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安时处顺> 第32章

第32章

  李成俊的微博动态里最让徐姚破防的一条动态是这样的:人生真是讽刺,有人在凌晨的酒吧吻着刚认识的女孩,有人借着游戏的角色拜了天地,有的人用钟点房就体验了别人的一生所爱,有的人用半生积蓄才娶到了一生所爱,有些人爱都没爱就已经睡够了,而有的人用一颗真心也没换来半点感动。”
  其实他们的故事开头也很普通,他们第一次单独对话的场景是在学校的菜鸟驿站。
  那天徐姚在学校快递站取了一堆快递。
  李成俊眼疾手快地上前搭讪,说:“要不要帮忙?”
  结果徐姚嘴硬地拒绝:“不需要。”
  她把大大小小的快递盒摞得有半人高,耍杂技一样的,抱着那堆快递盒摇摇晃晃地离开。
  快递盒挡住了她的视线,李成俊实在怕她摔倒,把她怀里的快递盒抱过来三分之二,李成俊接过来的一瞬间差点没抱住,说道:“没想到你劲儿还挺大哈。”
  徐姚看了李成俊两眼,磨蹭了会才说:“给我送到宿舍楼下吧,我到楼下便利店给你买瓶水。”
  正式在一起的时候,正是毕业时。
  接着,徐姚就考研二战。李成俊刚开始工作,工资也就勉强糊口。某次聊天的时候,徐姚无意提起说很想看一场周杰伦的演唱会。 李成俊立马记在了心里,但是李成俊并不了解行情,抢不到票,最后将攒了几个月的钱从黄牛手中买了票,还是内场前排那种。俩人一起去看了演唱会。后来,徐姚听说黄牛这个位置要卖6000多元。
  后来,有次吵架,外面在下雨,没找到伞,徐姚还是硬着头皮出门了。
  徐姚在考研机构的自习室收到一把外卖雨伞,徐姚知道是李成俊在美团上下单的。
  该说不说,徐姚还是有点感动,但她很好奇,为什么是长柄雨伞?因为她从来没拿过买过长柄雨伞,感觉不方便携带,也不是她的用伞习惯,拿手上还容易丢。带着冷战的怨气,硬是为这把善意的伞找到了很多缺点。
  或许是带着对长柄伞的偏见,几次下雨徐姚都没选择拿这把新的伞,还是用短柄。有一天忍不住问李成俊:“为啥买长柄雨伞给我?”
  李成俊有条不紊地说出以下买长柄伞的理由:“第一,长柄伞不需要好好折叠,因为你不习惯折叠伞,每次都是我帮你规规整整折好,只要你用过一次就会捆的像麻花乱。第二,针对不方便携带的问题,因为你不下雨时绝对不会提前放伞在包里,短柄伞能时刻放包里的优点对你来说没必要。第三,针对易丢失的问题,你只有下着雨才会用伞,肯定是时刻在手上拿着,遗忘就会淋雨,所以不会丢失。”
  每点都让徐姚无法反驳,身边这个人竟比自已还了解自已,对她的观察比她自已剖析自已还要多。
  “那不吵了?”
  “嗯,我们去吃大餐吧。”
  徐姚以为的熟悉的用伞习惯,单纯是因为她没用过长柄伞所以以为自已不喜欢。
  那天下雨,第一次用上这把伞,徐姚发现真的没什么不适合,而且长柄伞可以正好挂在地铁的扶手上,对长柄伞的喜爱+10086。
  每每想起这些,实在难受得不行的时候,徐姚会坐车,坐上一个上午,去看李成俊一眼,远远地躲在石柱子后面,看他穿着自已送的皮鞋,自由又舒坦地走着,好像阳光了一点,少了在她面前怯生生自卑的样子,自由又舒坦。
  也是这个时候,徐姚开始真正明白男孩离开自已的真正原因。李成俊可以无条件地在她面前后退一步,但总有保全自已的底线。
  对这些后知后觉的徐姚,开始大哭,好像除了哭,她什么也做不了,极其渴望逃离每一个有他的地方。她想明白了,那些曾经不以为然的感情,回过神来,拼了命地想要抓回来,却已是亡羊补牢。她感叹自已可能弄丢了二十多年来对自已最好的男孩。谁也不知道她心里有多自责,他明明是个那么上进,温暖,自立的男孩,对事业势在必得,对喜欢的人小心呵护,为什么自已很少夸过他。
  以前李成俊这样说着:
  “跟我牵手有那么糟糕吗?”
  “我们都没几张单独的合影呢。”
  “宝宝,真是厉害,我也会好好努力的,为了配得上这么优秀的女朋友。”
  现在徐姚内心这样回着:
  “没有,我想牵。”
  “今天我就跟你拍。”
  “其实,你也很优秀。”
  日子一天天地过着,不知过了多久,双方都习惯了自已一个人生活,女孩心中的执念也消退了,她又开始笑了。
  川端康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时间以其特有的方式帮双方封存记忆,这些闪光又真实的片段又无数次被双方提取出来,男孩守护着女孩,女孩笑起来很好看。x
  很多人好像就是这样,有始无终,因为存在过,所以再也没有停下,仍在经历中,仍期待着未来。
  第13章 下
  同宿舍的另一个成员,苗林春,一个鲜衣怒马的少年郎,一个朴实平凡的小镇做题家,甚至连小镇做题家也算不上,因为他不是来自小镇的,底子资源更贫瘠,只能说是村里做题家。
  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本应该各个阶层都有阶层跃升的机会。按道理说,按照苗林春优越骄傲的精神底色,他应该可以拥有更好的机遇。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这点仅有的骄傲的底色都没有了,就业都成问题,和其他人一样无奈地在卷编制考公,被来自体制内的一次次俯视击个粉粹。
  直到大学毕业很多年后,苗林春都记得第一次吃自助、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坐高铁、第一次去主动争取学生会主席职务……这里的每一个第一次都带着点尴尬和窘迫。苗林春的耳边总是想起父母的唠叨,“你好好学习,以后才不会像我们这么累。只要你能读,我们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供你念下去”。
  在毕业季做选择的时候,苗林春想着自已哪怕再读下去,研究生毕业也不一定能取得想要的结果,还要面对不擅长社交,没有拿得出手的特长,沉重的家庭经济压力的现实,要用一生去治愈原生家庭的苦顿的自已。苗林春寻思着哪怕想要逃离,前方的路也只有一条,那就是继续“做题”。摆在苗林春面前的这个困境,说得现实点,说得俗气点,最终奔赴的目标和原因只有一个——搞钱。就这样,苗林春选择好好利用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毅然加入了考公大队,当然他也知道难,因为千军万马,也因为独木桥。
  刚开始的时候,苗林春尝试着做行测题,题目很难,复习时间很紧张。申论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个是他对公考最开始的印象
  他买来一卷卷的试卷晚上刷题,下载一集集的网课认真听讲,对这些内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后来,他在一年半里参加了11次考试,很多人很震惊,因为大部分人一年也就参加两三次考试,而他一年半参加了11次:两次籍贯地省考,两次军队文职,一次浙江,一次江苏,一次南京事业编,一次人民银行。其中的军队文职是2018年才正式全国统考的考试,没有编制,是合同工,但是基本上也不会被辞退。两次国考,苗林春都是报的税务,而税务是国考的绝对大户,但是除了广州地区,所有的市级及以上税务机关不对外招录,也就是只能考到区县级的税务机关。
  这样看来,苗林春的心态着实不错,令人惊奇的是,面对接二连三的挑战和挫折,他心中竟未曾萌生出丝毫放弃的念头。
  第11次考试苗林春又顺利进面了。在紧锣密鼓筹备面试的那些日子里,图书馆自习室中的一个女生吸引住了他的目光。这位女生似乎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每天,她总是最晚一个离开自习室;而清晨时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于梦乡之时,她却早已来到这里,全神贯注地背诵各种素材。
  一日午后,趁着休息间隙,苗林春主动与那女生攀谈起来。经过一番愉快的交流,他方才知晓女生叫陈晓婉,年长自已两岁。此次考试,她以第二名的成绩入围面试,但对手的笔试成绩足足高出她 4 分,若想成功上岸,唯有实现翻盘才能上岸。
  “唉,说来真是愁死人呐。我都已经连续失眠整整三个夜晚啦,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无论如何就是难以入眠。甚至就连睡梦中,都仿佛置身考场,不停地回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陈晓婉满脸愁苦之色,向苗林春倾诉道。
  此后不久,苗林春进一步了解到,原来陈晓婉目前处于脱产备考状态。亲朋好友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问候,在此时反倒成为了她心头沉甸甸的负担,令其倍感压力山大。再加上此前数次考试失利所留下的阴影,犹如挥之不去的梦魇一般,死死地纠缠着她,让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那天晚上,他们漫步在图书馆附近的道路上,陈晓婉接着陪他去挑了面试的西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