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好,随时跟我联系,想你。”
宁桥听见想你两个人,心里瞬间软了下来:“我也是。”
他吃完东西,就开着车去买称,换钱,他在副驾驶上铺着地图,准备往草市下面最偏远的山村里去。
这件事没在他跟向驰安商量的范围里。向驰安一直要求他不能去很偏远的地方,毕竟宁桥除了想去做生意,也是带着别的目的的。
从草市出发之后,肉眼可见地路慢慢地变窄,宁桥打起了精神,开车的速度也变慢了。
明明距离比从邱市过来近很多,但宁桥却多花了很多时间,到一个小县城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
宁桥也不敢在这样险的路上开夜车,他去开个招待所,带着自己的行李住了进去,刚进屋就想起了头一回跟向驰安一起住招待所的情形,看着紧紧巴巴的屋子,宁桥叹了口气,从家里出来,满打满算不超过半个月,这会儿在四下无人的招待所,他很想向驰安。
路上的时候给向驰安打过电话了,他们明天要开那个价值好多亿的会,这几天公司都在加班,他们已经加班很久了,也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自己也帮不上他什么忙,宁桥叹气。
第二天天一亮,宁桥又去了这个县城里的市场,发现这里卖的东西竟然比市里的市场还要多还要新鲜。
宁桥也学着肖尧,腋下夹了个包,长长了的头发也用摩丝固定了形状,看起来倒是像个老板了,他在市场里来回转悠,这个市场的一边是那种水泥浇筑的摆台,另一边就杂乱一些了,背背篓的,挑箩筐的,看来都是卖些散货的。
他挨着挨着问过去,也算是了解了一些,这些来摆摊的,都是底下村镇上的,因为县城离村镇太远路又难行,班车能从镇上到县城,但从县城回村里,更是难得不行,他们当天都不能走个来回。
宁桥的目光落在一个老大爷身上,他的背篓已经有些破了,但里面的东西确实是很新鲜,但因为他的位置在太角落里了,所以一上午了也没卖出去什么。
他在市场外面简单吃了个饭,回去的时候散货那边的摊子快散完了,但那个老大爷的东西还是没怎么卖出去。
宁桥凑过去:“大爷,这卖的什么啊?”
大爷见有人来,激动得手都有些抖:“都是好东西,我们村的东西都顶顶好的。”
“你们村都有些什么啊?”
老大爷看宁桥一副老板的样子,眼睛里顿时有了光:“我们村里什么都有,每家都有山货,我们还有大片的果园子,收成都很好的。”
“能带我去看看吗?”宁桥直起腰,“要是合适,我直接在你们村里收货,就不麻烦多跑一趟了。”
老大爷似乎有些不相信馅儿饼还能砸在他身上,他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宁桥:“老板说的是真的吗?”
宁桥点头:“方便吗?咱们现在就可以出发。”
旁边有人也听见了他们的谈话,也纷纷凑上来说自家的村子更好,一时间宁桥被人围了个严严实实。
“挨着挨着来。”宁桥说,“有机会我肯定都去,肯定都去。最近我都会在这边的,大家别挤别挤。”
在人群交头接耳的时候,宁桥赶紧拉着大爷离开,很快上了车。
大爷坐上宁桥的车,才发现自己不是在做梦,他们村太偏僻了,地多人少,能走出的劳动力都走出去了,剩下的都是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东西,他算是年轻的还能背着东西走出来,剩下都是些更老的,走几步都大喘气的,就只能看着果子一个个地往地下落。
别的地方还有老板能去村里收,虽然价压得低,但好歹也算是个鱼饵吊着他们,可他们村,从来没有老板来村里收,因为车开不到他们村口,能停车的地方离他们村还有好长一段距离,所以没有老板愿意去他们村收东西,毕竟他们村有的,别人村里也有。
宁桥要开车离开的时候,大爷请求他去县城的另一个摆摊的集上,捎带上村里的另一个也来卖东西的,宁桥自然同意。
他以为也是个老头,却没想到来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年轻男人,他肩上挑了一对箩筐,背上背着一个巨大的背篓,前胸上也挂着一个。
宁桥眼睛睁得老大,要这几个筐里东西都装满,得重成什么样子。
“老板,我叫王洗,那是我们同村的,叫王为国,我们村的人都姓王。”大爷想起自己坐上车,还没跟宁桥做个自我介绍。
宁桥点头:“我叫宁桥。”
“宁老板好。”
随后那王为国也坐上车,他也有点兴奋,觉得洗叔撞了大运,往常也都去那个市场摆摊,也没见到有老板找上门来,今天怎么就遇上了。
“为国本来也是在外面打工,但是前几年他爸摔瘫了,他妈又身体不好,他就回村里了,也没娶上媳妇。”王洗大叔说,“我们村,年轻的都出去了,留在村里的,都娶不上媳妇。”
王为国也没觉得难堪,只是自嘲地笑了笑,本就是事实,没有遮掩的必要。
从县城开车到他们村里要两个小时,每天来回县城到他们镇上的车只有早上七点一班,晚上回来一班。
到了镇上,再开回他们村里还需要一个小时,从村里到镇上的路是宁桥学会开车以来开得最艰难的一程,宁桥的心里都在打颤。
“叔,我想问问,你们村里有七八年前来的人吗?”宁桥也没忘记自己另外的目的,他说的意思也挺明显。
“没有。”王老爷子也明白他的意思,“我们村太闭塞了,而且都穷,哪能买得起。”
宁桥点了点头,随后那王为国说:“宁老板,下次你可别这么问话了,有些村子里是有这样的情况的,你这一问,反而引起祸端。”
宁桥顿了顿,也觉得自己大意:“好,多谢你提醒。”
很快到了他们村口,车已经进不去了,时间也从下午的一点多到了天黑。
“叔,我先带宁老板去村里,你在这儿守着宁老板的车,咱们晚上再商量商量让谁来帮宁老板守车。”
“不用这么麻烦吧?”宁桥下了车,背上自己的包,这个包是周红给他买的,是个双肩背包,正好能装下他的钱和衣裳。
“要让人来守着的。”王大爷说,“咱们村虽然偏僻,但免不齐有坏人啊,你给我们村里带来希望,我们自然不能让你吃亏。”
宁桥看了一眼自己的手机,没有一点信号,想了想给向驰安发了条信息,那信息也一直在转着圈圈。
进村里确实都是小道,王为国一直提醒宁桥要小心脚下,但他还是滚下田埂两三次,也怪不得这里没什么老板来收货。
“今晚就请宁老板在我家住下吧,明天我们带你细细地看看村里,您再考虑要不要从我们这里收货。”
宁桥点了点头,也只有这个办法。
很快他们就到了王为国的家里,宁桥发现他家里也开着个小卖部,只是卖的东西没宁桥的多,很多东西都快积灰了也没卖出去。
王为国也看见宁桥的眼神停留,便解释到:“我还有点力气,能去进点货,在村里也卖点东西。”
但因为村里人也没什么钱,所以他也就赚个两三块钱的,赚钱的大头还是去卖水果,也只能勉强负担起爹娘的药钱,别的盈余是一分没有的。
宁桥笑着说:“我以前也是开小卖部的,后来才想着出来跑跑。”
王为国也笑起来:“您心真大。”
宁桥看着他:“怎么说?”
王为国说话的声音小了一点,外面天很黑,偶有几声不知名的鸟叫。
“一点戒备心都没有,你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就跟着我们来了,还那么大胆地问我们村里有没有被拐卖来的妇女,要我们村里的人坏了心肠了,你还能走出我们村里吗?”
宁桥的心顿时悬了起来,他果然还是没出过门,竟然连一点防备的心思都没有。
看宁桥像是吓到了,王为国这才笑着说:“别担心,我们村除了我稍微年轻点儿,其余全是六十往上的,你打得过。”
宁桥看着他的笑脸,反而更担心了一些,所以晚上他没吃王为国做的东西,吃得是他带着的林志给他做的点心,晚上也悬着心,一晚上抱着他的包,只是打了几个盹儿。
好在天亮之后,村里的鸡陆续地叫了起来,宁桥打了个呵欠,王为国看到他乌青的眼睛:“不该吓你的,这也是让你长个记性,以后可不能这么没有防备心了。”
天亮之后,村里人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大老板,今天要考察一下他们的庄稼收成,所以一早起来大家都有些紧张。
等王为国带着宁桥在村里四处转的时候,宁桥确实看到了村里的人,果真像王为国说的,村里的人都是六十来岁的,比他们村里人年纪都大,他看着王为国,觉得他像是另一个自己。
宁桥一时间有些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有点酸,有点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