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炒米粉其实刚出锅时最好吃,吃不完想留作第二顿,却总是觉得米粉变干不好吃对吧?”
  何慧听了连连点头。
  小迟:“教你们一个秘诀,可以蒸着吃……”
  ???
  真的假的?
  正当何辉这么想时,屏幕上飘过一条弹幕:我一直都这么干,大家不是吗?
  随后又飞过好几条:
  当然不是啊。
  我见过早餐店用蒸锅热炒米粉!
  好像预制菜的炒米粉就是这么弄的,我见过。
  一前一后,弹幕居然真的认真针对‘炒米粉应该怎么热’这个话题聊上了。
  然而视频中的小吃并没再细说炒米粉的事,而是掏出了一大盒没什么辣子的辣子鸡。
  “我们平时吃辣子鸡不是会觉得里面辣椒很多,吃不了很浪费嘛……”
  对对对。
  这个说法何慧相当赞同,便又看了进去。
  “最近我在网上冲浪时学了个新招,就是用辣子鸡的辣子做辣油。”
  ???
  真的吗?
  还没等何慧发出质疑,弹幕已经有人替她提出这项疑问。
  下一秒,视频画面右上角出现一个小小的播放框,里头正在以2倍速播放小迟在网上冲浪时学习做辣油的视频。
  “我是在这位博主的视频里学的,之前还没试过这么干,我先替你们试试。”
  “非常简单,先把鸡挑出来,将剩下的辣子丢到食物处理器里将花椒、花生碎、辣椒等所有调料打碎,最后淋热油。”
  ……
  “嗯!比超市买的香!”
  之前还有疑问的何慧开始在脑海里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而弹幕已经就着‘辣子鸡的辣子怎么吃’这件事讨论起来。
  网友们讨论得还挺认真,像模像样的。
  随后,视频中又出现几种处理剩菜的实施过程与结果。
  “这么热就不行,相当失败,我劝你们别试。”
  平时一个人住,总需要面对剩菜问题的何慧正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连发几条弹幕参与讨论时,正题来了。
  扫拖一体机器人的广告植入。
  广告植入在p站不太受欢迎,毕竟强行植入很容易打断作品的连贯性,除非是测评,否则大家都不喜欢。
  禾嫒尺之前在app上接的广告要求和自己接广完全不同。
  app的广告给的广告费略低一些,但广告物品只要多露脸几次,不需要特意推荐,评分达标就能完成任务,容易处理很多。
  自己接的不行,品牌方会对产品介绍有一定要求。
  禾嫒尺想过好几种广告拍摄方法,又想起绵绵之前曾跟她提过的,关于人设的问题。
  最终她决定试试‘诚实’,也就是直接告诉大家,她接广了。
  这种做法属于打一个提前防守。
  让大家知道她也是一个会接广恰饭的人,那么在这之后,还愿意关注她,继续看她的网友,就不那么容易因为她恰饭脱粉。
  如果能让大家为她恰上饭高兴是最好的。
  所以——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接到广啦,噔噔噔噔噔,没想到吧,是我馋了很久的的扫拖一体机器人机器人!”
  原本看见广告植入时,何慧还下意识有些排斥。
  只是看见小迟拍摄的广告正巧和她最近想买的扫拖机器人相关,接广时还谢谢大家支持,好像并不让人反感,便决定分一些时间,看看她会在广告里说些什么。
  没想到,她还真把内容弄得很详细。
  “其实接到广之前我就很想买一台,甚至提前做了很多功课,最近网上最火的是这几个品牌,带自动上下水功能的是这几款……”
  “我在网上留意到大家比较在意的内容是这些……”
  “我个人用之前比较在意的内容是这些……”
  “拍视频之前我已经连续测试了一个礼拜以上,基本每天都用。我在家里做辣子油时蹦出来的油花也是用它处理的。”
  随后,视频内开始附上一些测评时拍摄的画面内容,例如机器人在不同区域工作时,是否发挥出色,针对厨房油污是否管用等等。
  “大油污肯定是不管用的,像油瓶倾洒之类的问题,建议先自己作预处理,把大部分油擦掉。不然机器人不光没办法完全擦干净,基站也会被弄得很脏。但是炒菜溅出来的完全没问题……”
  俗话说得好,说挑货才是买货人。
  要是小迟一直夸,她的广告拍出来可能意义还不是很大。
  反而用测评的方式认真给网友们分享她的使用过程,还真有部分网友就着她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思考起来。
  例如目前正在几个不同品牌之间纠结,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选择的何慧,就看进去了。
  不过她看完视频之后倒是没马上买这个品牌的机器人,而是选择留言:下次能不能把其他几个牌子也测一下呀?呼叫品牌方!
  ……
  作为一个曾经为了小龙虾测评连跨几个省,给一家店制作专题探店作品能把店里菜品全部尝一遍的人,禾嫒尺对机器人当然也能很认真。
  既然要走诚实路线,那她就直接按照测评视频的制作方式录制广告,把商品的优缺点全部说出来。
  当然,作品发出之前已经得到品牌方的同意。
  目前效果看起来好像还不错,至少作品发出之后浏览量和互动比例还行。
  超爱炸鸡:kfc超级星期四!19.9十五个香骨鸡,做活动时囤一些放冰箱冷冻里放着,想吃的时候用空炸炸一下,和刚出锅时一样,而且还能将油炸时渗在裹粉里的油炸出来,吃着更干爽!1897赞
  别啊:……之前关注你的时候我就觉得你有做测评up主的潜力,没想到你还真能跨区测评啊。489
  辣油不见了:我刚学着做了一次辣油,好像真的成了,我还放了很多白芝麻,超级香的!
  [辣油图片] 875赞
  米米:蒸米粉我试了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炒粉师父本来就放了好多油,蒸出来的粉倒是不干,但是底下沉了好多油啊。178赞
  总体看下来评论区相当和谐,而且没有掉粉,反而又略微涨了些。
  就连影响力收入都涨了。
  嗯?
  收入涨了些?
  不对吧?
  确实不对。
  毕竟禾嫒尺的扫拖机器人广告视频不是app里接的,不提供影响力收入。
  第153章
  6月后半至7月期间,禾嫒尺之前写的小龙虾作品数据开始变得平稳,影响力收入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水平,浮动很小。
  小龙虾这种季节性食物本身在当季就属于暴利,能给禾嫒尺提供的影响力收入比例自然不低。
  导致她在小龙虾作品发出后,哪怕收入最少那一天,日收入也没低于一千。
  周末偶尔爆发一下,甚至能过三千,摸一下四千。
  日收入三四千是很夸张的数字。
  禾嫒尺之前也就五一那会儿赚过这么多。
  本来她觉得收入已经足够多,短时间内只要她不再发什么新作品,估计收入也不会再上涨。
  毕竟小龙虾已经快要过季。
  让她想不到的是,七月初期,她的收入从某天起,忽然又往上窜了一截。
  让她收入上涨的原因当然和她的广告新作品没有任何关系。
  而是来自她的老作品——从化美食系列。
  广东从化这个地方位置有些尴尬,虽说禾嫒尺的作品发出之后,确实有一小部分广州网友在看完之后,会到她介绍的店里消费。
  但基数很少,毕竟广州当地本身就有很多好东西吃。
  像她介绍的山坑鱼、山坑螺、三味鱼、煲仔饭等,基本都能在市区找到代餐,没必要特意驱车跑那么远到农庄里吃。
  照理说视频刚发出不久那会儿,热度会比较高。能提供的影响力、以及收入,都是最多的。
  怎么那时没提供多少收入,反而是过去接近一个半月的现在,收入忽然涨起来呢?
  这件事情说来有些复杂,也是禾嫒尺运气好,老作品莫名其妙地蹭上了最近某件大事一丁点儿的热度。
  是真大事。
  ——鹏城和中山之间的海上大桥通车了。
  6月28日通的。
  这条海上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建设难度极高,属于全世界都能排在前列的大工程。
  这么大的工程能正式通车,自然不可能完全无声无息。
  6月28前后几日,在珠三角附近的居民们只要打开社交媒体,基本都能获得大桥通车相关推送。
  大桥通车好啊。
  俗话说得好,想致富,先修路。
  这么好的路修完了,可不得开着车在上头跑两趟,也算是为拉动各地经济出一份力。
  通车当天,鹏城、中山居民们便将车子一辆辆往上开,愣是让刚开张的大桥堵上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