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连续两次失败,让杜伏威失去了称霸江淮的实力,只能四处游击,吸收新生力量加入自己的队伍。”
“半年后,杜伏威收拢了数万人的起义军,重新在江淮地区站稳脚跟。”
“江淮一带由杜伏威、李子通、左才相三支起义军为首。”
【大业十二年,隋炀帝杨广巡幸江都,运河沿岸本就是饥荒遍地,老百姓以树皮草根为食,还要承受朝廷的压榨。只能以同类充饥的流民纷纷揭竿而起,加入了起义军的队伍,杜伏威的势力迅速膨胀。】
评论区
“杨广不顾朝臣的劝阻执意要巡幸江都,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隋朝派出大军镇压农民起义军,隋军的武器与训练远胜农民军,杜伏威被压制的连连失利。但隋军人少,一时间也无法彻底消灭农民军,两军僵持不下……”
“正在这个时候杨广带着十万骁果军到了,隋军得到新鲜力量的加入本应一鼓作气,消灭起义军。但杨广的到来反而加重了当地百姓的苦难,将无数流民推向了敌人,杜伏威吸收了大批新鲜血液,实力大涨!”
杨坚:……
【杜伏威与苗海潮等势力联合逼近江都,与隋朝将领陈稜遭遇。杜伏威身先士卒强攻隋军,激战中前额被射中。但他怡然不惧,带着先锋杀入敌军,隋军阵势大乱!】
【杜伏威的大军趁势占据江苏、安徽等地,自封为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建立自己的政权!】
评论区
“杜伏威将抢到的财物都赏给全军,如果手下战死,就将他们的财产和妻妾殉葬。”
“因此杜伏威的部下都愿意为他效死,他的大军所向无敌,兵锋所指,各路起义军纷纷归附!”
“杜伏威招揽了很多知识分子组建自己的政权,逐渐摆脱了过去的流寇作风,开始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他深受赋税之苦,因此的治下赋税很低,他手下的官吏凡是贪污受贿者一律处死,深得当此百姓的支持!”
杜伏威:“隋朝不给咱们这些底层人活路,咱只能自己去抢了!”
……
【就在杨广躲在江都沉迷享乐之时,以瓦岗军为中坚,窦建德、杜伏威为两翼的起义军,对隋朝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大业十三年三月,瓦岗军包围东都洛阳,将二十万隋军围困在孤城中,并发布檄文,列举隋炀帝十大罪状,明确要推翻隋朝的统治!】
评论区
“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六月,瓦岗军大败隋军,东都洛阳岌岌可危。七月,杨广急调江淮地区和涿郡的兵马奔赴东都救援。】
评论区
“此时的瓦岗军拥兵二十万,控制中原地区,是天下最强大的势力!”
李密微微颔首,享受着部下崇敬的目光,极为自得……
【涿郡留守的薛世雄应召南下,攻打瓦岗军,在路过河北窦建德的地盘时,他想要搂草打兔子,将这支不被他看在眼里的“乌合之众”也一举扫灭。结果,薛世雄骄傲自大,不加防备,被窦建德突袭,三万隋军一击即溃,薛世雄仅带着数十骑逃回涿郡,河北大部分地区被窦建德掌控!】
【江都地区赶来的援军由王世充统领,王世充对战瓦岗军,却屡战屡败,很多隋将在交战的过程中投靠了起义军。】
【此时的隋朝已经油尽灯枯,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精华地带都被起义军占据,隋朝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小,瓦岗军胜利在望!】
【但就在此时,瓦岗寨内部矛盾激化,直接断送了这支起义军的未来!】
李密猛地瞪大眼睛:一字一句看着评论区——
评论区
“瓦岗军本就是农民军,怎么能在洛阳城下与隋军拼消耗呢!”
“这是李密的失策,但李密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一意孤行,要用手下将士的性命来证明自己决策的正确!”
“李密与王世充对峙一百多天,大小战役六十多次,瓦岗军虽败少赢多,却严重削弱了自身的实力,很多部将死于此战,就连李密都差点被乱箭射杀。”
李密面色涨红,瓦岗寨部分将领却在暗中用眼神传递消息,对李密的遭遇幸灾乐祸。
【李密在瓦岗寨拉帮结派,培植私人势力,推举他上位的翟让逐渐被边缘化,使得翟让的部下多有怨言。他们认为瓦岗寨本是翟让的势力,希望翟让能够重新上位,翟让出于团结的考虑,说服了他的手下。但这件事还是被李密得知,本就多疑的李密顿时心生嫉妒。】
【于是,李密设计在宴席上杀害了翟让及其部下,徐世绩(李绩)被砍伤,王伯当、单雄信叩头求饶才得以幸免。】
【此后,瓦岗寨变成了李密的一言堂,但李密的行为让部下极为寒心,瓦岗寨将帅离心,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从此走上了下坡路……】
李密审视着麾下将领,暗中评估他们的立场。
评论区
“李密本就是一个气量狭小,忘恩负义之辈!”
“李密在杨玄感麾下之时,各种谋划都能够审时度势,只是杨玄感不听他的计谋才失败。”
“说不定杨玄感听了他的计策只是换一种方法输……”
“给别人出主意和自己当一把手是不一样的。”
“李密投奔瓦岗寨后,给翟让出了很多计策,瓦岗寨的势力得以迅速扩张。”
“瓦岗寨扩张太快,让农民出身的翟让心有戚戚,所以才会在后来将首领之位让给李密。”
“早年的李密爱才不爱财,节衣缩食,将得到的金银都发给部下,深得部下的爱戴。后来他爱财不爱才,为了自己的野心,肆意践踏将士的性命,他的部下逐渐离心。”
【此后,李密带领瓦岗寨打败了王世充的大军,王世充只身逃走,李密得到了长江以北,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附近的农民起义军纷纷归附李密,就连窦建德都劝李密登基称帝。】
【大业十四年,李密带着三十万大军占据金墉城,屯兵邙山,直逼洛阳北门。就在这时,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勒死!】
第266章 隋末乱世
杨坚与独孤伽罗心神巨震,他们没有想到隋朝的亡国之君居然是被自己的部下勒死的,死的如此窝囊……
杨坚:“宇文化及!”
独孤伽罗:“乱臣贼子!”
宇文述被吓得双腿发软,瘫倒在地,身边的同僚迅速与他拉开距离,如同躲避瘟神一般。
这人怕是没救了,他们可不想惹祸上身!
【宇文化及是隋朝开国功臣宇文述之子,宇文述是北周权贵,隋朝名将,从平定尉迟迥到攻打陈国,宇文述都是隋军主力。之后与杨素合谋助杨广夺取太子之位,三攻高句丽,讨伐杨玄感,位极人臣!】
【但宇文述私德不检,收受贿赂大肆敛财,迎合隋炀帝的喜好阿谀奉承,深得炀帝信任。宇文化及也跟他的父亲一样,不尊法度胡作非为,阴险狡诈贪婪横暴。他常常带着家丁在长安街道上纵马驰骋,被称为轻薄公子。还多次触犯律法被罢官,都因为与杨广关系莫逆,很快便能官复原职……】
开皇年间。
不少朝臣在心中暗喜,宇文化及这个混小子仗着自己的出身和与杨广的关系,对他们这些老臣也敢出言不逊,终于有人揭破他的真面目了!
【隋炀帝继位后,宇文化及更加嚣张跋扈,横行不法,最后,他也因为弑君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评论区
“原来他的一切都是隋炀帝无脑宠出来的,这也算是自作自受了。”
“杨广见天下大乱,早已心灰意冷,瓦岗寨又截断了东都与江都的联系,杨广直接放弃了北方,准备修建南京作为新的都城,偏安一隅。但他身边的骁果卫都是关中子弟,他们的家乡妻小都在关中,并不想跟着杨广留在江南。”
“禁军统领利用关中士兵的思乡情绪,推举宇文化及为首领,发动兵变!”
“禁军本来只想抢一些财物回到家乡,没想到宇文智及却给他们出了一个‘大’计划。他们谋划好了一切,最后才将宇文化及推出来做为首领。”
“宇文化及胆小怕事,才能低下,被吓得冷汗连连,被迫赶鸭子上架,做了这个领(替)头(罪)人(羊)。”
“杨广死后,他的尸体被萧后和宫人装到一个小棺材里,偷偷掩埋。直到贞观五年,才以帝王之礼改葬。”
一些朝臣的嫌弃之色变成了同情。
他们窃窃私语道“宇文述摊上这么个傻儿子,也太可怜了……”
但其音量又控制在正好能被宇文述听到的范围内。
宇文述:……
比起同情怜悯,他更想让这些人闭嘴!
【杨广不是一个典型的昏君暴君,他有雄才大略,也有执行自己目标的手段与心性。但杨广急功近利,刚愎自用,虽然成就了隋帝国的四海之威,留下了运转千年的大运河。隋朝却在他不加节制的欲望追求中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