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看着十一眼神肯定的说,太子莫名的相信了,他知道弟弟的来历不凡,身份也不一样,也行这辈子结束后,还能再有机遇。
“要是能的话那真是太好了”太子露出了一个不同于“胤礽式的假笑”
康熙和皇后都知道太子和胤祧出去是干什么的,对于把太子的消息透露给瓜尔佳家的人,康熙有些心虚,但转念一想人家姑娘都主动要求和太子见一面,他怎么好拒绝。
之前康熙还嫌弃大阿哥鲁莽,现在看大阿哥真是省心的很,尤其是在婚姻方面,大福晋就是他自个求来的,孩子也早早的生了,爵位也封了,兄弟中他能称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太子刚十八岁,年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
康熙想给儿子好好挑一挑,但又怕好姑娘没几个反而耽误了儿子,还不如就选择目前最满意的那个,一鼓作气的成了再说。
而且他想,要是太子妃不喜欢,以后太子还是可以纳妾的,太子侧妃还有格格的位置还没选呢。
第167章 废科举
只是康熙才为太子的事怂口气的时候,江南那边的考生上街游行示威,要求惩办考官,并且把财神的雕塑抬进了府学,讽刺考官只认钱不认学。
这一举动瞬间让整个江南哗然,扬州知府和苏州知府派官兵镇压学生反倒让学生把官兵痛打了一顿,只是后面增进了人员之后学生终于不再闹事。
只是这事愈演愈烈,报纸上连续刊登了几天,偏偏字字珠玑,直指受贿的考官。
一时间江南所有的考生都叫嚣着要上京告御状,要让京城的人派人下来。
两江总督噶礼眼看情况不对,就把领头的人先行关押了,随后快马加鞭的让人送信去了京城禀报康熙和太子。
新年刚过,前有山西巡抚贪污贿赂罪,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现在又来了江南考官受贿罪,通通和钱过不去。
康熙仔细的看着奏折和江南那边的报纸,良久派遣了户部尚书张鹏翮和工部尚书张廷枢前去审问。
只是过程有些曲折,户部尚书张鹏翮和江苏巡抚张伯行偏袒主考官,倾向于将那个领头的学生打入大牢,等这个科考结束再行审问。
工部尚书张廷枢偏向于那位学生,两方争执不下后请噶礼来做判官。
噶礼一想和曹寅关系好,此事刚发生就询问了曹寅的意见,得到了“一切听从上面安排后”噶礼自发的站在了谁都不挨的角度。
况且他也是有私心的,他和常泰的关系好,虽然他被调到的江南这边,不能在京城和常泰他们多联络,但他是坚定的太子党。
工部尚书张廷枢和十一阿哥的师傅张廷玉是本家的关系,也和太子爷有一定的关系,噶礼再公正也是站帮亲的份上。
看两方都不松口,于是噶礼又快马加鞭的送信进京,康熙没办法,这次把太子也给打包送过来了。
太子来的路上都已经麻木了,这场科举舞弊的事提前了二十来年,太子都不知道要用什么表情来看他们。
只是万幸的是现在的噶礼还没有成为那个什么都贪的人,太子目前没有要造反的信,噶礼也不用大肆的给他捞钱,他舅常泰也不用跟在后面给他铺路,万幸现在一切都还安稳。
太子带着户部尚书穆和论到了之后噶礼也跟着过来了。
“给太子爷请安”噶礼很是惊喜的上前殷勤的给太子倒茶。
他已经很久没见到太子了,自从来了江南之后,他就兢兢战战的工作,一点不敢松弛,就怕给太子丢脸。
本来他从京城大学毕业之后下放到地方也轮不到他做这么大的官。
只是前任两江总督犯了大错被革职查办,太子提议让他试试,康熙看了他一眼,挥手让他下来了。
噶礼就收拾着包袱当上了两江总督。
听着跟玩似的,但噶礼一边高兴一边愁。
他理不清自己的定位,太子只告诉他好好干,不要犯错。
这个不要犯错就让他时刻警惕不敢乱做什么。
这次的舞弊的事件他也略微知晓,毕竟主考官在考试之前也来拜访过他,只是他害怕沾到了什么就没有见到,现在看张鹏翮和那个主考官应该也是有点关系的。
噶礼和太子说了大概之后,太子沉思了一会说:“等明天就出去调查一圈,先从那帮学生入手看一看情况,然后再去找贿赂的证据。”
说着他赞赏的看了一眼噶礼:“能守住底线就好。”
噶礼抬着头:“那是,不是奴才说,这边一圈的人手上就没几个干净的,只是看情况严重与否罢了,平日里不管倒是养大了他们的胃口,这次真好是一个契机。”
去年来江南没多久,这边落了一堆的官员,没想到还是记吃不记打,依旧有许多人还敢受贿,并且还是在科举这么大的考试里作弊。
不死也得脱层皮。
噶礼莫名的为明天的调查有些兴奋。
率先调查的是那个举报考官的学生,他已经被放出来了,太子和噶礼去他家的时候发现他家里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看见他们两个来了,旁边陪着的几位学生都很气愤,“狗官怎么还敢来!”
噶礼气坏了:“大胆刁民,知道这位是谁吗?还敢辱骂……”
“抱歉”太子打断了噶礼的话:“错误已经犯下,我们是来寻求弥补的机会,不知几位可否给个机会。”
噶礼只能闭上嘴巴,硬生生的忍耐。
几位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那个领头的学生站了起来:“你们要什么?”
“受贿的证据”太子看着他。
那人沉默了几秒后:“我们也没有具体的,只是当初确实看见了很多扬州那边的盐商子弟去了考官的家中,如果不是受贿的,凭什么扬州中举的人数那么多!”
“那看来只能去这位考官的家中看看了。、太子温和的说。
“你们是什么人,就这么有把握能去他的加重,不怕被报复了。”那人问道。
噶礼又要起身说话被太子制止了,“你们只要知道我们是来帮你们的,并且我们绝对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
知道的都问了后,太子带着噶礼走了,剩下的学生看了半响后问领头的,“时行你看呢?”
“那人年纪轻轻的,跟我们差不多大,口气倒是不小,谁知道是不是来混资历的。”有个学生沮丧的说。
这些天他们尝尽了人间冷暖。
就因为他们没有好的家世就只能忍受着被人打压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他们也能像刚刚来的人一样,家世那么好,就算年纪小也能在这么重要的场合让两江总督低头哈腰。
“那人也许是个阿哥”丁时行声音有些低沉。
“什么?”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哑言。
第二天众人聚在一起继续为到底惩办谁吵的时候,太子把一个账本拍在了桌子上。
“巡抚不如再看看?”太子故意道。
张伯行和左丘看着那个账本,谁都没想到太子能拿到。
那账本藏的那么深,谁能想到太子知道。
“这也许有误会”张伯行冷静了一下突然道:“毕竟账本和笔记都是可以伪造的。”
“对”左丘慌乱的说:“公道自在人心,没有做过的事,太子爷怎么能随意污蔑,读书人的事情……”
见到了被提上来的几个人后,左丘的话也说不下了。
提上来的是扬州的几位盐商,昨天已经承认了给了左丘和张伯行多少多少钱。
本来左丘是想拉噶礼下水的,没想到噶礼不见他。
为了那笔巨款,他又退而求其次的找上了张伯行,两人一拍即合的收钱作假。
现在真相被揭穿了,两人争先恐后的跪地求饶。
看着两人丑陋的嘴脸,噶礼让人堵上他们嘴,先打进大牢,过两天再提审。
现在重要的是恢复考试的秩序,重新安排录取的名单。
眼看着事情平定了,太子就让噶礼留在这里做后续工作,他和张廷枢准备回京城和康熙禀报事情的结果。
“我这个两江总督他们都不听,要不然也不会连累您还要下来一场”噶礼送太子走的路上惆怅的说。
“你多大年纪,他们多大年纪,你要是能玩得过他们也不至于这几天寸步难行。”太子说。
如果不是太子带着康熙的口令亲自下来,并且带足了侍卫,可能也要被糊弄一番,现在的体制就是如此,天高皇帝远,江南这边远离了京城,很多人都不当一回事。
回京的路上,太子一直想着事情,以至于到了京城康熙的面前的时候,脱口而出的就是“皇阿玛,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不知道您有没有想法。”
康熙惊愕的看着太子,随即屏退了众人,“太子看来是有想法了。”
太子沉默了一会说:“如果儿臣说废除科举制,不知道皇阿玛会不会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