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除了沈姑娘,还没有哪位会启王他惦记着。
管事的回话:“王府并无异样,”随后又顿了一下,在心内暗道,碧儿姑娘,可不是我主动说的,是王爷先问的,“沈姑娘前日倒是有点事。”
宋廖烨的脚步停了下来,他皱着眉头,问道:“何事?”
“沈姑娘前夜不在明开苑内,碧儿姑娘还特意让我着人去寻。”
宋廖烨眉头皱得更紧了,语气有些低沉,“大晚上的,她不在房间睡觉,跑出去作甚?可是出王府了?”
“这倒没有,”管事的不敢乱说,只摇摇头,便接着刚刚的话继续道:“寻了将近半个多时辰,后来荆儿怕人回去了,便去看了一眼,没成想,竟真回去了。”
“门口的侍卫都说,没见沈姑娘出去。”
宋廖烨听到这里,加快了脚步,而方向也由书房变成了沈繁璃所住的明开苑。
“拜见王爷。”
远远就看见人来,院中正在坐着挑花的荆儿立马跪下行礼。
宋廖烨手微微一抬,示意身后的人不必跟着,转而进去了。
沈繁璃坐在书桌旁练字,碧儿正在给沈繁璃研墨。
看见人来,就要出声,宋廖烨看见了,朝人摆摆手,示意她出去。
碧儿小心的从另一侧出去。
宋廖烨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沈繁璃一般。
等他逐渐靠近,沈繁璃这才发觉有些不太对劲,她抬起头来。
正好看到启王在给她研墨。
她下一秒便站起身,便要给人行礼。
宋廖烨见状,立马拉住她的手臂。
“你我之间,不必行礼,不是说过很多遍了吗,你怎么就是不记得呢。”
沈繁璃没有看他,只是垂眸看着地面,“王爷,礼法不可废。”
宋廖烨最不喜欢沈繁璃这样,沉声道:“管他什么礼法,总之,你不准给我行礼,听到了吗?”
沈繁璃没有说话。
宋廖烨将人又按回座位上坐着,在沈繁璃再次欲开口说不合规矩时说:“本王向来不喜那些规矩,怎么母妃走后,你反而越发看重这些规矩。”
顿了一下,将语气放缓,“今日怎么倒练起字来了。”
他看着桌上的写满字的纸,将其拿起,道:“这字倒是写得越发不错了,颇有我字的几分神韵。”
宋廖烨的书法是在书院被当作优秀模范的,他的书法融合各大名家,自成一派,颇有风骨。
笔法大气凌厉,只要略懂书法的人都会夸他的字写得不错。
在书院中,宋廖烨也只有字会被夸。
而且他还经常不写,导致他的书法老师对他又爱又恨。
沈繁璃的书法是宋廖烨亲手所教,她的字和宋廖烨有几分神似。
乍一看去,还以为是一个人写的。
仔细看来,才会发现其中细微差别。
沈繁璃听到人这样说,也想起她的字本就是宋廖烨教的。
她不知该说什么,便回了一句:“和王爷的字自然不能相提并论。”
宋廖烨挑了挑眉头,“怎么,今日反倒夸起我来了。”
沈繁璃抿了抿唇。
宋廖烨又接着说:“适才听魏管事的说,你前日晚上不在院中,是去了何处啊。”
沈繁璃听到这里,手指不自觉缓缓攥紧,语气确实很平静:“没去哪里,不过是在......王爷的院中坐了一会儿。”
宋廖烨听她说去了自己的院子,唇角微勾,“怎么,可是想我了?”
沈繁璃依旧没有抬头,声音有些淡淡的,“未曾。”
宋廖烨见她低着头,还以为人是害羞。
这下反倒更高兴了。
“这两日事情差不多就处理完了,今晚便会回府中住了。”
沈繁璃点点头,表示自己听到了。
随后又觉得作为一个侍女应该说点什么,便说,“我知道了,王爷。”
他摆弄着沈繁璃桌上的一些小玩意,看到她桌上精致的糕点时眼睛一亮,不用问他就知道,这是沈繁璃自己做的,随手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说着:“明日你给我再做一些荷花糕吧,有一段时间没吃了,还有些惦记。”
沈繁璃点点头,“是,王爷。”
宋廖烨吃完手中的糕点,“不错不错,你这手艺,深得本王的心。”
随之擦了擦手,从袖中拿出一个盒子出来,这个盒子正是上京城中最大的首饰店琉璃阁中的外包装,自然,价格亦是最为昂贵,是上京大多数世家小姐,包括皇宫中的妃嫔都会佩戴的首饰。
女子以有琉璃阁中的首饰为荣。
寻常百姓家怕是穷极一生都买不下琉璃阁中的一根簪子。
宋廖烨将盒子放在沈繁璃面前,“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第148章 王府侍女罢工中(18)
沈繁璃将盒子推了回去,“王爷,我不能收。”
宋廖烨身躯突然僵住,将其又推到人的面前,“为何不能收?”
沈繁璃又推回去,说道:“不合规矩。”
“规矩,规矩,你整日满口的规矩,”宋廖烨在沈繁璃旁来回走动,来回走了两圈才停下,他俯身看着沈繁璃,沉声道:“沈繁璃,你要记住,本王所说,你照做便是,让你收下便收下,还敢违令不成。”
回应宋廖烨的是沈繁璃淡淡的一句:“不敢。”
说完之后,沈繁璃便要跪下行礼谢恩。
宋廖烨看到人这样,都要气炸了。
没等人跪下,一把将人拽起,“不要行礼,沈繁璃,不要和我行礼!”宋廖烨强调一遍,“不要和我行礼!这是命令!”
沈繁璃低声应着,“是。”
宋廖烨来时好好的,走的时候满肚子气走了。
他又不可能朝沈繁璃发脾气,只好去练武场找人练几招......
练兵场的侍卫看到突然到来的启王,以及他墨染一般的脸色,便知道,王爷这是和沈姑娘闹别扭了。
每次他们闹别扭,启王都会来练武场打几场。
打得那些侍卫是苦不堪言啊。
这半年王爷倒是没有来了,昨日还在说,猜王爷什么时候会和沈姑娘闹别扭来练武场。
有人说一个月,有人猜半年,也有人三个月。
台上正好有一个猜明天的,此时看到启王过来的身影,立马给了自己的嘴一巴掌,让他乌鸦嘴。
......
在练了几场之后,宋廖烨看着一个个苦着脸在地上打滚的人,摆袖离去之前还丢下一句:“高豫,后面让他们都加练,太不经打了。”
高豫属实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却依旧抬高音量,说了一声:“是,王爷。”
不是王府的侍卫不经打,而是宋廖烨是个练家子。
他父亲是个武将,他也是从军营中摸爬滚打长大的,数次上战场。
后来被帝王召集回京,说是庆功,后来宋廖烨便和他母妃一同留在了上京中。
帝王最忌讳功高盖主,还手握兵权的大将军,自然,宋廖烨的父亲也一度被帝王忌惮。
因此宋廖烨和他母妃是相当于是留在上京桎梏于他。
让人不敢生出二心。
自古帝王最是疑心,他们高高在上,妻妾成群,却又孤独,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皇后和外戚要防,武将也要疑心,恩威并施,还要制衡朝中势力。
慈不掌兵,义不经商,仁不当政。
而帝王心最是难测......
*
宋廖烨从练武场离开后便要去沐浴,刚走出练武场,便有人来通报。
“禀告王爷,大理寺少卿文鸿朗文来人求见。”
宋廖烨脚步稍顿,冷笑一声。
他还没去找人的麻烦,自个便送上门来了。
“让他等着吧。”
说完宋廖烨便走了。
出了一身汗,可不得沐浴先。
文鸿朗在正厅端坐着,桌上的热茶已经换了三次,却迟迟没有等到启王殿下。
他问着不远处给他上茶的丫鬟,“启王今日可是有事?”
他站起身,“若王爷今日有要事的话,文某便不再叨扰。”
那丫鬟低着头,“奴婢不知,王爷或许待会便来了。”
文鸿朗知道启王纨绔不靠谱,也没想到他就这样把他晾在这里了。
他今日正好休沐,本来是打算来找启王说他与沈姑娘之事的。
来都来了,便再等一会吧。
文鸿朗这样想着。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文鸿朗有些坐不住了。
他不知道,启王是不在府中,还是将他给忘记了。
无论哪种,他想,也要离开了。
就算不离开王府,若是能见到沈姑娘一面,也好。
他想问问她,为何不收下他送给她的簪子。
若是可以,他还可以适当和沈姑娘表一下他对她的真情。
他知道,家里人肯定会非常反对他们之间的事,但他也会尽力,让家里人同意。