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哦?戚夫人是说谁要害死公子如意?”吕雉来了。
刘邦抬起头看向发妻,只见她神色坦荡,没有半分慌乱。
戚姬抹着眼泪,委屈道:“妾年轻不懂事,冲撞了夫人。夫人有气冲妾来便是,如意尚且年幼什么都不知道,您怎么能将气撒到孩子的身上?”
说着,她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小声说道:“难道是因为那件事?”
“什么事?”刘邦追问。
戚姬却怯怯地看向吕雉,不敢再说。
刘邦蹙眉:“我还在这谁敢害你,说。”
吕雉好整以暇道:“是啊。大王在这,你害怕什么?”
戚姬这才说了一句:“宴会上的玩笑话是做不得数的。”
刘邦这才想起来,一次宴席上,如意抓了他的佩剑,他一高兴,说了句“如意类我”。这四个字确实令人浮想联翩,勾起一些阴损腌臜之事。但——刘邦看了一眼戚姬,他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戚夫人这话说得有趣,大王的子嗣不像大王难道还能像别人了?”吕雉抬眸看向刘邦,“怎么,你怀疑我要害死如意?”
还没等刘邦开口,他就听到吕雉嫌弃的声音:“你的脑子终于坏掉了?”
刘邦:“……”在外人面前你能不能给我留点面子?
“如意已经三岁多了,不是襁褓中的婴孩,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不适。有那么多种悄无声息的杀人方式,我为什么要选这种引人注意的?”
说到这,吕雉笑了一下,问刘邦:“你知道有人在盈儿屋外种黄色杜鹃吗?”
“夫人快将此花从太子房前移走,”太医连忙说道,“杜鹃,红花无毒,黄花和白花都是有毒的。要是不慎触碰,轻则腹泻呕吐,重则不治身亡。夫人要尽快将此花从太子住处移开!”
刘邦愕然:“你怎么不告诉我?”
“又没事,而且——”吕雉看了眼戚姬,“算了,我懒着生事端。”
刘邦心里有了答案。
愚蠢至极!先不说一国太子突然暴毙会引起多大的骚乱,就说吕家人一旦知晓真相会给他带来多大的麻烦。这蠢妇,险些坏了乃公的大事!
刘邦被气得肝疼,破口大骂,发落了一干人等。等他回头看去,吕雉正坐在他刚才的位置上气定神闲地喝茶。
“你——”
“我什么?是你自己要你的宝贝戚姬禁足的,少来怨我。”吕雉不咸不淡道。
刘邦被噎得说不出话。
“行了,闹剧也看完了,我就先离开了。”吕雉站了起来拍了拍袖子,“对了,盈儿要我告诉你,有一个姓袁的人说他有东出之策,要你有空的时候去见一见。”
刘邦拧着眉:“阿盈怎么不自己来?”
吕雉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我看你是真的失了智。盈儿跟着丞相去征集辎重了,这还是你亲口答应的。”
刘邦:“……”
“行了,没事我就走了。你自便。”吕雉说完就离开了。
虽然她过于放肆的言行会让刘邦不喜,但她却觉得畅快。尤其是看着那贱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倍感舒畅。
她想,公主说的不错,只要无人能取代自己,那无论遭到怎样的怀疑和陷害都不重要。只是不知道公主那边如何?
灰扑扑的天空中飘起了雪花,不一会儿就在地上铺上了厚厚的一层。
寒风在屋外呼啸,室内的炭火烧得正旺。阴嫚坐在书案前,翻阅着各地上呈的文书。
“喂,你把我弄过来,又一直不说话是要干什么!”屋内响起奇异的腔调。
阴嫚抬眼看去,地上坐着一个人。那人长得浓眉大眼,五官深邃,体型高大,一看就不是中原人。
阴嫚合上文书,看向地上的人:“你不说话,我要怎么说?”
那人不满道:“明明是你把我叫来的。你不说话,我怎么说?”
“我听我的下属说,你这个人一路上一句话也没说。所以我想,即使我说了,你也不会回答。与其白费口舌,倒不如等你先开口。”阴嫚用着平淡的语气说着气人的话,“你看,你现在不就说话了?”
地上的人是东胡的一个王子,名唤雅丹。他之所以出现在阴嫚面前,是因为他在率领部族劫掠边境的时候,被当地守军拿下送到了蓟城听候发落。
雅丹恼羞成怒,又想不说话。
阴嫚却道:“逃避是懦夫的行为,你确定要一直当个懦夫?”
“少用激将法,狡猾的中原女人。”雅丹不屑道。
“没想到你还知道激将法。”阴嫚撑着头笑眯眯道,“看来你对中原了解颇深。”
雅丹不语。
“距离你离开部族已经快三天了,你的族人还能坚持住吗?”阴嫚迎着雅丹愤怒的目光继续说道,“提前到来的大雪不但冻死了不少牛羊,还冻死了不少东胡人。怎么现在被好吃好喝地伺候,就忘了他们?”
“我没有!”雅丹大声反驳。
“没有吗?”阴嫚笑了一下,“时至今日,你除了在这里做懦夫外,又想过为自己的族人做些什么吗?”
雅丹被阴嫚刺激到了,他大喊道:“我被你关在这里,我还能做什么?”
“你可以跟我谈条件。”阴嫚揉了揉耳朵,“你的脑子不会转弯吗?蠢死算了。”
突然遭到阴嫚的毒舌攻击,雅丹说不出话。
阴嫚站了起来,来到雅丹身边俯瞰他:“东胡裂解,你们被迫背井离乡,遭受非人的虐待。就没想过向冒顿复仇吗?我可以帮你。”
雅丹仰起头看向阴嫚,脸上的愤怒被讶然取代。但他认真思考了许久后,才说道:“我们的部族中有这样一句话,白给你饭吃的人,一定想要你替他做事。你帮我,是要我做什么?”
阴嫚环起手臂,似笑非笑道:“做一个交易。一个让我们彼此都满意的交易。”
第41章
谈完交易后,阴嫚就让人带雅丹去休息了。而她自己则去找韩信商量后续安排,不承想,刚一出门就碰到了韩信。
阴嫚用着熟稔的语气说道:“我本想着去找大将军,没想到大将军自己来了。出什么事了?”
韩信:“信是来告诉公主,栎阳来信,大王已经率军东出了。”
阴嫚纳闷,老刘热血上头了?这才回关中几天就又跑出去跟项羽火拼了。
韩信:“公主刚刚说要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阴嫚:“同雅丹做了笔交易,想跟大将军商量后续。”
“交易?”韩信疑惑。
“是。”阴嫚继续说,“辽东郡郡守上书,言明胡人今年闹了雪灾,冻死了不少牛羊。胡人以牛羊肉为生,如今没了食物,他们为了生存必会劫掠边关。这样一来,边塞就会不太平。”
“再者,汉军吞并魏、代、赵三国本就需要休养一段时间。但臧荼发动叛乱,让汉军不得不冒险攻打燕地。所幸攻燕之战速战速决,并未拉长战线。这才避免了有人趁着民怨载道时生事的可能。”
“所以现下最好不要大动干戈,至少也要保证这个冬天是太平的。”
韩信:“信明白,战争过后要休养生息。只是大王那里尚能解释,但想要胡人不来骚扰并非易事。”
“所以才有了这次交易。”阴嫚说道,“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源头。胡人劫掠边关的原因是没有粮食,只要解决了这件事情,边境自会太平。”
“但这就意味着要将粮食分给他们。但粮食宝贵,我想公主会一石二鸟。”韩信笑着看向阴嫚。
阴嫚倒是一点都不惊讶,毕竟要是这点小事都猜不到,韩信就不是韩信了。
如今东胡闹饥荒,青壮又被尽数擒获。如果有人趁机袭击的话,东胡部落必定死伤惨重,甚至覆灭。眼下他们想要活下去,就必须与她合作。
威逼利诱,阴嫚在心里感叹一句,说到底我也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卑劣之人。
可是做不到心狠手辣,又如何站到最后?不站到最后,又该如何完成未完成的事情呢?
韩信:“公主打算让东胡人做什么?”
阴嫚敛去心中的情绪,回答:“做一双眼睛。”
“眼睛?”韩信思索片刻,很快想到了监视对象,“公主要东胡人监视冒顿?”
“是。”阴嫚看向韩信,她记得韩信曾与她讨论过匈奴的事情,“看来大将军也不放心冒顿。”
“自信北上以来,就一直听到胡人的传言。”韩信说道,“冒顿鸣镝弑父,带领部落东征西战统一了草原。击败月氏、东胡各国,又趁中原内乱吞并了河南地,足以证明他是个不容小觑的敌人。”
“在他的统治下,草原各部已经拧成一股绳。一只巨兽已经悄然出现,它蛰伏在北方,等待着一举南下的时机。”
阴嫚叹了口气:“可惜诸侯们的目光只放到了中原的一亩三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