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曾经的安家尽管不富裕,但至少吃穿上都没问题。要不是战火蔓延,谁愿意离开故土?他来了粤省这么多次,都不忘打听安家人,就是为了帮家里找到根。
可惜太多年过去了,原来的地方早就没了人,其他的安家人更是不知道散落在什么地方。
家吗?安妮对于这个说法没什么感觉,可能是她太小了,也可能是她生为龙崽的记忆影响着她。她把爸爸妈妈所在的地方当做了家,其余的再看看。
要是哪天爸爸妈妈在这边买了楼住过来,说不定她就也把这里当成了家。
“爸爸,等以后我们在这里买楼吧!”这样来去也方便,安妮已经知道这边的房价很低很低,不到千元就能买到能住人的房子。换算成港纸,也才3000多蚊,太便宜了。
要不是带来的钱要开厂,她都想买块地自己来建。
“好啊,等你赚钱了,你给家里买。”沉重的话题过去,林归给女儿一点小小的压力。
“行,爸爸你就等着吧!”总有一天的。
父女俩说着话,大车也开到了第一个卸货点。这是一家百货公司的仓库,车里面大多数的服装、糖果和电器都是这边要的。
一小时过去,货卸完核对好,双方签完字就可以去下一个点。
“爸爸,这个衣服不是妈妈所在的制衣厂做的吗?”车里装了什么货,之前安妮并不知道。现在看到了,当然也认出了这批服装的来源。
“只是一部分,有些还是进口的。”开了大车,林归肯定会想着老婆的制衣厂。能帮忙牵条线的,他当然先帮自家人。
香江的制衣厂70年代的时候最繁忙,可是到了现在,这个势头差不多到顶了。那些便宜的低端的服装生产,好多都转去了羊城。那边人工便宜,老板们能放着钱不赚吗?
“爸爸,要不我们先不开厂了?先把这些拿来卖,赚到了本钱后再来开。”安妮盯着那些衣服,刚刚她看到了收货人手上的订单,上面的价格比制衣厂的价格高好多。
这要是再卖出去,不是还要涨吗?如果自己能从制衣厂低价拿来一批,直接以稍低一些的价格卖掉,赚的钱更快更多!
“你想得很好,但是安妮,你怎么保证这些衣服你都能卖出去呢?”林归会不知道这里面的差价吗?他早就知道了,也知道有大车司机在干这个私活,前面的时候肯定是能赚到几笔的,但长久不了。
一旦被人发现了,还有风险。
“爸爸,我想试试。现在是7月,我就在7月剩下的时间里试。”至于这趟过来,就打听打听开厂的具体手续,然后再找找卖衣服的地方。
“行,你想试就试。”先看看成效。
等将货物都卸完,林归将大车停到了老位置,接着他就带着女儿先去吃饭。等吃完饭,大家都开始了工作,他再带人去这边的工商部门问问具体的手续。
和之前说起过的差不多,但一切都卡在了厂房上。有了厂房,才能装设备,有了设备招了人,厂子才能动工。
“还有,你才12岁,再过6年才能办厂。”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将手上的香江证件还回去,他对于这个白白净净长得甜美的女孩印象不错,也愿意多说一点,“你们是香江人,来我们这边投资的话,厂房是能便宜租的,缺少资金也能贷款。”
这么好?安妮正愁钱不够。
“具体怎么贷款的?叔叔,麻烦你说说。”
看到眼前多出了一把糖,工作人员不客气地收好,然后指着不远处的银行说起了详细的贷款内容。
等再出来,安妮前面知道的20万美元的资金已经可以降一半。不仅这样,她还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了哪里卖衣服是最容易出手的!
“爸爸,我们回去吧。”回去的时候绕一圈,看看那些国营厂放工时的情况。听说那时候人很多,衣服什么的很好卖。
“那就走吧。”一直在一边的林归也听到了,他知道女儿的想法,也愿意带她过去看看。
坐在大车上,安妮先看到了鹏城码头那边繁忙的景象。虽然比不上香江葵涌码头的忙碌,人也算多。
“没事,爸爸要去羊城装货,那边的国营厂更多。”羊城毕竟是老城,是才发展几年的鹏城比不了的。
又是几个小时过去,下午的时间慢慢结束,安妮终于看到了羊城国营厂下工后的盛况。
棉纺织厂、机械厂、造纸厂等等,好多人啊!
看看大家身上穿的,颜色还是那几种,款式更是单一,没一点新花样。
“爸爸,我回去就去制衣厂!”先带一些来试探一下,要是生意好的,就多来几趟。
“好。”转完了,林归开车去装瓷器,这是要经香江出口到狮城和其他东南亚地区的货物。
装满了一车后,他没忘开车去收鸡蛋,还有自家粥铺所需要的粥料。后面的生意都是联系好的熟人,去了简单看一下交了钱装货就行。这都只能装在车顶,有了经验后,没多少时间就能装完。
装完了,天也黑了。不过车没停,林归一直在往口岸方向开。这会儿开过去,到了正好排队等明天过关。
此时的安妮已经兴奋劲过去,闭着眼睛睡着了。就算路过坑洼的道路,她也没醒来。再醒来,人已经在关口。
“爸爸,你休息吧,我看着。”睡了几个小时,安妮很精神,反倒是爸爸整个人累到了。
“好,那爸爸睡一会儿,有情况叫我。”林归见女儿的大眼睛里闪着光,也就不拒绝。忙了一天,他确实有点累。本来这是一趟三天的活,他直接缩短了一天。
“放心,爸爸你快睡吧。”等到车里都安静了,安妮才想着回去后自己该怎么做。
目前她手头上有2300美元,换过来也就是18000蚊港纸。这会儿正值7月,她可以从制衣厂那里先拿5000蚊短袖试试水。按照一般的出厂价,短袖是4到5蚊一件的,她最多可以拿1250件!
到了羊城后,卖20蚊一件,也才6元,不算贵。跟百货公司的进价比起来,还便宜了整整2元!这都不是零售价。
一件赚个15蚊,都卖出去的话,1250件就能赚18000多蚊!又是一个2300美元。
“你想从制衣厂拿衣服去羊城卖?”刘伯雪刚回家,就被家里最小的孩子给弄懵了。
这不是刚回来吗?怎么又急着卖衣服了?不过这几年来外甥女确实在赚钱这一方面挺有头脑的,他见孩子父母都没有反对,就问问她具体的想法。
第23章 安妮把回来一路上能想到……
安妮把回来一路上能想到的都说了,当然这是理想状况。要是没能卖完,也没有关系。
刘伯雪听完,稍微思考了一下。
“这样,货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也不用愁钱的事,我可以做主先赊着。”他毕竟是制衣厂的管理岗,尽管管的不是货而是人,“你要短袖可以,目前仓库里还有一些断码的冬季大衣,这个拿起来更便宜,要拿去试试吗?”
都是前几年压下来的,有退货的,也有滞销的,仓库那边一直在愁。他们不是没想过便宜卖,但是卖在香江的话,就会影响整个品牌。
卖到大陆?当初那些人想也不想就拒绝的。
这两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好些制衣厂都把生产线搬到了北边,那边人工便宜。他们制衣厂也想搬,可惜老板总在犹豫,工人们也不愿意。拖着拖着,就拖到了现在。
现在要是能把积压的货物都清出去,老板肯定是愿意的,毕竟多一笔流动资金。至于是不是卖去大陆,这会儿他也顾不上了。
“冬季大衣?我能去看看吗?”安妮一听拿货暂时不要钱,当然都想带着。
夏天虽然不适合卖冬天的衣服,但是便宜啊!买了过几个月再穿,又不会影响什么。
周日,制衣厂只有很少人在加班,仓库那边也只留了一个人在。刘伯雪带着外甥女一路往里,简单说明了来意后,两人就顺利站在了仓库里。
“哇,好多衣服啊!”安妮一进去,就看到了堆叠得高高的不同种类服装,有些都快堆到房顶了。
“是很多,那些都是等着装货出口的,我们去里面。”里面的才是积压货,“看看,这里都是。”挺好的呢子大衣,好多都是英伦风的,结果之前跟风赶了一堆,被退货了。
这里面有质量问题,也有商家反悔了。因为太多人跟风,大家都挤在了一起。市场就这么大,总有人被挤出去。
“姨父,这些大衣正常的出厂价是多少?现在出又是多少?”安妮连续拿了几件看看,做工方面肯定没问题,就是款式是几年前的,但影响不大。
“原来的出厂价都在150蚊到200蚊之间,现在拿的话,估计能谈到120蚊。这点你就不用担心了,姨父会谈好的。”只要能清空这里的库存,相信老板会很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