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七步成诗的故事以及这首诗都不曾收录在《三国志》中,最早见于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我们都知道,《世说新语》是一本故事书,不是史书。”
“至于这首诗的作者,至今仍有争议。”
曹丕暗中松了一口气,他若是真想杀了弟弟,根本不会用这样直白的法子,不会给自己留下兄弟阋墙的骂名!
【曹植被曹丕忌惮,屡次更改封地,行动不能自由,动辄获咎。自曹操死后,他一直都处在惶恐之中。直到曹丕死后,曹叡继位,他的处境才有所改变,但最后还是抑郁而终。】
曹植:我居然是这样死的,妻子早逝,与兄弟不穆,又不能施展抱负,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他的后半生虽然不如意,却也成就了他的文学地位,在后世得到很高的评价。
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李白:“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天下豪俊,翕然趋风,白之不敏,窃慕高论。”
杜甫:“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
曹操叹了一口气,下了某种决心,他告诫两个儿子:“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今孤立子桓为太子,子建便专心辅佐你兄长吧。”
至于子建身边那几个不安分的,便有他这个老父亲帮忙处理了吧。
杨修,丁仪:危!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魏王位。但曹丕的威望功绩都不如曹操,为稳固曹魏基业,他只能更进一步,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
【公元221年12月11日,经过一番三辞三让之后,曹丕登基为帝,改国号大魏,改元黄初,追封父亲曹操为魏武帝,庙号太祖。历经12位皇帝,195年的东汉朝廷终成历史!】
曹操:如果能选,孤想要魏文帝!“文”字的寓意比“武”字好多了!
汉朝的皇帝们统一陷入了emo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刘彻:“朕的大汉!”
刘秀:“……亡了!”
刘邦:“大汉终于亡了……”
自永元之隆后,东汉就就像是一个缠绵病榻的垂暮老者,久病床前无孝子,刘邦都觉得东汉早该亡了!
评论区
“四百年大汉也变成了历史!”
“此后三百年天下大乱,不知有多少人想要回到汉朝的统治之下。”
“汉朝六代明君,将始皇规划的从封建制到郡县制的大一统思想刻入每一个国民心中。汉末乱世,再也没有如项羽韩信一般,只想着做周天子、做诸侯王的人,诸侯争霸的目标就是大一统,也只有大一统!”
“直到现在,华夏依旧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汉朝用他的辉煌履历,将其烙印在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中!”
汉朝灭亡了,始皇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快意。汉朝四百年天下,给后世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而秦朝却只有他自己!
“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行使汉朝正朔和天子礼乐。失去皇位的刘协不必再担惊受怕,惶惶不可终日,他一心专研医术,自得其乐,终年五十三岁。”
“他活过了曹丕,差点熬死曹叡。”
“但这不是因为他有多长寿,只是因为曹魏三代天子都短命……”
刘邦苦中作乐道:“行吧,也算是一种胜利了。”
曹操:……
曹丕:……
曹叡:……
刚刚得了好消息,天幕便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三代天子短命,将来曹魏会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东汉后面那些小皇帝可还历历在目呢。
会不会再来一个权臣,行董卓王莽之事!
第179章 三分天下
天幕短短几句话,破防的不止是汉帝们,还有无数汉臣!
两个平行时空的荀彧都在掩面痛哭,为大汉的灭亡而哀伤不已,将周围暗暗流动的欢喜气氛瞬间击破,也让曹营众人颇有些不自在。
他们想为自家主公欢喜,却又名不正言不顺,不能光明正大的表现出来,只能在心中暗暗激动了。
不同的是,一个时空的荀彧尚且年轻,有好友相伴,郭嘉将他带离了议事堂,荀攸替他跟曹操解释,给他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消化这件事。
另一个时空,好友都已去世,只剩下荀彧与曹操——谁都不肯低头!
曹操:孤又不曾代汉自立,你要生气也应该找曹丕,孤不担这个罪名!
曹丕:……
曹丕已经被老父亲踹了一脚,剥夺了所有职位,命其下去闭门思过了。
当然,这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事实上,曹丕刚得到的魏太子之名才是其最大的收获。
荀彧自然看得明白,也因此才更加失望。
不过听了这么久的天幕,荀彧也开始自我反思,他原想着辅佐曹操平定天下,却从未想过,天下安定下来后,曹公与汉帝该如何相处……
孙权暗中欢喜,面上却不能表现出来。他必须与麾下大臣同仇敌忾,一起痛骂曹操,为大汉的灭亡哭泣——
大汉终于亡了,曹魏再也不能借用汉帝的正统名号发号施令,而他却能以为汉帝报仇的旗号兴兵北伐。
不过,以下犯上是不能纵容的,毕竟他现在也是“上”。
蜀汉刘备营中众人悲痛抑郁的氛围就要真实的多了。
他们聚集在刘备身边,本就是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眼看着汉朝正式灭亡,谁的心里都不好过。
不过,他们对汉室的忠心,并不等同于对刘协也有忠心。
他们更想让自家主公成为下一个刘秀,再建大汉!
【曹丕继位后,有传言称刘协已经被曹丕杀害,手握益州、汉中,且身为汉室后裔的刘备,在群臣的拥戴下,登基称帝,建都成都,建元章武,国号依旧是“汉”,史称“蜀汉”!】
【刘备立诸葛亮为丞相,徐靖为司徒,刘禅为皇太子,建宗庙社稷,祭祀自刘邦以下诸位汉帝。】
【九年后,孙权在武昌登基称帝,这就是三分天下的魏蜀吴三国!】
刘邦觉得曹丕得位不正,寿命也不长,还有刘备、孙权的威胁,曹魏基业一开始就动荡不安,他正准备安心吃瓜看热闹,就看到大汉又建国了……
刘启自嘲道:“朕的后代人才辈出啊!”
刘彻则事不关己道:“失去荆州如同人失去一条腿,难以维持平衡,再想要北伐可就难了……”
评论区
“说起来,孙权刘备都称帝了,反倒是曹操终其一生都没有跨过那一步。”
曹操心中自得:孤有个好儿子,能继承孤的基业,还能替孤背负骂名,面子里子都有了!
曹丕:……
刘备麾下众人再次打起精神——什么蜀汉,他们建立的国家就是汉!是汉高祖刘邦的汉!
刘备对诸葛亮拱手道:“还望丞相多多费心,争取将蜀汉变成汉!”
诸葛亮:“此亦是臣之愿也!”
【曹操的突然离世与曹丕的代汉自立,打乱了刘备原本的部署。但他一刻也不曾忘记关羽的悲剧,刘备登基称帝两个月后,便以为关羽报仇为名,发兵讨伐东吴!】
评论区
“曹魏正面临政权交接,无暇南顾,给了刘备与孙权决战的时机。”
“刘备年纪大了,他想在有生之年为蜀汉留下一份进可攻退可守的基业。”
……
关羽拿起自己的大刀,跨上马背,巡视军营。此举意在告诉所有人,他还没有死,只要他活着就会为主公守住荆州!
东吴朝堂一片嘈杂,孙权冷眼旁观,只有吕蒙、陆逊等少数几人能够保持冷静。
【面对刘备的大军压境,孙权立刻遣使求和,但关羽之死,荆州之失就是横亘在两方势力之间最大的矛盾,刘备早已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与孙权仇深似海,怎么可能接受他的示好。】
诸葛亮眉头皱紧,一边听着天幕的信息,一边看着手下的舆图。
诸葛亮:“以怒兴师,这是兵家大忌啊!”
【当时刘备与孙权的交界已经西移到了三峡附近,刘备派吴班等人为先头部队,一路攻占峡口,占领秭归,这是进入荆州的桥头堡。】
【孙权则一边向曹魏称臣修好,一边派陆逊率军迎战。陆逊此前名不见经传,却在荆州之战中异军突起,吕蒙死后,他接替吕蒙成为大都督。】
【陆逊制定暂避锋芒,伺机破敌的战略方针,以退为进,一直撤到湖北宜都附近,建立防线。】
【蜀军果然乘胜追击,深入吴地三百余里,直到湖北才遇到了陆逊的顽强抵抗,刘备只能率大军在夷陵一线暂时驻扎,两军相持不下。】
天幕上出现孙刘双方的兵力布防图,诸葛亮很快便看出问题所在。
诸葛亮:“主公,吴军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岭地带,而我军能依仗的只有这数百里山地,但山地崎岖,不易大军展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