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我还没张口,她就道:“人家姑娘哭了好久!你快去哄吧!”
  她硬把我拽到东宫偏殿里,我看到了殿内眼眶红肿的女子,指着她说不出话:“你……”
  正是那日在大昭寺砸我的姑娘。
  我正好奇她怎么出现在宫里,忽然想起那句非君不嫁,顿时打了个颤。
  那么今日,我失约的姑娘是…
  她起身朝我走来,委屈的说不出话,我自知理亏,只好哄她。
  她哭着问我,那日抱了她,是不是不想负责?
  我连忙摆手不是,猛然发现不对,负责岂不是要娶她!
  又赶忙点头。
  她又红了眼,我被她搞得头大,正想求救妍妍。
  妍妍忽而甜甜一笑,每次她露出这种笑我就知道没好事发生,果然她断然转身,走到殿门口跟我摆手,随即贴心的给我们关上殿门。
  再到后来,我们两个跪在父皇面前求了婚,父皇封了我为齐王,明年秋日开府成婚。
  可明娘娘召了我去,她让父皇收回了圣旨,让我们今年冬日就大婚。
  等我从凤仪宫出来,回到未央宫说与母妃听时,她蓦然红了眼睛,一拍桌子恨恨道:“想着这个想着那个!怎么不想想自己!”
  我心里隐隐感觉出不对劲,可大婚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一心扑在上面。
  若我那时好好想想,一定日日在她身旁尽孝。
  大婚前一夜,明娘娘召我进宫,她似乎更消瘦了,可目光是极致的温和,她慢慢抚摸着我的脸,温柔至极,一如我小时。
  我给她擦了眼泪,问她为什么哭,她说她儿子成亲,作为母后她很开心。
  我抱住她,对她说我也开心,有她这个母后是我一生之幸。
  她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费力的拿起床头上的红木盒子递给我,我问她这是什么。
  她说给我的新婚贺礼,可能比烨儿少一点,我跟妍妍是一样的,让我别嫌弃。
  等出了宫,我打开盒子发现最上面是一封书信,打开有十几页之长,里面写了我小时的趣事,还写了对我的殷殷期盼。
  我眼里虽含泪,心里却在发笑,怎么捡这些煽情的话来说。
  却猛然被底下的东西震惊住,里面是三万两银票并京郊的良田和庄子。
  这些东西并不是个小数目,加上烨儿和妍妍的应该就是她历年所积攒的所有东西。
  我抱着这些东西红了眼睛。
  亲王娶妃的排场异常大,母妃和父皇亲自驾临了王府,妍妍和烨儿也都过来观礼,稍有遗憾的是明娘娘因为病情没来。
  我第二日带王妃去给她请安,她对王妃说了好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等到了春日,我们才知她居然病的如此严重,父皇除了上朝,其余政事交给了烨儿去做。
  整个太医院轮守在凤仪宫,却还是无可奈何。
  她走那日,我们三人抱头痛哭,自此漫长的岁月中,我们再也没了母后。
  妍妍更是一度昏厥,她如今才十岁就再也没了母亲。
  我也终于知道,她当初为何要立即让我和王妃成婚,她怕国丧要守孝三年,耽误了我的婚事…
  妍妍在宫中伤心,我把她接到齐王府居住了一段时日才好,才愿意出门去街上铺面逛逛。
  王妃很快有了孕,十个月后生下了嫡长子,他出生那一刻,我才明白为人父母的感觉,看着怀中的襁褓,我只愿能把一切都给他。
  亦如她们对我一般。
  烨儿登基后,我一直在朝堂上辅佐,妍妍也及笄,我和烨儿翻遍了京都的郎君,想给她找个绝好的良人。
  她出嫁那日,心里万分感慨,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如今嫁作人妇,真是有点…不爽…
  我和烨儿只得彼此安慰,却还是不断哀声叹气。
  又是一年的融融春日,几个人拖家带口带着护卫往京外去,一路无言。
  却是每个人期盼了许久的,她孤单了好久,我们也该去陪陪她…
  第276章 烨儿番外
  傅景烨第一次意识到他与旁人的不同是在太子册封礼上。
  那一日父皇领着他的小手,在百官的跪地高呼中登上高台,俯瞰着群臣。
  父皇语重心长的对他说:“烨儿,你要好好跟着夫子学本事,这天下迟早是要交到你手上的。”
  他仰头望着父皇,指着群臣,声音有些稚嫩:“这就是天下吗?”
  父皇清朗一笑,抱起来他:“不是,更壮阔的山河在宫外,父皇会陪着你见到。”
  他懵懂的点头,复而看向阶下,父皇母后陪着他的话,那他什么也不怕。
  此后经年,他一直想弄懂这个词。
  直到他稍稍明白,宫内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母后走了,景安哥哥也被封了齐王搬出宫去王府居住,妍妍去了未央宫里。
  父皇一心扑在前朝上面,时时把他召在跟前亲自教导。
  春去冬来,他在不经意间看到父皇鬓边白发,心下酸涩不已。
  那个给他遮风挡雨的男人在悄悄变老。
  父皇夜里不能安眠,他知道,父皇在想念母亲。
  他劝慰父皇要早早走出伤痛,父皇只说:“烨儿,你还尚未懂得。”
  傅景烨确实不懂,父皇明明想念母后,却总不去凤仪宫瞧瞧,也未去陵墓祭拜。
  是怕触景伤情吗?
  他没敢问出口,怕真相他不能接受。
  父皇在朝堂上的动作越来越大,以至于他有很多不解。
  明明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和手段,父皇到底在急什么呢。
  他日日消瘦下去,脸色愈加苍白。
  傅景烨让人召来海总管,海总管却说一切正常。
  可他分明就从海总管的神色中察觉不对,可他不说,傅景烨只能无可奈何的放人。
  父皇驾临大昭寺越来越频繁,甚至晚间会召大师进宫,他知道父皇好似在为母后祈福,便没在意。
  直到一日,父皇拿起舆图给他讲云朝的边疆局势时,他看到了父皇手腕处厚厚的白绸。
  空气中甚至带着丝丝血腥气,那一瞬间,他气血止不住上涌,全身控制不住发抖,紧咬着牙关。
  回到东宫,他立刻就让暗卫去调查此事。
  却得知了一个惊天秘密。
  那夜里,青年竟落了无数泪,为故去的母后,为活着已经死去的父皇。
  他知道他要撑着一片天了,能让父皇安心的追随。
  太子妃是兵部尚书的嫡女,这是他亲自挑选的妻子。
  她叫何昭昭,温婉动人,却并不一味循规蹈矩,面对自己时眉目间掩不住的狡黠与灵动。
  大婚不过三月,父皇就传位于他。
  他登基那一日,父皇神色有说不来的轻松,拍拍他的肩膀,说云朝天下就托付给他儿子了。
  傅景烨笑着说没问题。
  那年冬日,父皇就病入膏肓,他去行宫看望父皇。
  父皇在榻边跟他说,自母后去后,他就不适合作为一个皇帝,问他是否知道缘故。
  傅景烨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跟他说他心里的天下。
  云国疆域内,怏怏百姓,山川大河,皆是天下。
  他哭着问父皇,是不是母后才是他所认为天下里最为重要的东西。
  父皇轻轻笑着他长大了,不过数日,他便崩逝了。
  傅景烨接手过来的是一个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的盛世江山,父皇给他肃清了朝堂污垢,留下了朝之栋梁。
  学了十几年的为君之道,他很适应朝堂。
  却也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滋味,后宫里人人惧怕他,唯有到皇后处,他才不是皇帝,只是傅景烨。
  他也才明白,父皇对母后是多深的眷恋。
  经年后的一天,他心血来潮,带着皇后去接他的太子下学,太子眼里止不住的欣喜,他抱着起来孩子,牵着皇后往宫里走去。
  记忆在此刻翻涌如海,多年前某一个日,也有一个人,用他的臂弯抱起自己,在储秀宫外,等着一个容貌明艳无双的女子,看到她的那一刻,轻轻勾唇笑着道:“阿宁。”
  他从未忘记。
  第277章 妍妍番外
  傅安妍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自小有疼爱她的父皇母后,也有无限宠溺她的两个哥哥。
  她整日生活在这种甜蜜的日子里,傅安妍觉得自己是个被幸福围绕的女孩子。
  自她有记忆起,她总是跟在两位哥哥身后,嘴里咕哝个不停。
  两个哥哥总是耐心的听她讲话,然后摸摸她的小脑袋,表示一切有他们。
  她最喜欢母后了,母后总是把她抱进怀里,轻轻的哄睡,温暖的怀抱,她这一生都不会忘却。
  除了上学,母妃还会教自己学很多东西,琴棋书画母后都耐心的教给自己。
  父皇就在一旁静静看着她们母女两个,眼里是化不开的浓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