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欣赏着四弟难得的神情,三阿哥笑:“是啊,但是他让我别说出去,说没确定之前还是不要声张,但是一个是我,一个是你,我在想告诉你一下应该也没什么。”
  “五弟怎么办?”四阿哥问。
  五阿哥跟他们差不多吧,只比四阿哥小几个月,明年他也要结业了。
  “不是还有外交院吗?”三阿哥耸肩,“他不是比较擅长外语吗?蒙古语满语英语还有俄语,他学的挺好的,估计太子二哥应该会考虑这方面的。”
  虽然太子没跟他说五阿哥怎么安排,毕竟三阿哥和五阿哥关系没有和四阿哥的近,太子跟他说了算什么呢。
  “挺好的”四阿哥憋了半天说了这么一句话。
  “哪里是挺好的,简直太棒了”三阿哥说:“古往今来,也没见哪个太子心胸这么宽广,恨不得给每个弟弟都安排到位。”
  四阿哥:……
  三哥的嘴还是这么……这话明明还行,怎么说出来这么阴阳怪气呢?
  像谁呢?四阿哥百思不得其解。
  “太子二哥人好我们也不能不识抬举。”四阿哥说。
  “那哪能啊,谁要是不服,我和老大第一个上去。”三阿哥摇头。
  “其实吧,你去外交院也行”三阿哥不怀好意的说:“你外文也不差,而且最重要的是老五比你能打。”
  四阿哥这小身板要去军事基地,怎么看都不放心呐。
  四阿哥面上升起了薄薄的一层红色,“说什么呢?我也没有很拖后腿好吧。”
  四阿哥觉得还是他二哥懂他,自从上次去了战场上,他的内心一直很振奋,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他想再锻炼锻炼,他觉得之前自己的表现没那么好。
  从小到大因为身体的一部分原因,他对于骑射方面一直不感兴趣。
  没想到从战场上下来后他反而更加努力的去学习骑射,去锻炼自己的身体,一扫之前的懈怠态度。
  “可以啊老四”四阿哥这几个月的改变三阿哥也看在眼里,只是没想到四阿哥是来真的。
  “也是,身为男子,保家卫国的心总是容易被被激发。”三阿哥抖着写好的文章笑:“现在要是征兵肯定比之前都要快。”
  两期的报纸呐,全部都是有关东夷的事情,之前准格尔打仗的时候三阿哥一直遗憾没能好好写,现在可算能好好准备了。
  “……为中华之崛起,为大清之未来,为百姓之安康,以天下苍生为念,以社稷安危为重,今东夷以下犯上,为保家卫国,安定四方,特颁此征兵令,招募天下英雄豪杰,共赴国难。”
  京城某个茶馆里讲书先生拿着报纸捻着胡须慢慢的念着。
  念着念着差点把胡须拔掉:“又要打仗了。”
  “哎”底下喝茶的人叹气:“还不是那该死的东夷,竟然敢对万岁爷不敬,这不是打我们的脸吗?”
  说着说着茶馆里都躁动不安了,万岁爷多么圣明的一个帝王,给他们减负,给他们降税,废除了人头税,他们也不怕多生孩子养不活了,而且万岁爷还亲自种了什么新型的粮食,要是做的好话,他们就不怕饿死人,甚至还可以吃的饱饱的。
  “好了好了”讲书先生赶紧制止,又接着念下去:“……凡应募入伍者,其家庭可享受一定的赋税减免。官府将定期向军人家属发放生活补贴,确保其基本生活。对于表现优异、立下战功者,将给予丰厚的奖赏和晋升机会。”
  “要招兵了那我得回家跟我小儿子念叨两句,他大哥也在军营里面,好像就在大阿哥在的地方,待遇好的不行就是累了点。”底下的听到后算盘还是打起来了。
  上次准格尔打仗虽然前期死了很多人,但是后期几乎没怎么死人了,而且就算死了大清会对烈士的家属给予最大的优待,孩子上学是不成问题的,要是不想念书去军营也欢迎。
  “啊呸”那人心里唾弃了一下自己,不可能的,儿子好着呢,他只是看不惯那些倭寇对于大清的欺负和万岁爷的羞辱罢了。
  前明的时候倭寇就不老实,现在还这样。
  “众人们且听老头子说道两句”茶馆里这人说两句,那人说两句,乱糟糟的不行。
  而且一个两个气得不行,要不是年龄有限制,恨不得自己也去报名。
  “大家也不必都去,毕竟上面说了,年纪要超过十八岁,不超过四十的男子,老陈家的,你小儿子才十六岁好好念书吧,上期太子爷还写了一篇鼓励现在的年轻人好好读书,将来也能好好建设大清。”
  “是是是。”那个老陈脸色有些红赶快摆手:“还不是那小子念书不争气,我才想着让他跟他哥。”
  讲书先生但笑不语,这才是第一篇还没有说到东夷的罪行。
  等到接下来的几篇才真真是惹了众怒。
  简直狼心狗肺啊,之前的哪个朝代对待外来的人不是客气的很,又送东西又送人,还让他们学技术,结果呢,养的狗不但没养熟,反而要咬他们一口。
  之前太子一直说报纸重要,印刷厂重要,康熙和三阿哥虽然觉得重要,但也没重要那种地步,没想到报纸发出去的第二天,户部前来报名参军的拍的队估计第二天才能写完。
  不单单是京城这样,距离稍远的江南也是如此,周报赶紧赶慢的在京城发行的第二天赶到了,虽然迟了一天,但民众的愤怒和热情没有减少。
  各地报名参军的都排起了队。
  “好好安排,也别招太多”康熙看着名单有些心惊,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军饷,之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以前调动军饷粮草都是索额图负责,但太子提醒叔祖父要多哭诉困难。
  于是索额图就去找了康熙说自己身体不好,要休息几天,康熙也想知道实际数目,干脆自己拿着算盘拨弄起来。
  看着一叠一叠的白银的往里面扔,他开始有些害怕了,之前打仗是他要求的,但他也开始怕了,害怕要是没有拿到预想的,岂不是打水漂了。
  这么多兵,哪里养?谁养?怎么样?
  “屯田”太子说:“这些兵应该也会种地。”
  从小到大又有多少家庭优越的人,很多都是一边念书一边种地来着。
  那就让他们不锻炼的时候种地,实现自产自销,减少大清的负担。
  “我们肯定不是年年打仗,就算能从外面占便宜,能实现以战养战也不能养这么多兵。”太子摇头,到他的孩子那会大清内外应该都挺稳定的。
  可能他孩子的孙子会有战争,但都过了好几代了,他们也管不了了,养太多兵除了给他们添负担其他什么都不能干。
  “那就这么拒绝,会不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康熙又开始忧愁起来,百姓们都为他打抱不平,他很是开心,也不想这么让他们失望。
  “去皇庄种地吧,为后勤做保障。”康熙说。
  他的庄子多的是,好多没来得及送人的,就拿来种地,他们在庄子上种的地估计都快熟了。
  “肯定行”太子笑:“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这次势在必得,皇阿玛不用忧愁。”
  康熙笑着不说话。
  “那儿臣先回去了,十一还等着儿臣给他讲故事。”太子说。
  他今天从香山骑马赶回紫禁城的,打算等会就回去,毕竟胖弟弟还在家里等着。
  “去吧,这边也没你什么事了。”康熙拍拍儿子的肩膀:“辛苦了,让你皇额娘别担心。,也看着点十一,让他别惹你皇额娘生气。”
  太子想着皇后这几天和几位格格们玩的很好很快乐的样子,一点忧愁都没有。
  “好,儿臣知道”太子笑着回答。
  被父子俩惦记的小十一此刻正在和哥哥们玩拔河。
  拔河是真拔河,双方在河道的两岸开始拔。
  本来只有阿哥们在玩,后来太后和皇后看见了怂恿着格格们也上。
  三言两语的大家都被激起斗志来了,一个两个都说要赢的漂亮。
  十一这个小叛徒,本来在哥哥那边的队伍,看见姐姐们来了硬是凑过去说要帮姐姐。
  他一走,十二那几个小尾巴也跟着他走了。
  不过都是五六岁的孩子,三阿哥不当回事,还笑着问胤祧确定吗?
  看见三哥贱贱的笑容,胤祧很是不服气,大声说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女人能顶半边天!”
  这还是太子晚上和他说故事的时候凑巧说道的,胤祧虽然写文章不行,但背书还是可以的,尤其是记忆力这方面非常不错。
  “哎呦”阿哥队那边此起彼伏的声音传来了。
  “十一弟说的对”大公主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女子也能顶起半边天。”
  “没错”二公主替姐姐说话:“男的怎么了?还不如女子生的,你说是吧三弟?”
  看着二姐威胁的目光三阿哥咽了咽口水想着京城的荣妃,算了算了,让让她们吧。
  “古有木兰从军,今有格格拔河!”六格格在后面添火,一来二去的双方斗志很是昂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