露,若皇后有什么要吩咐我做的定会命人为你传话;若是没人来寻你,你便随便找个借口、从那宫女嘴里套套话看看皇后娘娘态度。”
  紫杏认真听着,严肃地点了点头。
  自前年萧九矜开始培养起自己的势力,作为她身边唯一也是最信任的婢女,紫杏也毫不例外的开始参与她的布局;两年来,也是肉眼可见的成长了许多。
  “走后面出去,别让谢绍看见了。”萧九矜吩咐完要她做的事,又补充道。
  卧房的房门被紫杏轻轻合上。
  萧九矜撑着脑袋靠在圆椅上,望着窗边莹白色的玉盒,微微出神。
  ——本想着待万事已了再去罗夗时再将这东西给林律,未曾想如今竟可能有提前去北境的机会了。
  “王妃。”
  萧九矜的思绪早已飞出了昭王府,如今却被门外的声音拉回。
  “方才紫杏姐姐唤了传膳……不知……?”
  “进来吧。”萧九矜温声说。
  她刚入昭王府时院子里的婢女都是谢绍安排的,如今在府中住了许久,这些日子她也没忘了命紫杏寻些家底干净的新人多加培养、陆陆续续将那些老人换掉。
  当然,为了让谢绍放心,也是为了留些知晓昭王府规矩的人提点,萧九矜仍是留了部分下人在院中。
  这现今进来的婢女就是其一。
  她低着头十分规矩,麻利地为萧九矜上菜:“今日主君回府,厨房做的便是主君爱吃的菜;有炙羊肉、蒜拌葫芦丝等……可要奴婢再吩咐小厨房单独为王妃做些别的?”
  “不用了,多谢你。”萧九矜笑笑,说。
  那婢女放下几道菜,见萧九矜无旁的需求便行礼退下;而因前几日春光好,萧九矜几日都在庭院下用饭,如今桌旁并无常用的座椅。
  “……算了。”
  见那婢女已走,萧九矜叹了口气,还是自己将椅子搬起来放到了木桌旁边;而当握住座椅下檐时,指尖却触到凹凸不平的一处,令她微微一愣。
  放下椅子,萧九矜疑惑地弯下身向摸到的那处看去——椅子底部的边缘一处凹凸有致,仔细看便能分辨出是用什么尖利之物刻出的字迹。
  那处地方十分隐蔽,萧九矜便索性用手去摸。
  ——“昭”。
  萧九矜眸光一动,放下了手,若有所思。
  待吃完了饭奴婢再来收拾碗筷时便正好开口问她:“说来,如今我嫁入昭王府也有两载,府中许多事却是仍不知晓……就如这屋子,我刚搬进来时便想,看上去不像是无人住过的模样?”
  “这府里,可曾住过旁的女眷?”
  萧九矜似是“无意”却又“刻意”的提起,那婢女收拾碗碟的手下没有停顿,只当她是近日无宠担忧,平和道:“王妃大可放心,昭王府从未住过旁的女眷。”
  “别说有无旁的女眷了,昭王殿下稍大些便也从不让婢女近身的。”
  “连些表亲什么的都无?”萧九矜这倒是有些啧啧称奇。
  她本以为是谢绍怕节外生枝才一直没纳妾,如今看来倒是不然。
  “当然。”那婢女虽年纪尚轻,可却是家生子、对于府中从前事也十分了解。“毕竟老王爷与王妃便是因此事结缘。这事虽是寻常,可昭王毕竟要承袭爵位,娶王妃还是要娶个有娘家助力的才好。”
  第36章 白玉 故人所赠。
  “‘这事寻常’?难不成你是说, 老王爷与王妃竟本是一家?”
  萧九矜有些惊讶,面上却也不动声色,只表现出一副八卦的模样。
  而那婢女虽是对主家忠心可到底年轻;见萧九矜一副好奇的模样, 还是忍不住告诉她:“当然。先王妃可是先昭王的表妹、谢家的表小姐呢。”
  “听王府里的老嬷嬷说,那时便是先王妃入京游玩来表哥宅邸小住;先昭王一日回府见先王妃身段娉婷、双眸若水,如那画中走出来的仙子一般,一眼便相中了这位‘表小姐’,求着祖父母下聘呢!”
  婢女说着, 手下收拾碗筷的速度都慢了几分。
  萧九矜笑笑:“先王与先王妃, 果真是一对璧人。”
  那婢女赞同地点了点头,萧九矜却是想着那座椅下的“昭”字, 微微眯了眼。
  她住的这间房, 如今虽在她与谢绍“同盟”后被改成了主房, 可原本便是客房。这椅下“昭”字, 更不可能是先王妃嫁与先昭王后才刻上去的了。
  先昭王这“一眼定下”,也不知是先王妃多少个日夜的情思缱绻才盼望来的。
  也不知先昭王后来,是否知道了所有。
  下次去问问谢绍吧?对于谢绍父母的旧事, 萧九矜仍有些好奇, 如是想到。
  …………
  皇帝诏萧九矜入宫是在三日后。这几日北境并无新的消息传来, 不禁令萧九矜有些担心。
  京中已有了关于“三皇子妃顶替三皇子上战场”的风言风语, 如今百姓仍是带着疑惑与看热闹的意思谈论不知真假,但恐怕稍微家里有点门路便能打听到如今朝中风向,便能知晓此事属实。
  三日前紫杏从宫中回来告诉她皇后并没有留她说什么话, 而她却也从宫女口中得知,顶替一事爆发不久,宫中便禁止下人再谈论此事。
  而萧九矜上街时也发觉,百姓中流传的版本更多侧重于“三皇子宠爱三皇子妃、因对战局胜券在握所以纵容其代替自己出战”;而并非以往领兵的一直是三皇子妃而非三皇子本人。
  不用多想, 萧九矜便知这是皇帝的手笔;哪怕对萧祺欺骗自己不满,皇帝仍是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将这事掩过去。
  “只是不知……他们夫妻是怎么想的了。”
  萧九矜坐在前往皇宫的马车上,喃喃自语道。
  若是萧祺愿意还让许芸领兵、与皇帝撕破脸,她便也可以寻些人去改改这百姓间的风向;毕竟假的真不了,比起皇帝编的故事,真正的事实出来——只要萧祺愿意出面,完全还可以扭转如今的态势。
  “殿下,到了。”
  马车缓缓停在了大殿前,紫杏从外掀开了帘子,扶她下来。
  临近午时阳光有些刺眼,萧九矜在踏上石阶,见眼前金黄色的大殿沐浴在阳光下便如那天府一般,徒然生出威严之感。
  “哎。”她轻轻叹气。
  ——可惜这里依旧是人间。
  眼前金色大殿里,御座中人依旧是凡人,有着自己的私欲;哪怕是殿外的她,也不能说在刚刚猜到许芸顶替萧祺领兵时,没有想要将她收为己用的意思。
  “宣——昭王妃入殿——”
  萧九矜踏入殿中。殿内皇帝坐在龙椅上一副神情冷厉的模样,皇后坐在侧座,却是神色淡淡、心意不明。
  “女儿见过父皇、见过母后。”萧九矜从容行礼道。
  “起来吧。”皇帝先开了口,“想必你也知晓朕宣你入宫是为何事了?三皇子妃一事,你可知晓?”
  “女儿与三皇子妃只不过略有交情。此事虽说是国事,但说到底也是三皇兄他们夫妻之间的私事……女儿并不知晓。”
  萧九矜答道。
  皇帝不跟她
  绕弯子,她也懒得再攀什么家常,索性直入正题。
  或许是碍着她这昭王妃的身份,这两年来,她与皇帝的关系便一直十分微妙;一年不入宫几次再加上他们都无要与对方亲近的意思,本就不多的“父女情意”,如今更是淡到几乎一点儿也没有了。
  也或许是,这几年来皇帝也渐渐反应过来,自己虽表面还是向着帝王,可也并未将与谢绍相关的什么重要的事告知与他。
  无论是探查不出来还是真的反了水,自己于皇帝来说,都不再重要了。
  ——这可能也是,皇帝既答应了谢家侄的赐婚、便迫切地想让萧以薇嫁入谢家的原因。
  “你们二人一同在北境军营住了如此久,你就一点也没察觉?若朕没记错,那时你们可是还一同遭过刺客、一同看押罗夗王进京的呢?”
  对于萧九矜“一问三不知”的态度,皇帝神色更沉,追问道。
  萧九矜佯装感慨,露出无奈的笑容:“父皇,儿臣也就会个花拳绣腿的功夫;那军中那么多人都没看三嫂会武会兵法,儿臣更是难以察觉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