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董卓死后,刘璋以父亲生病为由才有机会回到益州。”
“他的两个哥哥在京城与马腾密谋进攻李傕,事情败露被杀。经受丧子之痛的刘焉一病不起,背疽发作而死。”
“刘焉死前并没有立继承人,是他的手下赵韪等人觉得刘璋仁弱好掌控,才拥立了刘璋。”
“刘璋为人懦弱又多疑,对外软弱,对内多疑!”
“刘璋统治期间,益州各方势力不满他的统治,不断起兵反叛。刘璋却没有能力平定叛乱,也没有能力安定一方。”
“曾经拥立他的赵韪被刘璋怀疑,干脆起兵反了他。”
“汉中张鲁不听刘璋号令,刘璋就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与张鲁彻底成了死仇,汉中也脱离了益州管辖!”
“刘璋派兵讨伐张鲁,结果被昔日的小弟按在地上爆锤,手下又有人叛乱,刚刚平定叛乱就听到曹操想要进攻汉中的消息……”
“刘璋:吓死宝宝了……”
【刘备留下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亲率数万大军入川,刘璋为刘备准备了粮草辎重,兵员补充,请他北上攻击张鲁,收复汉中,刘备却屯兵葭萌,止步不前,在当地广施德政,收买人心。】
【建安十七年,曹操亲率四十万大军南征孙权,进攻东吴的北方门户濡须口,孙权向刘备求助。刘备尚在益州为客,只能先请求刘璋的同意。但就在此时,二五仔张松被哥哥举报,刘璋终于发现了张松私通刘备之事,他斩杀了张松,与刘备反目。】
【刘璋下令封锁所有出川道路,刘备孤军身陷益州腹地,进退无路,他当即决定派兵南下攻打刘璋。】
评论区
“曹操间接帮了刘备一把。”
“刘璋被晃点了吧,本以为曹操大军压境,才找刘备援手,没想到刘备赖在益州不走了,曹操却先南下打孙权了……”
刘璋:……
曹操:玄德可要记住孤的情分啊!
“刘备孤军身处敌营,没有外援,没有后方,四面皆敌!”
“计划赶不上变化。”
“刘备本想和平演变益州,没想到被刘璋逼到了死角。”
“益州从事郑度提议迁徙当地百姓,坚壁清野,将刘备困死在益州腹地。”
刘备吓出一身冷汗,若是刘璋听了这个意见,他便只能拼死杀出一条血路了!
【刘璋派出的阻击部队都被刘备打败,李严费观也率众投降刘备,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及时进入益州,协助刘备攻略蜀地。】
【刘备派人劝降了马超,又派大军将成都层层包围,刘璋坐困愁城,形势危急!】
【当时成都城内仍有三万精兵,囤积的粮食也还能支持一年,城中军民一心抗战,但架不住刘璋自己无心再战,开城投降……】
评论区
“刘璋对百姓还是很有仁德之心的。”
“将益州拖入战乱的仁德吗?”
“只有仁心,没有相匹配的能力。”
“刘璋守不住益州,就算没有投降刘备,也会被曹操得到。”
刘备:“若刘景升、季玉父子,岁岁赦宥,何益于治。”年年大赦天下,便能治理好当地吗?
诸葛亮:“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刘璋守着一个富饶安稳的蜀地,却不知好好治理,还将手下有志之士都推向了别人。
“庞统就死在这一战。”
“所谓的卧龙凤雏果然是个传言吧,刘备得了卧龙凤雏还是没有得到天下。”
“经过两千年的民间演义,与历史已经大相径庭。”
“庞统年少聪慧,博学多才,对时事颇有见解,善于点评人物,只是不为人所知,也因此蹉跎了不少时光。”
“根本不是因为长得不好看啊……”
“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庞统的长相。”
“而且庞统投靠刘备还是鲁肃亲自推荐的。”
……
想起战死雒城的庞统,刘备差点落泪:“士元去世时年方三六,真是天妒英才啊!”
【得到益州后,刘备自领益州牧,此时刘备帐下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武有关羽、张飞、赵云……甚至是刘璋的旧部和亲友,都能在刘备麾下得其所用,各尽其才!】
评论区
“哈哈,譬如刘备娶了刘瑁的遗孀做夫人,后来还成了蜀汉的太后,陪葬惠陵。”
……
刘备下意识忽略后人的调侃,朗声道:“有诸君相助,吾等定能北伐中原,光复汉室!”
诸葛亮:“吾等愿与主公同心协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孙权的忌惮,孙权向刘备提出归还荆州的意图,刘备却以谋夺凉州为借口拖延时间。】
【孙权对此极其恼怒,他悍然撕毁联盟条约,派吕蒙偷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也亲率五万大军入驻公安,关羽驻守益阳,与孙权鲁肃短兵相接。】
【两军在湘江针锋相对,大战一触即发!】
孙权:“当年公瑾曾言刘备非池中物,劝孤软禁刘备,以高床软卧美人美酒腐蚀其斗志,孤却碍于北方曹操势大,没有听从。”
所以……若是没有曹操该多好!
孙策:“刘玄德真是不讲信义,居然有借无还!”
周瑜:“群雄逐鹿诸侯争霸,与土地比起来谁又会真的在意名声呢。”
少年孙权有些疑惑:“两位兄长,到底该不该借荆州啊?”
孙策:“某曾在袁术门外见过刘玄德一面,此人意志极其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绝不会被任何困难打倒……”
周瑜分析道:“刘备驻守荆州能分担曹操的压力,却会尾大不掉,成为江东的威胁。若是不借荆州,刘备怕是会提前入川,谋夺益州,刘璋是挡不住刘备大军的,到时候天下还是三方势力。只不过,江东就要独立面对曹操的大军了!”
【时任东吴大都督的鲁肃目光长远,他看到了北方曹操的威胁,看到未来的天下大势。为了维护联盟的稳定,不给曹操可乘之机,鲁肃约关羽单刀赴会,以和谈缓和两家关系。】
评论区
“不是关羽单刀赴会吗,怎么还有鲁肃?”
以宽厚著称的鲁子敬也有些不渝:难道我东吴的事迹都被移花接木到了刘备阵营了吗!
“历史上真正提出单刀赴会的是鲁肃,两方大将面对面交谈,士兵都在百米开外。”
“鲁肃直接指责关羽:我们好心借出土地,让你们有了容身之地,如今你们已经得了益州,却不肯奉还荆州,就算不还整个荆州,先还了三郡也好啊。”
“关羽……”
“真不敢想象,《三国》中的鲁肃忠厚老实,分明一副老好人的形象。”
鲁肃错愕:吾是老好人?
说的好像他不曾谋划天下,亲帅大军攻城略地一样。
“历史上的鲁肃在谋略和治军上都堪称奇才!”
“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
……
【单刀会没有结果,双方依旧僵持不下,见孙刘联盟即将破裂,曹操立刻发兵西征汉中。】
【汉中是益州的门户,一旦汉中有失,益州就危险了,于是刘备便派遣使者与孙权讲和。两家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
评论区
“曹操刚进入汉中地界没多久,孙刘两家就议和了……”
“曹操:……”
曹操:若是天下只有两方势力,孤定能一战而下!
如今三方互相掣肘,反倒维持了诡异的平衡。
第169章 三分天下
【趁着曹操大军出征,孙权立刻掉头扑向合肥,这才有了第二次合肥之战,孙权折戟沉沙,成就了张辽的赫赫威名。刘备也回师谋取汉中,留下关羽镇守荆州,防守曹军。】
孙策沉思:难道在南方建立政权便没有机会回到北方吗?
孙权捂脸:别骂了,别骂了,孤不会再重复历史上的悲剧了!
百年后南朝的有识之士无不痛心疾首:从长江以南北伐真的太难了……
北宋的官家和士大夫们沾沾自喜: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大事!
南宋主战派满腔激愤:若是他们的官家有孙权一半的心气,他们能把金国打穿!
只有朱元璋骄傲的哈哈大笑:他从南京打到元朝的大都只用了一年时间!
【刘备行军的速度没有赶上汉中易主的速度,他派人支援张鲁,但汉中张鲁不敌曹军,已经举城投降——】
评论区
“张鲁的弟弟张卫据守阳平关,依靠天然地形,易守难攻,曹操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只能暂时退兵。阳平关守军见曹军退却,守备松懈,曹操命人夜袭张营,张军惊慌之下,迅速溃败,曹操顺利占领南郑。”
【张鲁,字公祺,据传是张良的十世孙,他的祖父便是天师道教主张道陵,而张鲁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代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