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她刚才还想点来着。
过年期间厨房人少,上菜速度有些慢,菠萝炒饭和曼谷炒鸡先上桌。
炒饭酸甜口,炒鸡则是酸甜中还带着少许辣,适合配白米饭吃。
想到还有三个菜没上桌,他们决定暂时不点米饭,先等菜。
结果等待许久,一份炒饭已经全部吃完,剩下几个菜还没上,人就有点烦。
“菜还没来吗?”
“鱼是菜市场现买的吧?”
“那不好说,说不定现在准备去钓。”
“店里客人也不算很多,至于做这么慢吗?”
三人在那聊着,声音说不定叫旁边的服务员听见了。
“对不起呀,我们今天厨房值班师傅比平时少一些,在催了,给您送份小食先等等。”
行吧,服务态度还不错,过年不好发脾气,于是一家三口又吃着送的甜点继续等。
赠送的甜点是一份火龙果膏。
紫红色的膏体上点缀着黑色的籽,长得真的很像火龙果。然而夹一筷子放进嘴里品尝,吃起来又是一股椰子味。
“味道挺神奇呀?”说着,郭清的女儿开始用筷子一点点夹着火龙果膏吃,还薅上面的籽。
没多会儿,吃腻了。
这份甜品确实有点甜。
好在这时候剩下几个菜终于上桌。
三人等半天,已是饥肠辘辘,等冬阴功炸鲈鱼咕嘟开,再尝过其他几个菜,郭清她老公忍不住叫服务员给他们上米饭。
之前等菜时的烦躁早已风吹云散,为了好吃的,多等会儿算什么?
过年人手紧张,厨子做菜慢点儿不是很正常嘛。
慢工出细活,瞧这鱼肉鲜嫩的样子,一看就是现炸的,泡着泰式冬阴功汤配米饭让人极其开胃。
再看这份软壳蟹,裹上面酱炸得壳子酥脆,端出来时还冒着热气,蘸着椰汁咖喱酱趁热吃,异国风味浓郁。
两个大人正吃着呢,就见自己女儿用小碗盛出来一点点白米饭,开始往里头浇煮过炸鲈鱼的冬阴功汤。
浇完冬阴功汤还不算完,又勺了一点儿咖喱杂菜里的咖喱汁,往里头混。
搅拌均匀,她尝了一口,觉得咖喱味不够浓,又来一勺咖喱汁。
看样子玩得还怪高兴。
“这么混着吃好吃吗?”郭清说话间,也给自己碗里的米饭来了一勺咖喱汁。
“我也是在网上看别人建议这么吃,所以试试。”女儿把咖喱汁和冬阴功汤的比例调满意了:“她推荐的不错哎,这样拌着吃,有点像之前网上大火的那个无水番茄咖喱。”
像这样边吃边聊天的家庭朋友,在餐馆里并不少见。
新旧时代在变换。
有像旧时那样,过年前就开始在家里屯菜,年三十做一大桌,剩菜吃到过完年的家庭。
也有灵活应变,过年时谁也不想做饭洗碗,跑到餐厅里吃外国菜过年的家庭。
甚至还有直接带着一家老小外出旅游过年的家庭。
大家对年的定义不一定相同,在过年期间会做的事情不一样,就连习俗都会因为地方不同有所差异。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总归能放假,就是值得庆祝的好事。
对于勤奋的禾嫒尺来说可没什么放假不放假的区别,她现在是探店博主,严格来说算个体户!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刚成为个体户不久的禾嫒尺正裹着被子躺床上,抱着刚灌的暖水袋,盯紧手机等凌晨结算。
她就想知道作品发出之后第一次结算能给她赚多少钱。
第51章
【昨日全平台增加8.12w浏览人次,并获得7.5k点赞、3.7k收藏、785评论45弹幕,有24人被影响前往门店消费,增加758名粉丝。】
“本日增加影响力5788,花出去的影响力回本啦!”
“影响力收入368?第一天就这么多吗!”久违地达到新高!
禾嫒尺赶紧点开数据统计,查看消费详细情况。
其他小店在过年期间都没开门,368影响力收入全是冬阴功的功劳。
实际上前一天被她影响前往店内消费的是24人,只是过年期间出门吃饭大多携家带口。系统统计的24人仅仅只是看过视频,或是美食推文的人数。
严格算起来,应该算是给冬阴功各门店带去了24桌客人,实际到店消费人数还真说不准有多少。
再略微细看,每桌客人能提供8~30左右的影响力收入,比之前推荐的低单价美食高出好多倍。
有钱入账的禾嫒尺把脑瓜子蒙在被子里,开始发梦。
“按照之前的惯性,第一天能获得的影响力收入还不是高峰,毕竟很多人看过视频和笔记还没来得及到店里消费。高峰期的收入至少比今天多个三倍,再加上这家店分店开得多,能接很多客人,嘿嘿嘿。”
“一天三百块啦,多的时候可能有一千,我就取个中间数600块,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就有一万八。”
“哦,不能这么算,毕竟放假和工作日不能一样。”
“重来,平时一天三百块,周末一天一千,我就算一个月有四个周末,热度持续一个月的话~14600哈哈哈。”
禾嫒尺才不管网络热度一般持续不了一个月,先乐完再说。
她今天晚上要美美做个发财梦!
……
次日清晨,禾嫒尺醒得特别早。
昨晚被金色癞蛤蟆在梦里撵着跑了一整晚,给她累够呛。
原本转身想要继续睡,忽然想起自己昨天发的视频和文章热度不错,她又支棱起来,把手机抓手里,打开后台想看看自己有什么好评。
然后就给她整得有些郁闷。
郁闷得把厚被子罩在头顶,盘腿在床上坐了起来。
有差评。
在公众号发的文章还好,底下评论基本都是讨论这家店好不好吃的内容,偶有质疑,也只是问禾嫒尺发的美食推文有没有收钱。
至少对文章内容还是肯定的。
但是p站的视频评论区就没那么和谐。
有人会说视频太长不想看,有人会说测评试美食看起来没有食欲,还有人说她剪辑手法有问题。
禾嫒尺本身在把视频做出来之前就纠结过。
她知道自己的美食视频内容不成熟。而且尽管她已经尽量把视频时间缩短,语速加快,只是测评内容多,就肯定会长,让人没有耐心看下去。
在确定制作视频最初时,她的想法很简单。
她在这家店吃到了好吃,并且点单率很低的菜品,猜测店里说不定还会有这样的菜,所以想全部测评一遍试试。
美食应该被分享,不应该被埋没。
从私心来说,她会这么做,也是因为希望自己的视频看起来能更特别一些,有个人特色。
禾嫒尺总共也没剪过几次视频,日后的风格走向根本还没定下来,什么样的都想试试。
美食视频、笔记赛道其实很卷。
在自媒体这行里,美食算是较为没有门槛的赛道。
比如美妆博主门槛就不低,首先得有化妆技术,底子好。还需要一定审美,化出来的妆得赶得上热度,同时善用最近流行推广的工具,或是美妆产品给自己化妆,才能接广。
又例如家居博主,账号起来了能给各种家具家电做广告,只是做这个,不管是租的买的,总归最开始得先有个房子。
动手和审美能力还得强。
美食赛道就不一样了。
做探店的,只要找到门路,最开始粉丝没多少,就能加本地探店群。先不说能不能拿广告费,总归拍拍短视频和照片,吃一顿免费霸王餐还是可以的。
如果走美食烹饪路线,也不费事,最开始有手机和基本厨具就能拍。
去年有段时间美食翻车视频还挺受欢迎,人很难拿得准网友到底想看什么。
只是真正红起来的那些人,作品多多少少都会有自己的个人特色。
露脸的美食博主,本身长相就是他们的专属标志,再加上某些标签,比如说吃得多,吃得辣,爱自己带蒜什么的,都能给他们带来记忆点。
禾嫒尺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个人特色。
毕竟谁刚入行时不想当行业顶尖呀?
就连刚上学的时候,也想过自己要考最好的高等学府。
只是她镜头尴尬,不想露脸,本身不是大胃王,对辣的接受度和一般人差不多。再加上吃东西时,她更希望自己是享受沉浸的状态,能拿出特色的点就不多了。
怎么办呢?
没想明白的禾嫒尺划拉评论区,尝试在里头找到答案,然后发现——
“这群网友行动力是真的强啊,怎么昨天下午发评论说自己去店里尝,晚上就已经吃上饭了?”还在评论区发菜品图,证实自己确实在店里。
三只大虾:[照片]冬阴功炸鲈鱼确实味道不错,就是服务员和厨子少,进店要等很久才上菜,这几天进店居然还有红包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