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繁璃,跟我回上京吧。”
宋廖烨抿着唇,眸中带上几分温柔之意,“你为一国之母,我的皇后,你父亲我也会安排妥当,做官也好,从商也罢,都随你父亲心意,可好?”
他直直的盯着沈繁璃的表情,不肯错过任何表情。
宋廖烨前几日便不断收到上京来的信,国不可一日无君,无一不是催促他尽快回京的。
最晚后两天,宋廖烨便要回去。
但沈繁璃迟迟未点头。
宋廖烨便知道,她不愿和他回上京。
轮廓绷紧,眸色渐渐黯淡。
宋廖烨当然可以强行将人带回去,但不行。
如沈繁璃了解他一般,他也十分了解沈繁璃,她看着温婉,性子却十分倔强,倘若他真的这样做,只会让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他不愿两人走到那般境地。
分明,他们的过往是快乐幸福的,没有道理,以后要离心,甚至会怨恨。
分明,他们是相爱甚深的人......
宋廖烨自然不愿如此。
沈繁璃正要开口,宋廖烨却先一步俯身。
他的唇贴着她的唇,好似知道她要拒绝他一般,所以堵住,不想听到。
这个吻一触即分。
烟花依旧在绽放,无比绚烂。
沈繁璃后退一步,“陛下,请自重。”
“繁璃对国母的位置并不感兴趣,在苏州城当我的沈老板便十分自在。”
“上京太远,皇宫太大,那里不属于我。”
宋廖烨略一吐息,眸色黑沉,“你在上京待了二十多年,如今却说,上京太远......”
“是你离我太远了......”
宋廖烨双手紧握拳头,看着拒他于千里之外的人,紧紧咬着牙。
随即却又露出颓丧的神情自嘲一笑。
“我就知道,你都放火烧房屋,让我以为你死了......”宋廖烨狠狠闭上眼睛,拳头在护栏上一拍,喉咙有些发堵,“你又怎会这么轻易同我回去。”
“但,我们不该如此的......”
是啊,他们本不该如此。
“你说,你对我哪里不满,我改便是,从前的流言只是流言,你该知道的,我心属你一人,你是不是还在生我那日的气?当时说那话是形势所迫,再加上我不欲你卷入其中,所以才会那样说的。”
沈繁璃偏过头,长长的睫羽垂落在脸上,并未去看宋廖烨。
宋廖烨看着舒繁璃,闷声道:“你同我说话,我知道你在生气。”
每次沈繁璃生气就会不理宋廖烨。
宋廖烨那双漆黑的双眸带上一丝委屈之意,语气放缓,“你打我也行,别不说话。”
从前两人吵架,宋廖烨都会给人带知春楼的糕点或者西宁街的花回去,她很快就被哄好了。
实际上两人并未真的吵过架,只是沈繁璃偶尔会闹别扭,但基本当日就好了。
从未有像这样,她假死逃走,不欲再见他。
宋廖烨真的不知道,他该怎么做,她才会同他回去。
室内一片沉默。
许久,屋内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好像是什么东西被摔碎在地面,砸出声音来。
屋外的人听到声音内心一紧,高豫出声道:“公子,可要属下进屋。”
回应高豫的是宋廖烨开门的声音。
门口的人立马后退一步,宋廖烨走在前面,几名亲卫跟在后面。
高豫适才透过门缝看到,地上的茶具杯子砸了一地。
就是不知,是陛下还是沈姑娘?
他猜测,大概是陛下所为。
只有在沈姑娘面前,他的情绪会多很多,像是,所有喜怒哀乐皆是因为她一般......
第177章 王府侍女罢工中(47)
高豫跟上去,便听到宋廖烨说:
“高豫,你带几人留下,护好她,少了一根寒毛朕拿你是问!”
“是!”
高豫低头,目视人离开之后便尽职守在屋外。
过了一会儿,宋华瑶回来了。
她不知道两人说了什么,但她见到宋廖烨离开时的面色并不好,便知道,这场谈话或许不太好。
她进屋之后,看到沈繁璃站在栏杆面前,她走过去,天边的烟花还在绽放,看起来很漂亮又宏盛。
宋华瑶还未开口,只觉得有一道视线在看着她们,她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
就见下面的宋廖烨正抬头看着她们,应该说是她旁边的人。
沈繁璃好似并未察觉到这视线一般,她望着天际不知在想什么。
宋华瑶知道这烟花是皇兄让人所放,她看了几秒,便问道:“繁璃姐姐,好看吗?”
她指着天际的烟花。
沈繁璃点点头,“还不错。”
宋华瑶不知该如何问他们两人之间的事,她问过皇兄,宋廖烨只是说:“小孩子,你不懂。”
宋廖烨挥手让她离开,宋华瑶离开的时候隐隐听到他说:“是我对不住她......”
宋华瑶知道,两人发生矛盾,繁璃姐姐甚至不愿随他们一同回上京,定是皇兄做了什么伤人心的事。
因为繁璃姐姐的脾气很好,待皇兄也一向很好。
两人之间的感情像是融不进第三个人一般。
她小时候还很羡慕。
现在有心上人之后,隐隐体会这种感觉。
她也问过繁璃姐姐,繁璃姐姐也说,小孩子家家,并没告诉她发生了什么。
宋华瑶再看,下面的一行人已经离开。
她正要说什么,沈繁璃拢了拢身上的月白色狐狸毛斗篷,先开口道:“外面风大,进屋吧。”
沈繁璃转身回到屋内,宋华瑶随之进屋。
“繁璃姐姐,最多再过两日,我们便要回上京了,你真的不和我们一同回去吗?”
沈繁璃摇摇头。
“这里挺好的,比上京自在多了。”
说到这里,宋华瑶也点点头,她确实觉得上京规矩繁多,尤其是她被封长公主后。
“确实是,繁璃姐姐,你不知道,礼部那些老匹夫老逮着我说事,本公主才懒得听,烦人极了。”
“......”
宋华瑶话题一下就转到上京中那些夫子大臣中,絮絮叨叨和沈繁璃说着那些事。
......
宋廖烨离开当日,文鸿朗也随着一同离开了。
没办法,帝王有令,不敢不从。
高豫告诫他:
“以后再让陛下看到文大人出现在沈姑娘面前,文大人可要担心你头顶这顶乌纱帽了。”
宋廖烨并非君子,他从小便是郡王,如今是尊贵的帝王,无数官员对他跪拜,他挥手间便有人死去,横行霸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尤其是在沈繁璃的事情上,格外偏执。
和帝王抢人,除非是不要命了。
高豫也觉得文大人实在不厚道,正好是在沈姑娘和陛下吵架离开的这段时间趁机而入,非君子所为。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并非简单说说而已。
这世上能牵动宋廖烨情绪的人,少之又少,而沈姑娘便是那个人。
陛下要以皇后之位相迎,娶沈姑娘为妻,但沈姑娘并未同意。
高豫实在搞不懂两人的想法。
文鸿朗并非是第一次听到人这样说了,臣子又怎敢觊觎未来的国母。
何况沈姑娘对他并无意。
只好苦笑一声,垂眸遮住有些黯淡的眼眸。
......
宋廖烨还特意去戴府拜访戴三爷。
之前他对戴三爷不满便是因为他之前舍弃了沈繁璃,还意图将人掐死,这是他听跟在母妃身边的嬷嬷所说的,那时他尚年幼,沈繁璃也不过是个艳羡亲情的孩童。
既然沈繁璃认了父亲,或许早已忘记那段往事,宋廖烨自然不可能提起,他对戴三爷算是敬上几分的,将人当作丈人一般。
临走前还说,希望三爷不要乱给繁璃指亲。
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他知道之前戴三爷给沈繁璃撮合人的事。
戴三爷之前有意让沈繁璃和戴景胜多接触,看繁璃是否能接受,后来沈繁璃直说她只把戴景胜当作大哥之后,戴三爷便打消了这个念头,然后又寻一些青年才俊,文鸿朗的到来正中戴三爷下怀,他在苏州城多年,对一些世家贵族自然有所了解,江南文府一脉,都是些清正之辈,只不过,规矩确实多了些。
这段时日,他也渐渐了解女儿的性格,内心主意大着呢,不喜那些繁重的规矩门楣,戴三爷本就对沈繁璃有所歉疚,想到女儿可能不喜欢这种规矩甚多的世家大族,还没做什么,新帝便来了。
戴三爷这下自然不会多做些什么。
宋廖烨将上京中发生的事给戴三爷简单解释了一番,戴三爷起初面色有些不好,但很快就消失,毕竟这个时代的男子三妻四妾都实属正常,更何况新帝并未娶妻,还要娶沈繁璃为皇后。
宋廖烨还让戴三爷劝一下沈繁璃,他不愿动强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