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你那表弟薛蟠不是说在齐州搭上了宣郡王妃做了些小生意吗?我们在席上吃醉了,他自个儿漏了底子,可不只是搭上了宣郡王妃,而是搭上了宣郡王府,和齐州的大盐商李家合伙做起了生意,这三千两对现在他来说不过是个毛毛雨。”
  “说到兴头上,他便说随后要在京中也开一家卖那香水的铺子,不过人生地不熟的,请我帮忙寻摸一遍,免得得罪了人不知晓,看在他母亲和妹妹住进了府中得托你照顾的份上,这铺子分了我一成利,薛表弟之后便要经常出门行商做生意,劳我们夫妻费心。”
  “我瞧着这生意如此赚钱之事,别人都不太清楚,都还以为这香水铺子就同胭脂一般简单,其实不然,等进贡宫中的香水得到了贵人的喜爱成了贡品,那身价更是水涨船高!”
  “你说说,要不是爷我平易近人,带着你的薛表弟好好招待关照了一番,这好事轮得到我吗!”
  “而且他搭上了宣郡王府,怎么说这靠山也是稳的,我瞧着二老爷怕是知道这事,不言不语的,只叫我好好招待薛表弟,要不是我费了些心,还真没想到能问到这件事出来。”
  贾琏这话说的,好似贾政知道这事却不言不语,怕是不想让大房知道,转而和薛蟠交好似的。
  先不说贾政有没有这样的小心思,王熙凤还得叫王夫人一句姑妈呢,贾琏在王熙凤面前说这话,王熙凤顿时面色就冷了。
  贾琏只做不知,也不知道他说那话是真心故意的还是无知不小心的,只道:“你只管拿钱便是,管着钱还不开心吗,其他的事儿我心里有数。”
  王熙凤哼笑一声:“琏二爷还真是能干人!”
  夫妻俩照旧拌嘴一番,不过白得了一笔进项,到底是心情舒畅的,很快便停歇了。
  ……
  ……
  薛家安稳在贾府安置,薛姨妈给王夫人那边又送了一个匣子,说的是她们在府中的一应花销都自己开支。
  贾府当然不至于小气到连亲戚来住一阵子都要算清楚这个账,现在的贾府还财大气粗,富贵有余,不至于计较这样的小事。
  正因为如此,林黛玉来贾府居住,她身边竟是没有一个人提出过此事,本也该是如此,她又不止是普通的亲戚,她的母亲贾敏是贾母的嫡女,是亲生的爱女,她是贾母的直系血亲,又是后辈,年纪尚小,怎么住上一阵,还有人拿她不给钱说事。
  薛宝钗记得,林黛玉在书中后期曾说过“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岂小人岂有不多嫌的”这样一番话。
  她一个无忧无虑,不曾管家,也不沾俗物的小姑娘,何以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没有人在她面前故意嚼舌根,薛宝钗是不相信的。
  林家四代列侯,林如海还是科举探花,任的是富饶之地扬州的巡盐御史,不说祖上的累积,盐政有多少钱?
  瞧一眼齐州盐商李家就知道了,林如海后期死在任上,就算是清官,也不可能什么都不捞,水至清则无鱼,扬州盐政的这摊浑水,怎么容得下清官?
  林如海能在任上做了五年,不说同流合污,但一定也收了不少东西,这并不是说他堕落了,而是他要介入扬州盐政必然要经历的事情,连东西都不收,不和大家行为一致,谁敢信任你?
  但后期林如海还继续升职,说明他所做的,圣上都是清楚的,甚至他是“奉命贪污”,直到被扬州盐政的黑暗拖死在任上,圣上必然会体恤他的家人,林家只剩下了孤女林黛玉,说林家穷,这是怎么都说不上的。
  至于林黛玉的认知有误,这却是正常的,林家不仅是四代列侯,还是书香世家,林黛玉在家中尚未到管家的年纪,自然不知道家中财富多寡,而林如海在扬州官场上的进项,更不可能告诉她一个小姑娘。
  而林黛玉在林家时,林家表现得更像书香世家,自然以书为贵,并不如贾府这般的贵勋人家注重富贵排场,何况书本本也是一种贵重物品,林黛玉以为家中的富裕之处便是家中的藏书,没有什么现银,那也说得过去。
  薛家却是相反,一开始便富贵得人尽皆知,若不是薛宝钗穿越过来,想办法扭转了薛姨妈和薛蟠,如今已经像原著一样败落了。
  原著中薛家尚且一次次的给贾府送钱,就是不想让他们瞧出薛家的空虚,而今薛家改变了这样的境况,自然也不想自找麻烦,非要做那低调之事。
  等送了王夫人的人走,又使人给王熙凤也送了一个匣子去,薛宝钗也不知道王夫人会不会将薛家给的家用都给王熙凤,不过她们如今也不差钱,借着由头给王熙凤再送一份也无所谓。
  薛姨妈教导着薛宝钗:“你当我不知道如今真正劳心管着家的人是谁?自然是那凤丫头!可你姨娘到底才是真正的当家的人,即便她如今不管事的样子,那也不该越过她。”
  “凤丫头能管家,那是你姨娘给的权力,她能给,自然也能收回。”
  “当然,真正操心事物的,到底还是凤丫头,所以也不能理所当然想着,这匣子送给你姨娘了,不管你姨娘给还是不给,她都只要乖乖做事便是了,要让马儿跑,还得叫马儿吃草,所以我才叫你再以送礼的份上给凤丫头那边再送一份去。”
  薛宝钗点了点头:“多谢母亲,女儿受教了。”
  薛姨妈淡淡笑了笑:“不过是些小手段罢了,待的日子长了,你自己便能明白,这管事和管家的区别。”
  “行了,既然以送年轻姑娘礼的名义给凤丫头送去了,别的几房姑娘那儿也别拉下,你也别陪着我了,顺路去找她们几个姑娘玩玩吧。”
  此时薛宝钗已经见过那位大名鼎鼎的贾宝玉,自然也知道,如今要是过去找三春姐妹和林黛玉玩,她们几个在一处,贾宝玉必然也是在的,她着实不想应付小孩子。
  但既然薛姨妈都已经这样说了,薛宝钗也只好去走动走动。
  林黛玉如今住在碧纱橱,贾宝玉也住那边,听说三春姐妹之前也是住在碧纱橱的,后来老太太嫌吵闹,便叫她们先搬出去了。
  如今碧纱橱内就住着林黛玉和贾宝玉,三春姐妹要玩,也是去碧纱橱老地方找她们玩,薛宝钗都不需要打听她们的去向,必然能在碧纱橱那见到她们。
  原想吩咐人先过去问一声,但之前薛宝钗这么做过一次,被林黛玉说宝姐姐太生分了,想来玩便来就是了,何必这么客套。
  薛宝钗哪里能抵得住这一句“宝姐姐”,这一想法只脑海里一过,便抬脚出了门。
  “带上礼物,咱们去林妹妹那里。”
  第24章
  之前常有人说,贾母对林黛玉是爱在嘴里,对贾宝玉是疼在心上,不然为什么让林黛玉一直住在她的碧纱橱内,没有个自己的院子。
  其实不然。
  薛宝钗一路走到了碧纱橱,可以很清楚的看见,这里离老太太最近,老太太最关注着,下人们处处都很用心,纱窗起了线立刻就有人换了,摆件也照着老太太的标准摆,处处不敢敷衍。
  林黛玉怎么说也只是个小孩子,想要客居别人家中得到妥善照顾,跟着长辈住才是正常的。
  而且据薛宝钗所听说的,这碧纱橱最初住的人是贾府的大姑娘贾元春,后来贾元春入宫,贾宝玉又才住了进来,因着贾宝玉入学,便叫三春姐妹一并住了进来,一起听学,做个伴。
  所以后来林黛玉进了贾府,贾母也直接叫林黛玉住进了碧纱橱,这不是什么不看重不疼爱,正是重视疼爱,才会如此安排。
  不管贾家内里到底如何,至少在败落之前,贾母是出自史侯府的嫡女,后又嫁进贾府称为超品国公夫人,能拥有一位超品国公夫人的教导,对于林黛玉这样失去了母亲的孤女来说,是十分有助益的。
  孤女不好说亲,这是世人眼中的普遍认知,其他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儿若是丧母又无亲近女性长辈,想方设法也要攀上什么远亲去求教导,这样的教导甚至只是接过去住在府中小院子里,用不用心也只能自己努力,可贾母对林黛玉却绝不是如此。
  所以要说贾母对林黛玉的疼爱是掺了假的,那就真的是胡说了。
  还有说因为后面王夫人的默认,贾家府中传出金玉良缘的传闻,让贾母将林黛玉推出来与薛宝钗打擂台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薛宝钗尚且有母亲,只是丧父,可家里的顶梁柱和继承了紫薇舍人薛公资源的继承人没了,她的婚事尚且艰难起来。
  若是薛父并未早早去世,说不定薛宝钗即便以皇商之女的身份也能攀个好亲事,能让王家以嫡次女下嫁联姻的薛公,除了紫薇舍人的身份和太上皇身边红人的地位,手中必定还有别的资本,不然王家怎么舍得下这等血本,让嫡次女嫁给他毫无地位的儿子。
  因为薛父会是紫薇舍人薛公手上资本的继承人,即便他只是个皇商身份,也让王家舍得下嫁女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