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多啥料呀?”禾嫒尺和陈灵都很好奇。
这时独自出行的男子才插话:“卤菜粉和金牌桂林米粉我都吃过,肉多一些,还多一个蛋。”
上车前还完全不认识的6人聊着天,车窗外风景优美,前往杨堤码头的1小时车程过得飞快,转眼就要拼竹筏游漓江。
第79章
在漓江边上拍着美照排队上竹筏的禾嫒尺不知道,她昨晚忽然兴起发的笔记,在她睡觉、吃粉、和刚认识的人在车上聊天期间,居然涨起热度来。
并且这次涨的不是单一平台热度,而是分别在小众点评、逗音、小紫书这三个平台都各有各的热度。
说起来,还得归功于app赠送的流量券。
100流量券并没有将笔记推送给呆在鹏城的粉丝,也没有推送给桂林本地人。
而是让笔记出现了在准备前往桂林旅游,甚至已经到达桂林,正在紧急搜攻略的游客首页上。
各平台关于桂林的游记笔记攻略都很多,只是这些笔记攻略大都相同,有不少是当地旅行社为了吸引游客制作的。
一篇篇看过去,和复制黏贴差不多。
在这些笔记里,禾嫒尺的美食记录就显得很有用,尤其她还将部分美食和景区联系到一起,图文并茂,让想做攻略的游客看着觉得思路更清晰。
由于她还在笔记里吐糟新记酒家的米饭不好吃,菜量大,人少容易吃不完等,让人觉得小迟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不是一个只会夸的美食号。
因为笔记《小迟去广西玩啦!美景配美食,桂林真好吃!(一)》有用,而且还是(一),想再看看有没有后续的网友,都会选择点进她的个人主页。
要是进她个人主页,就会发现虽然(二三四)还没发出来,却能看见她过往发的其他笔记。
她以前不光给网友安利过好吃的东西,还写过其他吐槽笔记。要是在小众点评进入她的个人主页,还能看到她给其他店发的美食评价都算中肯。
这会让网友觉得小迟这个人更鲜活,性格口味更接近身边人,像是平时日常生活中会碰到的朋友。
再加上美食笔记有用,还想蹲后续,就会很想给她一个关注。
所以这100流量券的粉丝转化率极高,点赞和收藏率也高。更容易推动笔记进入下一个更高的流量池。
和之前某些内容不一样的是,这篇笔记在新的流量池里也依旧能打。
各大平台app自带的的算法生效了。
桂林、美食、旅游攻略,文章里的关键字足以让各大app将笔记推送给想去桂林,并在网上搜索攻略的网友。
我国人多,虽说现在是淡季,但是现在想去旅游,甚至正在旅游的人其实并不算少。
这些网友甚至原本就会主动在网上搜索各种攻略,禾嫒尺发的笔记正好撞到人家的需求上,获得新的一波点赞、收藏、关注与评论。
评论区热不热闹是决定一篇笔记是否真正能火的关键。
桂林这个地方作为景区,本身在网上就有一定议论度。
景区嘛,少不了隔个几年,就有一两个地方爆出宰游客的新闻,桂林也多多少少传出过类似消息。
什么停车费贵啦,桂林米粉本地人外地人不同价啦,东西不好吃景区不好玩全是人等,什么评价都有。
有些去过觉得不错的游客,或是一些当地旅游行业者就会反驳,说自己去的时候感觉不错,去之前最好要做攻略。
哦,本地居民这个时候通常是不敢说话的,只敢点赞。
给哪边点也不好说,毕竟有网友冒头,说旅游业不光坑外地人,有时候连本地人也坑。
说得多了嘛,啥样的话都有。
有些去旅游时体验不好的游客说:“当地旅游行业急需整顿,行业乱象就是缺收拾。”
某些人又回:“出门玩就是要做攻略,你自己不做攻略出门玩,不坑你坑谁?”
哦豁,流量来了。
这就是某些大数据的精妙之处,不光把笔记推送给需要前往桂林游玩,找攻略的人。
还会把这篇笔记同时推送给不同意见的两拨人。
笔记在逗音能拥有热度,主要还是因为评论区能吵起来。
小紫书则看起来和谐一些。
和逗音直接推送到页面上完全不同的是,小紫书排版更适合图文笔记。
喜欢的才点进去,不喜欢可以直接略过。主动点进笔记的,大多是真心想去游玩的旅客。
评论区内容基本如下:
音响没电:小车米粉店就在我家小区楼下,从小吃到大,到店消费的基本都是本地居民,这你都能找到?
红贝贝:牛八宝新鲜的好吃,图上这家是应该是后来开的分店,总店在临桂,更好吃。
迷迭香专卖店:米粉店附近的糯米饭也很好吃,名字叫什么小吃店来着,可以去试试!
这条回复下面还有网友询问具体地址。
偶尔有一两句吵闹,也很快平息下来。
小众点评更和谐,毕竟用户目的性强,想找吃的,或是出门旅游想买门票才会打开这个app。评论区还有粉丝在底下问她桂林好不好玩。
禾嫒尺现在还没空回复,因为她确实在玩。
漓江电子竹筏四人一乘,禾嫒尺和陈灵跟夫妻两人乘一辆,另外两人则跟别的散客拼。
漓江的景色和桂林市区内又完全不同。
广西山多,但不高。
而且山顶大多不尖,反而瞧着有些圆,在市区里远远望着,像是一层又一层的弧形波浪线。
坐在竹筏上视野开阔,原本在市区只能遥望才能看见的风景,直接一帧帧贴在眼前。
原本早上刚出门时天还有些阴沉,现在云层已散去不少,阳光洒下,为漓江山水增添更鲜艳的颜色,也让江水瞧着格外清澈。
由于这日天气还不错,漓江上船又不算多,路过较为平缓的江面,还能在水上看见两岸倒影。
要是说在桂林市区让禾嫒尺觉得自己生活在巨大的盆景里,在漓江坐船,确实有一种画中游的感觉。
就连话多的夫妻俩在竹筏上也变得安静起来,像是生怕多说几句会将画卷惊跑似的。
一小时游船时间过去,到达码头时禾嫒尺还意犹未尽。
紧接着就跟其他游客一并乘坐接驳车,前往20元打卡地。
最开始禾嫒尺还不知道有这个项目,毕竟攻略是陈灵做的,她跟着玩,也就大概知道今天能坐竹筏。
原本对于她来说,能看风景已经足够,去不去20元打卡地都无所谓,还不如让她在漓江上多坐会儿船。直到陈灵兴奋地从包里掏出一张崭新的20元,并高兴地对她说:“等会儿我们去的地方跟二十块钱长得一摸一样,你帮我多拍几张照!”
瞧她那兴奋劲,禾嫒尺忽然也有点期待这种景点打卡行程。
像陈灵一样有提前准备的人好像还不少,比如跟她们一车单人出行的男子,以及夫妻里的妻子,都在身上带了20元纸币。
就是为了到时能给20元和打卡地来一张合影。
独自出行的女子原本也不是很在意打不打卡,但是见大家都有准备她才犹豫着对大家说:“我出门时没多想,攻略还是到了桂林才临时做的,可不可以把纸币借我拍张照?拍完就还。”
“好呀。”陈灵满口答应下来:“你来跟我们一起拍。”
于是三个人的关系又拉近了些,到达打卡地,大家高高兴兴拍完照,几乎是原地就发了朋友圈。
这时太阳已经爬上头顶,午餐时间到了。
对了,她们跟的这个小团是不包午餐的。
司机给大家拉了个群,“中午是自由活动时间,你们可以自己在兴坪古镇吃午餐,吃完再逛逛,我们1点出发去遇龙河。”
陌生的6个人在群里各自拥有自己的网名,大家开始用网名称呼对方。
单独出行的女子网名是贝壳,男子网名是p。
夫妻中的妻子网名叫巴巴,丈夫网名躺平发大财,简称大财。
原本一车6人顿时分成3个小团体,由于陈灵刚才将20元纸币借给贝壳,还一同拍了照,三人关系短时间内迅速拉近,已经约好一块吃午饭去。
夫妻俩是天然的团体组合,剩下的男子p则只能自己吃。
“吃啥好呢?”禾嫒尺有些迷茫。
兴坪古镇不算大,逛个半小时就已经足够将古镇走上一圈。古镇里有不少小店,甚至还有民宿供旅客在这居住。
这里还生活着本地居民,所以古镇里啥都有,不光有饭店卖饭菜的食肆,还有桂林常见的米粉店。从街上远远往店里瞧,能看见菜牌上的标价比桂林高不少,不过就算当地最贵的米粉店,价位也比鹏城便宜。
刚认识的贝壳倒是有提议:“要不然我们吃啤酒鱼?我们路过好几家店,门口都有啤酒鱼的招牌。”
“鱼啊……”禾嫒尺瞟了眼正在疯狂刷手机的陈灵,她不晓得陈灵今天愿不愿意吃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