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明军于二月誓师出发,取道居庸关、怀来、宣府,经兴和前往胪朐河。】
朱元璋:“拿蒙古舆图来!”
徐达等人立刻在舆图上作业,将朱棣出关路线画了下来。
【本雅失里听说明军出塞后非常恐慌,想要与太师阿鲁台一同向西转移,但阿鲁台不答应,鞑靼内部一分为二。本雅失里率众往西走,阿鲁台则向东而去,远避明军。】
【朱棣得知本雅失里西逃后,亲自率领精兵追击本雅失里。】
【在斡难河一带,明军追上了本雅失里并发生激战。朱棣指挥若定,明军奋勇杀敌,最终大败本雅失里军。本雅失里丢弃辎重,仅率7骑渡河向北逃遁。】
【击败本雅失里后,朱棣立即挥师东进攻击阿鲁台。在内蒙古呼伦湖附近找到了阿鲁台的军队,明军结阵攻击,阿鲁台且战且退。他还命人向朱棣诈降,被朱棣识破。】
【朱棣以安远伯柳升率领的神机营为先锋,自己率领精锐骑兵迎战,大败鞑靼部众。这是神机营在与骑兵对敌中第一次大放光彩,却不会是最后一次。】
秦皇汉武眼前一亮:“详细说说!”秦汉最大的敌人都是北方的匈奴骑兵,这种专门克制骑兵的兵种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成吉思汗双眸微眯:“我也想听……”他也想知道被誉为“上帝之鞭”的蒙古骑兵为何会走向末路……
评论区
“在短兵相接、挥砍厮杀的年代,神机营的远程攻击,可以凭借火力覆盖,压制蒙古骑兵。”
霍去病:“臣听过丹炉爆炸的声音,便是这种声音都能将马匹吓坏。”
“大将沐英创立了一种三段击战法,将手持火铳的士兵分为三行,第一行射击完毕后,第二行的士兵上前射击,射击完毕之后第三行上前射击,如此周而复始。”
“此时的火器还不能连续击发,放完一枪后就必须重新装填子弹。这种战法大大提高了射击效率,缩短了装填间隔,实现了火力的持续性输出。”
“除了三段击战法外,神机营还采用了束伍法作战。这种战法将神机营分为火铳队、弓箭队与马队三种基层单位。”
“在与敌人交战时,神机营会先以火铳队进行火力覆盖,然后以弓箭队进行射击,最后由马队进行追击和近战。这是最早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提高了明军的整体战斗力。”
卫青:“热兵器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如今的作战之法,对于战争将是一种翻天覆地的改革!”
【在此战之后,阿鲁台仅带着亲眷北逃,明军乘胜追杀百余里,击毙鞑靼诸王以下百余人。】
【朱棣的第一次北伐就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成功重创了鞑靼部的势力,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再对明朝构成威胁。此战之后,鞑靼被迫臣服于明朝。】
朱元璋:“好!做的好!”
朱标:“最强大的鞑靼部已经臣服,剩下的瓦剌和兀良哈也不远了!”
【鞑靼部遭到明朝的强势镇压,瓦剌部趁机崛起,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瓦剌首领马哈木袭杀本雅失里,立本部落首领答里巴为蒙古大汗。鞑靼太师阿鲁台则向明朝投降,并请求明朝攻打瓦剌。】
【马哈木借着进攻阿鲁台的名义逼近漠南,明目张胆的向明朝示威,朱棣自然不会容忍敌人的挑衅,他当即决定亲征瓦剌!】
李世民砸吧砸吧嘴:“朕可真羡慕他,都是皇帝,怎么他就能御驾亲征!”
魏征:“明太宗的太子早在靖难之役时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明帝自然可以将朝政都交给自己的太子。”
长孙无忌:“陛下只想着御驾亲征,就没有想过刀枪无眼吗!”
程咬金:“陛下,臣等也想领兵打仗呢,周边小国都不够咱们分的,陛下就不要跟咱们抢了吧。”
李世民:……
【永乐十二年(1414年),朱棣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北伐,他率领马步兵约五十万,带着皇太孙朱瞻基从北京出发,向着瓦剌而去。】
【在忽兰忽失温,明军与瓦剌展开了决战。瓦剌三首领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率领三万瓦剌军屯驻在山上拒守,朱棣先派出骑兵挑战,引诱瓦剌军队下山,随后三面出击。】
【明将柳升率神机营,发射炮、铳,击毙瓦剌军数百人。瓦剌军阵大乱,朱棣亲自率领精锐骑兵攻击,瓦剌军大败,数千人被杀,其余兵马也四处逃散。】
【激战中双方互有伤亡,明将郑亨、马聚中流矢负伤,满都战死,瓦剌军中王子十余人,士卒数千人被杀,马哈木率部退走。瓦剌部受到重创,此后多年不敢犯边!】
【自阿鲁台向明朝纳贡称臣之后,经过数年休养生息,鞑靼部势力逐渐恢复。鞑靼部趁着瓦剌被明军打败之际打败了瓦剌,又逐渐控制了兀良哈部,势力扩张到整个蒙古草原!】
【实力恢复的阿鲁台不甘心臣服于明朝,开始南下劫掠明朝边地。朱棣一面增强边疆防御,一面拉拢扶持瓦剌部,以对抗鞑靼!】
李世民:“哼!蛮夷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必须将其彻底打败,才能获得短暂的和平。”
【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后不久,便准备再次亲征阿鲁台。】
【对于此次出征,六部尚书中户部、兵部、礼部、工部尚书都提出了反对意见,前文提及的夏原吉便是因此事被贬官问罪,抄家流放!】
夏原吉:“连年出兵,都无功而返,军马储备已损失了十分之八九,再加上灾荒不断,朝廷已经到了内外交困之时了!”
朱高炽:“是啊,父皇,国库没钱了。再说您都多大年纪了,还想着御驾亲征,给底下的将领一些机会吧。”
朱棣:……
【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阿鲁台率军攻陷兴和,明朝守将王焕战死,朱棣得到消息后,命太子监国,自己则率大军出征。】
朱棣:“你看看,朕不上战场能放心吗!”
【三月二十四日,明军到达宣府东南的鸡鸣山时,阿鲁台闻讯逃走。明军夺得了阿鲁台部的部分辎重和牲畜,但并未能直接与阿鲁台的军队进行决战。】
【明军不能白跑这一趟,更不能无功而返,朱棣认为阿鲁台能够肆意南下,靠的就是兀良哈部的策应,于是率军迂回向东攻击兀良哈部。】
【明军与兀良哈部数万人相遇于屈裂儿河东,明军在战斗中大败兀良哈部,斩获甚多!】
兀良哈:我就是被捎带手收拾的呗……
【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阿鲁台再次南下侵犯明朝边境,朱棣决定再次亲自北征!】
【然而朱棣还在进军途中,就得到消息,阿鲁台已经被瓦剌部打败了,明军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顿时失去了目标。】
【瓦剌部的也先土干率部投降明朝,朱棣达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便班师回朝。】
朱高炽:“瓦剌、鞑靼都已经是疥藓之患,不足为虑,这么多将士出征,岂不是白跑一趟!”
朱棣:“你只看到了第一层,鞑靼、瓦剌相继投降大明,大明便是他们宗主国,自此以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再也无法在草原上获得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了!”
【或许是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朱棣在第四次亲征后的次年便发起了自己的第五次亲征!】
【他调集了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辽东等地的兵马,大举北伐。】
【五月,大军抵达开平,但阿鲁台早已逃走,避免与明军正面作战,明军在开平寻找很久,都没有找到阿鲁台的踪迹,最后因为粮草不济、士气低落,朱棣只能无功而返。】
【就在这一年的七月,朱棣在回师的途中病逝于榆木川……】
朱元璋:!!!
朱高炽:“父皇!”
朱棣:“生于战场,死于战场,这个结局朕很喜欢……”
朱标:“天子守国门,你做到了!”
刘彻:“马上天子死社稷!”
李世民:“朱棣能够战死沙场,不失为一位武功卓绝的雄主!”
朱元璋气急:“连续三年,三次北伐,你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当自己是三四十岁的小伙子呢!”
朱棣:“能得到父皇的关心,朕便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值了!”
第527章 永乐大帝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以帝王之身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重创了鞑靼和瓦剌的实力,彰显了大明的军威,使得明朝以后很多年内都没有爆发大的边疆战争。】
朱元璋:“分化拉拢,相互制衡,扶弱锄强!”
【然而,北伐也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明朝的财政和徭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朱高炽也抓紧时间劝谏道:“是啊,父皇,国库都没钱了!”
朱棣没好气道:“朕知道了,朕也要多培养一些年轻的将领,以免将来朕百年之后,大明武将青黄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