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59节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 第59节

  这种事也不是没发生过。
  秋收后大队杀猪时,李德成给每家发了号头,叫各家排队上去拿猪肉。
  排队嘛就有早有晚了,前头的人都分到里脊肉后腿肉,临走时都乐呵呵笑着,中间的人虽然不如前头的,可一想到比后头的好,心里也还舒坦。
  偏偏住在孟家后面的老孙家运气差,抽到了最后一号,这手气也是没谁了。
  好不容易轮到他家时,一头猪已经分的七七八八,没一点肥肉了,只剩下一块瘦巴巴的肉不好另说,还连着压秤的大骨。
  坝头村本来就穷,别的村一人能分两斤肉,坝头村一家才两斤,这两斤肉谁家不想炸点猪油存着,再叫家里吃几顿?
  都分着瘦肉和骨头,那还吃什么吃?
  孙家人媳妇当时就黑了脸,说李德成欺负她家是外来户,故意给了她这号头。
  李德成也不高兴,说你自己手气差怪谁?
  还是甄臻看中了那瘦肉和筒骨,把手里的肥肉换给她,才叫她抹干眼泪。
  农村人处事是门学问,这次卖猪肉,甄臻就怕出这样的事,一早就把里里外外的关系给理好了。
  苟子娘和张翠花家跟她往来多,多送一两二两也正常。
  李德成平常没少照顾孟家,也多送一二两肉。
  穿红衣服的大娘看着不声不气的,其实是张巧红的二舅妈,这也算拐着弯的亲戚了,总要对人家客气点。
  别看那戴帽子的老大爷脸皱巴巴的,人家可是退伍老兵呢,十多年前孟华贪玩落水,还是老大爷跳下河把孟华救上来的。那寒冬腊月可不容易,老兵也因此烙下了病根,对着这样的救命恩人,你说不多给几两肉能像话吗?
  其他人都多送拇指头大的肥肉,也不是多贵,反正就是那么个意思,大家占了便宜都很高兴。
  孟大国年纪小,哪里知道这么多门道?多亏甄臻在一旁提醒着,才没办错事。
  那边分着猪,这边也架了一口大铁锅,煮沸了水,把猪头、猪蹄和猪大肠给处理干净。
  猪头和猪蹄主要是去毛,农村人都有一套完美的处理方法。
  猪大肠的处理则要麻烦不少,要翻过来把残渣去掉,里里外外洗刷好些次。
  这些都是孟大嫂和大房几个媳妇在忙,没叫甄臻操一点心,她主要负责跟村里的老娘们沟通,处理“外交”事宜。
  从早上忙到下傍晚,太阳要落山了,村里人才散去。
  孟家猪好,大家买的比预期的更多,连猪头都叫人定走了。
  还剩下部分大骨、大肠、猪蹄,和十斤左右的碎肉。
  甄臻称了两斤肉,又拿了几个处理干净的猪蹄给孟大嫂。
  “淑芬要生了,这猪蹄拿去坐月子吃。”
  孟大嫂高兴坏了,直说:“我给你钱。”
  “要什么钱?都是一家人,今天你家也没少帮忙,拿回去给孩子们补补身子吧!”甄臻道。
  周淑芬挺着肚子忙了一天,又是处理猪蹄又是刷大肠,还烧了热水,把地上的猪血冲得干干净净,这会拿了猪肉和猪蹄,也算没白忙活,高高兴兴地接下东西回去了。
  甄臻还拿了一包桃酥出来分给大房的几个孩子,没叫人家空手。
  晚上时一家人数着毛票子,竟然足足有两百二十块钱!
  一头猪就卖这么多,那边还有十头等着呢,这要是都卖掉,那至少能赚一千多吧?再加上先前卖瓜子赚的,乖乖,他们孟家即将有两千多的存款!
  这是什么概念!
  米价才一毛多,压岁钱也就一两毛,去人家喝喜酒出个一块就算体面了,可他们家有两三千呢!
  别说坝头村了,放眼县城都是数一数二的,这年头还没听说谁家是万元户呢,可他们家却偷偷摸摸有两三千!
  孟大国和孟二勇更有干劲了,隔天孟大国就去了养猪场杀猪了,猪养久了是有感情的,孟大国也有些不舍,这个地方不大的养猪场倾注了他大半年的心血。
  这大半年他夜里几乎没睡过整觉。
  天天拎着猪食来回跑,每晚要跑好几趟才能把猪给喂饱,等回家往往蹭了一身的猪屎味,他娘还特地买了两块香皂叫他洗澡。
  但不舍也得舍得,全家人还要靠这几头猪吃饭呢。
  孟大国拖着猪肉趁夜送去接头的地方。
  孟大国知道他娘在县城有一个接头的人,一直以为是他娘的相好。
  这次见面才发现,那男人才二十多岁,身体有点残疾,称他娘为甄大姐,一看就不是相好的关系。
  孟大国和对方对了暗号,把猪肉交给对方,点了钱踹在兜里,直接去了养猪场,紧接着又把剩下的猪给杀了,陆续跟男人碰了面,按他娘说的,把一千斤猪肉给出完了。
  等忙完已经是四天后的事了。
  “怎么样?”焦蕙兰把人迎进来。
  陶爱红听到动静就出来了,她不能让大房多拿一分钱,得时刻盯着才行。
  “大哥,猪肉卖得怎么样?”
  孟大国就高兴道:“还是娘有办法,找了个下家把肉都卖掉了,八毛钱一斤,总共是八百块钱。”
  陶爱红长这么大可没见过这么多钱,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原来八百块钱是这么厚一叠呢。
  陶爱红馋坏了,八百块,娘有没有可能分点给他们过年呢?她去年就看重一件布料,想做个棉袄回娘家显摆显摆。
  赵美兰男人做事利索,三天功夫就把肉全部卖完了,剩下的猪肉甄臻没给他,叫孟大国又去了一趟黑市。
  孟大国上次卖野猪肉就去过黑市,也跟那边几个老手打过照面。
  年关的生意做不完,只要你有物资,钱跟流水一样进来,加上孟大国会做人,带了甄臻买的烟过去,见人就发几根,那都是上好的外地烟,很多人这辈子都没抽过,那心里能不高兴?
  没人为难他,他很快把这剩下的猪肉卖掉了。
  行情好时,能卖一块二一斤,可见赵美兰男人赚了不少钱。
  最后算了下账,十头猪一共赚了一千六百块,再加上家里那头猪卖的钱,总共是一千八百二。
  甄臻忽然想起一件事,“你跟大川怎么谈的?这钱没分给他?”
  孟大国憨笑着坐下,“娘,大川胆小,卖野猪肉那次他就怕被人抓去坐牢,我叫他跟我一起养猪,他怕担责任,不想加入。我就说给他一百块钱,叫他帮我喂猪,出了事我一个承担,绝不拉他下水,昨天我已经把钱给他了,你不用担心这些。”
  没亏待人家,甄臻也就放心了,又叫孟大国把家里剩下的猪肉和猪下水拿了点过去。
  有了这笔钱,来年就可以好好期待一下了。
  家里也留了不少猪肉下来,眼看着要过年了,焦蕙兰就张罗着炸肉圆子。
  甄臻则是把煤炉子拎出来做蛋饺,拿一个勺子放在火山烤着,淋上蛋液,再包点肉馅进去,金黄喷香的蛋饺就做好了。
  大丫端着板凳坐边上,甄臻做一个她吃一个,到后来手都不愿意拿了,直接张嘴等着,叫甄臻吹凉了送进她嘴里。
  甄臻这边做好蛋饺,那边就送进她嘴里,简直是流水线作业。
  焦蕙兰看得直摇头,“娘,哪有您这样疼孩子的!也太惯着了。”
  甄臻心说天可怜见,她这哪是惯孩子?明明是关爱人类幼崽。
  年前,孟丽的事叫孟大嫂给知道了。
  说是孟丽跟蒋东平逛街时被村里人看到了,回来就上门告诉孟大嫂了,孟大嫂知道后就把俩人叫回家吃饭。
  原本周淑芬娘家人是有点迷信的,嘀咕说离婚闺女上门会坏哥哥家财运,叫周淑芬给顶回去了。
  倒也没别的,孟丽这个小姑子对她是真不错。
  厂里发的日用品都拿回家,有好吃的攒给她几个闺女,甚至还扯过布料给她做过衣服,这样的小姑子叫她怎么忍心往外赶?
  再说她已经过了预产期,孟丽回来要是能帮帮她坐月子,她也是非常感谢的。
  蒋东平的模样比起周长胜那是一点不差。
  周长胜没胡子,面皮过于干净了点,蒋东平虽然也白净斯文,可身体却壮实,站在孟丽身旁可比周长胜有安全感。
  孟大嫂一下子就看中了,直对甄臻说:
  “比周长胜好多了,就是人家说他妈有精神病,看到外人就害怕,儿子结婚都不能上门拜访,我家孟丽嫁过去只怕要过苦日子了。”
  甄臻怎么都觉得蒋东平他妈不是精神病,这听起来怎么有点像后世人说的社恐呢?只是比社恐要严重,恐惧人群,害怕社交而已。
  “可以再观望观望,小伙子长得帅,对孟丽也好,孟丽嫁过去就是周长胜的邻居了,叫那周家后悔去!”甄臻道。
  孟大嫂想想也觉得解气。
  蒋东平的模样也叫孟老太给看中了,所以说长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加上蒋东平为人实在,不管孟老大和孟丽两个哥哥怎么灌他酒,他都不推辞,有一杯喝一杯,有两杯喝两杯,把自己先给灌醉了。
  甄臻不赞成这时候的酒桌文化,却不得不说,蒋东平的表现让孟家人很满意。
  晚上,蒋东平醒酒后,孟丽红着脸坐在一旁,他觉得气氛有点不对。
  “怎……怎么了?我醉酒后没有说什么不合礼数的话吧?”
  甄臻在孟大嫂这蒸馒头,笑了笑:“那倒没有。”
  蒋东平松了口气。
  甄臻又道:“不过你给老大下跪,说要娶他闺女,掏了五十块钱做彩礼钱,还定下了结婚日期,说要马上娶孟丽过门呢。”
  蒋东平隐隐能想起来一点,这才明白自己干了什么好事,可话既然已经说出去了,倒不如顺水推舟,俩人决定开春就结婚。
  甄臻也是被这速度惊到了。
  蒋家房子太小了,俩人想跟添点钱跟人家换房子。
  “我娘说彩礼钱叫我带回去,我打算换个大房子,现在有三个选择,但我对买房子没什么经验,婶子你帮我长长眼。”孟丽说。
  甄臻没想到他们这么急。
  “不打算再等等?说不定蒋东平单位会分房子。”
  “不打算等了,二十平的房子分两个房间,做饭吃饭睡觉都在一起,实在太挤了。”
  甄臻能理解,不管现在还是后世,咱们国人都对房子有执念,谁不想有个宽敞明亮的家?住着舒舒服服的,出去工作也舒心不是?
  这年头住房紧张,房子也不好交易,很少有人会买房。
  后世虽然不紧张了,可房价又高了,年轻人买房还是不容易。
  蒋东平叫孟丽做主,喜欢哪套就换哪套,他一点意见都没有。
  孟丽骑着自行车带甄臻去看了房子,这三套房子算是各有千秋吧。
  第一套属于一对丧子的老夫妻,老夫妻闺女嫁去外地了,儿子前年抢险时坠河淹死了,老俩口有六十多平的房子,跟蒋东平置换的话,叫他出六十块钱就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