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刘肇:“是啊,若是他处在桓帝、灵帝的位置上,说不定能为大汉带来长久的安宁。”
……
【李催郭汜樊稠也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三人都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人,都想独掌皇权,为所欲为。他们的矛盾不断激化,直到李傕杀了樊稠,又与郭汜两军相交,数万人因他们的争斗而死。】
【在这场争夺中,最大的筹码无疑是汉献帝刘协,李傕将刘协胁迫到自己的大营中,放火焚烧宫室民宅,长安再次变成一片火海……】
评论区
“长安:哭唧唧……”
“李傕劫持了汉献帝,郭汜劫持了满朝文武,两边倒也算是势均力敌。”
“也不知没有权势的傀儡皇帝和尸位素餐的满朝公卿有什么用……”
“后来,张绣、杨定、段煨等人也下场抢皇帝,他们实力相当谁都不服谁,刘协只能暂时回到弘农。”
“……”刘邦嘲讽道:“菜鸡互啄。”
吕雉问道:“曹操、袁绍哪里去了,他们怎么不回来争抢皇帝。”
张良答道:“大争之世,强者强,弱者亡!他们眼光更加长远,怕是在稳固自己的势力。”
反正刘协也没什么用,何必陷入这场混战呢!
第136章 群雄逐鹿
【被困在长安城中的小皇帝刘协辗转诸人之手,却都只是个吉祥物,没有任何权利。谁都想将他带到自己的地盘上,得个正统的名号。我们先将其放在一边,看看四分五裂的中原大地。】
【就在“十八路诸侯攻打董卓”之时,公孙瓒在青州镇压黄巾军,他率军攻破青州徐州黄巾,兵势日盛,威震天下!他将军队进驻河北界桥,想要将冀州之地收入囊中,而此时的冀州牧正是韩馥。】
评论区
“韩馥是谁?”
“不知道,诸侯争霸中没有他的名字……”
韩馥:“……”
【盯着冀州之地的不只是公孙瓒,还有联军盟主袁绍。此时的袁绍虽然有四世三公的名望加持,但他的从弟袁术也是袁家嫡子。袁绍身为渤海太守,正是冀州牧韩馥的属下。】
袁术:“一个孽庶之子,还想与我斗!”
袁绍:“乱世之中,实力为大,再者,我已经过继给了伯父,成为袁家嫡子,身份与你相当。”
评论区
“何为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代人中有五个人位列三公。”
“与何进共掌朝政的袁隗就是袁绍的叔父。”
刘彻嘴角抽了抽:“朝堂都要变成袁家的了。”
殿中的大臣在心中默默吐槽,我怎么就摊不上这么好说话的皇帝,每天上朝前都要担心自己的脑袋,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袁绍年少为郎官的时候,就有清正能干之名。”
“而且他不拘身份,折节相交,举止威仪,为人仁爱,长得还很俊美,引得无数才士名流投靠。”
“当时宦官掌权,迫害党人,很多名士都不敢留在洛阳,袁绍却暗中与何顒、张邈等党人相交莫逆。”
“何进诛杀宦官的时候,也是袁绍提议召董卓进京对何太后兵谏的。”
“袁绍的大局观远不如曹操。”
袁绍:我也没想到大将军进一次宫门就被宦官杀了啊,更没想到董卓是那样的贪婪残暴之徒。
曹操:“本初太过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评论区
“董卓曾经是袁隗的门客,而且他废立皇帝都得到了袁隗的同意,会不会董卓就是袁家谋划用来搅乱局面的。”
“这有点阴谋论了吧。”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袁隗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能力把握住局面,袁家满门都死在董卓手下。”
袁绍顿时恼怒道:“无稽之谈!无稽之谈!董卓乃窃国大盗,当世王莽,我袁家与董卓不共戴天,如何会与他联合!”
袁绍:“再者,董卓预谋废立皇帝之时,吾曾警告他少帝无过,不能无故废黜,但董氏仗着自己的大军,不顾满朝非议一意孤行,我袁家又能做什么!”
他宁愿承认自己出了一个昏招,也不能让人以为袁家与董卓不清不楚。
【袁绍想要发展壮大,第一个目标就是冀州,韩馥为人胆小怕事,还没有容人之量,他见袁绍势力强大,关东诸侯心向袁氏,便暗中给袁绍拖后腿,断了袁绍的军粮,甚至在袁绍出兵董卓之时暗中下手。】
扶苏摇摇头:“董卓还没死呢,关东联军就开始了内斗。”
【袁绍对自己的未来路线早已有了规划:“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兼有乌丸、鲜卑之众,南向争夺天下”,而黄河以北燕代以南,正是物资富足,人口众多的冀州。】
【但袁绍只是渤海太守,一郡之地如何能打败一州之地!在韩馥的排挤下,袁绍几无立足之地。这时,他的谋士逢纪献上一计:韩馥就是一个庸才,根本守不住冀州,只要与辽东公孙瓒联合,韩馥必然腹背受敌,迫于压力,让出冀州!】
李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韩馥自暴自弃:“吾本就是袁氏门客,且才德不如本初,让出冀州本是上古风范,谁能说我不对。”
【袁绍暗中与公孙瓒联系,软硬兼施恐吓韩馥。北方公孙瓒大军压境,韩馥顿时被吓得心惊胆战,袁绍再派人游说,陈明利害,韩馥果然将冀州拱手让给了袁绍!】
扶苏瞪大了眼睛:“居然直接让出去了!”
蒙恬摇头道:“此人根本没有争霸天下的勇气。”
李斯抚须颔首道:“这个袁绍倒是有些本事,也不知他能不能成功。”
扶苏好奇道:“李相看好哪家?”
反正汉朝已经没救了,大秦跟后世的朝代也没有直接仇怨,谁上位都与他们无碍。
蒙毅当即提议道:“不如我们一人押注一家,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几人达成一致,又有几个朝臣前来,大家一听,纷纷来了兴趣,始皇对此也没有意见,只要不耽误正事就好。
王贲兴奋道:“老夫先来,老夫更看好曹操,此子在诸侯联军中最有远见,将来定会不凡。”
蒙毅道:“那我就押袁绍吧,此人出身四世三公,有名望,还能礼贤下士,定能拥有不少拥趸。看舆图中冀州乃是天下之中,物产丰富,粮草充裕,人口繁盛,乃是创立霸业最好的基石。”
随后,蒙毅兴冲冲的对大哥蒙恬道:“大哥不妨押注袁术,他是袁绍的兄弟,袁绍有的优势,他也不少。”
蒙恬摇摇头道:“天幕曾说,袁术在孙坚进攻董卓之时,扣押其粮草,既没有容人之量,也没有大局观,不堪造就啊。”
蒙毅问道:“那大兄想押注何人?”
蒙恬沉吟道:“若是孙坚还活着,说不定他能成为一方势力,但他已经死在了刘表手下,一时之间还真没有可选之人。”
少年韩信插了一嘴:“公孙瓒呢?他以一己之力镇压黄巾,勇武不凡。”
蒙毅道:“你想押公孙瓒?”
韩信又摇摇头道:“信息太少,不知公孙瓒能不能成事,我想保留这次机会,稍后再押注。”
蒙毅:“李相,你看好谁?”
李斯:“若是斯记得没错,天幕曾说过汉景帝刘启为国生子,他还有一个儿子的后代名叫刘备,而这个刘备也是黄巾起义中出头之人。能留名青史之人定然不简单,说不定这个刘备便是下一个刘秀。”
蒙毅赞叹道:“李相记性可真好!”
李斯摇头不语,他被天幕坑的最惨,自然要细细研究天幕中的信息,增加自己活命的机会啊。
扶苏感叹道:“难道汉朝还能再次复兴!”
几人都面面相觑,生命力也太顽强了吧……
少年项羽问道:“你们都不看好吕布吗,他杀了董卓,名震天下,也算一方势力吧。”
扶苏道:“此人行事太过极端,不顾世俗规矩,为了利益将一切抛之脑后,这样的人没有人会拥护的。”
蒙毅又问道:“还有人要押注吗?”
扶苏等人都道:“稍后再押。”
他们各自有了自己看好之人,自然就会站在那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而汉朝的皇帝却没有兴趣点评此事,毕竟他们争夺的可是大汉的天下啊!
袁绍:“韩馥本就是我袁家的门客,为袁家奉献不是理所应当的吗。再者,我也不曾亏待他。”
是的,袁绍给韩馥封了一个将军的职位,却无权无兵,最后韩馥惊惧自杀。
【袁绍派了一个使者,一封信,便得到了冀州。公孙瓒派出大军,却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公孙瓒对袁绍的不满与日俱增。恰在此时,公孙瓒的弟弟死在了袁绍与袁术兄弟内斗之下。本着远交近攻的策略,袁术联合公孙瓒、陶谦一起围剿袁绍,公孙瓒立刻发兵攻打袁绍,冀州郡县望风而降。】
【公孙瓒与袁绍针锋相对,任命自己人为冀州牧、青州牧、兖州牧,一时间三州各郡县都有两套行政班子,袁绍与公孙瓒的战争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