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新客人显然是熟客,刚进店还没找地方坐,就直接朝放满牛八宝的台子边走去。
  瞅了几眼今天的货,才开始指着桌上的牛下水,要求服务员给他配餐。
  配完餐,他给服务员指了指自己这桌人准备坐的桌,让服务员等会儿把锅子送那,才坐下。
  两人看了恍然大悟,原来点菜得自己去选啊。
  于是学着刚才那桌客人的摸样,也跑到牛八宝的台子旁开始选菜。
  配菜的阿姨说话也很直接:“你们几个人吃?两个人,吃过饭才来的?拼盘吧,最小那个就够了。”
  “80的牛八宝拼盘和酸辣锅是吧?坐哪桌?”
  “行,等会儿给你们送过去啊。”
  最后还送她们一框豆芽,连点蔬菜的钱都给省了。
  吃火锅上菜就是快,东西都是现成的,往盆里一装就能上桌。
  等东西上桌,两人又有点懵。
  “应该涮多久呀?”
  “没吃过,不知道呀。”
  不管了,先往锅里每种丢一点,煮熟尝个味再说。
  趁着锅里煮牛八宝的功夫,两人又开始用漏勺打捞锅底的东西,想瞧瞧酸辣锅里都是些啥。
  “酸笋、番茄、香菇、豆泡,这是啥?猪血还是牛血?”
  “可能都有吧,店里都卖呢。”
  没多会儿,禾嫒尺又用漏勺捞锅里的东西:“牛百叶是不是能吃了?这类型的东西好像涮几秒就行了吧?”
  “试试?”陈灵夹起一块牛百叶,放进店家特调的蘸水里过了一下,放嘴里嚼。
  特调的蘸水由桂林辣椒、蒜、酱油等料调制而成,瞧着颜色很深,有股子鲜辣香气,还有点呛。
  牛百叶经过酸辣锅底煮熟,本就带着酸辣味,配上蘸料一块吃,入口脆爽酸香,原本味道浓厚内脏的嚼起来呛辣中还带着一种清新感。
  率先尝过牛百叶的陈灵嚼吧几口,接过禾嫒尺手里的漏勺就是一顿捞:“快夹,得快点把牛百叶都捞起来,再煮就煮过了。”
  好不容易将百叶抢救起来吃完,禾嫒尺又去夹锅里的牛肉。
  新鲜牛肉本就不用煮很久,也早就熟了。
  熟透的牛肉嚼起来有点韧劲,牛肉的香气与加了酸笋番茄的鲜辣酸味锅底格外搭,让人吃完一口,还想再来几筷子。
  正好,再煮就老了,两人赶紧夹。
  除了百叶和牛肉,剩下的东西下锅里之后,就不太能认得出来是些啥。
  想着牛肠牛脑之类的东西好像都能多煮会儿,两人也不着急夹,开始边吃边聊。甚至还各自拿出手机相机拍照,发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来一波深夜放毒。
  “这个酸汤够劲,要是来点腐竹……算了,一框腐竹好多啊,根本吃不完,宵夜还是别吃太饱,容易睡不着。”陈灵说完,夹起一块瞧上去白白嫩嫩的东西放进蘸水里过一遍,再往嘴里塞。
  禾嫒尺盯紧她嘴巴使劲瞧:“你吃的啥?骨髓吗?”
  陈灵想了想:“我感觉不像,好像是牛脑。”
  “啊呀,脑子,我不太喜欢吃脑。”禾嫒尺吃脑的次数不多,而且基本都是猪脑,没试过牛脑。
  以前她家偶尔会用猪脑配着药材炖汤,也不知道到底都加了什么药材,猪脑吃起来苦苦滑滑的,尝过一口就不想再来第二口。
  “来一小块试试呗,还挺好吃的。”陈灵又夹起一块,看起来好像还怪喜欢这种食材。
  禾嫒尺是个听劝的人,试试就试试。
  锅里的牛八宝种类多,她在锅里找了会儿才又找到一小块牛脑。因为怕这东西有异味,她愣是把牛脑直接丢蘸水里洗了个澡才敢吃。
  刚入口,有些意外。
  白嫩的牛脑尝起来没有一丝膻味,想来原料足够新鲜,经过酸汤慢煮后,竟然还是香嫩得很。
  由于牛脑本身不是很吸味的食材,在蘸水里洗个澡,反而正好让它味更足,吃起来刚刚好。
  嗯,可以再来一块尝尝。
  两人捞着锅里的牛八宝,努力在入口之前辨认自己夹起来的东西到底是哪个部位,吃着吃着,身上就热乎起来。
  第一波下锅的牛八宝吃完,第二次两人已经有了点儿经验。
  熟得慢,耐煮的东西先下锅。
  牛百叶、牛肉这类涮涮就能吃的东西,直接放漏勺里涮。
  最后还将送的豆芽下锅里,锅底酸辣开胃,吃得两人额头冒出薄汗,甚至看见隔壁桌点了份湿粉往锅里涮时,差点也想来一份。
  “打住,这是宵夜,再点吃不下了!”
  确实。
  80一份的牛八宝其实量不少,而且味重,刚吃时觉得很带劲,但吃着吃着,哪怕配着酸汤还是略容易腻。
  后来,禾嫒尺又开始想念刚下锅就被她俩夹光的牛肉。
  “牛肉还是好吃哈,要是拼盘能一半牛肉一半杂就好了。”
  吃饱喝足,结账92(餐具1元),打道回府。
  回到酒店的两人这回是真不想再动,陈灵靠在榻榻米上欣赏自家小院子的灯光发呆,而禾嫒尺则是打开美食网红打卡app,赶紧做她的每日任务。
  说起来,每日点评报销任务自从她接取跨城探店任务,并来到桂林之后,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之前每日报销额度为50,点餐不可浪费,而且只能禾嫒尺一人食用。
  现在虽说额度没变,点餐也依旧不可浪费,只能禾嫒尺一人食用的限制却取消了。
  像刚才那顿牛八宝,虽说是两人吃的,但写完评价之后一样能报销。
  禾嫒尺赶在凌晨结算之前噼里啪啦一顿写,上传照片,点击确认发布。
  下一刻,任务完成提示来了。
  “报销不是50,是46?”
  额,app咋知道她俩aa的?
  第73章
  托前一天狂走的福,次日两人脚肚子都有点酸。
  如果她俩这回是跟团出游,就该定了闹钟按时起床,不过自由行嘛……
  快十点了,还在床上赖着呢。
  陈灵玩着手机赖着床,忽然坐起来:“好不容易出门旅游吃东西,能多吃一顿算一顿,我要出门吃早餐!”毕竟等旅行结束,就吃不到本地风味的东西啦。
  禾嫒尺本想翻个身继续赖,想起昨日吃的桂林米粉,心里痒痒也爬起来:“你要吃啥,还是昨天的桂林米粉吗?正好昨天我们没吃着牛腩粉,阿姨说早上才卖。”
  “我想试试别的。”陈灵游玩的时间短,想尽量多试点新鲜东西:“听说去小巷里走,随便哪家都好吃,要不这次不查攻略,直接逛试试?”
  试试就试试。
  想到能吃好吃的,两人快速洗漱换衣。出门前碰见前台,又得了一把已经洗净,让住客们免费吃的圣女果,在路上边逛边吃。
  顺着路往靠近居民区的巷子里走,大约走了四五百米吧,在一个老小区门口,看见一家名为全州红油米粉的铺子。
  招牌红底黄字,瞧着挺显眼。
  往里一瞧,店里不光卖红油米粉,还卖普通的卤菜粉。
  装修比昨天那家小车米粉店略新一些,店里挂在墙上的菜牌还有图,让没吃过红油米粉的食客看一眼就能大概知道,红油米粉长啥样。
  两人刚进店,就有一名年轻男子坐在厨房口向她俩打招呼:“要吃点什么?”
  陈灵走上前看着菜牌应道:“我们先看看有什么。”
  这家居民区的小店也便宜,而且光从单价来看,二两卤菜粉居然比昨天吃的那家小车米粉店还便宜五毛,才5元。
  而店内招牌出榨红油米粉则是一两5元、二两5.5、三两6.5。
  另外还有凉拌红油米粉,比汤的贵五毛。
  现在天气不热,大清早就想吃点热乎的,两人都要了二两的红油米粉,没再加其他小菜。
  趁着年轻男子进后厨给两人煮粉的功夫,禾嫒尺悄悄打开小众点评,想看看这家店在网上的评分评价。
  结果一看,好家伙,这家看起来开了至少3年的店,总共才6个评价,全是好评。
  本地居民是真不爱用小众点评啊?
  过了会儿,用不锈钢盆装的米粉好了。
  白色的细米粉浸在高汤里,粉上散了肉沫和黄豆,看起来让人——
  一点食欲都没有。
  米粉看起来好寡淡呀,不是红油米粉吗?
  “红油呢?”禾嫒尺站在出餐口问:“是忘了放吗?”
  “红油都是自己放的。”年轻男子从后厨出来,指了指自助调料台:“那缸里的就是红油,很辣,没试过不要一次加太多,可以先加一点尝味,不够辣再加。”
  自助调料台上东西种类还挺多,除了红油以外还有酸笋、香菜、葱花、酸豆角等小料。
  两人每样都夹了一点,用小料把米粉装点起来,最后再打红油。
  红油这种东西,每个人对它的概念都不太一样。
  禾嫒尺吃过火锅、毛血旺、水煮鱼等菜,也尝过泡在红油里的绵阳米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