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他还支持郑芝龙造战船、制兵器,建立福建水师,巡卫台湾海峡,可以说很有战略眼光了。”
“崇祯六年,熊文灿率郑芝龙的水师,击溃了由荷兰人支持的广东大海盗刘香集团。”
“在熊文灿的指挥下,一举荡平了为患多年的海上巨盗,平靖了福建海域!”
“崇祯三年,福建南部连年大旱,饥民遍地。熊文灿便组织招募饥民去台湾垦荒,他派郑芝龙用海船将招募的数万饥民运往台湾,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台湾移民!”
“在对农民起义军的围剿中,熊文灿仍采用曾在福建大获成功的招抚策略。先后招抚了张献忠、刘国能、罗汝才等部,除李自成之外的农民起义军全部被招降。”
“但可惜的是,他最终也因为招抚农民起义军失败而被捕、斩首,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遗憾和污点。”
崇祯:“朕又杀错了……”
还好,现在这一切还没有发生,虽然朕负荆请罪的对象又多了一个,但大明也多了一位栋梁之材啊!
【身为阁老的杨嗣昌率领十万大军督师襄阳,对张献忠大举围剿。】
【张献忠率领自己的部下奋力突破包围,经由鄂西、陕东第四次入川,杨嗣昌也领兵人川追击。】
【张献忠用“避实捣虚”、“以走致敌”的战略,带着自己的军队到处行军,以此调动敌人。】
【在半年之内,张献忠转战达州、沪州、广元等地,几乎走遍了整个四川,行程五、六千里,让明军疲于奔命,无法追及,只能尾随义军。】
评论区
“这是运动战吧!”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有的事情都能在历史上找到借鉴。”
“历史就放在那里,但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灵活运用,还能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也只有那一人罢了!”
……
【崇祯十四年,当明军精锐都聚集在四川的时候,张献忠立刻从四川东下,进入湖广,跳出明军的包围圈。】
【义军昼夜疾驰,仅用八天时间,便行军一千多里,突然出现在襄阳城下,他们沿途焚毁驿舍,杀死守卫,隔断四川与湖广明军之间的联络。】
【襄阳城正是杨嗣昌的大本营,而此时这里城防空虚,给了张献忠绝佳的机会。】
【张献忠派20余骑乔装明军,带着缴获的杨嗣昌的军符、令箭顺利入城。】
【当晚,城中内应纵火,城外大军攻城,里应外合之下,第二天凌晨便攻下了襄阳城,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霍去病:“千里奔驰,精准掌握战机!”
卫青:“里应外合,出奇制胜!”
【张献忠占了襄阳,杀了襄王朱翊铭和贵阳王朱常法,缴获了杨嗣昌储存在那里的大批粮饷、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库里的十几万两银子分发给当地的饥民。】
评论区
“这是对杨嗣昌骑脸输出啊!”
“杨嗣昌还不得疯。”
“这还不算完呢。”
……
【张献忠将明军的主力牵制到四川的时候,李自成便趁机离开商洛山区,重整旗鼓!】
【崇祯十三年,河南遭到严重的灾荒,农民纷起暴动。李自成率军转战河南,当地百姓争相依附,李自成接连攻下豫西南许多州县。】
【崇祯十四年初,李自成攻破洛阳,杀了福王朱常洵,开仓济贫,声势迅速壮大。】
一心想要易储的万历皇帝和他的郑贵妃:……
朱元璋不敢置信道:“大明的藩王不会都是这样的下场吧……”
朱标:“藩王在地方为非作歹,招致民怨沸腾,他们怕是只有死路一条了。”
朱棣:“他们在地方经营百年,富得流油,若是朕易地而处,也会将这些大户杀了,不仅能满足自己的军需,还能不费吹灰之力便收获当地民心。”
明末的藩王简直就是朱元璋两百年前给农民军准备好的血包啊!
朱元璋:噗……
杀人诛心啊!
第584章 日薄西山7
【杨嗣昌听说洛阳、襄阳陷落、二王被杀,他处心积虑布置的围攻起义军的计划全部破产,不禁愤惧交加,自缢于军中。】
【对杨嗣昌的死,朱由检觉得很惋惜,但战败的责任必须有个人来背,不然岂不是要落到皇帝老爷的头上了。于是原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就成了这个背锅侠,被朱由检以配合不力的罪名杀了。】
【朱由检任命新的陕西三边总督丁启睿为督师,继续围剿李自成、张献忠。】
【自农民军首义到现在,已经十三年过去了,农民军从各自分散,独立作战到逐渐集中,汇集为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为首的几支农民军。】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战争中逐渐壮大!】
【虽然明军始终处于战略进攻地位,农民军则处于反围剿、求生存的处境。但农民军各部时分时合,忽东忽西,积极寻找空隙及薄弱点进行袭击,调动疲惫的敌人,在有利时机,形成战役战斗上的局部优势,出其不意打击削弱敌人,在战斗中保存并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评论区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驻我扰!”
“此乃以弱胜强的十六字真言!”
……
【此时,局势对明朝越发不利,但尚未到完全崩溃的局面。】
【然而,自崇祯十四年开始,内外局势急转直下。】
【河南地区自崇祯登基开始便频频遭受天灾,旱蝗相继,从未断绝,到了崇祯十四年更是爆发了大饥荒,“死者无算”,普通百姓为了活命,只能加入李自成的队伍,其势力迅速膨胀壮大,就连牛金星、宋献策这样的知识分子也投靠了李自成。】
【李自成接受他们的建议,开始实施“行仁义,收人心”,“据河洛,取天下”的战略。】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以“免粮”、“安民”、“平买平卖”的宣传攻势,瓦解敌人的心理防线,赢得了天下百姓的拥戴。】
【农民军所到之处,到处都是传唱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形成了“民皆附贼而不附兵”的局面,百姓争相投靠:“远近饥民荷锄而往,应之者如流水,日夜不绝,一呼百万,而其势燎原不可扑”!】
评论区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
“孩儿军师孩儿兵,孩儿攻战管教赢,孩儿夺取北京城。”
……
朱元璋:“大明完了……”
李世民:“起义军已经席卷天下,回天无力了。”
【以李自成和张献忠为主的两支农民军,分别在北方和南方战斗,并获得节节胜利。】
【张献忠攻下襄阳后,又几经周折,北进河南,被明军打败,便去投奔李自成。但他们二人都不愿迁就他人,无法达成合作,张献忠再次自立门户,回到湖广地区。】
【李自成发出檄文,揭露朱明暴政,宣传自己才是仁义之师﹑要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十四年二月,李自成攻打河南省会开封,新任督师丁启睿却借口要打张献忠,不肯救援开封,朱由检立刻启用平定奢安之乱有功的傅宗龙为陕西总督,命他立刻驰援开封。要知道,当时傅宗龙已经因为不肯阿谀上司被关在狱中两年之久了。】
【明朝援军尚未来到,李自成便放弃了开封,主动迎上傅宗龙的大军,在项城之战中成功擒杀傅宗龙!】
【李自成第二次攻打开封,朱由检提拔陕西巡抚汪乔年为陕西三边总督,驰援开封,不久,汪乔年也被李自成擒杀于襄城之战!】
【李自成第三次攻打开封,又在朱仙镇之战中歼灭了督师丁启睿、杨文岳等人所率的援军,朱由检只能再次启用被关在监狱里的孙传庭。】
【孙传庭还没有出陕西,开封城就因为黄河决堤被毁了。这下子,李自成不再执着于打开封,明军也不必着急救援了。】
评论区
“李自成是在围点打援吧。”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计较一城一池之得失?”
“围敌之必救!”
“葫芦娃救爷爷……”
【明军主力几乎被李自成消灭殆尽,起义军控制了河南全省,部众近百万!其它农民军首领如罗汝才﹑袁时中等人也纷纷归附李自成,李自成起义军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
【崇祯十六年,二月,李自成将襄阳改为襄京,建立自己的大顺政权,提出“三年免征、一人不杀”的口号,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又封罗汝才为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
【他的辖区西起潼关,东至归德(今商丘)﹑汝宁(今汝南),北临黄河,南至松滋﹑枝江﹑澧州(今湖南澧县),七十多个州县都在李自成的控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