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好。”周辞未吃了口面,对他说道:“明天约了工厂负责人,估计会很忙。”
他怕夏祁安明天联系不上自己会担心,想着和他提前说下。
夏祁安还在刷苏州的攻略,随口应声道:“别太大压力了,就算谈不妥还有北京的那个工厂。”
想到这里,夏祁安问道:“我推给你的负责人名片你加了吗?”
周辞未调出高麦发来的文件,正在看苏州工厂近日来对接的人员,比起重新换个工厂合作,他更倾向于合作多年的工厂:“还没有,明天我先去看下情况,这边要实在不行,我再联系那边。”
周辞未喝了两口矿泉水:“替我谢谢骆繁,等这边事情结束了,我请他吃顿饭。”
虽说是看着夏祁安的面子,但毕竟帮的是他,就算没联系北京的工厂,多少也要表达下谢意。
夏祁安应下了他的话,联系骆繁并不着急,电话挂断后夏祁安就着手查苏州的资料。
好在苏州符合他这次拍摄的主题,如果不符合,即便是周辞未在那里,他也没法真的过去。
苏州山塘街平江路都很出名,从网上拍摄的旅行视频来看,就算错开节假日的高峰时期,这些出名景点的人流量也不会减少太多。
夏祁安在本子上罗列了行程和地点,还有预计的时间和路程。
夏祁安拍摄的习惯是断开网络信息,为了联系上周辞未,又保证拍摄习惯不被改变,只好在外卖软件上叫了个老人机。
夏祁安定的是最早的一班高铁,到苏州的时候快十一点。
夏祁安在高铁上琢磨起了那部老人按键机,噼里啪啦按了半天,才找到静音键在哪里。
夏祁安关了静音键,拿宋凭试手,给他发了条短信过去。
夏祁安:吃饭了吗?
宋凭工作室推出的游戏《梦隧》,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难得轻松点给自己放了个假,正躺在家里看游戏直播视频。
看到短信的时候,宋凭还当是垃圾短信,也没有理会的心思,夏祁安看没回,以为是手机有问题没发出去,又发了一条过去。
夏祁安:在吗?
宋凭一看发件人是夏祁安,退出游戏直播的界面,给他拨了过去。
老人机最大的优点就是声音大,铃声一响整个车厢都能听见,尤其是那首冰糖葫芦的歌,听的夏祁安近半年都不想吃了。
夏祁安匆匆接了电话,无语道:“你怎么打电话过来了?”
一听真是夏祁安的声音,这回轮到他无语了:“你这一句吃饭了吗,一句在吗,怎么看都像电信诈骗,我还以为你手机丢了。”
宋凭琢磨了下,现在诈骗手段高明的很,没准真是诈骗:“弟,哥现在是真没钱了,欠的赌债还没还完。”
夏祁安冷漠道:“我录音了,马上就发给你爸,看他不打断你腿。”
“别啊。”宋凭叼了支烟在嘴里,低头点燃:“这不是想试探下是不是真人吗?你没被骗,你发这短信给我干吗?”
夏祁安说:“为了拍摄方便,买了台老人机,昨天从外卖上叫的,忘记试机子了,拿你试试水。”
“我挂了,你好好休息。”没等那头说话,夏祁安直接把电话撂了,只要能正常使用就行。
夏祁安在短信联系人的地方添加了周辞未,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发什么,周辞未是去工厂对接的,在他那边事情解决之前,肯定是不能告诉他的。
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影响他的工作。
临近下车的时候,夏祁安还没想好发的内容,索性熄了手机屏幕。
夏祁安定的酒店在七里山塘附近,收拾好东西后,随便找了家面馆进去,点了碗蟹黄面。
店里的陈设简单,没有网红店装潢的好看,老板是位约莫六七十岁的爷爷。
一碗细面、一碗蟹黄,以及一碗姜茶,就是全部。
老板姓李,这家店也有些年头了,为人热情又健谈,但不懂网络宣传,来店里的都是些老常客,和附近的邻居。
李爷爷拎了壶姜茶过来,对他道:“暖暖身子,不够了再给你加。”
夏祁安对着桌上的面拍了张照,在桌上架起了相机,录下了蟹黄倒进碗里的瞬间。
李爷爷胳膊撑在柜台上,一脸稀奇的看着他,这面有什么好拍的?
夏祁安抬头的瞬间对上了他的目光,以为他是不接受店内拍摄,解释道:“爷爷,我的职业是拍旅行视频的,如果你比较介意的话,我可以不发出去。”
李爷爷端了杯茶过来,在夏祁安对面坐下,指着桌上的设备,稀奇道:“拍出来能好看吗?”
夏祁安把相机从架子上去了,调了刚拍摄的画面给他看:“这是原相机拍出来的,后期剪辑的时候,还会调整一下参数,会比这个画质更好点。”
李爷爷笑着和一旁吃面的大爷说道:“你瞧瞧,难怪他们花大价钱找人拍摄宣传,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啊,拍的真好看。”
大爷夹了块肉到嘴里,吐槽道:“早就跟你说了,现在小年轻都玩网络,去一家店之前都要在网上看看评论,你不找人宣传宣传,名气就打不出去。”
李爷爷不乐意了,把设备还给了夏祁安:“拍个视频宣传,要我好几千,还不一定有人能看到,还是那句话,酒香不怕巷子深。”
大爷喝了两口姜茶,抱怨道:“守财奴。”
李爷爷不乐意再搭理他,转头跟夏祁安说道:“你拍这视频怎么收费的?”
夏祁安笑道:“我不是做探店的,就是记录旅行吃的店铺,评价好坏都有。”
李爷爷琢磨了下,点头道:“就是不要钱,但是怎么评价看口味是吧?”
夏祁安吃了口面,点头道:“对,我不收钱,也不会因为店的原因,改自己的评价或是内容。”
李爷爷高兴道:“那你拍吧,网络我是不会玩,但在做蟹黄面上面,可比那些网红店好多了。”
夏祁安连续吃了好几口,笑道:“爷爷你就不怕我瞎写呀?”
李爷爷指着自己的眼睛说道:“眼睛可不是摆设,活了这么些年了,除了能看出螃蟹新不新鲜,还能看出你是什么人。”
夏祁安不是专业探店的,他拍摄内容简单,也没有别人那些夸张的宣传语,一趟录下来,除了摄影机拍的声音,也没别的了。
吃完饭后,夏祁安去柜台结了帐,李爷爷不愿收他的钱,非说他替自己做了宣传,总不能让他白忙活。
没有网络宣传的店铺,在这种网络横行的年代,存活下来已经不容易了,实在没有吃白食的道理。
夏祁安认真道:“其实我是个小博主,宣传也没多少人看。”
李爷爷不在乎的摆摆手:“也不是图你名气,谁也不是一下火起来的,我这面馆刚开的时候,也没什么人来,后来人慢慢就多了。”
夏祁安顿了一下:“我会加油的,等我火了,再来给你拍视频。”
李爷爷连连点头:“好好好,到时候我再请你吃面。”
夏祁安刚出门几步又背着包回来了,他趁李爷爷不注意,把钱塞在了柜台的牙签盒下面,问道:“爷爷,你有认识的绣娘吗?”
李爷爷说:“有啊,你想要名气响当当的,还是绣工不错的?”
夏祁安没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名气大的势必绣工好。
李爷爷看出了他的不解,开口道:“名气大的绣娘,你想跟后面拍点绣艺和作品,需要提前跟人定日子,但绣工不错名气不大的,就能有时间跟你拍视频。”
夏祁安没想到李爷爷想到了这一点,感激道:“绣工好的就可以,我想拍些关于苏绣的素材。”
李爷爷琢磨了下,问方才斗嘴的大爷:“沈家老太太还在干吗?”
大爷说:“退了,工作室都交给她孙女了,不过她还在工作室里,碰上难点的问题,还要让她掌掌眼。”
“那就成了,人还在工作室就行。”李爷爷扯了张纸,在上面写了具体的地址:“你按照这个地址去,到了嘴巴甜一点,沈老太太的技艺没得说,就是脾气古怪点。”
夏祁安出门就打了车,把纸条给了司机:“师傅,就去这个地址。”
司机说:“找沈老太的?那你可做好碰鼻子的准备了。”
夏祁安浅笑一声,收回了纸条:“做我这行的,碰鼻子的事情还真不少,早就习惯啦。”
沈老太的工作室就在她家里,位置在沈巷里,出租车也开不进去,司机只能把车停在街道上,夏祁安顺着司机指的位置走过去,总算是看见了沈家的牌子。
一块破旧的木牌,因年岁久远了,上面的字迹都有些模糊。
夏祁安抬头看着门牌,犹豫了会才抬手敲了门。
来开门的人大概二十左右,是沈家绣坊的学徒,马尾高高扎在后面,一脸疑惑的看着夏祁安。
夏祁安道:“你好,我想找下沈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